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5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0-04-01
上一期
下一期
慢性肾脏病实验室诊断专题
注重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慢性肾脏病预防与诊治中的应用
于嘉屏;徐晓萍
2010, 25(04): 255-256.
摘要
(
346
)
HTML
PDF
(150KB) (
5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实践中慢性肾功能损伤早期的实验室预警指标分析
徐晓萍;徐磊;朱清;陈玲;于嘉屏
2010, 25(04): 257-261.
摘要
(
371
)
HTML
PDF
(360KB) (
9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MDRD)方程[即四变量公式(改良4v-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eGFR<60 mL/(min·1.73 m2)或出现微量白蛋白(mAlb)尿为肾功能损伤的判断界限,观察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异常表现.方法 选择内科正常饮食的住院非移植患者425例.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先溯源至罗氏苦味酸法得到校正后的肌酐(Cr)浓度,用改良4v-MDRD公式计算eGFR.将425例患者按eGFR结果 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肾功能轻度、中度、重度损伤组.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及尿mAlb、尿常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ys C的临床Cut-off值.根据尿mAlb /尿Cr(UCr)比值,比较正常尿液组、mAlb尿组和显性白蛋白(Alb)尿组实验室各指标的检测差异.结果 现用的酶法检测SCr与罗氏苦味酸法测定相关性良好(r=0.999 8).正常对照组及肾功能轻度、中度、重度损伤组的Cys C浓度分别为(0.82± 0.28)、(1.00± 0.38)、(1.17± 0.31)、(2.94±1.24) mg/L;SCr浓度分别为(51.8±11.1)、(70.5±11.3)、(94.0±16.6)、(546.6±335.2) μmol/L.eGFR与Cr、Cys C、年龄、胆固醇、mAlb、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相关(P<0.05).以eGFR<60 mL/(min*1.73 m2) 为判断肾功能损伤的界限,SCr、Cys C、mAlb、mAlb/UCr比值、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0.781、0.666、0.662、0.600.由ROC曲线所得SCr、Cys C的Cut-off值分别为83.2 μmol/L (敏感性80.5%,特异性92.3%) 和0.935 mg/L (敏感性80.5%,特异性61.9%).mAlb尿/显性Alb尿组中Cys C升高、eGFR减低、SCr升高的异常率分别为75.0%、52.3%、 21.7%;肾功能中度损伤时,Cys C、mAlb/UCr比值和SCr的异常检出率为74.6%、30.7%和12.3%.血糖调节受损伴高血压病且年龄超过55岁的174例患者中,eGFR下降、mAlb尿、Cys C升高、hs-CRP升高的检出率分别为39.7%、32.2%、63.2%、47.1%,而SCr升高只有10.3%.结论 可以在正常饮食的内科患者中引入校正Cr浓度计算的eGFR,以eGFR、Cys C、mAlb/UCr比值及尿常规检测来初步判断肾功能的早期改变.Cys C有助于检出mAlb/UCr比值阴性但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的患者.可以凭借Cys C 、mAlb/UCr比值、eGFR、hs-CRP等在血糖调节异常伴高血压病且年龄超过55岁的人群中筛查早期慢性肾脏疾病.
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方程在慢性肾脏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赵兴波;鄢盛恺;李江
2010, 25(04): 262-265.
摘要
(
438
)
HTML
PDF
(240KB) (
5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检测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了解住院患者的肾功能及肾脏损害程度.应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MDRD)方程估算GFR,为临床选择药物及用药量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 通过统计8 940例住院成年患者的基本信息,按照性别、年龄、疾病的不同类型及血肌酐水平进行分组.利用MDRD方程估算出患者的GFR.肾损害程度分期采用美国肾病学会(NKF)2002年的慢性肾脏病(CKD)分期.结果 8 940例患者中,40.1%的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GFR<90 mL/min),32.1%的患者存在隐匿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06 μmol/L,GFR<90 mL/min).506例体检者中有15.2%存在隐匿性肾功能不全. 结论 由于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肾功能受损情况,院外部分人群存在隐匿性肾功能不全的隐患,因此应用MDRD方程能更准确地估算GFR值,有利于临床医生在治疗中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简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模型算法的参考限及临床特性
叶解明
2010, 25(04): 266-271.
摘要
(
378
)
HTML
PDF
(369KB) (
6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的参考范围及其临床应用特性.方法 测定健康人群血清肌酐(苦味酸法、酶法)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统计参考限.把肌酐及Cys C测定值代入不同的eGRF公式(美国2个、中国3个、日本3个、Cys C 4个),统计其95%可信区间(CI).测定83例肾功能异常患者(男43例、女40例)血清肌酐及Cys C,代入不同的eGRF公式,以相关分析观察其一致性.改变某一变量(测定浓度、年龄和干扰),考核对eGFR模型的影响程度.综合归纳eGFR方法 适用范围.结果 肌酐苦味酸法95%CI男、女分别为73~120、55~97 μmol/L;酶法分别为34~106、18~75 μmol/L;Cys C为0.38~0.98 mg/L.肌酐苦味酸法、酶法99%CI分别为41~132、26~120 μmol/L.全国推荐法、美国法、美国IDMS法、瑞金医院、中山医院、日本推荐法、日本苦味酸法、日本酶法、Cys C66.8、Cys C91.6、Cys C77.24、Cys C中山医院eGFR 95%CI分别为53~123、49~110、48~227、52~110、38~85、36~85、44~96、36~169、50~190、75~227、59~213、57~81 mL/(min·1.73 m2).全国推荐法与美国法及日本法男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有明显差异(P<0.05).回归方程分别为:Y 美国法=2.65+0.9X 全国推荐法,R 2=1;Y 美国IDMS法=-0.81+1.5X 全国推荐法,R 2=0.98;Y 瑞金医院=8.33+0.8X 全国推荐法,R 2=0.99;Y 中山医院=2.04+0.7X 全国推荐法,R 2=1;Y 日本推荐法=2.63+0.66全国推荐法,R 2=0.99;Y 日本苦味酸法=2.31+0.79X 全国推荐法,R 2=1;Y日本酶法=-0.656+1.11X 全国推荐法,R 2=0.98;YCys C 66.8=-11.79+1.41X 全国推荐法,R 2=0.90;YCys C 91.6=-4.96+1.67X 全国推荐法,R 2=0.92;YCys C 77.24=-11.65+1.58X 全国推荐法,R 2=0.91;YCys C中山医院=32.52+0.4X 全国推荐法,R 2=0.95(P均<0.001).严重黄疸会使苦味酸法eGFR偏高,严重溶血、脂血会使酶法eGFR偏高,药物对eGFR的影响可忽略不计.eGFR的临界区域为45~53 mL/(min·1.73 m2),敏感区域为5~60 mL/(min·1.73 m2).结论 不同eGFR公式的参考区间不同.肌酐eGFR的一致性优于Cys C.肌酐对eGFR的影响远高于年龄.eGFR的敏感区为5~60 mL/(min·1.73 m2),介于肌酐浓度90~1 000 μmol/L之间.内源性干扰会引起eGFR假性增高,需重新认识eGFR临界区[45~53 mL/(min·1.73 m2)]对临床的价值.
酶法与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清除值的差异情况研究
倪甘甜;陈筱菲
2010, 25(04): 272-274.
摘要
(
435
)
HTML
PDF
(220KB) (
6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清除值(CrCl)的差异,探讨酶法CrCl采用国外参考区间是否合适.方法 分别用肌氨酸氧化酶法(简称酶法)和碱性苦味酸速率法(简称苦味酸法)测定266名患者的血肌酐、尿肌酐以及CrCl,并以苦味酸法CrCl水平分为4组, 第1~4组CrCl分别为 <25 、26~50、51~80 和>81 mL/min.分析两法测定血肌酐、尿肌酐和CrCl结果 的差异以及各组两法差异的变化.结果 酶法血肌酐值和尿肌酐值低于苦味酸法(P<0.001),酶法CrCl除第1组外均高于苦味酸法(P<0.001).第1组两法血肌酐相对差值较小,且与两法尿肌酐相对差值接近,使CrCl在两法间无差异;第2~4组血肌酐相对差值逐渐增大,尿肌酐相对差值基本不变,导致CrCl在两法间出现差异且差异越来越大(P<0.001).结论 CrCl <25 mL/min时,两法CrCl没有差异;CrCl >26 mL/min时,两法CrCl出现差异且差值逐渐增大;CrCl正常组两法差值很大,酶法CrCl采用国外参考区间不合适.
尿GGT、尿mAlb及血清Cys C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
徐晓萍;杜振东;朱清;张英;于嘉屏
2010, 25(04): 275-277.
摘要
(
428
)
HTML
PDF
(221KB) (
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尿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179例2型DM患者晨尿,检测尿mAlb、UCr、GGT,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Glu2h).以尿mAlb水平将2型DM患者分为尿mAlb阴性组、mAlb尿组及尿蛋白(UP)阳性组.分析27例2型DM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GGT浓度变化.结果 以mAlb水平分组:72例尿mAlb阴性组、68例mAlb尿组与39例UP阳性组的尿GGT浓度分别为33.3、47.3、26.0 U/L (P=0.000),Cys C分别为0.85、1.04、2.16 mg/L.以UCr校正尿mAlb(以mAlb/UCr比值)后分组:mAlb尿组的尿GGT水平(37.1 U/L)与尿mAlb阴性组(34.65 U/L)比较无差异,UP阳性组的尿GGT水平(19.8 U/L)明显低于尿mAlb阴性组(P<0.01).尿GGT与Cys C、SCr呈显著负相关(r=-0.723、P=0.002;r=-0.440、P=0.006).27例2型DM患者治疗前后比较,17例血糖、mAlb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前尿GGT水平(56.6 U/L)明显高于治疗后(33.7 U/L)(P=0.012),而疗效不佳的10例患者尿GGT持续增高,治疗前为37.65 U/L ,治疗后为52.65 U/L(P=0.004).结论 2型DM早期mAlb尿时,尿GGT水平可能升高,但随着蛋白尿的加重,肾脏损伤发生不可逆的改变时,尿GGT水平持续下降.尿GGT水平与Cys C呈负相关,且随mAlb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与疾病治疗监测的指标之一.
应用金芯片技术预测肾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研究
姜伟;杨永长;肖代雯;张琳琳;刘华;黄文芳;韵雪雪
2010, 25(04): 278-282.
摘要
(
375
)
HTML
PDF
(370KB) (
6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利用金(Au)芯片检测尿蛋白质指纹图谱在预测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及Au芯片检测186例肾病患者和188例对照者尿蛋白质指纹图,分析肾病患者与对照组尿蛋白质表达差异并筛选标志蛋白质,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建立智能预测模型,评价其诊断肾病的应用价值.对部分差异蛋白质通过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进行鉴定.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球蛋白并与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 比较,评价SELDI-TOF-MS检测性能.结果 肾病患者与对照者尿中共检测到214个蛋白质峰,有69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其中质荷比(m/z)11 735、23 770、51 720、58 720、67 650、80 045、91 240蛋白质建立的ANN模型预测肾功能损害的灵敏度为98.8%(85/86),特异度为96.6%(85/88).蛋白鉴定结果 表明m/z 11 735、23 770、67 650、80 045蛋白质分别为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SELDI-TOF-MS检测微球蛋白较免疫散射比浊法更灵敏.结论 基于Au蛋白芯片技术的尿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可快速、灵敏、高通量的显示尿蛋白质表达情况,对诊断肾损伤、判断蛋白尿类型及治疗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意义
杨志钊;杨山虹;黄福达;缪丽韶;张秀明
2010, 25(04): 283-285.
摘要
(
781
)
HTML
PDF
(214KB) (
9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和RDW-SD之间结果 的关系,以明确RDW-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先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2指南建立二者的参考区间,分析二者的人群分布曲线,然后对121份随机临床标本、109例地中海贫血标本和25例缺铁性贫血标本同时测定RDW-CV和RDW-SD,并根据参考区间对二者的升高、降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DW-CV在正常人群中接近正态分布,RDW-SD呈偏态分布.RDW-CV和RDW-SD之间的升高或降低并不一致,RDW-CV增高或正常的标本其RDW-SD均可出现增高、正常或降低,RDW-CV降低的标本其RDW-SD也可出现正常或降低,二者在随机患者中符合率为80.0%.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CV和RDW-SD平均值均比地中海贫血的高(P<0.001),但地中海贫血患者间2个参数的分布范围均比缺铁性贫血患者间的分布范围宽,并把缺铁性贫血的分布范围包含其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DW-CV结果 大部分均升高,小部分在正常范围.地中海贫血的RDW-SD结果 可升高、正常或降低,并以降低为主,和RDW-CV呈"倒挂"现象,而缺铁性贫血患者未见降低者.结论 联合检测RDW-CV和RDW-SD能更全面地反映RBC的异质性,并对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抗凝剂EDTA-K2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探讨
唐健辰
2010, 25(04): 286-287.
摘要
(
374
)
HTML
PDF
(138KB) (
7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对假性血小板减少(PTCP)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方法 对10例PTCP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在EDTA-K2抗凝静脉血放置1 h后,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用手工计数血小板(PLT)作为参考值,并以不加抗凝剂的指血直接稀释后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结果 EDTA-K2抗凝血PLT计数结果 与手工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EDTA-K2抗凝PLT计数结果 与不使用抗凝剂指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工法PLT计数结果 与不使用抗凝剂指血结果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加EDTA-K2抗凝血作涂片瑞-姬染色,发现血片中有大量PLT聚集,聚集的PLT大小不一、数量不等,而不加抗凝剂的患者指血,则无PLT聚集现象.结论 EDTA-K2对PLT可产生聚集作用,引起PTCP.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广州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叶惠芬;陈惠玲;刘平;赵子文;蔡昭炜
2010, 25(04): 288-291.
摘要
(
377
)
HTML
PDF
(269KB) (
5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并对耐药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是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nt(3″)-Ⅰ、aac(6')-Ⅰ、aac(6')-Ⅱ和aac(3)-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1.1%、39.5%、28.9%、31.6%和21.1%,未检出aac(3)-Ⅰ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OXA-10、TEM-1、DHA-1、PER-1和IMP-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2.1%、18.4%、10.5%、7.9%和31.6%,未检出CTX-M-9基因和VIM基因;另外OprD2基因缺失率达60.5%.结论 广州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宁夏地区Graves'病与CTLA-4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康毓芝;杨宝珍;王立斌;吴若芬;师志云
2010, 25(04): 292-295.
摘要
(
315
)
HTML
PDF
(277KB) (
4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LTA-4)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61例GD患者和60名对照者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A/G位点和启动子(318)C/T位点多态性.结果 GD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CTLA-4基因SNP (49)A/G的基因型分布(χ 2=9.277,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 2= 10.8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P(318)C/T的基因型分布(χ 2= 0.446,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 2= 0.48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9)A/G位点的多态性与宁夏地区GD的发生可能相关.
茎环引物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55表达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李莉;林晓丹;温旺荣
2010, 25(04): 296-300.
摘要
(
407
)
HTML
PDF
(345KB) (
6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茎环状逆转录引物(简称茎环引物)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并作初步应用.方法 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FQ-PCR检测CD4+T细胞株的miR-155,初步验证方法 的可行性.用所建立的方法 对60份临床宫颈刮取物标本进行检测,分析miR-155与宫颈癌及感染的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别的关系,其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产物通过电泳验证产物特异性.结果 所建方法 能特异的检测到miR-155的扩增信号,最低检出限为10-7 nmol/L, 在10-1~10-6 nmol/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扩增后惟一的熔解曲线特异峰显示很好的特异性.CD4+T细胞株及60例临床宫颈刮取物标本miR-155均显示阳性, PCR反应产物电泳可获得单一条带.宫颈刮取物miR-155与宫颈癌有关(P<0.05),但与本研究涉及的HPV基因型别无关(P>0.05).结论 所建立的茎环引物的SYBR GreenⅠ实时FQ-PCR能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细胞株和临床宫颈刮取物miR-155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miR-155及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免疫学实验论著
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结果进行确认试验的应用研究
王文武;曹树正;杨杰;张真路
2010, 25(04): 301-303.
摘要
(
376
)
HTML
PDF
(173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抗体中和确认试验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低值弱阳性标本中的应用.方法 将由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MEIA)检测的HBsAg结果 (S/CO)在1.0~10.0之间的111份弱阳性血清标本进行抗体中和确认试验,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比各试验结果 间的差异.结果 抗体中和确认试验阳性92例(82.9%),ELISA检测阳性47例(42.3%),2项试验检测结果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对HBsAg 低值弱阳性标本,ELISA检测漏检率很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佳;抗体中和确认试验可做为HBsAg弱阳性标本进一步确认的手段.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定量检测中分析测量范围的验证
潘超;王文龙;张国伟
2010, 25(04): 303-308.
摘要
(
340
)
HTML
PDF
(117KB) (
5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膜蛋白机制研究
罗柳林;应春妹;叶杨芹;汪雅萍;张灏旻 ;于嘉屏;倪培华
2010, 25(04): 304-308.
摘要
(
464
)
HTML
PDF
(378KB) (
6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膜蛋白机制并了解其流行型别.方法 收集仁济医院、瑞金医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共85株,其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菌49株,敏感菌36株.用细菌基因组回文结构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分析其流行型别,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类水解酶及金属酶,对阳性扩增菌株进行DNA测序分析,同时用超声波和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菌的膜孔蛋白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分析. 结果 49株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REP-PCR分析结果 以A型为主,与敏感菌株存在很大差异;耐药菌株中oxa-51均为阳性,45株为oxa-23阳性;36株敏感菌株中检测到1株oxa-58阳性,29株为oxa-51阳性;金属酶(VIM和IMP-1/4型)均阴性;膜蛋白分析显示,在36株耐药株中38 000附近条带缺失,而在30株敏感株中有17株在相应位置处表达该条带.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以A型流行,产oxa-23水解酶和38 000附近膜孔蛋白条带缺失可能是其主要耐药机制.
免疫学实验论著
抗弓形虫IgM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潘宇红;黄旋;周彬;黄飚;王柯;朱岚;张珏
2010, 25(04): 309-311.
摘要
(
406
)
HTML
PDF
(213KB) (
3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建立高灵敏的抗弓形虫(TOX)IgM抗体的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二抗间接法建立抗TOX IgM抗体的TRFIA.结果 方法 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9%和3.8%,敏感性为0.4 U/mL,可测范围为0.4~200 U/mL,20%、50%和80%的有效剂量(ED20、ED50和ED80)分别为36.3、88.2和147.8 U/mL.检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的测定值为(5.3±2.3)U/mL,建议阳性阈值为10 U/mL.结论 抗TOX IgM抗体的TRFIA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在优生优育及器官移植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羊水栓塞产妇血液中羊水成份的检查
楼建义;庄顺红;赵美芳;徐瑞龙
2010, 25(04): 312-313.
摘要
(
336
)
HTML
PDF
(154KB) (
5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羊水栓塞产妇不同部位血液羊水成份及含量.方法 分别采集羊水栓塞产妇的下腔静脉、右心房、桡动脉、肘静脉部位的血液涂片观察羊水成份.结果 5例羊水栓塞产妇血液中均找到游离脂肪滴、鳞状上皮、结晶样透明物等羊水成份,其中游离脂肪滴含量较多,并以下腔静脉、右心房血中最多,桡动脉血中次之,肘静脉血中最少.结论 临床疑似羊水栓塞时,羊水成份的检出与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量密切相关,且不同部位血液羊水成份检出程度不同,下腔静脉、右心房或动脉血容易找到羊水成份,而外周静脉血中较前三者少.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血清葡萄糖测定在不同试剂/样本比例下的线性实验
韩鹏飞;蔡娟
2010, 25(04): 314-316.
摘要
(
400
)
HTML
PDF
(191KB) (
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建生化检测系统在样本与试剂不同比例下的线性范围变化规律,为生化分析仪样本与试剂容量参数的正确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以血清葡萄糖(Glu)测定为实验方法 ,采用试剂与样本为150∶ 1(Glu1)、125∶ 1(Glu2)、100∶ 1(Glu3)和75∶ 1(Glu4)的4种不同比例分别编程,分别对11个梯度浓度样本测定4次,取均值进行线性评估.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试剂与样本比例大,其线性范围也越大,且随着比例变小,其线性范围也变小.结论 临床实验室在使用自建生化检测系统时,应对其线性范围作出评价,找出其最合适的试剂与样本比例并确定其线性范围,保证检测结果 的准确可靠.
B型钠尿肽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应晓
2010, 25(04): 317-318.
摘要
(
317
)
HTML
PDF
(123KB) (
4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浓度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及其在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92例CHF患者、45名正常对照者血浆BNP浓度.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 CHF组血清BNP浓度为(376.2±153.5)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2±9.7) pg/mL] (P<0.05).CHF组NYHA分级Ⅰ级血浆BNP浓度为(23.5±10.6) pg/mL、Ⅱ级为(106.8±85.1) pg/mL、Ⅲ级为(430.1±198.6) pg/mL、Ⅳ级为(782.5±263.2) 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CHF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实验室管理
应用方法评价决定图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性能
何怡青;刘鷖雯;高锋
2010, 25(04): 319-320.
摘要
(
330
)
HTML
PDF
(117KB) (
6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控血清冷冻保存对电化学发光测定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何思春;王利君;焦鑫
2010, 25(04): 321-322.
摘要
(
299
)
HTML
PDF
(129KB) (
5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精浆IL-2、IL-10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
刘积平;张梁;黄涵;邓巧莹
2010, 25(04): 322-322.
摘要
(
359
)
HTML
PDF
(71KB) (
5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姜叙诚;胡晓波;倪培华;胡翊群
2010, 25(04): 323-326.
摘要
(
368
)
HTML
PDF
(286KB) (
5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法的进展
谢爱蓉;赵晓春
2010, 25(04): 327-329.
摘要
(
272
)
HTML
PDF
(229KB) (
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2010年《检验医学》举办两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
2010, 25(04): 329-339.
摘要
(
517
)
HTML
PDF
(128KB) (
3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肝硬化和肝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受体检测的意义
奕泉根;谢国栋;卢兴国
2010, 25(04): 330-331.
摘要
(
385
)
HTML
PDF
(130KB) (
5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血流变指标的变化
刘旭;张磊;卢若筠
2010, 25(04): 332-333.
摘要
(
401
)
HTML
PDF
(140KB) (
8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阿克苏141例白血病分析
赵红光;张辉;李炳芝
2010, 25(04): 334-335.
摘要
(
310
)
HTML
PDF
(106KB) (
5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珠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的局限性探讨
蒙长虹;王宝林;刘殿卿
2010, 25(04): 336-337.
摘要
(
322
)
HTML
PDF
(136KB) (
6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亚平;游洁芸;杨承健;金艳;陈杰
2010, 25(04): 338-339.
摘要
(
356
)
HTML
PDF
(134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尿酸血症与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相关性
雷光星;刘汉芳;白莉芬
2010, 25(04): 340-340.
摘要
(
376
)
HTML
PDF
(61KB) (
6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