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4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9-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16S rRNA基因的检测
王敏;姜叶灵;李先平
2009, 24(03): 165-168.
摘要
(
280
)
HTML
PDF
(384KB) (
6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菌16S rRNA基因检测,探讨PCR方法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学病因的价值.方法 收集10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采用PCR法检测前列腺液中细菌16S rRNA基因,并测定和分析所得片段的DNA序列.对培养结果与PCR法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102份前列腺液标本中,细菌培养法18例阳性,84例阴性,阳性率17.7%;PCR法71例阳性,31例阴性,阳性率69.6%.细菌培养法与PCR法检测结果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结果显示DNA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结论 PCR技术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重组PEDF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膀胱癌效应的研究
蒋华;陈建红;王卫东;杭霞;张荣良;姜昊文;丁强
2009, 24(03): 169-172.
摘要
(
307
)
HTML
PDF
(349KB) (
4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视网膜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膀胱癌细胞J82 的杀伤作用.方法 将PEDF cDNA 克隆入pENTR-TOPO中,通过同源重组接入腺病毒载体,用脂质体转染入人胚肾293细胞中,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Ad-PEDF.将重组腺病毒颗粒体外感染J82细胞后,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并在软琼脂中测定克隆形成能力.将感染装有PEDF 基因的病毒的J82细胞注入裸鼠皮下,观察PEDF 的抑瘤能力.结果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证实感染PEDF 腺病毒的J82细胞中有PEDF 蛋白的正确表达.将重组腺病毒颗粒体外感染J82,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软琼脂试验显示感染PEDF后能抑制克隆的形成. 感染PEDF腺病毒的膀胱癌细胞在裸鼠皮下形成的种植瘤的体积与感染对照病毒的种植瘤相比有显著减小.结论 PEDF 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比较研究及临床结果分析
肖敏敏;黄升海;陈健康;吴同生
2009, 24(03): 173-176.
摘要
(
456
)
HTML
PDF
(279KB) (
5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3种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并结合患者治疗前HBV 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免疫标志物和YMDD变异后HBV DNA载量等临床信息进行结果分析.方法 分别以荧光定量PCR(FQ-PCR)、通用模板信号扩增PCR(U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法(PCRmnh-ELISA),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出现HBV DNA由阴转阳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YMDD变异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并对3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测序,比较他们的特异性.结果 FQ-PCR、UT-PCR和PCRmnh-ELISA对YMDD变异的检出率分别为:53.85%、48.08%、73.07%,FQ-PCR和UT-PCR均与PCRmnh-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与UT-P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检测结果不一致的17例标本进行了测序,FQ-PCR、UT-PCR、PCRmnh-ELISA与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4.1%、70.6%、29.4%,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比较,FQ-PCR检测HBV YMDD变异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能同时检测出野生株和变异的混合感染,与测序结果相符,是诊断HBV YMDD变异较好的方法.
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沙丹;凌霞;肖勇;吴家林;张敬平
2009, 24(03): 177-181.
摘要
(
361
)
HTML
PDF
(512KB) (
6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沙门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 本研究依据沙门菌侵袭基因正调节蛋白(hilA)基因、变形杆菌溶血素(hpm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pSa-442序列,运用Primer Premier 5.0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预计PCR扩增的目的 基因片段分别为为580 bp、401 bp、256 bp.通过对单管多重PCR扩增的特异性、敏感性分析以及建立L16(43)正交试验对单管多重PCR扩增条件如引物浓度、dNTP浓度和Tm值等的优化,建立了快速同时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单管多重PCR方法.结果 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4.07 pg沙门菌DNA,140.85 ng变形杆菌DNA,1.41 ng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模拟检测食品中的混合3种菌,4 h培养后样品的最低检测限度分别为:沙门菌100 菌落形成单位(CFU)/mL、变形杆菌101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CFU/mL.结论 该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验周期短,可用于对食品中多种致病菌的快速诊检和监控.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同型半胱氨酸及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罗丹;鄢盛恺;程歆琦;宋耀虹
2009, 24(03): 182-185.
摘要
(
333
)
HTML
PDF
(356KB) (
4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我国北方汉族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及Hcy代谢相关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的844ins68的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 检测104例2型DM合并CHD患者(DM合并CHD)、127例2型DM患者、61例CHD患者和91名健康对照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CBS 844ins68基因多态性.结果 DM合并CH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DM组及对照组(P<0.01).DM合并CHD组与CHD组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M组与对照组之间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CBS 844ins68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cy水平、年龄、TC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2.117(1.081~4.145)、1.105(1.070~1.142),1.023(1.005~1.042)(P均<0.05).CBS 844ins68的OR值(95%CI)为1.254(0.229~6.867)(P>0.05).结论 高Hcy水平是我国北方汉族人2型DM合并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BS 844ins68基因多态性不是2型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双色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
罗红权;陈新敏;梁家智;薛峰;丁显平
2009, 24(03): 186-189.
摘要
(
398
)
HTML
PDF
(363KB) (
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及其应用于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方法 合成21号染色体单拷贝基因DSCR1特异的引物和TaqMan探针以及1对非21号常染色体单拷贝基因GAPDH特异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其中检测DSCR1基因的探针标记6-羧基荧光素(FAM),检测GAPDH基因的探针标记六氯(HEX)荧光素;提取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及胎儿羊水脱落细胞标本的DNA为模板,在同一PCR扩增管中同时进行2种基因的双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he double chromatograph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C-FQ-PCR),分别定量测定DSCR1基因和GAPDH基因的含量,并计算每个标本2种基因剂量的比值;采用该基因检测技术检测23例唐氏综合征患者、20名正常人和100例羊水,与染色体检查诊断结果对比,判断该技术在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30 μL FQ-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最少约0.05 ng基因组DNA能够稳定地获得扩增曲线;实验表明23例染色体检测为唐氏综合征患者的GAPDH与DSCR1的差值为0.65±0.17, 以2-△CT方法计算DSCR1与GAPDH拷贝数的比值范围为1.77~1.39.而20例染色体检测为正常人的GAPDH与DSCR1的差值为0.06±0.18,计算DSCR1与GAPDH拷贝数的比值范围为1.18~0.92;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00例羊水细胞的检测中,以DSCR1与GAPDH拷贝数的比值大于1.35为唐氏综合征的判定标准,发现2例为患儿,其余98例为正常,与染色体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双色荧光定量PCR检测唐氏综合征是一个可行的、快速的、准确的、高通量的、费用较为低廉的检测方法,该法在唐氏综合症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PPAR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唐新;林婴;黄文芳;饶绍琴;张本;马誓;刘晓琦;杨正林;尹一兵
2009, 24(03): 190-193.
摘要
(
482
)
HTML
PDF
(289KB) (
5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PPAR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DM)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测定593例2型DM患者及626名正常健康者SNPs rs1801282、rs12636454和rs11128597基因型,分析其与2型DM及血脂水平的关系.基因分型采用单碱基延伸法(SBE).结果 2型DM组SNPs rs1801282、rs12636454和rs1112859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2型DM组中rs1801282 AB+BB基因型总胆固醇(TC)、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AA基因型(P均<0.01).rs12636454 AA基因型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AB+BB基因型(P<0.05).rs11128597 AA基因型血糖水平高于AB+BB基因型(P<0.01).结论 PPARG基因与中国汉族人2型DM无直接相关,但可能参与2型DM的血糖水平和脂质代谢的调节.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参考范围的设立及在糖尿病肾功能评价中的作用
张海晨;宋云霄;蔡海斌;葛雯;尤闻世
2009, 24(03): 194-195.
摘要
(
340
)
HTML
PDF
(157KB) (
4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确立本实验室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参考范围和界定肾功能不全分期的Cys C水平.方法 检测120名健康体检者Cys C水平,确立本实验室Cys C参考范围.选取200例血肌酐(Cr)为45~1 001 μmol/L的样本,进行血清Cr、尿素(Urea)、尿酸(UA)和Cys C检测,了解Cys C与Cr的相关性;测定100例糖尿病患者的Cys C,了解其Cys C水平.结果 本实验室健康人群Cys C参考范围为≤1.02 mg/L,Cys C与Cr的相关系数(r)为0.734 6,Cys C水平在 2.18~3.15 mg/L和≥3.16 mg/L可分别作为界定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期的衡量标准,糖尿病患者的Cys C水平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结论 Cys C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状况的理想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白藜芦醇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李永军;孙晓慧;王崇
2009, 24(03): 196-200.
摘要
(
381
)
HTML
PDF
(567KB) (
4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对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ax 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于Eca109 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及survivin、bax 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能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白藜芦醇可以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survivin蛋白并协同抑制bcl-2 蛋白的表达.结论 白藜芦醇能明显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ax表达、抑制survivin和bcl-2表达有关.
PCT在预测危重病患者发生MODS或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
钟磊;徐建彪;徐庙根;沈建法
2009, 24(03): 201-204.
摘要
(
380
)
HTML
PDF
(316KB) (
5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120例,采用APACHEⅡ评分评价患者的病情,并据此分组;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 APACHEⅡ评分高评组(>25分)患者的血清PCT阳性率、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中评组(15~25分)和APACHEⅡ评分低评组(<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r=0.685,P<0.05).PCT<10 μg/L的患者均未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MODS或死亡者PCT浓度始终维持较高水平(>10 μg/L).结论 血清PCT是一个预测患者发生MODS或死亡风险的较为敏感的指标.
健康人群外周血各类血细胞CD55/CD59的表达
丁磊;胡翊群;姜叙诚
2009, 24(03): 205-207.
摘要
(
299
)
HTML
PDF
(216KB) (
5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外周血细胞CD55/CD59表达情况.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膜上CD55/CD59表达.结果 80名健康人外周血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膜上CD55/CD59表达不同.正常红细胞CD55/CD59双阳性的红细胞中位数为85.100%,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细胞<0.200%;正常中性粒细胞双阳性细胞中位数为99.900%, PNH细胞<0.100%;单核细胞双阳性细胞的中位数为93.000%,PNH细胞<2.900%.淋巴细胞双阳性细胞中位数为72.600%,PNH细胞<18.000%.正常淋巴细胞中所含的PNH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细胞(P<0.01),且主要为T淋巴细胞.结论 健康人的外周血各种血细胞CD55/CD59表达不同,分析结果有助于对PNH等干细胞疾病的诊断和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一种新的急性细菌感染实用临床指标
王佳;符布清;汪小蓉;彭丽晨
2009, 24(03): 208-210.
摘要
(
549
)
HTML
PDF
(177KB) (
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由Beckman-Coulter LH 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产生的VCS参数-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是否能作为新的急性细菌感染指标.方法 采用LH750血液分析仪测定124例菌血症患者和129名健康人的NDW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W值显著增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见于白细胞数正常或者低于正常的菌血症患者.结论 在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方面,NDW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中性粒细胞VCS参数--NDW将有可能作为辅助诊断细菌感染又一实用指标.
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实验研究
许蕾;宋颖;李泳;李栋成;朱俊;朱秀兰;金大鸣;陈悦
2009, 24(03): 211-214.
摘要
(
345
)
HTML
PDF
(265KB) (
6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液学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在血小板计数(BPC)方面的应用.方法 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BPC参考方法计数处理过的全血标本中的血小板(PLT),并利用相关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文件中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法,计算BPC过程中的不确定度.结果 本实验研究评价了影响参考方法BPC的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而所占比例最大因素为天间误差因素,其次是瓶间误差因素,天内误差和仪器校准因素所占比例较小;处理过的全血标本中BPC的扩展不确定度(扩展因子 k=2)和95%置信区间为(189.6±5.4)×109/L.结论 在规定了测量过程和分析样品类型时,不确定度能反映多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确定度能适用于该项目的 测量值,有利于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史伟峰;王玉月;李美忠;周军
2009, 24(03): 215-218.
摘要
(
300
)
HTML
PDF
(312KB) (
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常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和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16种相关耐药基因,并用DNA测序仪测序.结果 120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为44.2%(53株).从5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TEM、SHV、CTX-M-1群、CTX-M-9群、OXA-1群、LEN、OKP和DHA 8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5.5%、22.6%、18.9%、7.5%、11.3%、5.7%、3.8%和41.5%,其中2株菌同时检出6种β-内酰胺酶基因.基因测序证实为TEM-1、TEM-11、SHV-13、SHV-28、CTX-M-22、CTX-M-55、OXA-1和OKP-6等.结论 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已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儿童肠球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检测
吕萍;徐樨巍;宋文琪;董方;杨永弘;沈叙庄
2009, 24(03): 219-222.
摘要
(
349
)
HTML
PDF
(311KB) (
4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儿童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特征及其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常用抗菌药物对152株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肠球菌Ⅰ类整合子和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 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6.8%、95.2%和84.1%,粪肠球菌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3.6%、18.0%和49.4%,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01);粪肠球菌中有2株对万古霉素的MIC为8 μg/mL,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均敏感.儿童多重耐药肠球菌发生率高达93.7%.屎肠球菌耐药模式以耐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四环素、高水平庆大霉素6种抗菌药物为主,占屎肠球菌的59%,粪肠球菌以耐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氯霉素、高水平庆大霉素5种抗菌药物为主,占粪肠球菌的26%.全部152株肠球菌未检测到Ⅰ类整合子,仅有5株检测到Ⅰ类整合酶基因.结论 儿童肠球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儿童肠球菌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和Ⅰ类整合酶基因尚无明显关系.
ADA、TB-Ab-IgG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沈丽
2009, 24(03): 223-225.
摘要
(
353
)
HTML
PDF
(181KB) (
5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胸水和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抗体(TB-Ab-IgG)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和酶连续监测法对117例患者进行胸水和血清TB-Ab-IgG和ADA检测分析.结果 8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血清中TB-Ab-IgG的敏感性分别为62.0%和70.1%,特异性分别为93.1%和86.6%.ADA活性在结核性和癌性胸水中分别为52.51和10.26 U/L(P<0.01).以胸水ADA≥40 U/L做为诊断结核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79.3%,特异性为86.6%;以胸水ADA/血清ADA>1.00为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96.6%.结论 胸水和血清ADA、TB-Ab-IgG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和非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血清脂肪酶检测在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巩继勇;陈晓蓓
2009, 24(03): 226-227.
摘要
(
360
)
HTML
PDF
(180KB) (
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酶(LPS)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之间的联系.方法 以速率比浊法测定1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17例肾病、22例肾炎、31例肾结石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LPS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ARF、CRF组血清LP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肾结石组、肾炎组及肾病组(P<0.05,P<0.01),CRF组血清LPS水平高于ARF组(P<0.05),而其他4组间LP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是一种反映ARF、CRF较好的血清酶学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癌胚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学研究
王高生;李立和;魏荣华;应希堂;胡国茂;李振甲;王建梅
2009, 24(03): 228-230.
摘要
(
406
)
HTML
PDF
(206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癌胚抗原 (CEA)检测试剂盒.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用2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与CEA分子上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用1株单抗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用另1株单抗标记碱性磷酸酶(ALP)制成酶标抗体.在包被微孔中加入CEA校准品或待测血清及酶标抗体,温育后即形成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的复合物,充分洗涤后加入化学发光底物液,于30~90 min内测定其发光强度(RLU),根据标准曲线即可算出标本中CEA的含量.结果 该试剂盒其敏感性可达0.058 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5.5%~9.3%和10.2%~12.2%.经实验表明,CLIA与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呈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1、0.984;平均回收率为97.3%.结论 新研制的CEA CLIA试剂盒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输血引起Rh抗体7例分析
徐凤娟;叶宏辉;倪映华;金佩;王静;赵英
2009, 24(03): 231-232.
摘要
(
238
)
HTML
PDF
(137KB) (
4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输血引起Rh血型抗体的频率并鉴定抗体特异性.方法 采用凝聚胺介质试剂与抗球蛋白介质试剂分别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采用吸收放散试验鉴定抗体特异性,并检测抗体的Ig类型及效价.结果 5 600例输血的患者共检测出Rh抗体7例,检出率为0.125%.抗体特异性为:抗-cE 2例,抗-E 2例,抗-C、抗-c和抗-D各1例.结论 检出的Rh抗体,以抗-E和抗-E相关抗体为主,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是当前Rh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
匹拉米洞化学法和双联试纸条法检测粪便隐血方法学评价
余悦能
2009, 24(03): 232-234.
摘要
(
276
)
HTML
PDF
(250KB) (
7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用化学法和免疫法作隐血试验比较,为检验及临床提供参数.方法 采用匹拉米洞化学法和双联试纸条法检测粪便隐血,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 两法作灵敏度比较,双联试纸条法的灵敏度高于匹拉米洞法;特异性比较则双联试纸条法特异性较高;干扰试验比较,双联试纸条法对各种干扰因素均无干扰.进行临床验证,双联试纸条法对检出下消化道肿瘤的阳性率高于上消化道肿瘤的阳性率.结论 双联试纸条法较以往使用的匹拉米洞化学法除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还具有能定量分析的特点.双联试纸条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最低浓度为0.15 μg/mL,显然比化学法灵敏度高;对鸡、鸭、羊、猪等动物血样本的检测均为阴性;对铁剂、维生素C和口服中药等均无干扰.因此,在选择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时,应首选双联试纸条法,这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具有很大意义.
实验室管理
宝山区一级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分折
顾继安;王文惠;许元初;杨卫华;陈琪;许景艺;杨振华
2009, 24(03): 234-236.
摘要
(
329
)
HTML
PDF
(250KB) (
4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分析宝山区辖区内17家一级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情况,使用各种方法改进生化检验质量水平,为辖区内生化结果互认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混合血清和质控品进行盲点调查,对结果用变异系数(CV%)和西格玛(σ)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区17家医院2006年9项2个浓度水平18个项次的常规生化检测项目中CV%≤5%为4个,2007年为14个;σ>3的2006年有1个,2007有11个,结果显示2007年有明显进步.结论 通过加强对一级医院生化检验质量的督查,对一些不符合要求项目分析原因加以改进,使其检验结果达到一致性.
综述与讲座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与能量代谢相关研究
蔡德丰;陆元善
2009, 24(03): 237-240.
摘要
(
244
)
HTML
PDF
(300KB) (
4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肌酸激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立萍;阿祥仁;黎莉;宋玉君;李子安
2009, 24(03): 241-241.
摘要
(
330
)
HTML
PDF
(68KB) (
5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多胺检测快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陈萍;洪开听;夏邦世;周文军;沈忠海
2009, 24(03): 242-243.
摘要
(
473
)
HTML
PDF
(138KB) (
5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分析
向代军;闫惠平;刘妍;王忠;檀玉芬
2009, 24(03): 244-244.
摘要
(
323
)
HTML
PDF
(81KB) (
3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