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蓉,女,1973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基因扩增和免疫检验工作。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筛查体检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 827例体检的已婚妇女做普通妇科检查后取样做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PV 13种高危型DNA检测。
结果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15.9%,3个不同年龄(<30岁、30~45岁、>45岁)体检组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高危型HPV检测在妇女体检中的意义在于:高危型HPV感染的阴性预测和HPV的12个月以上的持续感染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TCT结合高危型HPV感染的检测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high risk-type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DNA detection to screen cervix precancerous lesion in healthy examination.
MethodsA total of 2 827 married females for healthy examination did the common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 Their samples were detected for 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 and HPV 13 high risk-type DNA.
ResultsThe infection rate of high risk-type HPV was 15.9%, and the infection rates of high risk-type HPV in 3 different groups (<30 years old, 30-45 years old and >45 years old)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risk-type HPV DNA detection in healthy examination has early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ignificance in the negative prediction of high risk-type HPV infection and persistent infection of HPV above 12 months. TCT and high risk-type HPV DNA combination detection can screen cervical cancer and cervix precancerous lesion efficiently.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15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每年约有8万人死于宫颈癌,其病死率居女性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 1]。现国内外多项研究已证明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我国还没有预防的疫苗,当前早发现和早干预癌前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关键,故应重视早期的防癌筛查。巴氏涂片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手段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历史,但由于取材、制片等因素,假阴性率偏高,达10%~20%[ 2],现临床多用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取代巴氏涂片。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3, 4],本研究将高危型HPV DNA的检测应用到妇女的体检中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以探讨HPV D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到盐城医院体检的已婚妇女共2 827例,年龄(37.0±10.6)岁,做普通妇科检查后取样做TCT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拭干净,用专用宫颈刷,紧贴宫颈口黏膜稍用力转动2周,以取得脱落细胞。
采用HPV DNA检测试剂盒[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荧光法,深圳港龙公司]检测HPV DNA,高危型HPV DNA检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罗氏PCR扩增仪LightCycler进行核酸扩增和检测,按说明书进行操作。TCT和高危型HPV DNA均阳性者取宫颈活组织检查。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在体检妇女中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5.9%(449/2 827)。<30岁组、30~45岁组、>45岁组体检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6.3%(108/661)、15.1%(169/1 120)、16.4(172/1 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二、可跟踪检测的235例高危型HPV感染者3~6个月复查1次,复查为阴性者,隔1个月再次复查,2次结果均为阴性者,确定为高危型HPV感染者阴转。阴转时间≤6个月者占11.9%(28/235),6个月<阴转时间≤12个月者占71.5%(168/235),12个月<阴转时间≤24个月者占12.8%(30/235),阴转时间>24个月(24个月后转阴或不转阴)者占3.8%(9/235),83.4%(196/235)的感染者1年内感染可清除,包括自行清除和经临床药物治疗后清除。
三、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性者中有372例可跟踪随防至2012年12月,至少2年未有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发生,跟踪调查仍在继续。
四、宫颈光滑或轻度糜烂者和宫颈糜烂Ⅱ度及以上者间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 | 表1 宫颈外观不同的两组间高危型HPV感染分布[例(%)] |
五、2 827例体检的已婚妇女中,16例最后确诊为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筛查率约为0.6%。TCT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同时阳性的22例取宫颈组织做病理检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12例(54.5%)、宫颈癌4例(18.2%),共16例(72.7%)。
高危型HPV(包含13种高危亚型)感染率与年龄无关。本研究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5.9%,与吕红等[ 5]报道的宫颈正常人群中HPV检出率为29.35%相比偏低,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本研究中的检测人群是体检妇女,另外HPV有高危型和低危型等众多亚型,检测中包含的型别不同也可导致检出率的不同。
83.4%的高危型HPV感染者1年内病毒可清除,其中包括无需用药,自行病毒清除,本研究中最后确诊的16例宫颈病变者都是高危型HPV DNA持续阳性12个月以上者,说明HPV侵入人体后,虽停留于感染部位的皮肤和黏膜中,但其感染多为短暂性的,只有其持续感染才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唐振华等[ 6]研究认为HPV 感染后导致和伴随的一系列遗传改变可能是宫颈癌发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从HPV 感染到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发生变化可能还涉及到许多因素的参与。
因为大多数是单位体检,基本是每年1次,使得本研究的跟踪随防能顺利进行。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性者中有372例可跟踪随防至2012年12月,至少2年未有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发生,跟踪调查仍在继续,这说明高危型HPV DNA检测对阴性预测有着重要意义,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性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筛查时间,这样也能节约医疗保健的成本和资源。
高危型HPV感染通常没有明显临床表现,但宫颈光滑或轻度糜烂者和宫颈糜烂Ⅱ度及以上者间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可能是高危型HPV感染后与宫颈细胞整合,引起细胞的异常增生,也可能是宫颈糜烂有利于HPV的感染之故。
2 827例体检的已婚妇女中,16例最后确诊为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筛查率约0.6%。TCT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同时阳性的22例,最后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占72.7%,说明二者联合检测的确可大大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总之,高危型HPV检测在妇女体检中的意义在于:高危型HPV感染的阴性预测和12个月以上的持续感染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TCT结合高危型HPV DNA检测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1] |
|
[2] |
|
[3] |
|
[4] |
|
[5] |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