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诸芳芳,女,1967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生化检验工作。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4)04-0405-02
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至12月在上虞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且年龄≥40岁者17 883名。其中男11 401名,年龄40~92岁;女6 482名,年龄40~95岁。将所有对象按年龄(40~、50~、60~、70~、80~岁)及性别分组。
2.方法所有对象均空腹10 h以上,采用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TC(胆固醇氧化酶法)、TG(磷酸甘油氧化酶法)试剂由日本和光公司生产,Glu(己糖激酶法)试剂由宁波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UA(酶偶联比色法)试剂由温州东殴津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仪器为ABBOTT 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采用正常及异常2种质控品做室内质量控制,全部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内。
3.参考区间Glu:3.6~6.1 mmol/L;UA:90~420 μmmol/L;TC:3.1~5.2 mmol/L;TG: 0.33~1.72 mmol/L。血脂采用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业组1997年公布的参考值:TC≤5.2 mmol/L为合适范围,TC 5.23~5.69 mmol/L为边缘升高,TC>5.72 mmol/L为升高;TG≤1.7 mmol/L为合适范围,TG>1.7 mmol/L为升高。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各年龄段均数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q检验,率的检验用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40~及50~岁组男性Glu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P<0.05),60岁后各年龄段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UA水平各年龄组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 P<0.05);TC 在40~岁组男性高于女性( P<0.05),在50~岁组、60~岁组及70~岁组女性高于男性( P<0.05),80~岁组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0~及80~岁组男、女性之间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年龄组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表2:
表1
表1
 表1 男性各年龄组血清Glu、UA、TC、TG水平比较  年龄组 (岁) | Glu | UA | TC | TG |
---|
检测例数 | 检测结果 | | 检测例数 | 检测结果 | | 检测例数 | 检测结果 | | 检测例数 | 检测结果 |
---|
40~ | 5 163 | 5.33±1.23 | 4 818 | 374.63±77.16 | 5 950 | 4.98±0.91 | 5 882 | 1.58±1.29 | 50~ | 2 945 | 5.56±1.34 | 2 893 | 366.47±74.83 | 3 531 | 5.01±0.89 | 3 077 | 1.58±1.03 | 60~ | 1 126 | 5.65±1.22 | 1 056 | 372.51±77.14 | 1 579 | 4.99±0.98 | 1 487 | 1.57±1.05 | 70~ | 590 | 5.75±1.41 | 594 | 372.93±79.40 | 869 | 4.96±0.89 | 753 | 1.59±1.43 | 80~ | 100 | 5.66±1.54 | 155 | 373.79±78.86 | 202 | 4.86±0.79 | 202 | 1.46±0.98 | F值 | | 30.80 | | 5.23 | | 6.20 | | 0.49 | P值 | | <0.01 | | <0.01 | | <0.01 | | <0.01 |
| 表1 男性各年龄组血清Glu、UA、TC、TG水平比较  |
表2
表2
 表2 女性各年龄组血清Glu、UA、TC、TG水平比较  年龄组 (岁) | Glu | UA | TC | TG |
---|
检测例数 | 检测结果 | | 检测例数 | 检测结果 | | 检测例数 | 检测结果 | | 检测例数 | 检测结果 |
---|
40~ | 3 398 | 5.11±0.69 | 3 239 | 262.76±55.56 | 3 621 | 4.77±0.81 | 3 511 | 1.55±1.13 | 50~ | 1 244 | 5.41±1.18 | 1 173 | 291.08±63.56 | 1 469 | 5.33±0.92 | 1 813 | 1.66±1.10 | 60~ | 581 | 5.69±1.35 | 537 | 302.46±66.33 | 687 | 5.41±0.94 | 714 | 1.54±0.77 | 70~ | 219 | 5.69±1.50 | 211 | 313.85±75.51 | 293 | 5.46±0.99 | 388 | 1.53±0.99 | 80~ | 45 | 5.38±0.79 | 48 | 319.51±75.98 | 57 | 4.97±0.95 | 56 | 1.29±0.69 | F值 | | 69.60 | | 112.00 | | 175.00 | | 4.77 | P值 | | <0.01 | | <0.01 | | <0.01 | | >0.05 |
| 表2 女性各年龄组血清Glu、UA、TC、TG水平比较  |
男性Glu异常率为7.2%、TC为31.0 %、TG为27.6%、UA为23.7%;女性Glu异常率为3.5%、TG为24.6%、TC为24.3%、UA为2.8%。见表3:
表3
表3
 表3 男、女性各项目异常率比较项目 | 男性 | 女性 | χ2值 | P值 |
---|
检测例数 | 结果 | | | 例数(%) | | 检测例数 | 结果 | 例数(%) |
---|
Glu | 9 209 | 正常 | 8 494(92.2) | 5 487 | 正常 | 5 295 | (96.5) | 195.4 | <0.01 | | | 升高 | 715(7.8) | | 升高 | 192 | (3.5) | | | UA | 9 516 | 正常 | 7 261(76.3) | 5 208 | 正常 | 5 062 | (97.2) | 2 377.9 | <0.01 | | | 升高 | 2 255(23.7) | | 升高 | 146 | (2.8) | | | TC | 12 131 | 正常 | 8 370(69.0) | 6 127 | 正常 | 4 638 | (75.7) | 1 381.0 | <0.01 | | | 边缘升高 | 1 808(14.9) | | 边缘升高 | 766 | (12.5) | | | | | 升高 | 1 953(16.1) | | 升高 | 723 | (11.8) | | | TG | 11 401 | 正常 | 8 254(72.4) | 6 482 | 正常 | 4 887 | (75.4) | 38.7 | <0.01 | | | 升高 | 3 147(27.6) | | 升高 | 1 595 | (24.6) | | |
| 表3 男、女性各项目异常率比较 |
三、讨论中老年人血清Glu、UA、TC、TG水平直接反映了中老年人机体糖类代谢、嘌呤代谢、脂类代谢的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生理功能随之逐渐减退,其糖类代谢、肾功能、脂类代谢必有影响。本研究发现Glu随年龄增长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血脂水平和性别有一定的关系,男性TC水平在50~60岁趋于相对的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社会活动减少(如应酬等)、缺乏运动等有关[1]。女性50岁以上TC水平逐年上升,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与高年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体力活动少等有关,与文献报道[2]基本一致。血脂水平随年龄增加而上升,50~60岁为血脂高峰。原因可能为随着年龄增加,各系统的生理功能逐渐减弱,从而降低了对血脂的清除能力,TC、TG水平逐渐增高。TC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而近年的研究表明高TG血症也属于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UA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诊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痛风的最佳生化指标。血清UA水平过高还与糖尿病、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病有密切关系[3]。老年人高UA发生率高,并随年龄增高而增高[4]。因此,定期检查血UA尤为重要。本研究UA水平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明显,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0.05),男性UA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女性,因此要引起重视。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疾病和致死原因,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5]。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TC异常率最高,女性TG异常率最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Glu、UA、TC、TG水平均有差异。因此应根据不同年龄及性别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同时针对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应大力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加强中老年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加大健康体检的力度和广度。这对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