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文斌,男,1969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研究。
探讨新生儿干血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筛查过程中可能影响G6PD测定结果的因素。
方法观察采血季节、新生儿性别及分娩方式、血样采集后样本的贮存条件及时间、干血片取样部位、加酮试剂后血片是否去除和加酮试剂后仪器测定时间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采血季节、新生儿的分娩方式(顺产及剖宫产)、样本贮存条件及时间、加酮试剂后血片的处理方式及仪器测定时间的不同均可引起G6PD结果的差异。新生儿性别及干血片取样部位对G6PD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结论影响新生儿干血片G6PD筛查试验结果的因素众多,选择最佳检测条件,才能较好保证筛查试验质量。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dried blood spot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6-phosph- ate-dehydrogenase(G6PD)in newborns.
Methods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ssay such as collecting blood in different seasons,sampling site, born baby sex, accouchement way (natural labor or caesarean),specimen store condition and time,wiping off blood spots or not and determination times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collection of blood in different seasons, accouchment ways,after adding the copper reagent to wipe off blood spot or not and determination time had influence for G6PD result. The sampling site of dried blood spots and born baby sex had no influence on G6PD result.
Conclusions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noted in newborn screening assay by dried blood spots.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screening best condit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The screening quality can be assured effectively.
目前我国新生儿主要用滤纸干血片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以筛查G6PD缺乏症。新生儿G6PD筛查整个流程包括:血液样本采集、贮存、递送、实验室检测、结果审核发出, 若结果为疑似病例, 需要召回复检、确诊。由于滤纸为血样载体, 而被检测物在血样中含量甚微, 检测结果在整个流程中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检测结果的偏低或偏高。因此, 为了加强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我们系统分析了新生儿G6PD筛查试验的影响因素, 为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新生儿出生72 h后, 在新生儿足跟的内、外侧采血, 滤纸血片(S& S903滤纸)样本自然阴干后装入塑料袋中置2~8 ℃冰箱保存。
试剂采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G6PD 试剂盒, 仪器为WALLAC公司的Victor-2多标记分析仪。
1. 2006年我院共筛查新生儿10 933人份, 对出生月份、性别、生产方式进行分析。
2. 随机抽取115例样本, 分别放置1、2、3、4、5、7 d后进行检测分析。其中100例样本置2~8 ℃冰箱贮存, 15例样本置室温贮存。
3. 随机抽取120例样本进行打孔血片位置(血片中央和边缘)的检测结果分析。
4. 随机抽取124例样本进行血片去除前后的检测结果分析。
5. 加入酮试剂后, 对即刻、5、10、15 min时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用SSPS for Windows 10.5软件统计包进行方差齐性分析F检验和样本均数t检验。
对10 933例新生儿血样按季节进行分组, 其结果见表1。季节的方差齐性分析结果为F=13.63、P=0.000, 表明各季节之间G6PD值方差不齐。春、夏季结果相近, 秋、冬季结果无差异, 春夏季与秋冬季结果差异明显(P< 0.01)。
![]() | 表1 季节对干血片G6PD测定结果的影响( |
对10 933例新生儿血样按性别分为男6 025例, 女4 908例, G6PD结果分别为(4.85± 1.11)、(4.85± 1.11) U/gHb。性别之间G6P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对10 933例新生儿血样按生产方式取顺产和剖宫产的10 733例进行分组。顺产6 477例, G6PD为(4.84± 1.09) U/gHb; 剖宫产4 256例, G6PD为(4.89± 1.07) U/gHb。不同生产方式之间G6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冰箱贮存 试剂盒说明书要求干血样样本凉干后要置2~8 ℃冰箱贮存并于7 d内测定。将100例样本置冰箱1、2、3、4、5、7 d后进行G6PD测定, 结果见表2。血片放置冰箱贮存1~5 d与当日检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其酶的平均活性分别下降了6.2%、7.3%、10.5%、11.6%、20.4%。第7天的检测值是样本在常温运送的条件下保存2 d, 然后放置冰箱保存5 d检测的, 其酶活性下降了28.3%。
![]() | 表2 100例样本置冰箱贮存不同时间的G6PD值( |
2.室温贮存 15例样本在当日测定及在室温条件下贮存1、3 d后进行G6PD测定, 结果分别为(5.65± 0.86)、(4.39± 0.78)、(3.62± 0.66) U/gHb。血片室温放置1、3 d与当日检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其酶的平均活性分别下降了22.3%、35.9%。
在120例样本血斑中央与边缘各打孔取一个血片进行G6PD检测。检测结果中央为(4.26± 0.93) U/gHb、边缘为(4.23± 0.81) U/gHb。表明血斑打孔取样位置对结果无影响。
124例样本在加酮试剂后未去除血片直接检测和与将血片去除后检测G6PD的结果分别为(4.18± 2.68) U/gHb和(5.00± 1.34) U/gHb。血片去除后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去除前(P< 0.001)。
124例样本在加酮试剂后将血片去除并分别于即刻、5、10、15 min时进行测定, 结果见表3。放置5、10、15 min检测的结果与即刻检测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其酶的平均活性分别下降了3.2%、5.4%、8.0%。
![]() | 表3 124例样本不同测定时间的G6PD值( |
用干血片法进行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筛查, 方法简单, 操作简便, 适合大规模筛查[1]。但在整个筛查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置不当均可导致检测结果的变化:如结果偏低, 出现假阳性, 造成召回率增加, 不仅增加召回工作量, 同时对新生儿的监护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心理上的负担; 结果偏高, 出现假阴性, 可使一些杂合子病例漏检。因此, 加强对采血人员、检验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和各筛查环节的质量控制, 克服漏诊的主观因素之后, 选择灵敏度、特异性高的筛查方法, 并控制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 对减少漏检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发现, 贮存时间对G6PD测定的结果影响最大, 在室温下分别贮存1、3 d, 其酶的平均活性分别下降了22.3%、35.9%, 与文献报道相近[2]。即使在2~8℃冰箱下贮存1~5 d, 其酶的平均活性也分别下降了6.2%、7.3%、10.5%、11.6%、20.4%。第7天的检测值是样本在常温运送的条件下保存2 d, 然后放置冰箱保存5 d后检测的, 其酶活性下降了28.3%。表明G6PD失活的速度较快, 最好能当日测定, 如不能当日测定, 应将样本干透后立即置于2~8℃冰箱下贮存, 最好在5 d内测定完毕, 并严禁在易引起酶失活的环境下干燥血片(如阳光下曝晒、暖气烘干等)。此外加快样本递送到筛查中心实验室的频率, 缩短样本贮存在各医疗保健机构的时间, 以有利于提高G6PD检测的准确性。
新生儿出生季节、加酮试剂后血片的去除与否和测定时间也会引起检测结果的差异。春夏季与秋冬季结果有差异; 顺产与剖宫产之间也存在差异, 在取临界值时应注意。加酮试剂后血片去除前测定的结果明显低于去除后的结果, 其原因是所测定的血滤纸片在加入酮试剂后未沉入反应板的井底, 纸片悬浮在上面, 造成纸片阻挡激发光射和荧光反射, 仪器检测到的荧光强度减弱所致。随着测定时间的延长, G6PD结果不断下降, 所以应及时进行测定。
新生儿的性别及样本的取样位置不影响检测结果。文献报道[3, 4]在测定促甲状腺素(TSH)时不同取样部位的结果有差异, 边缘高于中央, 认为是血滴在虹吸作用下向滤纸的四周扩散, 在边缘部位血清含量高于中央, 但也有报道结果没有影响[5]。本研究认为取样位置不同不会对G6PD结果产生影响, 其原因是所测定的G6PD集中在红细胞上, 不存在血清向四周扩散时产生的周边堆集效应。
综上所述, 我们应在整个筛查流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严格把好各个环节的质量, 避免对测定结果产影响的不良因素, 才能提高新生儿筛查质量, 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