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5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10-09-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上海环境分离株的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应用
陈敏;盛跃颖;张曦;朱俊;王刚毅;陈洪友;吴凡
2010, 25(09): 671-674.
摘要
(
352
)
HTML
PDF
(261KB) (
4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上海不同地区和场所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型)的菌体脂肪酸组成成分,并探讨利用脂肪酸组成分析对实验菌株进行鉴定和分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36株LP1型上海环境分离株进行菌体脂肪酸成分分析,并利用MIDI公司的Sherlock软件系统对实验菌株进行鉴定和聚类分析.结果 36株LP1型上海环境分离株均被鉴定为嗜肺军团菌嗜肺亚种,其主要脂肪酸成分为异构16:0酸、反异构15:0酸、16:0酸、2-羟基异构15:0酸和w7c 16:1酸.聚类分析结果为所有上海环境分离株的欧氏距离<10.结论 气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结合Sherlock软件系统可用于嗜肺军团菌的脂肪酸检测分析和鉴定.不同地区和场所分离的各实验菌株的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区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分析
孙建文;万新亮;任孔华;鲍玲玲;代龙;韩正周;方晓云;姜小华
2010, 25(09): 675-677.
摘要
(
455
)
HTML
PDF
(209KB) (
6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 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双纸片法(即D试验)分析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 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77.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菌株占62.4%,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占21.5%.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D试验阳性分别为72.0%和57.1%.D试验阳性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8.8%.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
人结肠癌细胞中TGF-β1基因-509 C>T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启动转录活性的影响
顾星;季鑫;王爱华;高春芳
2010, 25(09): 678-682.
摘要
(
601
)
HTML
PDF
(365KB) (
6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因上游启动子-509 C>T位点多态性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特定-509 C>T基因型患者DNA为模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1对长度为2.14 kb(-1 328~+812)含有-509 C>T 变异的TGF-β1上游基因片段,并将其与不含启动子的pCAT3-enhancer报告基因载体重组, 构建重组体phTGF 2.14C 和phTGF 2.14T.用脂质体转染法将2种重组体分别转染至人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细胞)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转染细胞的报告基因CAT活性.结果 在SW480和LoVo细胞中,转染重组体phTGF 2.14C细胞的CAT活性均明显高于转染重组体phTGF 2.14T细胞的CAT活性(P<0.05).结论 -509位点C等位基因可明显增强TGF-β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转录活性.
253例729份新发肺结核病患者初次痰菌检测
李苏华;吴学兵;张欢;陆彬;王宏
2010, 25(09): 682-685.
摘要
(
310
)
HTML
PDF
(134KB) (
4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耐药性分析
刘隆平;骆科文;张庭梅;王燕;陈红梅;唐发琴
2010, 25(09): 683-685.
摘要
(
604
)
HTML
PDF
(191KB) (
3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贵阳市肺科医院住院结核病患者中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住院患者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菌型鉴定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不同类型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 2 318株结核分枝杆菌总的耐多药率为23.8%,初始耐多药率为12.1%,获得性耐多药率为63.8%.结论 贵阳市肺科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耐药率较高,应尽快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防治工作,减少和避免MDR-TB患者的产生.
尿液LAP和GGT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庞国菊;孙金芳;张健东;杨瑞钧
2010, 25(09): 686-687.
摘要
(
344
)
HTML
PDF
(142KB) (
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尿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筛查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法对糖尿病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尿LAP、GGT及尿肌酐(Cr) 水平检测,并用U/gCr的单位表示酶活性.结果 糖尿病无肾损害组和肾损害组患者尿LAP和GGT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损害组高于糖尿病无肾损害组(P<0.01);且LAP和GGT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 尿LAP和GGT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具有诊断价值.
SCD1过表达影响高脂诱导鼠BRL肝细胞膜电位变化研究
陆元善;蔡晓波;范建高;蔡德丰
2010, 25(09): 688-692.
摘要
(
332
)
HTML
PDF
(323KB) (
4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表达影响大鼠BRL肝细胞系凋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台盼兰染色检测不同浓度棕榈酸(PA)诱导BRL肝细胞死亡率确定下游实验PA添加浓度.培养细胞分组为非加药组和加药组.非加药组包括一般培养组(CON)、一般培养加阴性病毒组(NC)及一般培养加过表达病毒组(SCD1-LV);加药组包括一般培养加PA组(CON+)、一般培养加阴性病毒和PA组(NC+)及一般培养加过表达病毒和PA组(SCD1-LV+)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SCD1 mRNA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用膜电位正常细胞百分比(JC-1+%)表示MMP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400 μmol/L PA诱导72 h细胞死亡率明显上升(P<0.01).PA诱导引起CON+及NC+组SCD1表达下降,SCD1-LV+ 组及SCD1-LV组SCD1表达明显上升; CON+和NC+组JC-1+%较低,SCD1-LV+ 组JC-1+%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用SCD1慢病毒载体感染BRL肝细胞系,SCD1表达升高,增强细胞对饱和脂肪酸的去饱和作用,过表达SCD1能降低PA诱导的脂毒性,使紊乱的MMP得到恢复.
γ-谷氨酰基转移酶参考方法的建立与性能评估
虞啸炫;欧元祝;居漪;唐立萍;王美娟;李卿
2010, 25(09): 693-696.
摘要
(
390
)
HTML
PDF
(269KB) (
5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参考方法,对其性能进行评价,为临床常规检测GGT提供可比性和溯源性.方法 根据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颁布的GGT一级参考测量程序(37 ℃)要求,建立GGT一级参考方法(其中包括所需仪器、试剂、样本的准备与校准等实验条件的试验),并对其进行精密度、准确性和最大线性范围检测.结果 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评价A、B 2个水平样本变异系数(CV)总均<1%,符合精密度性能要求.有证参考物质(ERM-AD452/IFCC)均值为113.27 U/L,均值与靶值的偏倚为-0.64%,在允许范围内.GGT的最大线性范围为413.81 U/L,高于IFCC公布的GGT参考方法的最大线性范围(276.40 U/L).结论 GGT参考方法已基本建立,精密度、准确度及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均符合方法要求,为我国参考实验室网络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
自建和配套生化检测系统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偏差评估和可比性分析
王露霞;史慧群;沙瑶;石凌波;康红;孙宏华;谢进进;胡远明
2010, 25(09): 697-700.
摘要
(
558
)
HTML
PDF
(264KB) (
6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自建和配套生化检测系统血清酶测定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2种检测系统间血清酶测定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的要求,以奥林巴斯AU400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原装试剂、奥林巴斯原装校准品组成的配套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以奥林巴斯AU400生化分析仪、国产试剂、罗氏cfas校准品组成的自建检测系统为试验检测系统,用患者新鲜血清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 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进行检测,对2种检测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当预期偏差不能接受时,对新鲜混合血清赋值后重新用新的校准值校准自建检测系统. 结果在检测的6个项目中,除AST外,其余项目测定结果的偏差均能接受.AST经重新赋值后,2种检测系统的偏差减小,结果可以接受. 结论 校准和校准验证是实现自建检测系统量值溯源性和可比性的有效途径,通过新鲜血清对日常校准品重新赋值,可达到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HPLC法测定血清甲氨蝶呤浓度的方法建立及其与荧光偏振法的比较
许耘川;袁向亮;沈立松
2010, 25(09): 701-704.
摘要
(
495
)
HTML
PDF
(259KB) (
8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测定血清甲氨蝶呤(MTX)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与荧光偏振法(FPIA)作比较,评价其临床实用性.方法 血清样本经20%高氯酸沉淀蛋白质,吸取上清液进行HPLC分析.以MTX标准品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检测62例用药后患者血清MTX浓度,同时以FPIA测定.结果 HPLC法在0.049~25 ng/L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6%,最低检测浓度为0.025 ng/L.HPLC法和FPI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3,P<0.01),2种方法测定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结论 HPLC法具有便捷、准确、成本低等特点,与FPIA相关性良好,适用于临床MTX的血药浓度监测.
CD4+CD25+细胞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
黄庆梅;覃锦耀
2010, 25(09): 705-707.
摘要
(
377
)
HTML
PDF
(199KB) (
5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细胞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93例HCC患者和24名健康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细胞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 HCC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细胞[(14.39±4.58)%]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24.05±5.64)%]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37±1.73)%、(15.93±4.84)%,P<0.05];CD8+CD28- 调节性T细胞与HCC的分期呈正相关(r=0.463,P<0.001).结论 CD4+CD25+细胞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在HCC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且CD8+CD28-调节性T细胞与HCC的病情及预后相关.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水平测定的意义
张义东;张叶锋;林志斌;徐志江
2010, 25(09): 708-711.
摘要
(
324
)
HTML
PDF
(268KB) (
4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 gp-39)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47例初诊活动期、42例非活动期RA患者和38名健康查体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HC gp-39水平,同时测定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活动期RA患者血清HC gp-39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0.01).非活动期RA患者与正常对照者HC gp-3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X线分期患者HC gp-3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关节功能分级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 gp-39水平与SJC、TJC、ESR、CRP、关节X线分期呈正相关性(P<0.01),与年龄、病程、晨僵时间、RF、关节功能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C gp-39在活动期RA患者血清中呈高水平表达,可作为反映疾病活动和RA患者出现骨侵蚀的有益预测指标.
65例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原因分析
齐子芳;任更朴;刘淑会
2010, 25(09): 711-714.
摘要
(
356
)
HTML
PDF
(130KB) (
4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测定
潘逸茹;喻红之;龚立琪;薛惠君
2010, 25(09): 712-714.
摘要
(
349
)
HTML
PDF
(209KB) (
5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脂联素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54例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40%的心力衰竭患者和18名正常对照者血清脂联素、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的体重指数(BMI)[(22.17±2.48) kg/m2]与对照组[(23.32±2.03) 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30.92%±8.75 %)显著低于对照组(70.14%±9.33 %,P<0.01);血清脂联素[(23.62±5.43) mg/L]及NT-proBNP[(592.00±153.00)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0.81±2.64) mg/L,(21.00±3.49) pg/mL,P<0.01].心力衰竭组脂联素与BMI、LVEF呈负相关(r=-0.41、-0.32,P<0.05);对照组脂联素与BMI呈负相关(r=-0.387,P<0.05);心力衰竭组脂联素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9,P<0.01),对照组则无相关性(r=0.11,P>0.05).调整BMI、年龄后,脂联素与LVEF的负相关依然存在,与NT-proBNP的正相关依然存在.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心力衰竭发病密切,通过更大规模的临床病例研究将为脂联素检测成为临床心力衰竭诊断的重要指标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18-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风险值的预测作用
陈雪娇;陈瑜;孙玲;戴美珍;干灵红;章鸯;章卫国
2010, 25(09): 715-718.
摘要
(
466
)
HTML
PDF
(256KB) (
5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18-三体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的临床应用.方法 产前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的浓度, 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计算胎儿患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产前诊断采用传统的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法.结果 对145 658例孕妇进行了产前筛查,筛出18-三体高危孕妇(高危截断值为1∶ 350)588例,阳性率为0.40%.318例产前筛查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发现了15例18-三体患儿,阳性率为4.72%.对高危孕妇的风险值(n)进行了分级:n≥1/50、1/50>n≥1/100、1/100>n≥1/150、1/150>n≥1/200、1/200>n≥1/250、1/250>n≥1/300和1/300>n≥1/350,分成7级后各级的阳性率依次为17.10%、4.44%、0.00%、0.00%、0.00%、0.00%和0.00%.18-三体胎儿的产前筛查高危孕妇和确诊孕妇集中偏向于n值≥1/100,其余n值级别的孕妇高危比例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但阳性率均为0.另有1 220名未作产前筛查的高龄孕妇和477名筛查低危的高龄孕妇也自愿进行了产前诊断,各发现了2例18-三体患儿.结论 结合年龄和生化指标计算的18-三体风险指标可以用于孕妇筛查18-三体的风险估计,而且18-三体的高危人群分布和阳性患儿都集中偏向于n值≥1/100,能为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
血清中TIGAR 的ELISA建立及初步临床试验
吴蓓颖;顾志冬;樊绮诗;倪培华
2010, 25(09): 719-722.
摘要
(
422
)
HTML
PDF
(278KB) (
6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肿瘤蛋白53(TP53)诱导的糖酵解和凋亡的调控子(TIGAR)的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探讨血清中TIGAR定量测定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构建TIGAR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蛋白表达,纯化蛋白后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以此兔抗TIGAR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以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亲和素(SA-HRP)检测系统,建立TIGAR定量检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40例肿瘤患者及40名对照者的血清TIGAR含量,并探讨其与肿瘤的关系.结果 建立的TIGAR定量ELISA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肿瘤患者血清TIGAR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954.5,P<0.01).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TIGAR定量ELISA,血清TIGAR含量测定对某些肿瘤的研究和临床检测可能有一定价值.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
杨凡;单咏梅;周宏;万海英
2010, 25(09): 723-726.
摘要
(
361
)
HTML
PDF
(220KB) (
8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 用ELISA、TRFIA、CLIA、ECLIA分别检测1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和50名正常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以ECLIA作为参考方法,通过Kappa检验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结果 4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一致性,CLIA和ECLIA在检测敏感性上更有优势.结论 目前广泛使用的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实验室结果互认提供了依据.其中ELISA适用于人群初筛,CLIA和ECLIA对于肝炎患者疗效判断更有价值.
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分析
楼秀敏;陈虹;黄静
2010, 25(09): 727-728.
摘要
(
385
)
HTML
PDF
(148KB) (
3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白细胞(WBC)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对125例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同时进行PA、WBC检测并分析.结果 感染组内WBC增高组PA值为(124.24±15.32) mg/L,WBC正常组PA值为(201.54±18.54) mg/L.WBC增高组PA值明显低于WBC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内WBC增高组PA值为(101.54±12.74) mg/L,WBC减少组PA值为(98.24±11.32) mg/L,WBC增高组PA值与WBC正常组P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和PA同时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有一定价值.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孙子涵;韩凝;孙黎;王延群
2010, 25(09): 728-730.
摘要
(
453
)
HTML
PDF
(214KB) (
4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异系数(CV)的变化,为认识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研究的方法,观察3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与之配对的健康个体)血压与RDW-CV之间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分别校正偏倚因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血红蛋白(Hb),分析RDW-CV与高血压的关系是否独立以及二者的关联强度.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CV较健康个体明显增高(P<0.05),校正了MCV和Hb等偏倚因素后,RDW-CV与高血压仍然相关.RDW-CV与高血压分级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RDW-CV与收缩压(r=0.33,P<0.05)和舒张压(r=0.29,P<0.05)呈正相关.结论 RDW-CV与高血压存在独立的关联关系,这为我们认识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鲜全血在血液分析仪比对试验中的价值
黄建玲;梁瑞莲;周远青;梁玉全;谢健敏
2010, 25(09): 731-733.
摘要
(
390
)
HTML
PDF
(190KB) (
5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鲜全血在血液分析仪比对试验中的价值.方法 中华医学会校准判断标准是比对仪器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也是比对仪器用新鲜全血检测所得数据与其他仪器所测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的依据.取同血型的常规体检健康人的新鲜全血标本混合成5 mL混合全血,共7管,分别在比对仪器与其余各仪器上测定,以所测数据分析各仪器是否需要调整以及各仪器与比对仪器间各参数的差异百分率.根据校准判断标准决定是否对其余各仪器进行调整.每天取1份新鲜全血标本在各仪器上检测,计算差异百分率,点于L-J质控图上,以判断仪器间的误差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结果 4台仪器精密度良好.校准后比对仪器与其余仪器各评价项目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比较,P均>0.05,相关系数(r)>0.95.因此,不同仪器同一检查项目的 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应用新鲜全血对同一实验室不同血液分析系统进行调整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通过每日计算差异百分率作L-J质控图,可及时发现仪器间的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
POCT法与Roche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比较
黄静沁;李智;于慧;孙仲华;穆福华;左玫
2010, 25(09): 734-736.
摘要
(
568
)
HTML
PDF
(208KB) (
6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即时检验(POCT)法检测心肌标志物三联试条的检测效能.方法 收集80例临床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48例确诊为ACS, 32例为非ACS心脏病)血清样本,以电化学发光法为比较方法,POCT法为实验方法.观察2种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的相关性,并评价POCT检测系统的批内精密度. 结果 POCT法检测低浓度cTn时与电化学发光法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r)=0.25],中、高浓度时相关性良好(r分别为0.80、0.81).POCT法诊断ACS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96%.POCT法检测Myo及CK-MB mass时与电化学发光法的相关性良好(r分别为0.91、0.81).POCT法检测高浓度cTn的变异系数(CV)为5%、Myo为12%、CK-MB mass为14%,低浓度cTn的CV为46%、Myo为10%、CK-MB mass为11%.结论 POCT法检测中、高浓度cTn时与电化学发光法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低浓度时相关性较差.POCT法诊断ACS的特异性较好、敏感性较低.POCT法检测Myo、CK-MB mass与电化学发光法相关性良好,但批内精密度尚需进一步改进.
以生物学变异为质量要求评价免疫球蛋白等项目的过程能力
孙虹;赵崇吉;王凡;牛华;刘琳;蒋红君;苏敏
2010, 25(09): 737-739.
摘要
(
657
)
HTML
PDF
(209KB) (
5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如何以生物学变异为质量目标评价免疫球蛋白、补体等项目的 过程能力.方法 按照室内质量控制的常规方法采用朗道公司2个水平特定蛋白质控品,在4个月时间内每个工作日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等7个项目,计算各项目实际的变异系数(CV)、偏倚、允许总误差(TEa)和σ值.结果 以生物学变异确定的最低TEa作为质量目标时,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C反应蛋白(CRP)的σ值>4.0;补体C3和C4的σ值3.6,IgG的σ值2.5;类风湿因子(RF)的σ值1.5.结论 以生物学变异确定的TEa作为质量目标,能较好地了解各检测项目实际CV、偏倚TEa和σ值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评价其分析过程能力的高低.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其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马明坤
2010, 25(09): 740-743.
摘要
(
297
)
HTML
PDF
(267KB) (
4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感染结膜吸吮线虫及虫体形态观察
庄顺红;徐瑞龙;吴俊琪;马闪珊
2010, 25(09): 743-744.
摘要
(
241
)
HTML
PDF
(127KB) (
5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20株酵母样真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蔡卫洪
2010, 25(09): 745-746.
摘要
(
311
)
HTML
PDF
(117KB) (
3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gG抗A(B)测定中最适反应条件的研讨
胡宁克;黄齐杰;陆欢平;向东
2010, 25(09): 747-748.
摘要
(
309
)
HTML
PDF
(126KB) (
4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动态
2010, 25(09): 748-748.
摘要
(
315
)
HTML
PDF
(194KB) (
3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