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05-10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全血硫胺素及其衍生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费国强;李晓鸽;钟春玖
    2012, 27(5):  331-335. 
    摘要 ( 798 )   HTML   PDF (913KB) ( 7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快捷的全血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方法。方法 全血样本经三氯乙酸(TCA)去蛋白处理、铁氰化钾衍生,产生能被HPLC反向柱子经梯度洗脱分离的稳定荧光产物,通过荧光检测并与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标准样本比对,来确定人体全血硫胺素含量。方法通过线性方程、提取率、重复性等指标验证。结果 经过检测,焦磷酸硫胺素(TDP)、单磷酸硫胺素(TMP)和硫胺素的检测限分别为8.0、1.5和2.5 nmol/L,信噪比(S/N)>10,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线性趋势良好,r>0.99。硫胺素、TMP及TDP的回收率分别为103.7%、96.8%、101.7%,重复性好,变异系数(CV)<10%。结论 经TCA去蛋白、铁氰化钾衍生、梯度洗脱建立的荧光HPLC检测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衍生物的方法可靠,可用于临床检测。
    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尿液总蛋白检测的干扰分析
    陆怡德;杨 帆;董丹凤;杨迟晖;彭奕冰
    2012, 27(5):  336-339. 
    摘要 ( 859 )   HTML   PDF (645KB) ( 7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2 文件对于筛查、量化临床化学尿液样本分析干扰的实际应用,评价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尿总蛋白检测的干扰效应。方法 遵循CLSI EP7-A2文件,选取尿总蛋白浓度为77、146、538、832 mg/L的新鲜尿液样本,分别加入最大治疗剂量时每升尿液中3倍浓度的硫酸依替米星溶液,采用邻苯三酚红钼法分别进行干扰筛选试验。4种浓度尿液样本中分别加入由硫酸依替米星和一级纯水配制而成的梯度浓度溶液(0、0.15、0.30、0.45、0.60 mg/mL),进行干扰效应试验。通过多项式回归分析量化干扰效应,估计在任何干扰物浓度水平下的干扰度。结果 在尿总蛋白浓度分别为77、146、538、832 mg/L的尿液样本中加入0.6 mg/mL硫酸依替米星溶液,其干扰效应点估计值置信区间下限均超过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允许误差。在尿总蛋白浓度分别为77、146、538、832 mg/L的尿液样本中加入5个干扰浓度(0、0.15、0.30、0.45、0.60 mg/mL)的硫酸依替米星溶液,得出的系列浓度均为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其线性方程分别为Y=202X-1.2、Y=187.3X+4、Y=325.3X+0.6、Y=345.3X+6.4。通过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尿总蛋白浓度为77、146、538、832 mg/L时,加入0.08、0.15、0.35、0.50 mg/mL硫酸依替米星溶液所引起的正干扰效应均超过临床可接受的允许误差。结论 硫酸依替米星对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尿总蛋白存在正干扰;临床实验室需进行分析干扰实验,筛选潜在干扰物质、量化干扰效应、评估潜在风险,并建立对临床有意义的干扰声明。
    实验室肾功能相关检测项目在诊断慢性肾病中的特性分析
    王 敏;王 琦;顾 洁;袁维祥;熊立凡
    2012, 27(5):  340-344. 
    摘要 ( 778 )   HTML   PDF (661KB) ( 6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实验室肾功能检查项目在慢性肾病中的诊断特性。方法 将73例慢性肾病患者以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分成3组[慢性肾病A组:33例,eGFR>60 mL/(min·1.73 m2);慢性肾病B组:32例,eGFR为30~60 mL/(min·1.73 m2);慢性肾病C组:8例,eGFR<30 mL/(min·1.73 m2)]。分别测定慢性肾病组、慢性肾病高危组(糖尿病或高血压40例)和正常对照组(32名)随机尿微量白蛋白(U-mALb)/肌酐(Cr)比值、随机尿蛋白(UP)/Cr比值、24 h尿微量白蛋白 (24 h U-mALb)、24 h尿蛋白(24 h UP)以及血清尿素(Urea)、Cr、尿酸(U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并以慢性肾病的检验项目为判断金标准[24 h UP的临界值>150 mg或eGFR<60 mL/(min·1.73 m2)],分别计算其他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期值、阳性预期值、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和准确性)。结果 慢性肾病A、B、C 3组之间U-mALb/Cr比值、UP/Cr比值、24 h U-mALb及血清Urea、UA、Cys C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病A组与慢性肾病高危组比较,除了UA无明显差异外,其余项目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病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仅UA、Cys 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mAlb/Cr比值、UP/Cr比值、24 h U-mAlb及血清Urea、UA、Cys C对慢性肾病的诊断性能中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17、0.22、0.14、0.67、0.66、0.51;阳性似然比分别为7.73、78、28.7、34、3.73、5.00;准确性分别为0.87、0.88、0.92、0.66、0.65、0.74。结论 24 h U-mALb在慢性肾病诊断中准确性最高,UP/Cr比值和U-mALb/Cr比值对慢性肾病诊断的准确性最接近24 h U-mALb,故适用于临床筛检慢性肾病。而eGFR主要应用于慢性肾病的分型。
    增强型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张广慧;邓琳;费爱华;戴李华;陆一闻;沈立松
    2012, 27(5):  345-348. 
    摘要 ( 800 )   HTML   PDF (788KB) ( 5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增强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即高敏cTnI(hs-cTnI)]在正常人群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在AC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胸痛12 h以内的ACS患者80例、同期入院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26例和正常对照者60名,检测外周血中hs-cTnI和上一代cTnI浓度,同时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hs-cTnI的诊断效能。结果 ACS组、SA组及正常对照组间hs-cTnI、cTn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n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6±0.014,高于cTnI的AUC(0.915±0.035)(P=0.034),而与hs-cTnI联合CRP、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白细胞计数的AUC(0.978±0.018)无差异(P>0.05)。当hs-cTnI 取0.02 ng/mL为最佳临界值,此时诊断ACS的效率最高。结论 hs-cTnI对早期ACS的诊断效率较上一代cTnI有所提高,但联合炎症指标没有提高其诊断价值。
    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焦路阳;王 宇;袁 宇
    2012, 27(5):  349-351. 
    摘要 ( 852 )   HTML   PDF (678KB) ( 6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结合C反应蛋白(CRP),探讨血清内脂素、脂联素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7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0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采用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内脂素、脂联素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CRP、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脂联素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UAP组及SAP组间血清CRP、内脂素和脂联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与CRP、TG、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9、0.756、0.793,P均<0.001),与脂联素及H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1、-0.699,P均<0.001);脂联素与CRP、TG及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873、-0.639、-0.799,P均﹤0.001);与HDL-C呈正相关(r=0.681,P<0.001)。结论 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均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推测二者可能与CRP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肌酐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价值的Meta分析
    马清光;李慧敏;沈 丽
    2012, 27(5):  352-357. 
    摘要 ( 1070 )   HTML   PDF (728KB) ( 7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肌酐(Cr)对慢性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1966 年~ 2010年9月MEDLINE、EMbase、Cochrane 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关于检测血清Cys C、Cr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7 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Meta-Disc软件进行Meta 分析及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1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研究实验对象2 1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滤过率(GFR)以80~90 mL/min为诊断截点,Cys C诊断研究存在明显异质性[P=0.098、变异比率(I2)=34.7%、合并敏感度(SEN)=0.873、合并特异度(SPE)=0.791];Cr诊断研究无明显异质性(P=0.56、I2=0.0%、SEN=0.740、SPE=0.867)。5篇文献对GFR分期研究,合并GFR轻度减低(60~90 mL/min)组分析结果,Cys C、Cr均无明显异质性。Cys C:P=0.708、I2=0.0%、比值比(OR)=7.04[95%可信区间(CI):4.54~10.92];Cr:P=0.945、I2=0.0%、OR=9.4(95%CI:5.75~15.3)。Cys C对慢性肾病GFR轻度减低的诊断敏感度高于Cr、特异性低于Cr[Cys C:SEN=0.813,SPE=0.609、SROC曲线下面积(SAUC)=0.822 6;Cr:SEN=0.605、SPE=0.819、SAUC=0.826 3]。结论 Cys C、Cr与GFR有良好相关性。Cys C对早期慢性肾病患者GFR诊断敏感性高于Cr、特异性低于Cr。慢性肾病患者GFR分期研究不多,仍需要高质量的研究文献。
    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在心功能损伤早期的变化
    朱兰芸;米秀华;杨连利;许来顺;车小琼
    2012, 27(5):  358-360. 
    摘要 ( 780 )   HTML   PDF (698KB) ( 6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无肾功能异常症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损伤早期的变化,及其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5例糖尿病患者按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为Ⅰ~Ⅱ级组、Ⅲ~Ⅳ级组,同时选取37例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的伤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病例NT-proBNP水平。选取3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前、后NT-proBNP浓度进行对照,观察NT-proBNP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组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NYHAⅠ~Ⅱ级组NT-proBNP水平高于糖尿病NYHAⅠ~Ⅱ级组(P<0.05),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NYHA Ⅲ~Ⅳ级组与糖尿病NYHA Ⅲ~Ⅳ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治疗后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NT -proBNP 可以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功能早期损伤的实验室诊断,并且与治疗和预后有关联。NT-proBNP在糖尿病发展早期可灵敏反映心功能的改变。
    冠心病生化标志物多项联合检测的互补效应探讨
    吴卫华;易建华
    2012, 27(5):  361-363. 
    摘要 ( 817 )   HTML   PDF (637KB) ( 10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反映心血管系统不同病理生理状态的生化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联合检测,以确定其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统一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先检测142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在此基础上,以是否超过临界值(0.173 ng/mL)将患者分为2组[cTnI未升高(<0.173 mg/mL)组91例、cTnI升高(≥0.173 ng/mL)组51例];同时以7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IMA和hs-CRP的联合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cTnI未升高组的IMA和hs-CRP检测值稍有增高(P<0.05);而冠心病cTnI升高组的IMA和hs-CRP检测值均呈明显升高(P<0.01)。在冠心病cTnI未升高组中有27例(30%)患者出现 IMA 轻度升高,有34例(37%)患者出现hs-CRP升高。结论 cTnI、IMA和hs-CRP联合检测对判断心肌缺血和损伤程度有重要价值。三者之间有互补作用,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和损伤状况的检出。
    免疫学检验论著
    流式细胞术分析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
    蔡 蓓;冯伟华;李立新;王兰兰
    2012, 27(5):  364-370. 
    摘要 ( 984 )   HTML   PDF (1013KB) ( 9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JP2〗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探讨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差异,寻找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中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时,运用侧向散射点(SS) vs.CD45能更准确的确定淋巴细胞群;但流式细胞术只适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免疫相关疾病患者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不适用于分析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和脊髓炎患者脑脊液中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最高,脱髓鞘疾病患者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最低,但各类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CD3+T淋巴细胞和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最高,明显高于脱髓鞘疾病患者(P=0.032),但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外周血,其中细菌性脑膜炎和脊髓炎患者脑脊液中CD4/CD8比值最高,脱髓鞘疾病脑脊液中CD4/CD8比值最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IgG生成指数与脑脊液中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有一定相关性(r=0.324,P=0.032)。结论 流式细胞术分析神经系统炎性疾病较脑脊液常规检测具有优势,敏感性更高,可同时分析脑脊液免疫状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在神经系统相关炎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CD3+CD4+T淋巴细胞高百分率与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密切相关。但流式细胞术对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有限。
    曲古抑菌素A对鼻咽癌CNE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杨慧敏;黄 林;覃蒙斌;钟月圆;刘晓春;杨小丽
    2012, 27(5):  371-373. 
    摘要 ( 806 )   HTML   PDF (652KB) ( 6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鼻咽癌CNE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300、400、500 nmol/L)TSA作用鼻咽癌CNE2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SA作用前后鼻咽癌细胞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TSA作用后鼻咽癌细胞中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表达的变化。结果 以300、400、500 nmol/L TSA分别诱导CNE2细胞凋亡,作用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12.52%±1.57%、19.69%±3.00%、19.63%±2.68%; 48 h后凋亡率为24.50%±4.45%、36.24%±3.92%、34.82%±6.45%;与对照组(0 nmol/L T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发现,TSA可诱导CNE2细胞内p21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 TSA能明显诱导CNE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21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董 敏;周厚清;吴瑾滨;陈碧婷
    2012, 27(5):  374-375. 
    摘要 ( 733 )   HTML   PDF (629KB) ( 8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检测120例HBV感染者、82名正常对照者的ANA。结果 120例HBV感染者中ANA阳性率为3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HBV感染组的ANA以低滴度(1∶100)为主,占58.3%;ANA荧光模式以颗粒型(41.7%)最为常见。结论 HBV感染可诱导以低滴度为主的ANA,其在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有一定的意义,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研究
    堵一乔;徐 刚;杨振华
    2012, 27(5):  376-378. 
    摘要 ( 661 )   HTML   PDF (644KB) ( 5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方法 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检测3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包括单纯腹水16例(非SBP组)、合并SBP者14例(SBP组)]及2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PCT和血清CRP水平。以患者第1次测定值作为基线值。结果 SBP组血浆PCT和血清CRP水平在SBP发生后3、6、12 h均明显高于基线值(P<0.01),并明显高于非SBP组及对照组(P<0.01)。治疗后SBP组和非SBP组中存活的患者血浆PCT水平分别为0.48±0.25和(0.49±0.14)ng/m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基线值(P<0.01)。死亡患者的血浆PCT水平治疗后反而继续升高,SBP组[4例,(37.67±15.48)ng/mL]明显高于非SBP组[4例,(14.75±7.89)ng/mL]。结论 血浆PCT水平检测有助于诊断肝硬化腹水患者SBP的发生,若持续升高可能提示有细菌感染和预后不良。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对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的价值
    王晓欧;陈小剑;舒旷怡;方佩佩
    2012, 27(5):  379-381. 
    摘要 ( 941 )   HTML   PDF (747KB) ( 6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存在异型淋巴细胞的血液标本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XE2100)白细胞分类(DIFF)通道散点图的变化规律。方法 观察40例异型淋巴细胞>10%和异型淋巴细胞<10%且其图像有明显变化的患者标本在XE2100 DIFF通道的散点图,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 存在异型淋巴细胞的标本在XE2100的散点图特定区域出现异常散点图。13例以单核细胞型为主的异型淋巴细胞标本在单核细胞散点图的上方出现异常均匀分布的呈椭圆形或近似长方形的散点图;27例以浆细胞型和幼稚型为主的混合型异型淋巴细胞标本中有19例标本在DIFF通道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在区域融合成灰白色并且向上延升,另外8例标本提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各自的分布区域出现,但其周围散点增多并相互之间有交叉,分界不清。结论 对仪器提示有异型淋巴细胞存在的患者,结合血液分析仪的DIFF通道散点图形和血涂片镜检,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概率。
    脑血管疾病血栓弹力图和纤维蛋白原相关性探讨
    邱丽君;顾 青;孟 俊;沈立松
    2012, 27(5):  382-385. 
    摘要 ( 789 )   HTML   PDF (783KB) ( 7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 选取47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腔隙梗死组70例、脑梗死组400例(单纯脑梗死组73例、合并高血压组200例、合并糖尿病组27例、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100例)]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TEG-5000血栓弹力仪测定所有对象的TEG各项参数[K值、angle(A)角、MA值];同时应用ACL-TOP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Fg水平,应用LH 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 Fg与K值呈负相关(r=-0.134、P=0.000);与A角、MA值、PLT呈正相关(r=0.210、P=0.000;r=0.251、P=0.000;r=0.122、P=0.000);与MPV无相关性(r=-0.007、P=0.957)。腔隙梗死组、脑梗死组A角、MA值及PLT、F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脑梗死组MPV高于对照组(P<0.05),而腔隙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值在腔隙梗死组、脑梗死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MA值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和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P<0.05);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组Fg水平高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P<0.05);其余参数各组间均无差异。结论 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存在着PLT数量、质量、形态和Fg水平的改变。Fg与TEG参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TEG检测可以作为对脑血管疾病具有实用价值的筛选试验之一。
    BV Blue法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评估
    姜志凤;宗玮芳;孙佩芳
    2012, 27(5):  386-388. 
    摘要 ( 689 )   HTML   PDF (681KB) ( 6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V Blue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快速诊断BV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将56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4组(<30岁、31~40岁、41~50岁、>50岁),同时应用BV Blue法和Amsel标准法检测,比对分析结果。结果 BV Blue法BV阳性率为20.89%,与Amsel标准法阳性率(24.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V Blue法诊断BV的特异性为97.86%、敏感度为77.79%、准确度为92.85%。BV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50岁组的阳性率为最高(28%)。结论 BV Blue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度,适用于快速诊断BV。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探讨
    陈 鹄;肖建华
    2012, 27(5):  389-392. 
    摘要 ( 1300 )   HTML   PDF (647KB) ( 8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有CMV感染的ITP的临床特征及CMV对ITP患者治疗与疗效的影响。方法 检测153例ITP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MV PP65抗原。以CMV PP65抗原阳性者作为CMV感染组(31例);以CMV PP65抗原阴性者作为阴性对照组(35例);以10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细胞形态学及统计学等方法分析比较3个调查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ITP患者CMV感染率为20.3%(31/15);CMV感染组平均年龄仅为20±12,且更易发生皮肤出血;CMV感染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均值少于阴性对照组,且巨核细胞成熟停滞阶段更早;CMV感染组的ITP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35.5%,若伍用更昔洛韦(GCV),可提高总有效率至85.0%。 结论 CMV可能是诱发ITP的原因之一; CMV感染的ITP患者更易发生皮肤出血,骨髓巨核细胞代偿增生性反应减低,且成熟停滞阶段更早;CMV感染的ITP患者单纯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差,GCV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周 斌;左新华;傅新文
    2012, 27(5):  393-395. 
    摘要 ( 898 )   HTML   PDF (640KB) ( 7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PV16,18)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9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和296例病理组织学为良性病变(炎症、息肉等),并同时做了液基细胞学检查、HPV16,18 DNA检测的病例,统计比较HPV16,18 DNA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分类患者中HPV16,18的检出率。结果 209例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HPV16,18阳性158例,液基细胞学阳性[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细胞(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128例。296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HPV16,18阳性43例,液基细胞学阳性2例。HPV16,18 DNA检测对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75.6%,液基细胞学为6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P<0. 01),HPV16,18 DNA对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HPV16,18 DNA检测特异性为85.5%,阴性预测值为83.2%;液基细胞学特异性为99.3%,阴性预测值为78.4%;CINⅡ病变的HP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INⅠ(χ2=6.69,P<0.05)。结论 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16,18 DNA检测对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敏感性高于液基细胞学、特异性低于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炎、息肉等良性病变的阴性预测值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HPV16,18 DNA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范倩燕;沈 敏;汤园园;谈秋雯
    2012, 27(5):  396-399. 
    摘要 ( 663 )   HTML   PDF (738KB) ( 6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40SI细菌鉴定系统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对47 469例各类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47 469例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 445株。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81.87 %,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3.36%)、肺炎克雷伯菌(16.70%)、铜绿假单胞菌(8.77%)、鲍曼不动杆菌(7.64%);革兰阳性菌检出率为18.13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62%)、粪肠球菌(3.99%)和屎肠球菌(2.15%)。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不同种类病原菌其耐药谱各不相同。 结论 及时了解和掌握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效防止和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或用错抗菌药物的现象,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载脂蛋白A5基因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陈 娟;李 雷;魏红霞;张 葵
    2012, 27(5):  400-403. 
    摘要 ( 828 )   HTML   PDF (796KB) ( 7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以TaqMan-MGB荧光探针为特点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检测人载脂蛋白A5(apo A5)基因。 方法 针对人apo A5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荧光探针,以重组克隆质粒pPCR-Script-apo A5为DNA模板,在荧光定量PCR 仪上建立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标准曲线,进行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实验。结果 建立的定量标准曲线阈值循环数(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最低检测浓度为 103拷贝/μL;扩增效率(E)为110.2%,且重复性好。 结论 成功建立检测人apo A5基因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该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
      昆明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vWF基因多态性研究
    欧阳红梅;张 芹;翟 明;蒋雅先;张 蕾;牛 华
    2012, 27(5):  404-407. 
    摘要 ( 821 )   HTML   PDF (681KB) ( 6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阐明vWF基因19内含子MspI多态性在昆明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探讨vWF基因19内含子MspI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收集119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117名昆明地区健康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vWF基因19内含子MspI多态性。结果 昆明地区汉族人群中vWF基因19内含子M+/M+、M+/M-和M-/M-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4、0.470和0.496;M+和M-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69和0.731。脑梗死组中M+ / M+ 、M+ / M- 和M- / M-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59、0.286和0.655,M+等位基因和M-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02和0.798,其M+ / M-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M- / M- 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2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昆明地区汉族人群中vWF基因19内含子MspⅠ酶切位点各基因型的分布与文献报道中的高加索人群差异较大,与中国地区其他民族人群也不尽相同。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可能与vWF基因19 内含子MspⅠ多态性有关。
    HIV-1电化学活性-非活性开关分子信标的构建及验证
    李 博;顾大勇;司徒博;李政良;颜晓慧;刘芹兰;郑 磊;王 前
    2012, 27(5):  408-411. 
    摘要 ( 723 )   HTML   PDF (902KB) ( 7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电化学活性-非活性开关分子信标(CAs-MB)并验证其结构及功能。方法 合成并纯化针对HIV-1 gag基因保守区序列的CAs-MB,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循环伏安法(CV)验证其结构,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信号强度评价CAs-MB的识别功能。结果 胭脂红酸(CA)单体与CAs-MB FT-IR图的变化证明CA已标记于MB末端,CV图证明CAs-MB电化学活性ON和OFF状态的存在。DPV结果证实其能够在电化学平台上实现对目标序列的特异性识别,且能够区分一个碱基的差异。结论 CAs-MB作为HIV-1 gag基因的特异性识别元件有望用于构建新型HIV-1电化学基因传感器。
    PCSK9基因I474V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林勇平;孟艳辉;郑卫东;刘忠民
    2012, 27(5):  412-415. 
    摘要 ( 791 )   HTML   PDF (681KB) ( 7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蛋白原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PCSK9)基因I474V位点在冠心病(CA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以及与血脂水平、CAD发生、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阐明CAD的遗传发病机理、患者危险性分级评估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AD患者血液标本288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300例,提取基因组DNA模板,应用双向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Bi-PASA PCR)技术检测PCSK9基因I474V多态性位点,并用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用酶法测定。结果 PCSK9基因I474V 多态性位点主要以II和IV基因型存在。CAD组和对照组在I474V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和对照组之间TC、LDL-C、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中II和IV基因型之间TC、TG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I474V携带者比较,I474V 携带者血TC、TG水平增高。IV基因型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明显高于II基因型(P<0.05)。结论 PCSK9基因I474V 多态性位点主要以II和IV基因型存在,CAD患者PCSK9基因I474V位点的基因型与TC、TG水平升高相关联,同时与CAD病变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联。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儿手足口病病原体
    张 群;杨 蕾;曹伟峰
    2012, 27(5):  416-418. 
    摘要 ( 672 )   HTML   PDF (661KB) ( 6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患儿手足口病病原体,为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手足口病疑似患儿189例(按年龄分为<3岁组113例、3~5岁组76例)及39例手足口病密切接触儿童的咽拭子、疱疹液,用FQ-PCR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189例手足口病患儿疑似组FQ-PCR检测EV阳性141例,阳性率为74.6%,其中<3岁阳性91例、3~5岁阳性50例,3~5岁组EV检出率明显低于<3岁组(P<0.05);EV71阳性135例,CoxA16阳性65例;咽拭子标本阳性率为74.5%(120/161),疮疹液标本阳性率为82.1%(23/28);ELISA检测EV阳性76例(40.2%);39例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FQ-PCR检测EV阳性率为33.3%(13/39),ELISA检测阳性率为17.9%(7/39)。结论 FQ-PCR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较快速、效率高的方法,对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及进行相关流行病调研有重要价值。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自贡地区中老年人群循环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
    杨 军;张红梅;朱元芳;郭 渝;余 倩
    2012, 27(5):  418-418. 
    摘要 ( 589 )   HTML   PDF (648KB) ( 5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上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研究,证明了高Hcy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na)是心血管病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近年来出现的循环酶法[1]可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Hcy的测定,实现了检测的快速便捷及成本的相对低廉,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采用。但目前尚未见到该法由相对大样本而确定的参考范围。因此我们采用该方法在OLYMPUS 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自贡地区中老年人进行血清Hcy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以建立本地区循环酶法测定Hcy的参考范围。
    免疫学检验论著
    浙江省玉环海岛地区健康人群鳞状细胞癌抗原参考范围调查
    章林华
    2012, 27(5):  419-420. 
    摘要 ( 792 )   HTML   PDF (625KB) ( 5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本地区人群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参考范围。方法 采用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2 071名健康成年人血清SCC水平,分析溶血标本对SCC的影响,建立本实验室的SCC参考范围。结果 2 071名健康者有95.6%其SCC≤1.7 ng/mL。按不同年龄分组,男性21~30岁组SCC水平低于30岁以上组(P<0.05),30岁以上各年龄组间的SC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年龄组间SC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SCC水平高于女性组(P<0.01),男性SCC参考范围可设为≤1.8 ng/mL,女性SCC参考范围可设为≤1.4 ng/mL。标本中度溶血对发光法测定SCC没有影响。结论 性别是影响人血清SCC水平的重要生理因素,应根据不同性别设立SCC的参考范围。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邱令法;裴碧娜
    2012, 27(5):  421-423. 
    摘要 ( 696 )   HTML   PDF (695KB) ( 4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细菌鉴定仪对218株大肠埃希菌和235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检测,用纸片扩散法(K-B)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试验确认,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97株,检出率为44.5%;23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75株,检出率为31.9%。结论 产ESBLs菌株是目前县级医院临床常见致病菌,成为主要耐药菌株,而且耐药谱广。应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严防耐药菌株引起医院感染和流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胡蓉蓉;马小琴;张 城
    2012, 27(5):  424-426. 
    摘要 ( 817 )   HTML   PDF (673KB) ( 7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19 863份临床送检样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从19 863份样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3株,其中MRSA 159株,检出率为56.18%。检出MRSA的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30.81%)、呼吸内科(25.78%)、烧伤科(21.38%)多见。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8种,其中氨卞西林、青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耐药率为100.0%。敏感率>50.0%的抗菌药物仅6种,其中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0%,呋喃妥因、利福平、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3.1%、82.0%、78.8%、60.6%。结论 我院MRS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较高,MRSA表现为多重耐药性,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临床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实验室管理
    检验试剂的科学化管理
    陈 洁;陈 峰;赵 霞
    2012, 27(5):  427-428. 
    摘要 ( 575 )   HTML   PDF (614KB) ( 6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检验工作与临床结合更为密切。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地位日趋重要。检验试剂作为整个检验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其管理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并直接关系检验科的成本、效益[1]。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容易产生管理流程混乱、效率低下、信息数据不准确、试剂浪费等弊端。因此,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管理。我们介绍了新华医院检验科试剂管理实践经验,供广大同行参考。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2009至2011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董海新;胡小行;李素鹏
    2012, 27(5):  429-430. 
    摘要 ( 925 )   HTML   PDF (713KB) ( 5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给临床抗感染治疗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就2009至 2011年度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耐药性分析来评价抗菌药物监管效果,为今后更有效的监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