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井发红,女,1980年生,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
通讯作者:徐纪茹,联系电话:029-82657814。
检测宫颈不同级别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E6(HPV16E6)及人半翼基因(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不同级别病变组织的石蜡包埋块,其中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Ⅰ或CIN Ⅱ 49例,CIN Ⅲ或原位癌33例,宫颈浸润癌(ICC)28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16例。
结果HPV16E6与hWAPL在正常宫颈组、CIN Ⅰ或Ⅱ组、CIN Ⅲ组和ICC组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趋势,HPV16E6与hWAPL在CIN Ⅲ组和ICC组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宫颈组、CIN Ⅰ或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16E6 (HPV16 E6) and human wings apart-like gene (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paraffin-embedded block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cervical lesions were detected, including 49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elial neoplasia (CIN) Ⅰ or CIN Ⅱ, 33 patients with CIN Ⅲ or carcinoma in situ, 28 patients with 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 (ICC) and 16 patients with 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
ResultsIn normal, CIN Ⅰ or Ⅱ, CIN Ⅲ and ICC group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HPV16E6 and hWAPL showed gradually increasing tre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HPV16E6 and hWAPL in CIN Ⅲ and ICC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ose in normal and CIN Ⅰ or CIN Ⅱ groups (
The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持续性的HPV感染导致了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90%以上的宫颈癌组织合并HPV感染,携带高危HPV DNA。迄今,已经发现120 余种HPV基因型,其中约20种与肿瘤有关。根据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其中HPV16、18、31、33、35、45 等属高危型,与高级别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elial neoplasia, CIN)和宫颈癌相关。宫颈癌中最常见的HPV 类型是HPV16、18,其中 HPV16 型占60%以上。
有研究发现人半翼基因(human wings apart- like, hWAPL)是一个宫颈癌特异性高表达基因,是果蝇体内 WAPL基因在人体内的同源序列,主要功能是管理异染色质结构,维持姐妹染色单体的黏合。本实验研究宫颈不同级别病变组织中HPV16E6 、hWAPL蛋白质的表达,分析宫颈癌与HPV16E6及hWAPL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收集2010年1至6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住院手术切除宫颈组织的石蜡包埋块126例。其中CIN Ⅰ或Ⅱ 49例,CIN Ⅲ或原位癌33例,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 ICC)28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16例。宫颈癌的临床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2000年修订的临床分期标准[ 1]。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患者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2.6岁。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不同级别病变组织的石蜡包埋块;hWAPL兔抗人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ABCAM公司;免疫组化SP-0023试剂盒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公司;鼠抗人HPV16E6单克隆抗体为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本实验采用显色强度结合阳性细胞百分比法判读结果。以细胞内出现浅黄色、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在高倍镜下(400×)对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200个肿瘤细胞,共计1 000个。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5%~10%为(+),11%~50%为(++),>50%为(+++)。(+)~(+++)均被判为阳性。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相关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 a=0.05。
一、HPV16E6与hWAPL在不同宫颈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见表1)
HPV16E6在正常宫颈组、CIN Ⅰ或Ⅱ组、Ⅲ组和ICC组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5%、28.57%、69.70%和85.71%,hWAPL在正常宫颈组、CINⅠ或Ⅱ组、CIN Ⅲ组和ICC组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6.73%、81.28%和92.86%,呈逐渐增高趋势。HPV16E6与hWAPL在CIN Ⅲ组和ICC组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宫颈组、CIN Ⅰ或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IN Ⅲ组和ICC组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hWAP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72)。见表1:
![]() | 表1 HPV16E6与hWAPL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 |
图4~6为hWAPL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
HPV16E6与hWAPL的表达强度在ICC组、CINⅢ组明显高于CINⅠ或Ⅱ组和正常宫颈组( P<0.05),而ICC组与CIN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0.05)。见表2:
![]() | 表2 HPV16E6与hWAPL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阳性强度 |
64例HPV16E6阳性者中57例(89.06%)hWAPL蛋白表达阳性,62例阴性者中15例(24.19%)hWAPL蛋白表达阳性。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明显相关性( P<0.05)。进一步用Spearmen相关性分析显示, hWAPL基因表达与HPV16E6感染强度呈正相关( r=0.595, P<0.001)。见表3:
![]() | 表3 HPV16E6和hWAPL在不同宫颈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
宫颈癌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发展过程,从正常上皮细胞到ICC的过程中,很多基因参与了发生过程。国外学者提出HPV可能是最终导致生殖道肿瘤的性传播致病因子[ 2],已经明确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有HPV持续感染的病史,是引起宫颈癌及CIN的主要病因,正如Walboomers等[ 3]认为:几乎所有宫颈癌患者的病理样本中均能找到HPV。90%以上的宫颈癌组织合并HPV感染或携带高危型 HPV DNA。
近20年来,大量研究发现HPV有120余种基因型,其中约35种亚型可以感染生殖道,约20种与肿瘤有关。HPV感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差异性,且感染率差异很大的特点。从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显示,虽然HPV亚型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但HPV16型感染比较多见,国际癌症研究协会对已发表的85份研究中的10 058例宫颈癌病例进行分析,发现HPV16型感染率为51.0%[ 4],与国内大多数研究一致,在宫颈癌患者中HPV16型感染为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发现HPV16E6蛋白在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而且呈逐渐增高趋势,进而证实了高危型HPV16与宫颈癌密切相关。
新近研究发现与宫颈癌关系十分密切的一个基因,即 hWAPL[ 5, 6]。 WAPL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管理异染色质结构,维持姐妹染色单体的黏合。 WAPL基因的变异会妨碍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靠近和并列,但不影响染色单体各自的凝集和分离[ 7, 8]。 WAPL基因其编码的一种聚合锚定蛋白,可以在有丝分裂前期使染色体臂的聚合适时解离。但其过度表达则会使得姐妹染色单体过早解离[ 9]。因此,国外研究人员初步推测 hWAPL基因可能是一种宫颈癌特异性高表达基因,推动了宫颈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目前关于hWAPL蛋白表达在我国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报道甚少,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不同级别的组织研究,发现hWAPL蛋白表达强度随病变加重而增强,与国外的研究相一致[ 10],支持 hWAPL基因可能是宫颈癌特异性基因,为临床宫颈癌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本实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PV16E6和hWAPL蛋白质表达在宫颈癌组织呈现高表达,而且两者与宫颈癌密切相关,显示两者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性。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