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3-11-30
    血脂检测专题
    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是LDL-C还是LDL颗粒?
    冯仁丰
    2013, 28(11):  957-96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01
    摘要 ( 271 )   HTML   PDF (767KB) ( 7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今年,美国研究人员综合了多年临床在使用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数(low 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 LDL P)、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 B)等检测分析物的临床试验上,对患者诊断和治疗上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1,2]。结论是目前可以使用apo B代表LDL P,符合临床需求。在以往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C)为高血脂患者进行诊断和监视,为什么现在考虑LDL P了呢?并且强调使用apo B与LDL P在临床上基本一致?为了让大家对这一系列问题有较好的理解,本文对血脂检测和有关内容做了综述。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发展
    张春燕,唐文佳,潘柏申
    2013, 28(11):  965-96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02
    摘要 ( 309 )   HTML   PDF (669KB) ( 4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高脂蛋白血症是一项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同时一直在试图了解并研究不同的脂质和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间的具体关系。

    胆固醇检测方法的发展历史及标准化
    郭玮,陈方俊,潘柏申
    2013, 28(11):  970-97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03
    摘要 ( 283 )   HTML   PDF (666KB) ( 8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们对血液中高胆固醇浓度与冠心病风险间关系认识的不断增加,对于胆固醇的关注也在持续增加,并引发了人们对于人体内胆固醇浓度检测的兴趣。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空前地把焦点聚在了临床实验室身上,人们迫切需要胆固醇浓度的可靠检测方法。也正因为如此,胆固醇检测从曾经的非主流项目发展为了现在再普遍不过的常规检测项目。为此,我们回顾了整个胆固醇检测的发展历史,并详细介绍胆固醇检测的标准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蓓丽,孙林,潘柏申
    2013, 28(11):  975-98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04
    摘要 ( 273 )   HTML   PDF (683KB) ( 7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有明显关联[1]。人体血液循环中的胆固醇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转运。

    2008至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人群血脂水平回顾调查
    杨轶慧,张茜林,吴炯,王蓓丽,宋斌斌,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2013, 28(11):  981-98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05
    摘要 ( 285 )   HTML   PDF (747KB) ( 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08至2012年特定人群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为血脂异常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初次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的就诊人群,排除同年多次重复检测的结果后获得数据1810982例(TC为904373例、TG为906609例)。按就诊原因(分为住院、门诊、体检3组)、年龄、性别分别分组,统计分析血脂水平差异。结果 5年内TC、TG水平均呈明显上升趋势。门诊组血脂水平最高,5年内TC水平无明显变化,TG水平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体检组居中,TC水平2012年较2008年增长6.71%,TG水平5年内明显上升;住院组最低,其TC水平2009年较2008年增长明显,2009年后无明显变化,TG水平2008至2012年明显上升。全体人群中TC≥6.22mmol/L、TG≥2.26mmol/L的人数比例均高于体检人群;5年内TC≥6.22mmol/L、TG≥2.26mmol/L的人数比例在2组人群中均呈上升趋势。男、女性TC、TG水平在多数年龄组中均有明显增高,21~40岁增高明显。女性TC水平除21~50岁外,其余年龄组均高于男性;男性50岁前T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7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女性70岁前TC水平随年龄增长明显。60岁前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60岁后女性高于男性。男性50岁前TG水平随年龄升高,50岁后逐渐降低;女性TG水平在70岁前随年龄变化而增长,70岁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8至2012年血脂水平呈上升趋势,血脂异常率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提示应重视中青年人血脂水平的管理。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龚燕飞,张祖平,刘湘林,刘培香,谢丽云,廖文安,李向阳
    2013, 28(11):  988-99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7.006
    摘要 ( 147 )   HTML   PDF (782KB) ( 3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ACS患者386例,其中ST抬高型ACS(STE-ACS)患者212例、非ST抬高型ACS(NSTE-ACS)患者174例。检测入院24h内ACS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ysC、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将CysC按百分位数间距分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BNP、hs-CRP、年龄、体重在不同组间的差异以及STE-ACS和NSTE-ACS患者中的CysC浓度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在不同组间的分布差异。随访入选病例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8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组别人群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绘制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对时间Kaplan-Meier曲线以及CysC预测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根据血清CysC百分位数间距将ACS患者分为<0.69mg/L组(96例)、0.69~<0.86mg/L组(97例)、0.86~<1.03mg/L组(98例)和≥1.03mg/L组(95例)。随着CysC百分位数间距的增高,年龄、BNP、hs-CRP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分布率不断增高;体重、吸烟在各组中的分布率没有明显差异。STE-ACS组与NSTE-ACS组间血清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内由低到高的不同CysC浓度组对应的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依次增高,分别为6.3%、7.2%、9.2%、18.9%;Kaplan-Meier曲线显示,≥1.03mg/L组与<0.69mg/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预测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结论 CysC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因子BNP、hs-CRP、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呈正相关,对预测ACS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一定意义,预测性与ACS的类型无关。

    儿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实验研究
    黄韵,戴越刚,王剑,顾岚
    2013, 28(11):  992-99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07
    摘要 ( 175 )   HTML   PDF (654KB) ( 4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红细胞免疫角度探讨儿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34例MsPGN患儿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肿瘤红细胞花环率(TRR)作为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指标;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第1补体受体(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HH型、HL型、LL型)。结果 MsPGN患儿的RCR、TRR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MsPGN患儿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以HH型占大多数,但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未检出LL型。在相同基因人群中,MsPGN患儿TR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无论是MsPGN组还是对照组,HH型TRR均比HL型高(P<0.01)。结论 MsPGN患儿红细胞膜上CR1活性降低,识别、黏附、清除免疫复合物(IC)的能力下降,循环中的IC在肾小球滤过时沉积于系膜区,引起系膜细胞增生反应,MsPGN患儿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显著下降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型别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有关,MsPGN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为继发性下降。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N-糖谱特征及临床意义
    陈洁,房萌,周军,孙全胜,殷月鹏,高春芳
    2013, 28(11):  995-100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08
    摘要 ( 334 )   HTML   PDF (1128KB) ( 5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CMM)的血清N-糖谱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DNA测序仪辅助的荧光糖电泳(DSA-FACE)对年龄和性别匹配的LCMM、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N-糖谱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M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N-糖谱比较,Peak3(单半乳糖-α-1,6-核心岩藻糖基化二天线结构,NG1A2F)和Peak6(双半乳糖-α-1,6-核心岩藻糖基化二天线结构,NA2F)显著下降,而Peak5(双半乳糖二天线结构,NA2)显著升高;采用Peak3来验证其诊断效力,Peak3诊断LCM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最佳分界点5.15%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1%和90.5%。LCMM与IgG型MM患者血清N-糖谱比较,Peak3和Peak6显著下降,Peak5显著升高;采用Peak3来验证其鉴别诊断效力,Peak3鉴别诊断LCM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最佳分界点6.77%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78.6%。将3组N-糖谱结果与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Peak3的改变与血清IgG、总蛋白、M蛋白峰和血轻链比值的变化呈正相关,与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呈负相关;但Peak5的改变正好相反;Peak6与尿素、肌酐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 LCMM患者的血清N-糖谱有特征性改变,尤其是Peak3的改变与患者的低球蛋白血症、肾功能损害和病情的进展程度息息相关,有望成为新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LCMM的指标。而在LCMM的预后评价和监测中,N-糖谱的检测可以减少患者多次抽骨髓造成的身体伤害,并避免由于轻链多聚体的出现和肾功能的改变造成血清和尿中轻链检测的偏差。

    HCV感染者F蛋白抗体阳性检出率的Meta分析
    刘婕,王嘉拾,余文华,张磊,康华,范志娟,刘树业
    2013, 28(11):  1001-100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09
    摘要 ( 210 )   HTML   PDF (1452KB) ( 4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体内抗F蛋白循环抗体的产生。方法 检索1968年至2012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万方医学网、维普、SinoMED、Medline、Pubmed、Splingerlink、Cochrane、Sciencedirect的相关文献,手工检索查全补充,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将最终纳入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与分析。采用OQAQ量表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HCV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对照,共纳入14项病例对照研究,合计1348例HCV感染者,F蛋白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合并率的优势比>1,总体比值比(OR)达64.81[95%可信区间(CI)为29.90~140.49];HCV感染者与非HCV感染者对照,共纳入11项对照研究,合计923例HCV感染者,F蛋白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HCV感染者F蛋白检出率是非HCV感染者的53.09倍(95%CI为23.56~119.66);HCV感染者F蛋白抗体检出率与核心蛋白抗体检出率对照,共纳入8项对照研究,合计770例HC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率差(RD)为-0.42(95%CI为-0.59~-0.25),核心蛋白抗体检出率比F蛋白抗体高42%。结论 HCV感染者体内抗F蛋白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和非HCV感染者。F蛋白可诱导HCV感染者产生抗F蛋白特异性循环抗体,是HCV产生的特异蛋白,可为实验室诊断HCV感染和监测干扰素联合治疗HCV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研究
    王玉月,史伟峰,周军
    2013, 28(11):  1008-101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0
    摘要 ( 224 )   HTML   PDF (939KB) ( 3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的广泛耐药(XDR)-鲍曼不动杆菌(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情况。方法 用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仪对AB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gyrA和parC基因扩增测序确定AB。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20株XDR-AB的10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adeB基因,并用DNA测序比对。结果 20株XDR-AB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Ⅰ检出率分别为90.0%、30.0%、95.0%、95.0%,而aac(3)-Ⅱ、aac(6′)-Ⅰad、aac(6′)-Ⅱ、ant(2″)-Ⅰ、ant(4′)-Ⅰ及aph(3′)-Ⅵa基因均未检出。armA型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adeB基因检出率均为100%。结论 20株XDR-AB均携带了armA和adeB基因,同时aac(3)-Ⅰ、ant(3″)-Ⅰ和aph(3)-Ⅰ检出率较高,提示ICU分离的XDR-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可能与携带的耐药基因有关。

    导致阿米卡星双圈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
    周万青,沈瀚,宁明哲,张之烽,徐学静,朱宏,曹小利,张葵
    2013, 28(11):  1012-101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1
    摘要 ( 159 )   HTML   PDF (826KB) ( 5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对阿米卡星(AMK)呈双圈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相关携带基因及药物诱导对耐药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对AMK呈双圈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编号Eco85)和肺炎克雷伯菌(编号Kpn110)各1株;纸片诱导法探讨耐药表型的改变;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整合子及其可变区以及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逆转录PCR分析armA基因在AMK诱导前后菌株中的表达情况;接合试验探讨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结果 Eco85和Kpn110分别在第10代和第16代诱导后转变为双圈消失;2株菌均扩增出Ⅰ类整合子基因,可变区分别携带aadA5-dfra17和aadA2-dfrA12基因盒,未扩增出Ⅱ和Ⅲ类整合子基因;Eco85扩增出aac(6)-Ⅰ基因,而Kpn110扩增出ant(3″)-Ⅰ基因;Eco85和Kpn110均扩增出armA基因,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未检出rmtB基因;经AMK诱导后菌株armA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接合试验未获成功。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AMK呈双圈耐药可能与16SrRNA甲基化酶armA基因的诱导表达相关。

    儿童下呼吸道人类博卡病毒感染的病毒载量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赵百慧,王春,滕峥,沈佳仁,高烨,俞雪莲,张泓,张曦
    2013, 28(11):  1016-102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2
    摘要 ( 176 )   HTML   PDF (738KB) ( 5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类博卡病毒(HBoV)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间554例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5岁以下患儿及195名健康对照组儿童下呼吸道吸出物(NPAs)、鼻咽拭子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oV种类,并同时测定阳性标本感染HBoV的载量,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其他种类的呼吸道病毒,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HBoV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病毒载量(5.10×106拷贝/mL)明显高于对照组(2.70×103拷贝/mL,P<0.05)。实验组中混合感染组疾病严重程度为一般和中等的患儿HBoV载量(分别为2.70×105、3.85×106拷贝/mL)明显低于严重患儿(8.70×106拷贝/mL,P<0.05)。在1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NPAs、血液和粪便中均检测到HBoV,并排除了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结论 HBoV是呼吸道疾病致病病原,混合感染中HBoV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BoV在某些患儿中可以导致重症肺炎。

    自制他克莫司室内质控品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
    张丽萍,刘元明,张金红,宋娜,郝钦芳,杨晓莉
    2013, 28(11):  1021-102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3
    摘要 ( 224 )   HTML   PDF (840KB) ( 4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完善他克莫司(FK506)室内质控品水平,弥补商用质控品监测盲区。方法 观察1年内FK506检测结果,评估自制低值质控品用于临床的可行性;运用临床患者标本自制低值室内质控品(ZCON-L)和自制中值室内质控品(ZCON-M),检测其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并与低值商用质控品(Level1)、中值商用质控品(Level2)比较,并绘制室内质控图;将ZCON-M和Level2做统计学分析,评估自制质控品与商用质控品是否有差异;将ZCON-L、ZCON-M分别放于4、25和37℃环境内连续检测7d,观察不同温度环境对其影响;经无菌分装后的自制质控品置于-30℃保存,每周取1支复融后随日常工作检测,检测完毕后置4℃保存,经10个月连续检测,观察其稳定性。结果 1年内9975人次的FK506检测中,约有28.4%处于商用质控品监测盲区;ZCON-L、ZCON-M的日内RSD分别为4.5%、5.3%,日间RSD分别为7.06%、5.37%,符合ARCHITECTi1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性能指标及《中国药典》生物标本分析方法RSD<15%的要求;ZCON-L、ZCON-M与Level1、Level2的相关性较好(r2=0.8352、0.8185),并且在质控图中走势一致;ZCON-M与Level2经t检验,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5和37℃环境温度在7d内对自制质控品影响较小;经连续10个月观察,ZCON-L、ZCON-M总RSD分别为7.56%、4.97%。结论 自制FK506室内质控品稳定性好,与商用质控品无差异,与商用质控品联合应用于临床,可弥补商用质控的监测盲区,完善室内质量控制水平。

    浆膜腔积液中组织蛋白酶D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解新,陈锟,黄涛,厉倩,卢帅军,聂志文,谭龙益
    2013, 28(11):  1026-102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4
    摘要 ( 162 )   HTML   PDF (872KB) ( 4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浆膜腔积液中组织蛋白酶D(CD)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CD及癌胚抗原(CEA)浓度。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将77例患者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分为非肿瘤组(22例)和肿瘤组[55例,包括肿瘤细胞阳性组(30例)和肿瘤细胞阴性组(25例)]。比较各组CD及CEA浓度,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及CEA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肿瘤组CD和CEA浓度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P<0.05)。CEA与CD呈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323、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96,P均<0.00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23和0.812。肿瘤细胞阳性组CD浓度明显高于肿瘤细胞阴性组(P<0.05),而CEA浓度2组间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CD、CEA及CEA与CD联合诊断肿瘤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654和0.767。结论 浆膜腔CD浓度与肿瘤浆膜腔转移相关,可作为肿瘤诊断和转移的辅助指标,联合CEA诊断更佳。

    2009至2011年南京地区儿童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侯宏,高岭,王霞,陈文莹
    2013, 28(11):  1030-103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5
    摘要 ( 228 )   HTML   PDF (693KB) ( 4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近3年南京地区儿童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京市儿童医院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检出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232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2489株病原菌,分离率为17.5%,其中革兰阳性菌2082株,占83.6%,革兰阴性菌344株,占13.8%,真菌63株,占2.6%。革兰阳性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的为大肠埃希菌。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敏感,对青霉素耐药严重。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 南京地区儿童血培养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血培养检出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经验交流
    PETIA与PENIA测定IgE的分析灵敏度比较
    李萍珠,印美娟
    2013, 28(11):  1033-103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6
    摘要 ( 166 )   HTML   PDF (618KB) ( 4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主要是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article enhanced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 PETI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particle enhanced immunonephelometry assay, PENIA)。这2种方法是目前公认的最为理想的方法。过去人们大多认为用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分析灵敏度较高,而传统免疫透射比浊法的分析灵敏度较低[1]。因此,我们分析了这2种方法检测IgE的灵敏度。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毛细管电泳在HbCS-H病中的诊断价值
    李友琼,黄慧嫔,覃桂芳,黄春丽
    2013, 28(11):  1034-103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7
    摘要 ( 200 )   HTML   PDF (747KB) ( 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毛细管电泳分析仪在诊断血红蛋白(Hb)CS-H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SebiaCapillarys2型毛细管电泳仪分别对经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确诊的34例HbCS-H病患者和70例非HbCS-H病患者(包括42例-SEA/-α3.7、19例-SEA/-α4.2、7例HbWS-H、2例HbQS-H)进行Hb电泳。采用缺口聚合酶链反应(Gap-PCR)和反向斑点杂交的方法对2组患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结果 毛细管电泳分析HbCS-H组的HbCS带含量为(1.89±1.33)%,HbH带含量为(1.07±0.86)%,HbA2带含量为(1.17±0.68)%;非HbCS-H组均未能检测到HbCS带,有部分标本未检出HbH带,HbA2带含量为(1.81±1.21)%。2组HbA2带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管电泳仪诊断HbCS-H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和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4.6%,诊断效率为96.2%,与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结论 毛细管电泳可以用来快速诊断HbCS-H病,能够为患者减轻部分经济负担。

    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范围和确认试验探讨
    朱宇清,侯玉敏
    2013, 28(11):  1038-103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8.018
    摘要 ( 246 )   HTML   PDF (636KB)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样本临界结果的复检范围和确认试验的弱阳性样本检测范围。方法 血清样本用国产ELISA试剂测定HBsAg,阴性样本进行复检,复检结果阳性进行确认试验。确认试验应用雅培公司的AxSYM全自动酶免疫荧光分析系统和配套试剂。结果 HBsAg阴性样本547例,其中510例吸光度(A)值≥0.0735,复检结果阳性5例,确认试验结果亦为阳性;37例A值<0.0735,复检结果均为阴性。HBsAg阳性样本332例,其中160例A值≥1.0,确认试验均为阳性;172例A值<1.0的样本中有7例确认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应用国产ELISA试剂进行HBsAg的确认试验,应先确定阴性样本的复检范围和需做确认试验的弱阳性样本范围。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GICA检测性能的比对分析
    简敏华,张健,陈慧英,蒋玲丽,陆银华,肖艳群,邵维杰,徐翀
    2013, 28(11):  1040-104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19
    摘要 ( 326 )   HTML   PDF (654KB) ( 3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的分析性能。方法 收集雅培i1000免疫检测系统检测的HBV-M阳性标本653例、阴性标本103例和HBV-M标准品,以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检测结果为标准,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和5种GICA试剂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HBV-M敏感性:ELISA和GICA检测HBV-M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0.5IU/mL和4~8IU/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10mIU/mL和15~30mIU/m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1NCU/mL和2~4NCU/mL、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2NCU/mL和64~256NCU/mL、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2IU/mL和32~256IU/mL。检测标本HBV-M的符合率:ELISA分别为87.4%、99.0%、87.7%、96.6%、100.0%,GICA分别为69.6%~71.7%、69.0%~72.0%、70.5%~73.9%、42.2%~49.1%、50.0%~60.0%。检测HBV-M特异性:除GICA检测抗HBs的特异性略差外,其余各HBV-M的检测特异性均是可接受。结论 GICA检测HBV-M低浓度的标本,漏检率很高,只能用于GICA检测线性范围里HBsAg的筛查,不能作为临床诊断乙型肝炎和疗效考核的依据。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SysmexXE-2100D血液分析仪各类报警信息可信度评价
    徐玉兵,衣常红,高春芳
    2013, 28(11):  1044-104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20
    摘要 ( 159 )   HTML   PDF (650KB) ( 4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SysmexXE-2100D血液分析仪(简称XE-2100D)各类报警信息可信度。方法 对报警信息可信度研究采用3种方法:(1)制备2张涂片,用瑞姬染液进行染色,2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检验人员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镜检,每人分类200个细胞共400个白细胞,分类计数并取均值,同时进行形态学观察,计算仪器报警阳性符合率;(2)制备1张涂片,对血小板聚集报警信息标本染色,油镜观察20个视野,将镜下3个以上成团且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标本计入镜下血小板聚集;(3)标本经3 000×g离心10 min,观察有无脂血(包括输注医用脂肪乳剂)、黄疸干扰,如有,可通过离心沉淀去除上清血浆成分,同时加入等体积XE-2100D配套用稀释液(EPK),重新检测进行纠正。结果 Blast、ImmGran、Leftshift、Blast/ImmGran、Blast/ImmGran/Leftshift、Atypical、AbnLymph/L-Blast、NRBC、BASO并BASO>3%、PLTClumps、Turb/Hb并MCHC>380 g/L11项血液分析仪报警信息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7.7%、51.9%、48.0%、56.0%、79.4%、47.9%、50.3%、22.8%、40.7%、27.5%、34.7%。结论 XE-2100D是一台性能良好并能快速检测多项参数的血液分析仪,但对异常信息报警或有异常直方图的标本应及时给予人工复检。

    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孟慧君
    2013, 28(11):  1048-104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21
    摘要 ( 144 )   HTML   PDF (692KB) ( 4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两步法测定30例PTC、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G)、1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PTC组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6.67%、83.33%、93.33%;NG组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22.22%、11.11%,且无强阳性结果;癌旁正常甲状腺组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表达均为0.00%;PTC组三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NG组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P<0.01)。结论 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PT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和hs-CRP水平的变化
    毛小红
    2013, 28(11):  1050-105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22
    摘要 ( 248 )   HTML   PDF (637KB) ( 4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别检测98例CHD患者及9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及hs-CRP水平并做比较。结果 CHD组血清VEGF[(311.48±41.98)ng/L]及hs-CRP[(22.28±9.17)mg/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4.32±35.17)ng/L,(0.82±0.19)mg/L,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VEGF及hs-CRP水平对CHD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尿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吕礼应,刘万利,杨九华,张敏,夏红灯
    2013, 28(11):  1051-105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23
    摘要 ( 438 )   HTML   PDF (658KB) ( 5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733例患者及188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尿轻链水平,同时与尿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肾功能指标[尿蛋白定量(TP)、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蛋白/肌酐比值(TP/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Cr)]进行比较。结果 733例患者中有15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轻链病,尿轻链总异常率为88%(647/733),κ/λ比值异常率为21%(154/733)。κ和/或λ轻链对轻链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3%、28.9%,κ/λ比值对轻链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0%、97.4%。正常对照组中有61例(32%)尿轻链异常,其中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阳性16例[κ轻链阳性15例、λ轻链阳性2例、游离λ轻链阳性1例、单独κ轻链阳性14例],κ/λ比值异常率为1%(2/188)。结论 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κ、λ轻链较准确可靠,κ/λ比值对轻链病的筛查更具价值,但应注意与肾功能损伤鉴别。采用尿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则能提供更加直观和明确的信息。

    综述与讲座
    重组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
    平玲,魏园园,王家敏,沈武玲,马忠仁,乔自林
    2013, 28(11):  1055-105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24
    摘要 ( 272 )   HTML   PDF (653KB) ( 8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所致。HBV为嗜肝病毒,通过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肝分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乙肝在成人中90%可自愈,慢性乙肝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属于高流行区。据统计,全球现有20多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有1.2亿人,估计每年约有60万 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肝[1]。我们从免疫学和基因学角度阐述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研制方向。

    经验交流
    不同程度溶血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性检测的影响
    刘丽慧,吴银群,邓薇,李月琴,吴琳,曾慧慧
    2013, 28(11):  1059-106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25
    摘要 ( 160 )   HTML   PDF (690KB)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全世界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10 年全球有超过800 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癌症已取代心血管类疾病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病症存在。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诊治方面的重要作用被公认且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活性检测是针对体内异常增生的酶活性进行的检测。该酶本身敏感且是启动所有肿瘤相关蛋白工作的上游调控酶,相对肿瘤相关的其他蛋白类检测指标提前,从而达到肿瘤早期检测和针对肿瘤的发生起到控制的作用,可以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1]。在日常临床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溶血标本,目前还没有不同溶血程度对TR活性检测影响的报道。我们通过人工制造溶血,并针对不同程度溶血对TR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减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
    蔡红妹
    2013, 28(11):  1061-106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11.026
    摘要 ( 236 )   HTML   PDF (645KB)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国外有杂志报道我国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病人数达9000多万,20岁以上成年人DM患病率达9.7%,更有1.48亿DM前期人群。国内针对DM前期患者的研究众多,但针对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与糖耐量减低(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分析并不多。本研究分析了上海远郊地区部分体检人群中IFG与IGT患者的血脂情况,以期为预防IFG与IGT患者进入DM阶段提供较好的血脂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