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4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9-04-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简讯
2009, 24(04): 0-291.
摘要
(
229
)
PDF
(248KB) (
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新生儿干血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朱文斌;王旌;周进福;赵红;林枫;张洪艳
2009, 24(04): 245-247.
摘要
(
418
)
HTML
PDF
(198KB) (
5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生儿干血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筛查过程中可能影响G6PD测定结果 的因素.方法 观察采血季节、新生儿性别及分娩方式、血样采集后样本的贮存条件及时间、干血片取样部位、加酮试剂后血片是否去除和加酮试剂后仪器测定时间等因素对检测结果 的影响.结果 采血季节、新生儿的分娩方式(顺产及剖宫产)、样本贮存条件及时间、加酮试剂后血片的处理方式及仪器测定时间的不同均可引起G6PD结果 的差异.新生儿性别及干血片取样部位对G6PD的测定结果 没有影响.结论 影响新生儿干血片G6PD筛查试验结果 的因素众多,选择最佳检测条件,才能较好保证筛查试验质量.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胡军民
2009, 24(04): 248-250.
摘要
(
336
)
HTML
PDF
(194KB) (
4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正常对照组和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血清G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并分析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LDL-C、hs-CRP和GG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后者血清3项指标水平虽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但仅hs-CRP有差异(P<0.01).血清LDL-C、hs-CRP和GGT水平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GGT、hs-CRP和LDL-C水平,可同时了解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炎性状态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水平,有助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井发红;李敬梅;康炜;王永锋
2009, 24(04): 250-254.
摘要
(
343
)
HTML
PDF
(124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变异血红蛋白对2种基于HPLC原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影响
缪怡;徐雪亮;金洁美;李水军;沈博
2009, 24(04): 251-254.
摘要
(
589
)
HTML
PDF
(258KB) (
5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AC-HPLC)系统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IE-HPLC)系统测定血红蛋白(Hb)结构不同的血液样本中HbAlc的结果 ,评价变异Hb对2种检测系统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2种HPLC系统同时检测HbA1c含量在5%~11%、Hb结构正常的血液样本和含有不同浓度胎儿Hb(HbF)的血液样本以及α-地中海贫血(α-MA)和β-地中海贫血(β-MA)患者血液样本中的HbA1c浓度.结果 对于Hb结构正常、HbA1c含量在5%~11%的血液样本,2种HPLC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HPLC法不受血液样本中HbF的干扰;若血液样本中HbF的含量超过8.8%,IE-HPLC法测定结果 存在一定的偏倚,当HbF含量达70% 时甚至无法测出结果 .对于α-MA和轻型β-MA患者的血液样本,IE-HPLC法的结果 明显高于AC-HPLC法(P<0.01、P<0.05),而重型β-MA患者的样本用IE-HPLC法甚至无法测得结果 .结论 用IE-HPLC法检测含变异Hb、HbF的样本中的HbA1c,结果 可能受干扰;而用AC-HPLC法则不受干扰.
液质联用色谱测定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中丙烯酰胺含量
李薇薇;张珙;李晖;刘志飞;朱琳;吴永宁;乔群
2009, 24(04): 255-259.
摘要
(
303
)
HTML
PDF
(341KB) (
4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可靠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色谱(HPLC-MS/MS)和同位素稀释定量技术,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测定医用聚丙烯酰胺样本及20例聚丙烯酰胺临床样本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以丙烯酰胺标准品为对照,样本经水溶液振荡提取,硅藻土柱净化.色谱条件:MG120 C18色谱柱(5 μm粒径, 150 mm×4.6 mm),柱温均26 ℃;流动相为甲醇∶ 0.1%甲酸=1∶ 9, 流速为0.6 mL/ min;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丙烯酰胺分离良好.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可达3 000 μg/L.加标水平在50 μg/L时,回收率为103.1%,相对标准差(RSD)为6.20%.医用聚丙烯酰胺样本中丙烯酰胺含量为3.9×10-9~3.1×10-8 g/L.20例聚丙烯酰胺临床样本中丙烯酰胺含量为(14.39±6.40)×10-9 g/L.结论 该方法 样本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适合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98例菌血症患者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监测
沈秀芬;刘晓莉;杨旭;胡芸;吴昉
2009, 24(04): 259-263.
摘要
(
305
)
HTML
PDF
(143KB) (
3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分离胶采血管制备血清对血糖、补体C3和NSE测定结果及稳定性的影响
闫存玲;李志艳;燕容;郑新芝;王长虹;刘平;东锦华;冯珍如
2009, 24(04): 260-263.
摘要
(
393
)
HTML
PDF
(271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用分离胶采血管与直空玻璃管制备的血清其血糖(Glu)、补体C3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检测结果 是否具有可比性.同时探讨3个项目在分离胶采血管中保存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采用分离胶采血管与真空玻璃管收集20名志愿者的血清,测定Glu、补体C3和NSE后,将样本置于4℃保存,并分别于6 h、24 h、48 h和72 h后再次测定Glu、补体C3和NSE.结果 真空玻璃管血清与分离胶采血管血清各指标测定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空玻璃管为标准管,分离胶采血管血清测定结果 的偏差均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采用分离胶采血管保存血清,Glu 72 h时测定结果 下降<5%;补体C3 48 h时上升1.6%,72 h时上升>10%;NSE在72 h内的偏差<4.2%.结论 分离胶采血管在Glu、补体C3和NSE的测定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β-D-半乳糖苷酶动力学测定方法探讨及初步临床应用
王蓉;谈介凡;胡军;张建华
2009, 24(04): 264-267.
摘要
(
322
)
HTML
PDF
(251KB) (
4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β-D-半乳糖苷酶(GAL)自动化分析方法 .方法 用2-氯-4-硝基苯基-β-D-半乳糖苷(CNP-GAL)为底物,在pH值4.8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下,在405 nm处测定产物吸光度值的变化,得出GAL活性.用此方法 检测了58名正常体检者及88例患者(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尿毒症32例、糖尿病肾病18例、高血压肾病23例)的GAL水平.结果 本方法 最适pH值为4.8,基质浓度为2.5 mmol/L.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3.44%、5.17%.米氏常数(Km)为0.45 mmol/L.正常对照组GAL中位数(范围)为6.2(4.8~7.8) U/gCr,急性肾功能衰竭组为190(74.2~285.6) U/gCr,尿毒症组为39.6(8.9~161.0) U/gCr,糖尿病肾病组为11.3(5.5~67.0) U/gCr,高血压肾病组为16.1(4.1~137.5) U/gC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精确,可用于自动化分析,并且留样方便,适宜临床常规应用.GAL可作为评价肾小管疾病及肾实质性疾病的一项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2型糖尿病伴抑郁障碍患者C反应蛋白和胰岛功能的变化
黄晓萍;李红;姜维洁
2009, 24(04): 267-270.
摘要
(
286
)
HTML
PDF
(143KB) (
4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高泌乳素血症的应用评价
姜跃炜;奚经巧;朱诗呈;李春梅
2009, 24(04): 268-270.
摘要
(
318
)
HTML
PDF
(205KB) (
5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去除假性高泌乳素(PRL)血症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测定232例高值PRL患者及52名正常体检者血清PRL,血清经PEG沉淀后再次测定其PRL,同时用缓冲液沉淀做对照,并对二者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高值PRL组中巨PRL检出率为25.4%,正常对照组中巨PRL的检出率为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单体PRL组PEG处理前后血清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PRL组和可疑巨PRL组PEG处理前后P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经缓冲液处理前后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值PRL部分是假性升高,用PEG沉淀法筛查高值PRL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价值,能减少对高PRL血症的误诊.
上海市4390名男性体检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韩振格;杨美娟;吴萍;郄中宏
2009, 24(04): 271-273.
摘要
(
323
)
HTML
PDF
(191KB) (
4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上海市健康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以及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华东疗养院健康体检的4 390名上海男性,根据年龄分成 4 组:<50岁组、50~59岁组、60~69 岁组和≥70岁组.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分析各组血清PSA水平.结果 年龄与血清 PSA呈显著相关(r=0.294,P<0.001), 随着年龄的增加,组内平均PSA浓度逐渐增加.不同年龄段的第 95百分位数分别为:<50岁组1.80 ng/mL,50~59岁组 2.50 ng/mL, 60~69岁组3.60 ng/mL,≥70岁组6.30 ng/mL.结论 为了增加 PSA 检测对不同年龄前列腺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应采用不同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宫颈粘液检查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初步应用
俞锡灿
2009, 24(04): 273-277.
摘要
(
272
)
HTML
PDF
(140KB) (
6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葡萄糖对尿液白细胞干化学法测定影响的探讨
席雪芹;穆原;金跃
2009, 24(04): 274-277.
摘要
(
403
)
HTML
PDF
(276KB) (
5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葡萄糖(Glu)对尿液白细胞(WBC)干化学酯酶法(简称干化学法)测定的影响,以提高检测准确率.方法 对584例WBC镜检阳性的临床尿液检测资料回顾分析其Glu和WBC干化学结果 ;选取只有WBC干化学结果 分别为±、+、+ +、+ + +阳性的新鲜尿液各5份,每份2管(每管10 mL),分为Glu加入组和H2O2加入组,分别对每组样本加入不同浓度Glu和H2O2,并进行干化学测定.在Glu加入组每次测定的同时,用去除Glu模块的试条进行重复测定.结果 584例尿检结果 中,Glu + + +组与Glu + + + +组的WBC干化学假阴性率均高于Glu阴性组(P=0.001,P=0.000).WBC干化学阳性检出数随尿Glu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优势比(OR)=0.100,P=0.000],但不受H2O2的影响.结论 尿Glu浓度为83.33 mmol/L(15 g/L)时,尿WBC干化学测定已明显受干扰,其受干扰程度随尿Glu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是Glu干扰了尿WBC干化学测定,而非Glu模块的反应产物H2O2.
不同溯源的两台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方法学比较
陈化禹;耿洁;焦连亭
2009, 24(04): 278-280.
摘要
(
310
)
HTML
PDF
(184KB) (
5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SYSMEX CA6000与STA Compact 2台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的结果 ,了解其偏倚的可接受性.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用2台血凝仪同时测定40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检查离群点并进行直线相关分析,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结果 2台仪器测定结果 均无离群点.直线回归方程为Y Λ=0.851 6X-0.048 7,r=0.992.3个医学决定水平处预期偏倚分别为0.093、0.197、0.791 g/L.结论 纤维蛋白原的3个医学决定水平处预期偏倚95%置信区间下限均低于允许偏倚,SYSMEX CA6000测定结果 与STA Compact测定结果 相当,偏倚可接受.
沉默核干细胞因子基因对HL-60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影响的检测
岳保红;佘红纯;王清霞;刘帅;王园园;蔚利纳;张功员;张钦宪
2009, 24(04): 281-285.
摘要
(
529
)
HTML
PDF
(391KB) (
4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体外沉默白血病细胞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转染后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特征改变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体外合成NS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转染HL-60白血病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评价NS基因沉默和NS蛋白合成抑制效果,倒置显微镜观察活体细胞形态,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血液分析仪测定细胞大小、粒度和均一性变化,髓过氧化物酶(MPO)、α-乙酸萘酯酶(α-NAE)和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测定反映细胞化学特征变化.结果 沉默NS基因导致HL-60白血病细胞发生了形态学变化,细胞核和细胞质出现了进一步分化和成熟特征,Wright-Giemsa染色观察到细胞核碎裂现象,血液分析仪发现细胞变得大小不均并有较多核碎裂和无核的细胞碎片存在,细胞内定MPO、α-NAE酶活性和PAS反应增强.结论 沉默NS基因表达能促使HL-60细胞进一步分化、成熟,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特征发生相应改变,这些形态学变化可以作为研究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依据之一.
一种检测粪便隐血的改良化学法
邵维杰;曹丹如;陈悦;马建伟;陈慧英;陶义训
2009, 24(04): 286-288.
摘要
(
322
)
HTML
PDF
(189KB) (
6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粪便隐血的改良化学法.方法 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为主要原料制备成干片试纸,将试纸浸入粪便样本液,试纸呈蓝色即为阳性.结果 能够检测到样本中血红蛋白(Hb)含量范围为 5~10 000 μg/mL,消化道中蛋白酶对Hb的消化对本法无影响.高浓度Hb样本能够引起免疫法钩状效应,在本法中无影响.结论 改良的TMB方法 要比目前常规使用的化学法更有优势,快速、简便、能够单人份检测,尤其是检测的灵敏度高和检测范围宽.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中同时应用化学法可以检出假阴性反应.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一株临床不常见念珠菌的检验
刘学杰;宣瑛;娄峥
2009, 24(04): 289-291.
摘要
(
314
)
HTML
PDF
(207KB) (
5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1株临床不常见念珠菌的检测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4种不同方法 (ATB、DADE、Remel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对1株不常见念珠菌进行检测.结果 ATB、Remel系统检测结果 为邹褶念珠菌;DADE系统检测结果 为克柔念珠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为近邹褶念珠菌.讨论对于临床不常见的念珠菌,仅用生化反应鉴定是不够的,为了正确鉴定到种,必要时还要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作核酸序列分析.
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
张哲;黄志刚
2009, 24(04): 292-295.
摘要
(
361
)
HTML
PDF
(282KB) (
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术(FCM)快速检测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的方法 .方法 选定了3种代表性染料:碘化丙啶(PI)、FUN-1和DiOC5(3),采用FCM测定60株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对氟康唑(FLC)和两性霉素B(AMB)的敏感性,并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法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PI、FUN-1和DiOC5(3)3种荧光染料均可用于FCM检测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其中PI、FUN-1均可用于FLC和AMB 2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与另外2种染料相比,利用PI染料进行检测的结果 与M27-A法有更好的一致性,并且价廉易得,但其要求药物与细菌的孵育时间较另外2种染料长;DiOC5(3)仅可用于对AM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但其要求药物与细菌的孵育时间最短,只需0.5 h.结论 利用FCM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大大缩短检测时间,但为获得与M27-A法较为一致的结果 ,应针对不同的药物选用不同的染料,设定各自的最佳检测条件.
免疫学检验论著
儿童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宓庆梅;仲人前
2009, 24(04): 296-298.
摘要
(
302
)
HTML
PDF
(214KB) (
4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反复发热、咳嗽、流涕的2~15岁患儿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过敏原IgG抗体,为患儿治疗、康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5例反复发热、咳嗽、流涕的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中医药物调理及治疗. 结果 85例患儿中,94.1%患儿血清蛋清/蛋黄阳性;70.6%牛奶阳性;27.1%小麦阳性;22.4%西红柿阳性;20.0%大米阳性.针对血清中存在的食物过敏原抗体阳性的食物,进行饮食调整,祛除食物不耐受过敏原的因素,同时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用中医药物进行调理和治疗2~3周后,有85.9%的患儿症状明显减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结论 检测食物不耐受过敏原IgG,调整、消除不利的食物进入体内,对患儿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2型糖尿病及并发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陆卫良;丁琳;丁美群;陈永清
2009, 24(04): 298-299.
摘要
(
303
)
HTML
PDF
(114KB) (
2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并发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61例2型糖尿病患者、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5名正常对照组者血浆D-D水平.将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血压并发症组(38例)和无高血压并发症组(23例),并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并发症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并发症组(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状态,D-D测定可预示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以血液改变为首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特点分析
张继红;王韫秀
2009, 24(04): 300-301.
摘要
(
290
)
HTML
PDF
(140KB) (
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以血液改变确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例的特点.方法 搜集以血液首诊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2例印诊为粒细胞减少症,1例印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6(AML-M6).结论 AIDS可以以血液改变为主,且可以首发.因此,对于有血液改变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及时作相关检查,以防止漏诊及误诊.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母亲血浆中胎儿RhCcEe基因的检测
黄东标;万汝根;黄邦智
2009, 24(04): 302-305.
摘要
(
328
)
HTML
PDF
(295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孕妇血浆中胎儿RhCcEe基因的可行性.方法 用QIAamp DNA Kit抽提孕妇血浆DNA,应用9个(D3S1358、VWA、FGA、D5S818、D13S317、D7S820、D8S1179、D21S11、D18S51)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对孕妇血浆样本中DNA进行STR等位基因扩增.同时检测孕妇丈夫外周血来源DNA,通过胎儿父源性等位基因在孕妇血浆中的检出确认胎儿DNA的存在.通过FQ-PCR法检测34例孕妇血浆中胎儿RhCcEe基因,并对出生后婴儿脐带血进行RhCcEe血清学表型分析,回顾性评价胎儿基因分型结果 的准确性.结果 在10例母亲表型为ee纯合子的样本、11例母亲表型为CC纯合子的样本、5例母亲表型为EE纯合子的样本及8例母亲表型为cc纯合子的样本中均分别检测到了母亲所缺少的E、c、e、C基因,这与出生后婴儿外周血血清学分型相吻合.结论 FQ-PCR法是一种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且特异性强的非创伤性产前诊断胎儿RhCcEe基因型的方法 ,当母亲为纯合子时,血将中胎儿RhCcEe基因分型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诊断.
实验室管理
6σ质量管理方式在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室内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孙虹;赵崇吉;蒋宏君;王凡
2009, 24(04): 306-307.
摘要
(
413
)
HTML
PDF
(140KB) (
5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6σ质量管理方式在临床实验室定量分析室内质量控制及检测分析方法 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根据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数据计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共14个项目σ值.结果 14个项目中12个项目σ值>4.0,有2个项目σ值<4.0.结论 临床实验室进行定量分析室内质量控制时,可根据σ值评估其分析过程能力,并采取相应质量控制与整改措施,使其满足临床实验室要求.同时σ值可作为相同允许总误差(TEa)的不同检测项目方法 性能比较,不宜用于不同TEa的检测项目方法 性能比较.
标本管理系统在标本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罗建平;岑东;汪一萍;王奇军
2009, 24(04): 308-310.
摘要
(
257
)
HTML
PDF
(223KB) (
4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人乳头瘤病毒与人类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秦逸秋;王祖兵
2009, 24(04): 311-315.
摘要
(
334
)
HTML
PDF
(402KB) (
3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RNA及其表达水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莉;温旺荣;朱晴晖
2009, 24(04): 316-320.
摘要
(
325
)
HTML
PDF
(362KB) (
4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异常细胞报警的评价与分析
范丽萍;王剑超;王寅;张永为;陆新建;单国勇;汪强
2009, 24(04): 321-322.
摘要
(
313
)
HTML
PDF
(162KB) (
5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临床应用的分析和体会
余悦能;龚江锋
2009, 24(04): 323-324.
摘要
(
338
)
HTML
PDF
(121KB) (
5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