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脂肪酶检测在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巩继勇, 陈晓蓓
宁波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浙江 宁波 315010

作者简介:巩继勇,男,1977年生,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于生化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酶(LPS)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之间的联系。

方法

以速率比浊法测定1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17例肾病、22例肾炎、31例肾结石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LPS水平并作比较。

结果

ARF、CRF组血清LP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肾结石组、肾炎组及肾病组( P<0.05, P<0.01),CRF组血清LPS水平高于ARF组( P<0.05),而其他4组间LP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LPS是一种反映ARF、CRF较好的血清酶学指标。

关键词: 脂肪酶; 肾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Q5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09)03-0226-02
Abstract
Keyword:

脂肪酶(LPS)主要由胰腺细胞分泌, 绝大多数进入十二指肠, 只有极少部分进入血液, 故在正常人血清中只能检测出低水平的LPS。在胰腺炎发作后, 胰腺腺泡被大量破坏造成胰管堵塞, 阻碍LPS进入十二指肠而返流入血, 血清LPS活力迅速升高, 所以LPS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在肾脏疾病的诊治中应用较少。但我们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血清LPS常升高。为了解LPS是否可以成为反映肾功能衰竭的一种血清酶学指标, 我们测定了ARF和CRF患者的血清LPS水平, 并与健康体检者及其他肾脏疾病患者作比较。

材料和方法
一、患者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肾功能衰竭组均为血透或腹透患者。ARF 11例, 男8例, 女3例, 年龄26~49岁; CRF 24例, 男13例, 女11例, 年龄33~67岁, CRF患者包括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1例、狼疮肾3例、肾炎引发肾功能衰竭3例。肾病组17例, 男8例, 女9例, 年龄25~46岁; 肾炎组22例, 男11例, 女11例, 年龄16~51岁; 肾结石组31例, 男17例, 女14例, 年龄29~71岁。对照组为本院健康体检者30名, 男16名, 女14名, 年龄30~60岁。

二、方法

素食3 d后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 分离血清待测。仪器为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PS试剂由日本协和株式会社生产, 宁波江北康森公司提供。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文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资料用 x̅± s表示, 用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的双侧q检验(Newman-Keuls)作统计分析。

结 果

ARF和CRF组血清LP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肾结石组、肾炎组及肾病组(P< 0.05、P< 0.01), CRF组血清LPS水平高于ARF组(P< 0.05), 而其他4组间LP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ARF组、CRF组、肾病组、肾炎组、肾结石组及对照组血清LPS水平比较
讨 论

LPS是一类催化长链脂肪酸三酰甘油水解的糖蛋白, 必须在胆盐和共脂肪酶的存在下才具有完全的催化活性。LPS和共脂肪酶合成于胰腺的腺泡细胞并经胰液分泌。故血清LPS通常用于胰腺炎的诊断, 但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常存在胰酶升高。我室的血清LPS参考值为13~60 U/L, 正常对照组、肾结石组、肾炎组及肾病组LPSA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而ARF组只有2例, CRF组无1例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本研究中ARF、CRF患者的血清LPS大大高于正常对照组、肾结石组、肾炎组及肾病组(P< 0.05, P< 0.01), 与以往的报道一致[1]。肾功能衰竭引起LPS升高的机制还不十分明确, 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 尿毒症毒素引起的血管病变致胰腺血液循环障碍, 而且这些微循环的变化与胰腺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血浆胰酶升高的水平相平行。胰腺缺血引起胰腺炎或胰腺缺血导致炎症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前列环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内皮细胞舒张因子释放进一步加重胰腺炎。第二, 氧自由基的作用。尿毒症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常升高, 氧自由基还可通过促进内皮素(ET)的mRNA或ET基因表达, 使ET的生成或释放增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作用极强的缩血管多肽, 能收缩微血管, 使腺泡细胞缺血坏死[2], 引起胰腺组织损伤。有学者[3]提出氧自由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胰腺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严重程度和胰腺的病理学改变。第三, 继发性甲旁亢。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维持细胞外液钙的浓度, 通过肾脏保存钙, 自骨释放钙, 自肠道吸收钙, 血磷酸盐下降。由于PTH及其相关蛋白受体mRNA存在于很多组织中, 人体几乎所有器官均为其作用的靶器官。但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 PTH又作为一种毒素对各脏器组织, 包括心肌细胞、胰腺细胞、胸腺细胞等均有损害[4]。PTH既对胰腺有直接毒性作用, 其引起的细胞外高钙又可导致胰腺细胞钙超载。细胞外内流的钙离子可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 激活以内质网和线粒体为主的钙库膜上的受体, 使钙库排钙, 即引起所谓的“ 钙引发的钙释放(calcium-induced calcium release, CICR)” 现象[5]。近来的研究[6]提示胰腺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使胰腺细胞损伤, 引起胰酶在细胞外和细胞内激活, 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 加速胰腺的损伤, 在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四, 神经体液因素。有学者报道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 血中促进胰液分泌的激素(如胆囊收缩素、胃泌素) 和抑制胰液分泌的激素(如胰高糖素、胰多肽) 均明显升高, 但其相互作用和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皆共同参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调节[7]。第五, 排泄减少。Caruana等[8]报道无尿患者胰酶活性比有尿患者高, 推测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从而导致肾脏对胰淀粉酶排泄障碍有关。由此总结, 肾功能衰竭时由于尿毒症毒素分子、酸中毒、PTH及转移性钙化、氧自由基、神经体液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损害, 致使胰腺LPS升高, 可间接的反映肾功能衰竭的程度, 所以血清LPS是一种反映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较好的血清酶学指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康琼英, 赵景, 韩世明, . 血清脂肪酶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6, 3(5): 193-195. [本文引用:1]
[2] Klar E, Werner J. New pathophysiologic knowledge about acute pancreatitis[J]. Chirurg, 2000, 71(3): 253-264. [本文引用:1]
[3] 周新泽, 毛勤生, 陈玉泉, . 大鼠急性胰腺炎病理学特征与氧自由基的关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12(1): 108-109. [本文引用:1]
[4] 郝伟华, 史新兰, 李心环. 慢性肾衰患者甲状旁腺素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临床荟萃, 2001, 16(1): 44-45. [本文引用:1]
[5] 车艳, Simon P, 李春光, 等. 钙贮存库调控的钙通道的病理与分子生物学特征[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2, 18(3): 365-369. [本文引用:1]
[6] 张红, 李永渝, 吴咸中. 核因子-κB及钙超载与急性胰腺炎[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2004, 16(12): 764-767. [本文引用:1]
[7] 赵石, 张金黎, 田隽. 尿毒症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研究[J]. 云南医药, 2000, 21(4): 307-308. [本文引用:1]
[8] Caruana RJ, Altman R, Fowler B, et al. Correlates of amylase and lipase levels in chronic dialysis patients[J]. Int J Artif Organs, 1998, 11(18): 454-45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