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采血管制备的标本对6种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陈益川, 张德亭, 李莉莉, 潘利琴
温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 温州 325000

作者简介:陈益川,男,1969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化学检验工作。

摘要

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是整个实验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清的分离在临床生化检测分析前变异控制中是至关重要的[1]。分离胶试管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生化及免疫项目的测定。肝素锂抗凝管可快速分离血浆,常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但分离胶试管中胶体本身及促凝剂、肝素锂抗凝管中肝素锂等是否会影响部分生化检测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关于不同采血管对常见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已有相关报道,血清(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项目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增多,但上述采血管对这些项目的影响报道较少。因此,我们采用上述采血管分离血清(浆),通过分析以上6项生化项目的结果,评估其影响。临床上常采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分离原始管保存标本。由于临床标本采集后测定时间点不同,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保存标本不同时间点6项生化项目的结果,评估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保存标本对这6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分离胶真空促凝管; 肝素锂抗凝管; 硅化玻璃试管; 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4)04-0402-03
Abstract
Keyword:
一、材料和方法
1.采血管

A管为含促凝剂和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由美国BD公司提供);B管为含促凝剂和分离胶的Vacuette采血管(由奥地利格雷那公司);C管为含肝素锂采血管(由BD公司提供);D管为硅化玻璃采血管。

2.仪器和试剂

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公司),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设置参数。β2-MG采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由西班牙Biosystems S.A.公司提供。CK采用速率法测定,试剂由浙江维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PA、RBP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分别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万泰德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Hcy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试剂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FFA采用酶法测定,试剂由北京华宇亿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校准品和质控品均为试剂配套。

3.方法

采集门诊患者空腹静脉血40份,分别注于4种采血管,每管3 mL。除玻璃管外,各管颠倒混匀2~3次,A、B管内血液完全凝固后2 200× g离心10 min,C管立即离心,D管37 ℃水浴20 min后离心。4种采血管于离心后1 h内测定血清或血浆β2-MG、CK、PA、Hcy、RBP及FFA,每个项目测定2次,计算均值。A、B管再于3和24 h分别测定2次,并在每次检测完成后立即加盖放置4 ℃冰箱保存。

4.临床可接受的判断标准

参照分析总误差的评估方法,通过计算允许区间来说明不确定度。β2-MG、CK、PA、Hcy及FFA项目均采用根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允许总误差为标准,分别为9.0%、30.3%、14.5%、17.7%及37.1%,分别以参考区间上限、有重要临床意义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为判断临床接受,RBP以包含至少95%以上差值的允许区间为判断标准[ 2]

5.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各管间进行一致性比较,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对统计参数直线相关与回归系数( r)、总体截距( a)与总体斜率( b)进行 t检验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3种真空采血管生化检验指标的观察

3种采血管分离血清(浆)后,1 h内直接上机测定β2-MG、CK、PA、Hcy、RBP及FFA,以D管为对照做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肝素锂抗凝管测定RBP反应曲线异常,测定结果不可信,不予统计。C管测定CK、PA、FFA的拟合曲线斜率与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 b值均<1,说明C管这3个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低于D管,但分析总误差(至少包括95%的差值区间)分别为[-6.6,1.82]、[-23,7]、[-71,19],符合临床要求。A、B及C管β2-MG、Hcy项目总体斜率与1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拟合曲线总体截距与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相关系数( r)假设检验结果直线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r>0.95, P<0.001)。见表1:

表1 4种采血管1 h内测定生化项目结果的比较
2.2种采血管不同保存时间生化项目动态观察

A、B 2种采血管分离血清1 h内测定6个项目后,加盖放置于4 ℃冰箱保存3和24 h再次测定,并与1 h内的测定结果比较,做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并分别对总体斜率与1之间、总体截距与“0”之间的差异进行 t检验。β2-MG、RBP项目B管24 h的 b值与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K项目A、B管3及24 h的 b值与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A项目B管3及24 h测定 b值与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FFA项目A、B管3 及24 h测定 a值与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别对上述有差异的项目观察总误差是否符合临床要求,结果见表2表3:

表2 A、B采血管3和24 h测定与1 h内测定生化项目结果的比较
表3 总误差临床可接受评价
三、讨论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分离在临床化学检验中至关重要。目前各种商品化采血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分离胶采血管试管具有快速分离血清、易保存等优点;肝素锂抗凝管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能即时分离血浆用于常规急诊生化项目检测。由于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采血管中所添加的促凝剂、分离胶、抗凝剂等均不同,有可能对临床生化检测产生影响。现已有文献对采血管影响常规生化项目、部分免疫项目的检测进行了报道[ 3, 4],但对血清(浆)β2-MG、CK、PA、Hcy、RBP及FFA项目的影响报道较少。

本研究表明3种采血管均可用于血清(浆)β2-MG、CK、PA、Hcy及FFA测定,虽然有部分项目几种采血管有一定的差异,但项目总误差均符合临床要求。本研究发现肝素锂抗凝管不能应用于RBP的测定,其余2种分离胶采血管4 ℃保存标本3及24 h后均可用于β2-MG、CK、PA、Hcy及RBP测定,其总误差均符合临床要求。虽然3 h后测定血清FFA浓度升高,但总误差仍符合临床要求;保存24 h后的标本不能用于FFA测定,与文献报道[ 5]相符。

总之,不同类型真空采血管可影响部分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采用分离胶真空促凝管保存标本可影响部分生化检测结果,实验室在使用前应对其是否影响生化项目检测进行评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闫存玲, 李志艳, 燕容, . 分离胶采血管制备血清对血糖、补体C3和NSE测定结果及稳定性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9, 24(4): 260-263. [本文引用:1]
[2] 杨有业, 张秀明. 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53-97. [本文引用:1]
[3] 喻明, 毛燕君.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对定量免疫测定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0, 25(3): 228-229. [本文引用:1]
[4] 汪嘉, 李智, 左玫, . 7种真空促凝采血管对15种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5, 20(4): 344-346. [本文引用:1]
[5] 李义龙, 王萌, 唐志毅, . 酶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6): 1099-110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