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胡蓉蓉, 马小琴, 张城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检验科,浙江 嘉兴 314001

作者简介:胡蓉蓉,女,1965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19 863份临床送检样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从19 863份样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3株,其中MRSA 159株,检出率为56.18%。检出MRSA的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30.81%)、呼吸内科(25.78%)、烧伤科(21.38%)多见。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8种,其中氨卞西林、青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耐药率为100.0%。敏感率>50.0%的抗菌药物仅6种,其中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0%,呋喃妥因、利福平、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3.1%、82.0%、78.8%、60.6%。结论 我院MRSA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较高,MRSA表现为多重耐药性,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临床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中图分类号:R37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2)05-0424-03
Abstract
Keyword:

自从1961年英国Jevons首次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以来, 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之一, MRSA已成为“ 超级害虫” [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且呈多重耐药性, 由于其高度耐药和致病性强而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耐药性也逐渐增加, 尤其是MRSA对β -内酰胺类及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2]。因此, 预防和治疗MRSA的感染是医院感染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解MRSA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 我们分析了MRSA感染病例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

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来源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住院送检样本19 863份, 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3株, 其中分离鉴定的15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烧伤科、皮肤科、普外科的痰、分泌物、脓液、尿液以及血液等样本。

二、试剂与仪器

标准比浊管自制; M-H琼脂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VITEK-2 compa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API系统均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三、药敏纸片与质控菌株

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唑啉、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妥因、苯唑西林、利福平、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替考拉宁药敏纸片均由英国Oxoid公司提供。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四、细菌鉴定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3]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常规鉴定, 根据革兰染色、细菌形态、血浆凝固酶阳性、触酶试验等初步鉴定; 采用VITEK-2 compa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API系统进行补充鉴定。

五、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按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0年版标准。

六、MRSA菌株鉴定

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 根据CLSI(2010年)标准进行试验。将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成0.5麦氏单位的悬液, 用无菌棉均匀涂布于M-H琼脂表面, 将头孢西丁纸片轻压在琼脂表面, 37 ℃孵育24 h。判断标准:抑菌圈直径≤ 19 mm为MRSA; 若≥ 20 mm则为敏感菌株。

结 果
一、MRSA的检出率

19 863份样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3株, 其中MRSA 159株, 检出率为56.18%。

二、样本分布特点

各类样本检出MRSA最多的依次是痰、分泌物、脓液、尿液等; 发生MRSA感染的科室以ICU、呼吸内科、烧伤科、皮肤科、普外科等多见。见表1

表1 159株MRSA样本类型及病区分布特点
三、药敏试验结果

14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 50%的达8种, 其中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唑啉、苯唑西林耐药率为100%。敏感率> 50%的仅6种, 其中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见表2

表2 159株MRSA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讨 论

细菌耐药性具有时间和地域特征。本研究分离的MRSA主要来自呼吸道样本, 占35.22%。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尿液、血液等, 医院中ICU、呼吸内科、烧伤科、普外科都是医院控制感染的重点科室, 患者多, 住院周期都较长, 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最常见毒性较强的致病菌之一, 临床抗菌药物的大量和不合理应用是细菌整合分子进化和捕获更多的耐药基因的重要原因。目前, MRSA在世界各地感染和分离率明显增加。1975年美国MRSA的分离率为2.4%, 到2002年已经上升到50%[4]。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显示MRSA在金葡菌感染中平均检出率为55.9%(14.8~77.5%)。本研究的MRSA检出率(56.18%)与文献[5]报道基本一致, 并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防止产生MRSA的流行, 应尽早检出MRSA, 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控制此类耐药菌及耐药质粒传播。

本研究显示MRSA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唑林、苯唑西林耐药率为100%, 其次为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 耐药率均> 75%, 对其他抗菌药物也出现不同程度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的敏感率为100%, 目前仍为MRSA感染的首选药。万古霉素为糖肽类抗菌药物, 可通过细菌细胞壁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氨基酰-D丙氨酰-D丙氨酸的尾部结合, 阻碍细胞壁合成, 对MRSA有强大的杀菌作用[6]

MRSA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有2种:一种是质粒介导的获得性耐药, 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大量β -内酰胺酶, 使青霉素及头孢类抗菌药物缓慢失活, 表现为耐药; 另一种是由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改变所致, MRSA表达一种新的PBP既PBP2α , 代替正常的PBPs功能合成细胞壁, 使细菌仍能生长, 导致耐药。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MRSA分离率虽有差别, 但在综合性大医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MRSA分离率一直居高不下[7]。常发生在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有开放性创伤或使用导管的住院患者。由于MRSA耐药性具有可诱导、可传播和多重耐药的特点, 一旦发生感染, 治疗困难, 应引起高度重视。随着国外报道出现万古霉素对MRSA敏感性降低, 本研究主张临床医生在选用万古霉素时一定要慎重, 不主张单独使用, 最好和其他抗MRSA药物联合使用,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Hawkes M, Barton M, Conly J, et al. Community-associated MRSA: superbug at our doorstep[J]. CMAJ, 2007, 176(1): 54-56. [本文引用:1]
[2] 刘敏, 史莉, 孙光成.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抗菌药物及消毒剂耐药基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7): 721-724. [本文引用:1]
[3]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736-762. [本文引用:1]
[4] Oldfield EC 3rd. No mercy from MRSA[J]. Rew Gastroenterol Disord, 2004, 4(2): 95-96. [本文引用:1]
[5] 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 . 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 9(5): 321-329. [本文引用:1]
[6] 徐赤裔, 金雨虹, 陈东妹. 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老年MRSA/MRSE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 2006, 18(9): 656-657. [本文引用:1]
[7] 肖永红, 王进, 赵彩云, . 2006-2007年Mohnarin细菌耐药监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8): 1051-105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