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沙 瑶,女,1973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工作。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 临床实验室常拥有多个检测系统。当用自建检测系统(实验室根据自己意愿选择仪器、校准品、试剂等而建立的检测系统)进行样本检验时, 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为实现自建检测系统与配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以达到同一检验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中的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我们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2[1]文件对自建检测系统和配套检测系统血清酶测定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 并通过新鲜混合血清作为量值传递载体, 对自建检测系统进行校准及结果评价。
1.配套检测系统 OLYMPUS AU400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批号646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批号6545、γ -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批号6230、碱性磷酸酶(ALP) 批号6426、 乳酸脱氢酶(LDH) 批号6756、肌酸激酶(CK)批号6365]。
2.自建检测系统 OLYMPUS AU400生化分析仪, ALT(批号081201)、AST(批号081201)、LDH(批号081201)、CK(批号081201)试剂由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公司提供; GGT(批号081105)、ALP(批号090115)试剂由广州华鑫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罗氏cfas校准品(批号 178 820-01)。
3.质控品 Randox通用质控水平2(批号 460UN/4)和水平3(批号 292UE/1)。
4.样本 门诊及住院当日无黄疸、无溶血的新鲜血清, 其浓度选择符合NCCLS EP9-A2文件数据分布建议表的要求。
1.测定原理 ALT、AST、GGT、ALP、LDH、CK 6个项目在配套检测系统和自建检测系统中的测定原理、反应类型和方法相同。
2.初步评估 首先应用NCCLS EP10-A2文件对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进行初步性能评价[2, 3], 评价指标包括偏差、总不精密度、截距、斜率、非线性度、互染率、漂移度。
3.方法比对 因配套检测系统具有溯源性, 故以配套检测系统作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自建检测系统为试验方法进行方法比对试验。测定项目包括ALT、AST、GGT、ALP、LDH、CK。实验前对仪器进行常规维护与保养, 按常规方法进行校准和质控, 室内质控在控时进行测定。在同一工作日分别用配套和自建检测系统对8份样本进行6个项目的双份平行测定, 测定顺序为1→ 8、8→ 1, 经过5个工作日得到40组数据。
4.离群值的检查 按照EP9-A2文件进行方法内和方法间离群值检查。若检查中有2.5%以上的离群值, 可在查找原因后补充试验数据。
5.临床可接受性能判断 计算6个项目在给定医学决定水平(Xc)处的预期偏差及预期偏差的95%可信区间(CI), 根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偏倚[4]计算出各项目在Xc处的允许误差(Ea), 将预期偏差的95% CI与Xc的Ea相比较[5]:(1)Ea> 预期偏差95%CI的上限(预期偏差95%CI的上、下限为负值时, 取其绝对值进行比较), 预期偏差低于可接受偏差的概率很高(r> 0.975), 试验方法与比较方法可以接受; (2)预期偏差95%CI的上限> Ea> 预期偏差95%CI的下限, 则数据显示试验方法的偏差有别于可接受偏差, 试验方法与比较方法相当; (3)Ea< 预期偏差95%CI的下限, 预期偏差高于可接受偏差的概率很高(r< 0.975), 试验方法与比较方法不能被接受。
6.赋值方法 根据方法比对, 临床可接受性能判断为不可接受时, 以患者新鲜血清为临时校准品, 对自建检测系统进行校准。(1)选择患者样本量较多、分析物浓度适中的某个新鲜血清或另外寻找一份浓度适中的新鲜混合血清为“ 临时校准品” , 在配套检测系统进行多次检测(至少3次以上), 取均值; (2)在自建检测系统上, 用配套系统检测“ 临时校准品” 的均值作为校准值校准自建检测系统, 然后对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进行校准验证分析, 即对一批独立患者新鲜血清(6~8例, 分析物浓度分布于整个检测范围)分别在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上测定, 计算每个患者样本2个检测系统结果的偏差, 若所有样本结果偏差均小于根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偏倚, 说明试验(以新鲜血清为临时校准品的校准)初步成功; (3)在经新鲜血清校准后的自建检测系统上, 对日常校准品进行多次检测(至少3次以上), 取均值作为“ 临时校准值” , 对自建检测系统进行校准, 再进行校准验证, 若校准成功, 说明试验(以重新赋值的日常校准品的校准)初步成功; (4)再次按照 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 对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学比较试验, 如果方法学比较结果不如使用新鲜混合血清为临时校准品的比较结果, 说明直接对日常校准品的检测值还不是最佳值。可以根据所有样本结果差异分布上的趋势, 对日常校准品的检测值作微小的调整, 再进行方法学比较试验。如此反复试验, 直至实现试验方法与比较方法相当, 可以接受, 说明日常校准品的赋值对自建检测系统校准成功。
2种检测系统的方法内和方法间均未发现离群值。
1.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的项目有ALT、GGT、ALP、LDH和CK。以上5个项目Ea> 预期偏差95%CI的上限或包含在预期偏差95%CI的上、下限之间, 试验方法与比较方法相当。
2.预期偏差不能接受的项目有AST, Ea< 预期偏差95%CI的下限, 试验方法与比较方法不能被接受。见表1。
![]() | 表1 血清酶测定结果在Xc处的预期偏差及CI |
目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医院广泛使用, 与仪器配套的原装试剂价格昂贵, 可变通性不如不断增加和完善的国产试剂, 但是使用自建检测系统进行患者样本的检验, 测定结果可能存在着偏差。根据国际标准化实验室要求, 检测结果只有直接或间接溯源到参考方法, 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学比较试验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分析和预期偏差评估, 以确保检测结果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本研究应用NCCLS EP9-A2文件分别对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进行了初步性能评价, 试验数据显示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检测范围符合要求。
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 应用NCCLS EP9-A2文件对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进行方法学比较试验。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临床可接受性能的统一判断标准, 有资料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可接受范围的1/2为判断标准[6]。本研究采用根据生物学变异确定的偏倚计算出各项目在Xc处的Ea同预期偏差95%CI相比较的判断标准。此方法能够用更加严密的统计作出结论。结果表明自建检测系统同配套检测系统间存在偏差, 其中ALT、GGT、ALP、LDH和CK的偏差在Xc处均可接受, 基本能得到具有一致临床意义的检测结果, 不用再做校准。AST检测结果在Xc为20、60、300 U/L时的Ea均小于对应预期偏差95%CI的下限, 偏差不可接受。通过以新鲜血清对自建检测系统进行重新赋值后, 各Xc处的Ea均在对应预期偏差95%CI内或大于对应预期偏差95%CI的上限, 偏差可以接受。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到经过新鲜血清赋值传递可以得到自建和配套检测系统一致性的结果。寻求稳定校准品是保持使用自建检测系统对患者样本检测结果可以溯源至配套检测系统的关键。购买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公司冻干校准品, 作为自建检测系统的校准品(以下简称为自建校准品), 为了能长期具有可靠性, 最好能考虑使用2~3年的量。其中要考虑正常条件下的定期校准、更换试剂盒批号的校准、出现失控的校准、仪器保养和更换零件后的重新校准、操作人员变动的校准等需要的自建校准品量; 还有, 为以后更换新的自建校准品时, 新老自建校准品间的对比等需要的校准品量, 都应一并考虑在内。
综上所述, 本研究利用配套检测系统的溯源性对新鲜混合血清定值并传递给自建检测系统的日常校准品, 修正日常校准品的校准值后重新校验检测系统并应用NCCLS EP9-A2文件进行方法比对。赋值前后的试验结果表明, 新鲜混合血清的赋值传递是使不同检测系统的结果具有可比性的有效途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