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卢美珠,女,1969年生,学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观察金银花等6种中药复方制剂喷雾消毒空气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
方法用负离子增湿器对制备好的金银花等6种中药复方制剂进行喷雾,观察喷雾消毒前、后空气中细菌含量;分析相关科室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与喷雾消毒前比较,喷雾消毒后病房空气中的菌落数明显降低(
采用中药复方制剂喷雾方式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能起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作用。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honeysuckles and other 6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ir spray to control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Spraying the prepared honeysuckles and other 6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anion humidifier, the air bacterium content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spraying. The infection amount of all the relevant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were analyzed.
Results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spray sterilization, the number of colony after spray steriliza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
The application of honeysuckles and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ir spray is ab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滥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超级细菌引起的感染也备受关注,人类已经进入“后微生物时代”[ 1]。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天然药物。国内外研究表明,某些天然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且与合成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以增强合成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还可以抑制或者消除细菌的耐药性。
临海市中医院内科,尤其是呼吸科收治的患者具有高龄、长期卧床、抵抗力低、反复住院、住院时间长(少数达数年以上)等特点;还有一部分患者从周边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室转入,导致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率高,耐药菌株多[ 2, 3]。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我们采用中药复方制剂,利用负离子增湿器喷雾,将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散布到空气中,直接杀灭或抑制环境中细菌,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中药材
板蓝根20 g、金银花20 g、黄芪30 g、黄芩20 g、虎仗30 g、野菊花20 g,购自浙江省台州医药公司。
2.设备
CRH-1型移动式负离子增湿器(湖州朝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微波炉,量筒,玻璃瓶,注射器,定时钟。
3.准入病房
先选呼吸科、针灸科、消化内科各5间有住院患者的病房,每间面积约为25 m2,每天进行空气消毒、采样培养,连续培养60 d;然后选择相关科室所有有住院患者的病房。
1.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
称取上述药材制成粉末,加入纯化水1 000 mL,浸渍1 h。先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残留液过滤后加入3倍无水乙醇。静置后过滤,再从滤液中回收乙醇浓缩。将残留液与挥发油混合,静置过滤,添加适量增效剂和适量乙醇。配成含10%乙醇的中药消毒制剂,分装于500 mL玻璃瓶中,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2.病房空气消毒方法
将制备好的中药制剂放入微波炉,中火加热3 min,再倒入负离子增湿器容器内,接上电源进行喷雾1 h,喷雾后密闭门窗1 h。
1.评价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要求,采用平板暴露法分别对中药喷雾前、后的病房进行采样;采样由专人负责,连续采样60 d,每天1次。采样后的培养皿置35 ℃孵箱中培养48 h,按时观察记录培养结果。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公式为细菌总数(cfu/m3)= 50 000N/AT,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2.评价标准
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各类环境空气卫生标准拟定。Ⅰ类环境(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数≤10 cfu/m3;Ⅱ类环境(普通手术室、供应室无菌区)空气细菌数≤200 cfu/m3;Ⅲ类环境(普通病房、治疗室、注射室)空气细菌数≤500 cfu/m3。
3.细菌培养、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
临床送检的各种细菌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进行分离培养。有细菌生长者,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及其配套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板(PC20、NC31)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1.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
2.调查方法
对相关科室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符合医院感染的病例由主管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到院感科,再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复核后录入电脑。
调查研究阶段相关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使用情况等。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根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有人情况下病房空气净化首选自然通风,无人情况下可选用自然通风或用紫外线等消毒[ 4]。但遇天气不好,特别是冬天或开着空调时,开窗通风就会有困难,病房空气净化或消毒也成了问题。目前大部分医院仍采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刘义芹等[ 5]研究显示紫外线照射消毒后1 h空气细菌数逐渐增多,2 h后持续超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复合制剂喷雾消毒法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法。
许多中药制剂具有抗菌或抑菌活性,又因具有污染少、低毒、刺激性小等特点,在空气消毒中已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和运用。但大多空气消毒采用熏蒸或燃烧等方法,均存在一些缺点,如有烟灰飘浮、燃烧不彻底,而且燃烧中药材可能会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造成破坏,同时对环境也有不良影响。本研究对中药制型和使用方法上作了改进,利用负离子增湿器产生雾气,发挥了中药消毒法效果可靠、安全无菌、无色无烟的优势。空气中的负离子在多方面发挥着作用,可改善肺换气功能、调节造血系统的功能、促进机能的新陈代谢、加速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6]。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也是老年和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雾化吸入具有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主治脾、肺气虚;由黄芩、野菊花、金银花等提取而成的雾化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清利咽喉及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7]。由这6味中药组成的复合方剂具有广谱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及解热作用[ 8]。用其进行雾化吸入,可使药物直接吸入呼吸道,对控制呼吸道感染见效快、效果好。尤其针对住院时间长、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用中药降低细菌耐药性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金银花、板蓝根、黄芩等清热解毒药是目前多用于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中药。有学者研究表明黄芪等对耐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强力霉素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90%[ 9]。黄连等15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对耐青霉素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抑制作用[ 10]。有学者采用中药单体黄芩苷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进行体外消除试验,结果表明黄芩苷的消除率为5.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体内R质粒消除率为12.0%,明显高于对照组[ 10]。金银花对铜绿假单胞菌P29株R质粒的体内消除率为8%[ 11]。王治伟等[ 12]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黄连、黄芪等中药配伍制得药液原液对试验中的几种多重耐药菌均有抑制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板蓝根、金银花、黄芪、黄芩、虎杖和野菊花6种中药复合制剂的雾化液对常见细菌有抑制作用。与喷雾消毒前相比,喷雾消毒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率有不同程度降低。至于是否能够明显降低细菌耐药率,本研究虽然有一定的数据差异,但由于细菌例数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药具有疗效好、价格低、取材易等优点。研制用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及减少多重耐药菌株发生的中药制剂,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还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