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钟 磊,女,1972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120例,采用APACHEⅡ评分评价患者的病情,并据此分组;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
结果APACHEⅡ评分高评组(>25分)患者的血清PCT阳性率、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中评组(15~25分)和APACHEⅡ评分低评组(<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 r=0.685, P<0.05)。PCT<10 μg/L的患者均未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MODS或死亡者PCT浓度始终维持较高水平(>10 μg/L)。
结论血清PCT是一个预测患者发生MODS或死亡风险的较为敏感的指标。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procalcitonin (PCT) level and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Ⅱ) score and prognosi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A total of 120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APACHEⅡ score. The serum levels of PCT, C-reactive protein (CRP),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and interleukin-6(IL-6) were measured on 1, 3, 5 and 7 d after the admission.
ResultsThe serum levels of PCT, CRP, IL-6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 P<0.05) in high APACHEⅡ score group(>25) than in middle (15-25) and low (<15) APACHEⅡ score grou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CT level and APACHEⅡ score ( r=0.685, P<0.05). The patients with PCT<10 μg/L all survived and no case of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complication was found. The PCT always maintained a high level (> 10 μg/L) in the patients dying or with MODS complication.
ConclusionsThe serum PCT level can be used in predic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MODS or the risk of death.
严重创伤、感染、缺血缺氧及休克等应激状态下均可引起机体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失控, 从而介导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组织损伤, 严重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并发症以致死亡。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和重症监护水平明显提高, 但严重脓毒症、MODS等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 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是具有代表性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近年来, 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指标, 在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2, 3], 但血清PCT水平对预测患者发生MODS或死亡风险价值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检测了120例各种危重病患者血清PCT、CRP、TNF-α 、IL-6水平, 并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 (APACHEⅡ )评分系统[4]进行评分, 以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清PCT、CRP、TNF-α 、IL-6测定与APACHEⅡ 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
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于桐乡市中医院ICU的危重病患者120例, 男70例, 女50例, 年龄(48.5± 13.4)岁, 其中包括复合型严重多发伤60例, 感染性休克19例, 急性脑血管病、肝昏迷、急性心肌梗死等内科危急重病26例, 大手术后1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第1个24 h内的综合情况将患者按APACHEⅡ 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据此分为3组:APACHEⅡ 评分> 25分的32例为高评组、APACHEⅡ 评分15~25分的68例为中评组和APACHEⅡ 评分< 15分的20例为低评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 男17名, 女13名, 年龄(42.3± 10.7)岁。各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ODS的诊断根据199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制定的MODS分期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
患者入ICU后第1、3、5、7天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4 mL, 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 置-20 ℃冰箱保存。IL-6、TNF-α 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仪器为GC-911型γ -计数仪, 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血清CRP测定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在日立7170S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试剂盒由英国朗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血清PCT测定采用半定量胶体金免疫色谱法(PCT浓度≥ 0.5 ng/mL判断为PCT阳性), 试剂盒由德国B.R.A.H.M.S.Diagnostica 提供。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一、危重病患者在入ICU后第1、3、5、7天时高评组患者的血清PC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中评组和低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中评组血清PCT阳性率亦明显高于低评组(P< 0.05)。正常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均未检出PCT阳性。不同时间段各组PCT阳性率比较见表1。
二、危重病患者不同APACHEⅡ 评分组各时间段PCT水平见表2。APACHEⅡ 评分高的患者组中PCT浓度增高, 且高PCT浓度的患者比例增多。PCT浓度与APACHEⅡ 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r=0.685, P< 0.05)。PCT< 10 μ g/L的患者均未发生MODS, 发生MODS或死亡者PCT浓度始终维持较高水平(> 10 μ g/L)。
![]() | 表1 危重病患者不同时间段各APACHE Ⅱ 评分组PCT阳性率比较[例(%)] |
![]() | 表2 危重病患者不同APACHEⅡ 评分组各时间段PCT水平 |
三、危重病患者不同时间段各APACHEⅡ 评分组CRP、TNF-α 、IL-6水平变化情况见表3。组间比较发现高评组与中、低评组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且各组组内比较后发现第1、3、5、7天血清IL-6水平有逐步升高趋势(P< 0.05)。高评组和低评组CRP水平在第5、7天出现明显差异(P< 0.05)。TNF-α 水平在各APACHEⅡ 评分组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测得正常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的IL-6、TNF-α 、CRP的结果分别为(102.3± 40.5) ng/L、(1.1± 0.3)μ g/L、(4.3± 2.7)mg/L, 与各APACHEⅡ 评分组CRP、TNF-α 、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 表3 危重病患者不同时间段各APACHEⅡ 评分组CRP、TNF-α 、IL-6水平变化情况( |
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是降钙素的前体蛋白质[5], PCT在脓毒症和感染的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 且升高程度可以反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6]。2001年国际脓毒症会议已把PCT作为脓毒症诊断指标之一[7]。MODS是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等原发病发生24 h后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危重病患者一旦发展为MODS, 预后不良。Wanner等[8]对创伤患者血清PCT水平与MODS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 发生MODS的患者较未发生者血清PCT水平明显增高。本研究显示, APACHEⅡ 评分高评组在第1、3、5、7天时先后有2例(6.3%)、6例(18.8%)、8例(25.0%)、15例(46.9%)患者发展为MODS或死亡, 而中评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1.5%)、3例(4.4%)、8例(11.8%)、12例(17.6%), 提示2组患者血清PCT对MODS及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作为预测危重病患者是否发展为MODS或死亡的指标。
APACHEⅡ 评分综合了危重病患者预定的12项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参数, 被认为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并与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血清PCT阳性率水平APACHEⅡ 评分高评组均显著高于APACHEⅡ 评分中评组及低评组(P< 0.05), PCT水平与APACHEⅡ 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r=0.685, P< 0.05), 且发生MODS或死亡者PCT浓度始终维持较高水平(> 10 μ g/L), 提示PCT异常升高并持续维持高浓度, APACHEⅡ 评分也相应增高, 即PCT浓度增高与APACHEⅡ 评分增高(或发生MODS或死亡)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观察到, PCT阳性且浓度越高, 发生MODS可能性越大, 与Hatherill等[9]报道相一致。Delevaux等[10]研究结果显示, PCT> 0.5 μ g/L作为细菌感染指标, 敏感性为65%、特异性为96%, 且在区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时较CRP更有价值。血PCT的产生受到细菌毒素与炎性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的调节[11]。IL-6、TNF-α 、CRP是具有代表性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 本研究中患者入院第1、3、5、7天, APACHEⅡ 评分高评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中评组和低评组(P< 0.05), 而CRP直至第5天才观察到APACHEⅡ 评分高评组明显高于低评组(P< 0.05), 但与中评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明IL-6浓度增高与APACHEⅡ 评分增高(或发生MODS或死亡)的关系比与CRP的关系更为密切。TNF-α 浓度与危重病患者MODS的发生或死亡无相关性, 为非敏感性指标。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检测CRP是评价感染所致炎症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 CRP在细菌感染后升高, 其达到高峰所需时间较PCT长, 且持续时间较长。虽然CRP检测简单、快速, 但有资料表明, 其敏感性低于PCT, 特别是对危重病感染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不如PCT [12], 本研究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因此, 对危重病患者动态监测血清PCT可以作为预测发生MODS或死亡风险较敏感的指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