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定量计数板不离心法与离心法的比较
华丽, 韩平, 尧荣凤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 200090

作者简介:华 丽,女,1967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血液、体液、骨髓等形态学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对不离心与离心尿有形成分进行定量镜检法比较,以期选择合适的镜检方式。

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的新鲜尿标本100份。采用Uric-SCP定量计数板进行不离心法和离心法尿红细胞、白细胞定量计数。

结果

离心法红细胞镜检结果为(151.8±54.1)个/μL,不离心法为(195.9±58.6)个/μL;离心法白细胞镜检结果为(171.6±53.4)个/μL,不离心法为(205.8±58.2)个/μL。离心法和不离心法的红细胞及白细胞镜检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秩和检验u=-5.936、P<0.001,回归方程为Y=0.951 6X+0.963,rs=0.972;白细胞:秩和检验u=-3.968、P<0.001,回归方程为Y=0.851 5X+0.861 7,rs=0.968),红细胞不离心法结果是离心法的1.96倍,白细胞不离心法结果是离心法的1.92倍。

结论

当细胞数在一定范围内,不离心尿定量镜检法能较准确反映尿有形成分的含量,在常规工作中较实用。规范化离心尿定量镜检法对病理性有形成分的识别和计数是一种最佳方法,但花费时间,常规工作中很难推广。

关键词: 尿沉渣镜检; 离心法; 不离心法; 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4)04-0393-02
Abstract
Keyword:
引言

通过对不离心和离心尿标本沉渣定量镜检结果进行比较,以期能在常规工作中准确运用这2种方法。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Uric-SCP尿沉渣定量分析板(美国生产),10 mL配套刻度离心尖底管,OLYMPUS双目显微镜,BASO离心机。

二、标本来源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住院患者红细胞、白细胞阳性的新鲜尿液标本100例。取样后2 h内完成试验。

三、方法
1.不离心法

用一次性移液管吸取充分混匀的尿标本,滴入Uric-SCP尿沉渣定量分析板的计数池内,静止3 min,在高倍镜下计数10个大方格内的红细胞或白细胞总数。即为每微升尿液中红细胞或白细胞数。

2.离心法

取混匀的尿液标本10 mL于配套刻度离心尖底管中,以400× g离心5 min,吸弃上清液,留取0.2 mL尿沉渣,用一次性移液管轻轻混匀尿液,滴入Uric-SCP尿沉渣定量分析板的计数池内,静止3 min,在高倍镜下计数10个大方格内的红细胞或白细胞总数。尿细胞数(μL)=10个大方格的细胞数/尿液浓缩倍数(50)。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种方法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和回归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离心法和不离心法的红细胞及白细胞镜检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秩和检验 u=-5.936、 P<0.001,回归方程为 Y=0 .951 6 X+0 .963, r s=0.972;白细胞:秩和检验 u=-3.968、 P<0.001,回归方程为 Y=0 .851 5 X+0 .861 7, r s=0.968),红细胞不离心法结果是离心法的1.96倍,白细胞不离心法结果是离心法的1.92倍。见表1:

表1 离心法和不离心法红细胞、白细胞镜检结果
讨论

尿有形成分分析中显微镜法被公认为“金标准”,常用方法有离心法和不离心法。国内外多建议用离心法,因正常情况下,尿中有形成分极少,非离心法因细胞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往往造成漏检。但尿沉渣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细胞形态易产生较大变化,离心过程使细胞破坏与丢失,细胞沉降不完全等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目前,各种尿沉渣定量检测方法的报道不少。有学者认为使用非离心尿标本是不规范的,建议使用离心后尿沉渣标本[ 1]。而另有学者报道应用计数板作尿液定量分析,离心法与非离心法无显著差异,认为可采用新鲜尿液直接作定量分析[ 2]。丛玉隆等[ 3]研究,用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离心尿标本与应用定量分析板检测离心尿标本结果对比,前者计数结果明显高于后者。红细胞前者是后者的2.7倍,白细胞前者是后者的2.19倍。

我们的研究显示,离心法与不离心法比较,不离心法红细胞检测结果是离心法的1.96倍,白细胞检测结果是离心法的1.92倍。造成离心法和不离心法有差异的原因:首先尿液标本存在个体差异,液体悬浮力相差太大,导致部分细胞(特别是变形红细胞)离心下降不完全;其次在离心过程中,细胞受离心力的影响变形,溶解破坏(特别是在低渗尿中);再者离心后细胞易堆积、重叠,特别是当尿液标本中含有大量有形成分时,给正确识别细胞带来很大的困难。实践证明,不离心定量镜检法,只要计数范围达到一定量时,不会降低阳性检出率。因此,不离心镜检法,特别是含沉渣较多的浑浊尿,不宜用离心法。且不离心法减少了试验步骤,方法简单,操作条件容易控制,利于临床监控。

综上所述,不离心定量镜检法,如细胞数在一定范围内能较准确反映尿有形成分实际浓度,在常规工作中可减少操作步骤;规范化尿离心镜检法是检查病理性尿有形成分的最佳方法,但由于此法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不适合于沉渣定量分析。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黄平, 周云丽. 尿有形成分检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9, 30(11): 1095-1096. [本文引用:1]
[2] 詹群珊, 江汉珍, 李时珍. 离心法定量检测尿沉渣可靠性分析[J]. 重庆医学, 2008, 37(6): 637-638. [本文引用:1]
[3] 丛玉隆, 马骏龙, 张时民, . 尿液细胞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2): 211-21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