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董敏1, 周厚清1, 吴瑾滨1, 陈碧婷2
1.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深圳 518036
2.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广东 东莞 523808

作者简介:董 敏,女,1970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检测120例HBV感染者、82名正常对照者的ANA。结果 120例HBV感染者中ANA阳性率为3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HBV感染组的ANA以低滴度(1∶100)为主,占58.3%;ANA荧光模式以颗粒型(41.7%)最为常见。结论 HBV感染可诱导以低滴度为主的ANA,其在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有一定的意义,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关键词: 抗核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2)05-0374-02
Dete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DONG Min1, ZHOU Houqing1, WU Jinbin1, CHEN Biting2
1.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Shenzhen 518036, China
2. Medical Laboratory Department, Guangdong Medical School, Guangdong Dongguan 5238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serum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A) and investig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 and 82 healthy subjects were enrolled,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IIF)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ANA.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A in 120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 (3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y subjects (4.2%). ANA in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 was mainly depended on low titer(1∶100, 58.3%). The ANA granular fluorescence (41.7%) was highest in the patients with HBV infection.Conclusions HBV infection can induce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low titer ANA, and may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pathogenesis of HBV may have some relationship with autoimmune.

Keyword: Anti-nuclear antibody;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肝炎往往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或肝衰竭。近年来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现象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嗜肝病毒均可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1]。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存在情况, 以及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120例HBV感染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进行了检测。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自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聚合酶链反应(PCR)室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 500拷贝/mL的120例HBV感染者, 男72例, 年龄1976岁; 女48例, 年龄2047岁。以7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男42名, 女30名, 年龄1646岁。

二、实验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选择Hep-2细胞和猴肝组织的冰冻切片作为抗原, 以生物薄片技术将带有细胞和组织的2种切片组合成一个反应区。4 ℃保存备用。待检血清自1∶ 100起稀释, 与各种组织细胞共同孵育30 min; 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体结合30 min; 洗片、封片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组织或细胞内出现特征性的绿色荧光、血清稀释度≥ 1∶ 100为阳性(试剂均购自德国欧蒙公司)。

三、统计学方法

各项检测结果阳性率以百分率表示, 阳性率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表1

表1 HBV感染者血清ANA检测结果
二、ANA阳性滴度分布

表2

表2 ANA阳性滴度分布情况
三、ANA阳性荧光模型

ANA的核型特征不显著, 见表3

表3 ANA阳性荧光模型分布
讨 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地区, 约有10%~20%的急性乙型肝炎将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癌, 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有文献报道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现象, 主要表现为血清中检出各种自身抗体[2]。故对HBV感染者检测自身抗体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 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作鉴别诊断。

关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报道很多, 但结果不尽相同。现有的大量文献报道及本研究通过对HBV感染者ANA测定的结果证实,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 引发机体自身免疫紊乱[3]。本研究HBV感染者血清中ANA的阳性检出率为30%,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感染者ANA滴度以低滴度(1∶ 100)为主, 高滴度少见; ANA的核型特征不显著, 可以出现数种荧光模式, 其中以颗粒型常见, 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为均质型, 部分感染者可见2种或2种以上荧光模式同时存在。张利方等[4]研究发现在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多集中在与细胞增值、分裂有关的核仁成分上, AIH患者的核型主要以核仁型(50.0%)、核膜型(25.0%)为主。故HBV感染者荧光模式的特点可以协助临床对肝炎作出鉴别诊断。

目前, 关于慢性病毒性肝病可诱导自身免疫,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乙型肝炎伴有自身免疫现象还是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炎, 这部分患者的鉴别诊断是棘手的问题。一般认为, 乙型肝炎伴自身免疫现象, 因为多数低滴度自身抗体仅反映机体出现自身免疫反应或疾病状态, 不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而高滴度(> 1∶ 320)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5, 6]。但也有学者报道在个别患者血清中, 也可检测到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在临床治疗上自身免疫性肝病多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而乙型肝炎患者只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若对存在高滴度自身抗体的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可能会诱导或增强自身免疫活性细胞, 加重自身免疫性反应, 两者作用相反[7]。故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有自身免疫现象, 特别是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存在时, 选择治疗方案要十分慎重,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一定要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也提示我们,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规诊疗中不仅要检测自身抗体的存在, 同时还要监测自身抗体滴度的高低, 以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江滨. 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自身免疫现象[J]. 肝脏, 2004, 9(4): 270-271. [本文引用:1]
[2] 林晓梅, 潘钦石, 张文辉,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自身免疫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8): 889-891. [本文引用:1]
[3] 张海萍, 闫惠平, 冯霞, .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抗核抗体特征及其临床相关性[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8(2): 154-157. [本文引用:1]
[4] 张利方, 李方, 石莉萍.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对比分析[J]. 微循环学杂志, 2010, 20(1): 40-41. [本文引用:1]
[5] 刘燕敏, 闫惠平, 汪俊韬. 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测[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6): 360-362. [本文引用:1]
[6] 张海萍, 闫惠平, 冯霞, .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抗核抗体特征及临床相关性[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8(2): 154-157. [本文引用:1]
[7] 肖征, 周光. 对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现象的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11): 1554-155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