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30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宫颈癌与HPV16E6及hWAPL的相关性研究
    井发红,慕玉东,徐纪茹,康炜
    2014, 29(4):  303-30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1
    摘要 ( 138 )   HTML   PDF (1656KB) ( 4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宫颈不同级别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E6HPV16E6)及人半翼基因(hWAPL)的表达,分析宫颈癌与HPV16E6hWAPL蛋白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不同级别病变组织的石蜡包埋块,其中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CIN 49例,CIN 或原位癌33例,宫颈浸润癌(ICC28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16例。结果 HPV16E6hWAPL在正常宫颈组、CIN组、CIN 组和ICC组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趋势,HPV16E6hWAPLCIN 组和ICC组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宫颈组、CI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组和ICC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WAP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372)。HPV16E6hWAPL的表达强度在ICC组、CIN组明显高于CIN组和正常宫颈组(P0.05),而ICC组与CIN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64HPV16E6阳性者中57例(89.06%)hWAPL蛋白表达阳性,62例阴性者中15例(24.19%)hWAPL蛋白表达阳性。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且HPV16E6感染强度与hWAPL表达呈正相关(r0.595P0.001)。结论 hWAPL基因是宫颈癌特异性高表达基因,具有癌基因特性,可能是宫颈癌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而且可能成为新的检测指标,用于宫颈鳞癌的基因诊断、治疗及明确病变程度。

    高敏肌钙蛋白T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探讨
    胡孝彬,向小节,郭晓聪,陈华刚,方华,逯心敏
    2014, 29(4):  307-31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2
    摘要 ( 423 )   HTML   PDF (762KB) ( 9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择VMC患儿67例,分别于患儿出现心累、气促等临床症状24 d以及治疗1周后检测血清hs-cTnTCK-MB mass水平;同时测定54例急性胃肠炎患儿、5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肺炎患儿及55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TnTCK-MB mass水平并做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s-cTnTCK-MB mass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正常对照组及VMC组入院时的血清hs-cTnT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5.683.838.22)、5.033.006.57)、5.523.4410.19)、4.813.226.67)和58.5729.77160.20pg/mL;血清CK-MB mass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291.722.96)、2.261.413.48)、2.591.813.62)、1.831.423.05)和7.404.3213.26ng/mL;各组间hs-cTnTCK-MB mas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15.1583.79P均<0.001),且VMC组入院时hs-cTnTCK-MB mass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VMC组治疗后hs-cTnTCK-MB mass水平虽低于入院时(P均<0.001),但仍高于急性胃肠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ROC曲线显示VMC入院时与治疗后hs-cTnTCK-MB mass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hs-cTnTP<0.05),但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nT用于诊断VM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CK-MB mass联合检测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
    伍树芝,邓胜,秦伟国,陈健,易斌
    2014, 29(4):  312-31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3
    摘要 ( 205 )   HTML   PDF (1614KB) ( 5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HF)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312例老年重症HF患者入院时、治疗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第60天及对照组(76例老年非重症HF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 NT-proBNP、H-FABP 和cTnI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其中再入院组110例、死亡组84例)和无MACE组118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项指标对重症HF诊断和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结果 重症HF组入院时NT-proBNP、H-FABP 和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H-FABP阳性率为47.1%、cTnI阳性率为4.5%;且NT-proBNP水平与HF患者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Ⅳ级]呈正相关(r=0.77,P<0.01)。根据ROC曲线选取血清NT-proBNP、H-FABP和cTnI值分别为4 601.50 ng/L、5.16 ng/L和0.025 ng/mL及8 178.50 ng/L、11.77 ng/L和0.038 ng/mL作为重症HF诊断及死亡预测的临界值,可获最佳诊断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重症HF诊断及死亡预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治疗前,MACE组NT-porBN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死亡组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不同预后组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无MACE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率均>50%,H-FABP恢复正常;治疗后第15天,再入院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下降率均<30%,H-FABP仍高于参考区间;死亡组在治疗过程中3项指标水平未降反升,治疗后第7天、第30天cTnI均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不同NT-porBNP、H-FABP 和cTnI水平的患者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定期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对重症HF诊断、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及疗效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临界值的研究
    李蓉,王华斌,刘蕊,崔小璠,潘文洁
    2014, 29(4):  319-32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4
    摘要 ( 517 )   HTML   PDF (1275KB) ( 6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晨尿、随机尿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尿白蛋白(U-Alb)浓度,判定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以检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方法 收集169T2DM患者及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24 h尿、晨尿、随机尿,以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为早期DKD的判定标准,分析目前临床应用的晨尿、随机尿的ACRU-Alb浓度判定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对早期DKD的筛查效能;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Youden指数最大时对应的晨尿、随机尿的ACRU-Alb浓度为检测早期DKD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结果 在微量白蛋白尿判定结果中,晨尿ACR24 h UAE的符合率为43%U-Alb37%;随机尿ACR48%U-Alb41%,以上4个指标与24 h UAE的判定结果有明显差异(P均<0.001)。正常对照组晨尿、随机尿检测结果判定与24 h UAE一致,均为正常。ROC曲线分析显示ACR晨尿临界值为男16 mg/g、女23 mg/gYouden指数分别为0.700.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65%);ACR随机尿临界值为男17 mg/g、女28 mg/gYouden指数分别为0.680.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1%82%);U-Alb晨尿临界值为男16 mg/L、女15 mg/LYouden指数分别为0.570.5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73%);U-Alb随机尿临界值为男17 mg/L、女14 mg/LYouden指数分别为0.560.5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ACR的最大Youden指数均>0.6,且高于相应的U-Alb浓度的Youden指数。结论 目前临床应用的晨尿、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的临界值判定T2DM患者早期肾病的漏诊率较高,应重新建立T2DM患者晨尿、随机尿ACRU-Alb的临界值,以利于DKD的早期防治。

    糖化血红蛋白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相关性的探讨
    张敏,李智,魏琦,王璐
    2014, 29(4):  324-32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5
    摘要 ( 383 )   HTML   PDF (679KB) ( 3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240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6.5%)、B组(6.5%≤HbA1c8.0%)和C组(HbA1c≥8.0%),以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4组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Vit D)、总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钙、磷]水平并做比较,分析HbA1c与骨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BC 3N-MID OsteocalcinVit 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β-CrossLap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ALPTP1NPCTP1NPβ-CrossLapsPTH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ALPN-MID Osteocalcinβ-CrossLapsVit DCN-MID 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PTHVit D明显低于A组(P0.05);CN-MID OsteocalcinPTH明显低于B组(P0.05),而ALP则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项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N-MID 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PTHVit D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9、-0.29、-0.23、-0.21、-0.25P均<0.05)。结论 HbA1cN-MID 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PTHVit D有影响。血糖控制越差,骨代谢指标N-MID 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PTHVit D水平越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严格控制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

    经验交流
    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Cys C水平的变化
    吴仕君,王胜梅
    2014, 29(4):  327-32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6
    摘要 ( 206 )   HTML   PDF (695KB) ( 5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会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促进血栓形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1]。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以恒定速率释放入血,完全从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中几乎全被吸收,上皮细胞将其完全分解代谢。Cys C既不返回血液循环,也不分泌至肾小管,只经肾脏排除,且参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通过测定CHD患者Hcy、Cys C及血脂水平,探讨Hcy、Cys C在CHD中的变化。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射频导管消融术后部分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
    崔凡
    2014, 29(4):  328-33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7
    摘要 ( 181 )   HTML   PDF (676KB)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患者术后部分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方法 对56例接受RFCA治疗的患者,在RFCA前、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成功消融后即刻、术后第2天和第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DD)、血管内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组织纤溶酶原(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含量。结果 与术前比较,血浆DDvWF浓度以及血浆PAI-1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均显著上升(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P>0.05),而t-PA含量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消融成功后即刻和术后第2天显著下降(P0.01),并于第7天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 RFCA可引起血液中部分凝血与纤溶物质水平显著增加,术前、术后对其监测有利于指导抗凝药物应用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纤维结合蛋白在肝纤维化检测中的意义
    杨静静,蒋洪敏,唐爱国
    2014, 29(4):  331-33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8
    摘要 ( 292 )   HTML   PDF (714KB) ( 6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肝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Fn含量,同时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组和肝癌组血清Fn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血清Fn含量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较其它肝病组血清Fn含量明显降低(P<0.05;酒精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硬化组血清F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合并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组血清Fn较无并发症组明显降低(P<0.05)。正常对照组、急性肝炎组、肝癌组血清FnTBA无相关性(P>0.05),慢性肝炎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失代偿组血清FnTBA呈负相关(r=-0.593-0.677-0.714P<0.05;各组血清FnAlb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Fn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细胞的功能,对于肝纤维化,尤其是肝硬化、肝硬化合并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FnTBAAlb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ECKMAN-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WBC Correct”功能评估
    方美容,陈效黎
    2014, 29(4):  337-33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09
    摘要 ( 206 )   HTML   PDF (656KB) ( 5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BECKMAN-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简称LH750)关于白细胞(WBC)计数的一项特殊功能——“WBC Correct”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进行统计及评估。方法 以卫生部推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对WBC计数结果受到仪器自动修正的样本进行手工计数,并将计数结果与仪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WBC Correct修正后的WBC计数结果与手工法计数结果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比没有该功能的同系列机型的WBC计数结果更准确、可靠,但在420例被检的标本中有5例结果有明显误修正。结论 LH750修正功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也不排除误修正的可能性,因此在工作中应密切注意仪器的修正提示,必要时应进行手工复检。

    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
    韦善求,苏国生,兰江,罗晓璐
    2014, 29(4):  339-34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0
    摘要 ( 192 )   HTML   PDF (734KB) ( 3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57AIDS患者骨髓和血液真菌培养以及骨髓涂片镜检检测马尔尼菲青霉(PM)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PM 77例,检出率为29.96%。血液及骨髓真菌联合培养检出PM 74例,其中骨髓及血液培养检出PM的病例数分别为65例和54;骨髓涂片镜检检出PM 33例,其中30例经培养证实PM感染,3例培养结果阴性但临床资料支持PM诊断。以血液及骨髓联合培养阳性为金标准,AIDS患者骨髓及血液真菌培养PM检出率分别为87.84%72.97%2种培养方法之间及其与2种方法联合培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涂片镜检诊断PSM的特异性为90.91%,敏感性为44.59%。结合骨髓涂片镜检分析,血液及骨髓联合培养法诊断PSM的漏检率为3.90%结论 联合骨髓和血液真菌培养并结合骨髓涂片镜检检测PM,对提高AIDS患者合并PSM诊断的及时率和阳性检出率有重要意义。

    金银花等六种中药复方制剂雾化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实验研究
    卢美珠,黄才俊,葛慷艳
    2014, 29(4):  342-34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1
    摘要 ( 153 )   HTML   PDF (779KB) ( 5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金银花等6种中药复方制剂喷雾消毒空气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用负离子增湿器对制备好的金银花等6种中药复方制剂进行喷雾,观察喷雾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含量;分析相关科室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与喷雾消毒前比较,喷雾消毒后病房空气中的菌落数明显降低(P<0.05),相关科室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采用中药复方制剂喷雾方式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能起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作用。

    高危型HPV DNA检测应用于体检中的价值探讨
    朱蓉,居会祥,王锋,陆强
    2014, 29(4):  347-34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2
    摘要 ( 201 )   HTML   PDF (674KB) ( 1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筛查体检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 827例体检的已婚妇女做普通妇科检查后取样做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PV 13种高危型DNA检测。 结果 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15.9%3个不同年龄(<30岁、3045岁、>45岁)体检组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4%的HPV高危型感染者1年内感染可清除。372例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性者至少2年未有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发生。宫颈光滑或轻度糜烂者与宫颈糜烂度及以上者间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和高危型HPV 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率为72.7% 结论 高危型HPV检测在妇女体检中的意义在于:高危型HPV感染的阴性预测和HPV12个月以上的持续感染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TCT结合高危型HPV感染的检测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多重基因分析系统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初步研究
    周丽芳,保志军,缪应新,季大年,黄一沁,赵付菊,赵虎
    2014, 29(4):  350-35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3
    摘要 ( 228 )   HTML   PDF (816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一种全新的幽门螺杆菌(HP)检测方法,即利用多重基因分析系统(GeXP系统)检测HP感染。方法 分别用培养法、快速尿素酶法、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重基因检测法检测胃活检组织标本中的HP,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评估各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从检测方法角度横向评估多重基因法检测HP 的有效性;选取16S rRNAureAureC26KDacagA基因作为HP 的诊断基因并做多重基因检测,从多重基因检测角度纵向评估GeXP系统检测HP感染的有效性。结果 培养法的敏感性为76.8%,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57.7%;快速尿素酶法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80.8%,阳性预测值为93.5%,阴性预测值为67.7%;普通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均为100.0%GeXP系统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71.3%,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 初步建立的诊断HP感染的多重基因检测法(GeXP系统)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以及高通量的特点,不仅可以满足临床标本检测的需求,还可以进行根除治疗后的预后监测,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础研究·论著
    内皮细胞微粒诱导T细胞活化并产生Th1型细胞因子
    刘长营,孙奕
    2014, 29(4):  357-36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4
    摘要 ( 320 )   HTML   PDF (1995KB) ( 4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内皮细胞脱落的内皮微粒(EMP)对体外培养的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EMP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以人内皮细胞来源和SD大鼠内皮细胞来源的EMP干预BN大鼠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CD3+淋巴细胞)早期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相比,EMP各浓度组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分子CD69和培养液上清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中、高浓度的EMP可上调IL-2的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P可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诱导产生Th1型细胞因子,表明EMP可通过活化T淋巴细胞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促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链球菌蛋白诱导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王艳,张力平,陈辉,曹宁,朱俊萍,平国玲,李卫红
    2014, 29(4):  363-36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5
    摘要 ( 194 )   HTML   PDF (2938KB) ( 4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链球菌蛋白诱导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原位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链球菌蛋白(10100 mg/L)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链球菌蛋白作用细胞24 h后,MMP显著下降(P0.01),凋亡细胞逐渐增多,48 h时各实验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链球菌蛋白(50 mg/L)呈时间依赖性增强细胞P53蛋白表达,抑制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促使细胞色素CCytC)从线粒体进入胞质,从而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前体(Procaspase-3)。结论 链球菌蛋白可显著抑制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分布,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由此发挥其抗肿瘤活性作用。

    一株对3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
    解春宝,喻华,肖代雯,杨永长,姜伟,刘华,黄文芳
    2014, 29(4):  369-37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6
    摘要 ( 226 )   HTML   PDF (2401KB) ( 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一株肺炎克雷伯菌(K3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K30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类碳青霉烯酶(KPC)、B类碳青霉烯酶(NDMIMPVIMSIM)、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CTXTEMSHV)、头孢菌素酶(AmpCFOXEBCACCDHACITMOX)基因和类整合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膜孔蛋白基因ompK35ompK36mRNA表达;利用质粒接合试验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30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能力。结果 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K30对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内的11种抗菌药物均耐药,仅对头孢西丁钠中介,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菌K30的改良Hodge试验为阳性。PCR扩增A类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ESBLs基因CTXSHV为阳性,其PCR产物经测序后同GenBank数据库比对证实分别为KPC-2CTX-M3SHV-38。其余耐药基因和类整合子扩增均为阴性。与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相比,膜孔蛋白基因ompK35ompK36的表达没有降低。质粒接合试验未成功获取结合子。结论 临床分离的一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与产A类碳青霉烯酶KPC-2合并产ESBLs有关,且KPC-2可能不由质粒介导。

    一株同时携带质粒介导KPC-2、DHA-1基因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产气肠杆菌
    蒯守刚,王卫萍,裴豪,范明,刘君,周希科,尚忠波,邵海枫
    2014, 29(4):  375-37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7
    摘要 ( 258 )   HTML   PDF (851KB) ( 4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一株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产气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基因传播机制。 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采用质粒接合试验、质粒提取、DNA 分子杂交、等电聚焦电泳(IEF)、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外膜蛋白分析研究菌株的耐药基因及其传递机制。结果 IEF显示临床分离的产气肠杆菌株含有3β-内酰胺酶条带, 等电点(pI)分别为5.46.77.8PCR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TEM-1pI 5.4)、KPC-2pI 6.7)、DHA-1pI 7.8 β-内酰胺酶。 接合菌含有2β-内酰胺酶条带,pI6.77.8。接合试验、质粒提取和分子杂交试验结果显示KPC-2DHA-1基因定位于同一个约56 kb大小的质粒上。与临床野生产气肠杆菌株相比,外膜蛋白电泳分析显示耐药分离株缺失41 000外膜蛋白。结论 产气肠杆菌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可能由A2fKPC-2酶介导,DHA-1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也可能与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形成有关。

    实验室管理·论著
    信息化管理背景下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的研究
    孙杰,徐炜新,任军
    2014, 29(4):  380-38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8
    摘要 ( 260 )   HTML   PDF (699KB) ( 5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运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手机短信服务(SMS)组成综合性信息化技术平台,并以此来建立一套检验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系统,从而提升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对临床工作的价值。 方法 统计运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后对于提升危急值报告效率的相关数据,分析重点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的临床效用。结果 在对检验危急值报告运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后提高了报告的及时性和记录准确性,为临床医生对于危重患者的处置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重点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对于临床工作的价值。结论 检验危急值报告实现信息化管理及重点危急值报告追踪预警机制的建立,强化了检验危急值报告对于临床的预警作用,为提升临床医生对急、危、重患者的急救工作效率及相关医疗风险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切实提高了患者的就医质量。

    病例报道·论著
    MDS转化为AML-M0一例
    蓝海舰,解淑霞,赵文华,孟娜,于久秀
    2014, 29(4):  384-38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19
    摘要 ( 225 )   HTML   PDF (1638KB) ( 5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诊断微小分化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0)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报告一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为AML-M0的临床过程。结果 MDS虽经有效治疗,但多数仍转化为白血病,其中以AML为主。结论 AML-M0的诊断在细胞形态学及化学染色的基础上必须应用细胞表型免疫分析等现代手段确诊。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合肥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区段抗体表达模式分析
    王伦善,吕蓉,赵阳,盛琪琪,蒋菲菲,刘忠
    2014, 29(4):  387-38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20
    摘要 ( 187 )   HTML   PDF (665KB) ( 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各区段抗体表达规律及模式,为明确各区段抗体在疾病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可能价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种国产HC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对34 609例无偿献血者的187HCV抗体阳性反应标本进行复检,复检阳性标本均进行重组免疫印迹(RIBA)确证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偿献血者中HCV抗体ELISA初筛阳性反应率为5.40‰RIBA复检结果显示阳性率为0.69‰,不确定比率为0.78‰ELISA假阳性率为3.92‰S/Co比值与RIBA试验结果呈正相关性;阳性结果中以抗Core阴性、抗NS3-1阴性、抗NS3-2阳性、抗NS4阳性、抗NS5阴性模式出现频率最高,NS4区段抗体检出率最高,为95.8%,而NS3-2区段抗体检出率则为87.5%;不确定结果中,以抗NS3-2出现频率最高,为66.7%,其次为抗NS4区段,不确定结果中仅见2份抗Core抗体阳性,未见NS5区段抗体的检出。结论 采用RIBA试验作为HCV感染的诊断标准,本地区献血者人群中HCV感染率为0.69‰。抗NS3-2NS4抗体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指标,证实NS5区段抗体在无偿献血的感染HCV患者的标本中检出频率较低。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酶法尿素检测试剂的改进及性能评价
    李俊华
    2014, 29(4):  390-39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21
    摘要 ( 236 )   HTML   PDF (700KB) ( 3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酶法尿素测定试剂,并评估其性能。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尿素反应前后吸光度(A)值的变化率并对试剂进行改良,评估其性能。同时与现有酶法试剂及进口和光试剂进行比较。结果 现有试剂空白A值为1.8,空白A值变化率为-0.001 8;改良试剂空白A值为1.8,空白A值变化率为-0.001 9;和光试剂空白A值为1.6,空白A值变化率为-0.000 4。现有试剂检测限为0.035 mmol/L、改良试剂为0.014 mmol/L、和光试剂为0.075 mmol/L。分析敏感性现有试剂为-0.04,改良试剂为-0.13,和光试剂为-0.05。改良试剂对高、低值血清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45%0.85%,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38%0.71%,线性浓度范围为038 mmol/L;改良试剂与和光试剂方法学比对的回归方程为Y0.93X0.41(r0.999),估计偏倚低于允许误差;342 μmol/L结合胆红素、342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0.03 g/L维生素C5 g/L血红蛋白、1 450 FTU乳糜对改良试剂高、低值样本检测结果均无干扰。结论 改良酶法尿素试剂具有更加优越的检测限和分析敏感性,并且自身性能良好,符合相关临床应用要求。

    尿沉渣定量计数板不离心法与离心法的比较
    华丽,韩平,尧荣凤
    2014, 29(4):  393-39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22
    摘要 ( 197 )   HTML   PDF (660KB) ( 4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不离心与离心尿有形成分进行定量镜检法比较,以期选择合适的镜检方式。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的新鲜尿标本100份。采用Uric-SCP定量计数板进行不离心法和离心法尿红细胞、白细胞定量计数。结果 离心法红细胞镜检结果为(151.8±54.1)个/μL,不离心法为(195.9±58.6)个/μL;离心法白细胞镜检结果为(171.6±53.4)个/μL,不离心法为(205.8±58.2)个/μL。离心法和不离心法的红细胞及白细胞镜检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秩和检验u=-5.936P0.001,回归方程为Y0.951 6X+0.963rs0.972;白细胞:秩和检验u=-3.968P0.001,回归方程为Y0.851 5X+0.861 7rs=0.968),红细胞不离心法结果是离心法的1.96倍,白细胞不离心法结果是离心法的1.92倍。结论 当细胞数在一定范围内,不离心尿定量镜检法能较准确反映尿有形成分的含量,在常规工作中较实用。规范化离心尿定量镜检法对病理性有形成分的识别和计数是一种最佳方法,但花费时间,常规工作中很难推广。

    综述与讲座
    miRNA应用于胰腺癌早期检测研究进展
    练宓,宓现强
    2014, 29(4):  395-39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23
    摘要 ( 189 )   HTML   PDF (688KB) ( 4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腺癌恶性度高、预后差、死亡率高,临床通常依靠影像检测,所用诊断试剂盒特异性、准确性低,使其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困难。分子诊断学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临床诊断手段之一。由于miRNA在胰腺癌中的特异性表达使其可以作为胰腺癌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其相关的检测技术也因此得到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胰腺癌当前临床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志物,并对用于胰腺癌miRNA早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究。

    经验交流
    尿酸对过氧化物酶指示系统的干扰评价
    李洪春,赵冠琳,李海宁,孙宁娜,孙鹏
    2014, 29(4):  400-40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24
    摘要 ( 173 )   HTML   PDF (664KB) ( 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关还原性物质对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指示系统的干扰在教科书中安排了诸多实验,选用的还原性物质也有所不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选择尿酸作为干扰物,其干扰浓度分别为450和900 μmol/L[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中提到尿酸浓度低于2.97 mmol/L不会对POD指示系统产生显著干扰[2]。可见尿酸对POD指示系统的干扰浓度相差之大。为此,我们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EP7-A2文件来评价尿酸对POD指示系统的确切干扰浓度。

    3种采血管制备的标本对6种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陈益川,张德亭,李莉莉,潘利琴
    2014, 29(4):  402-40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25
    摘要 ( 157 )   HTML   PDF (672KB) ( 5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是整个实验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清的分离在临床生化检测分析前变异控制中是至关重要的[1]。分离胶试管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生化及免疫项目的测定。肝素锂抗凝管可快速分离血浆,常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但分离胶试管中胶体本身及促凝剂、肝素锂抗凝管中肝素锂等是否会影响部分生化检测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关于不同采血管对常见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已有相关报道,血清(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项目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增多,但上述采血管对这些项目的影响报道较少。因此,我们采用上述采血管分离血清(浆),通过分析以上6项生化项目的结果,评估其影响。临床上常采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分离原始管保存标本。由于临床标本采集后测定时间点不同,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保存标本不同时间点6项生化项目的结果,评估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保存标本对这6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中老年人血清葡萄糖、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分析
    诸芳芳
    2014, 29(4):  405-40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26
    摘要 ( 172 )   HTML   PDF (662KB) ( 5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延长,高龄人群的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本研究对中老年体检者血清葡萄糖(glucose,Glu)、尿酸(uric acid,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结果进行统计,观察中老年健康体检者4项指标水平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

    孕妇与新生儿脐血及对应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比对分析
    赖其伟
    2014, 29(4):  407-41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4.04.027
    摘要 ( 208 )   HTML   PDF (657KB) ( 2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母婴传播是中国HBV感染的重要途径[1]。目前通过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方法已大大降低了婴儿HBV感染率,但仍有5%~15%的婴儿遭到免疫失败,可能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因此,了解HBV的母婴传播情况,探讨HBV的母婴传播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更多方法阻断HBV母婴传播。本研究对产检分娩孕妇、出生新生儿脐血和对应儿童(≥3岁,入托时体检)HBV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