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3-03-30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GM-CSF、IL-6、IL-17和TNF-α的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汤荣华,黄建军
    2013, 28(3):  173-17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01
    摘要 ( 745 )   HTML   PDF (829KB) ( 6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RA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门诊RA患者血清81例(静止期36例、活动期4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50例,评估RA患者疾病活性分数28(DAS28),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GM-CSF、IL-6、IL-17和TNF-α的水平,结果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结果 GM-CSF在静止期、活动期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分别为12.7(9.7)、27.4(34.8)和6.2(5.2)pg/mL;IL-6在3组血清中的浓度分别为8.5(10.5)、47.1(43.8)和4.7(5.3)pg/mL;IL-17在3组血清中的浓度分别为19.3(16.4)、23.4(19.5)和20.8(16.1)pg/mL;TNF-α在3组血清中的浓度分别为42.7(37.2)、76.2(42.4)和34.1(21.9)pg/mL;活动期RA患者血清中GM-CSF、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静止期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静止期RA患者血清中GM-CSF、IL- 6和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17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组中,GM-CSF与IL-6和TNF-α显著相关(r=0.637、0.738,P均<0.001);GM-CSF与IL-17无相关性(r=0.171,P=0.426)。RA患者DAS28与GM-CSF、IL-6和TNF-α显著相关(r=0.583、0.656、0.758,P均<0.001)。 结论 GM-CSF、IL-6和TNF-α在RA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GM-CSF对于调节RA 患者IL-6和TNF-α的水平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前后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的变化及意义分析
    吉强,顾星,周军,陈冬梅,殷月鹏,高春芳
    2013, 28(3):  178-18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02
    摘要 ( 751 )   HTML   PDF (1078KB) ( 7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前后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的变化特征,探讨患者手术前后及恢复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术前采用抗病毒治疗的肝移植受者术前和术后1、10、20、30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糖(GLU)、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用中位数(范围)表示。 结果 AST和ALT术前分别为70.2(15.5 ~ 539.6)IU/L和44.1(5.8 ~ 255.5)IU/L,术后1 d急剧上升至1 506.4(172.4 ~ 5 195.3)IU/L和749.1(142.2 ~ 2 874.2)IU/L,术后10 d快速下降至117.3(17.2 ~ 900.4)IU/L和135.3(27.5 ~ 1 237.1)IU/L,术后20 d接近正常水平。GGT和ALP术后1 d活性稍下降,10 d后上升,30 d后大部分患者仍保持高水平。TBil和DBil术后较术前大多持续下降,30 d后接近正常。TP、Alb术后1 d稍下降,10 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而PAlb术后持续升高。 TBA术后持续下降。PT和APTT术后明显延长,10 d后基本恢复正常。PLT术后下降,10 d后基本恢复正常。除2例术前、术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无明显变化外,其余4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全部转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全部转阳,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 结论 肝移植术外加抗病毒和免疫学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使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并大大降低血清中HBV DNA检出率和乙型肝炎复发率。肝移植围手术期常规检测指标改变的规律和特点可能为临床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绍兴地区0~14岁儿童纤维结合蛋白参考区间建立
    葛国兴,钟亚萍,梁美春
    2013, 28(3):  183-18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03
    摘要 ( 534 )   HTML   PDF (779KB) ( 5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本地区健康儿童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建立儿童医学参考区间。 方法 选择652例0~14岁肝、肾、心、肺功能均正常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360名,女童292名,分别按年龄段0~1岁、2~3岁、4~14岁分3组。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原理在Abbott 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n,测定结果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2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按年龄段,健康男童Fn区间分别为:131.9~270.8 μg/mL、132.9~284.8 μg/mL、132.5~270.3 μg/mL(P>0.05),0~14岁健康男童参考区间为132.8~272.2μg/mL;女童为142.6~306.4μg/mL、135.6~284.2μg/mL、136.0~264.0μg/mL(P>0.05),0~14岁健康女童参考区间为137.5~285.4μg/mL。 结论 实验室有必要根据CLSI C28-A2文件的规定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供不同临床科室参考。
    上海奉贤地区708例外来务工妇女宫颈疾病液基细胞学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顾其龙1,凤敏华2
    2013, 28(3):  186-18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04
    摘要 ( 501 )   HTML   PDF (639KB) ( 5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上海奉贤地区外来务工妇女宫颈疾病发生及高危型人乳头瘤(HR-HPV)感染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奉贤区708例因疑似宫颈疾病就诊的外来务工妇女液基细胞学和HR-HPV检测结果,以及部分患者的活检病理结果和宫颈环形电切(LEEP)病理结果。 结果 上述患者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发生率分别为31.6%、23.2%和11.9%,HR-HPV的感染率为68.4%。随着年龄的增长,LSIL发生率显著降低,HR-HPV感染率逐渐降低,而HSIL发生率则逐渐升高。HR-HPV阳性的ASC和LSIL患者中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细胞内瘤样病变2(CIN2+)及以上病变的比例分别为35.7%和37.8%。HSIL患者中85.7%活检病理或LEEP病理结果为CIN2+。 结论 上海奉贤地区外来务工妇女中宫颈细胞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出现高级别病变。
    血流感染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erm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研究
    王立新1,胡祎明2,胡志东1,田彬1,李静1,王凤霞1,杨华1
    2013, 28(3):  189-19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05
    摘要 ( 714 )   HTML   PDF (904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临床血流感染患者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erm)基因分布特点及流行情况。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引起血流感染的39株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卡、药物敏感性卡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以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ermA、ermB、ermC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SCCmec)分型方法了解产erm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 结果 39株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100.0%、92.3%、53.8%。8株(20.5%)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株D试验全部为阳性结果。erm基因的携带率为100.0%,ermA、ermB、ermC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5.6%(10/39)、46.2%(18/39)、46.2%(18/39);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株ermC基因携带率为75.0%(6/8),ermA基因携带率25.0%(2/8)。PFGE分型结果显示10株携带ermA基因的MRSA为6个不同克隆株,SCCmec分型结果显示8株为SCCmecⅢ型菌株,2株未能分型。 结论 在引起血流感染的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erm基因携带率高,ermA基因多分布于MRSA中,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主要携带ermB基因,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株主要携带ermC基因。携带ermA基因菌株全部为MRSA,主要是SCCmecⅢ型,对多种药物耐药,并存在散在克隆传播现象。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
    赵付菊1,刘华勇2,周丽芳1,方毅1,庞立峰1,刘文健1,赵虎1
    2013, 28(3):  194-19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4.006
    摘要 ( 768 )   HTML   PDF (804KB) ( 6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耐药性、同源性及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自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药敏纸片法分析菌株耐药性。选取PDRAB感染的病例,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PDRAB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转归;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PDRAB 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分析PDRAB 菌株的同源性。 结果 共收集鲍曼不动杆菌138株,其中PDRAB 菌株11株,占7.97%;选取PDRAB感染的病例10例,其中呼吸重症监护室7例(70%)、普外科2例(20%)、普通重症监护室1例(10%)。10株PDRAB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为100%,对目前所有常规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0%。138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生物膜阳性7株(5.07%),其中PDRAB 2株、非PDRAB 5株。10株PDRAB 菌株共分为7型(A、B、C、D、E、F、G),其中D和E型中的2株菌株的同源性高,其余为散发株。 结论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泛耐药现象严重,长期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诊疗,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与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控制PDRAB 感染有一定疗效。PDRAB耐药机制复杂,应以呼吸重症监护室为防控重点,同时加强对生物膜阳性菌株所分布的病区的耐药性监测。
    质粒介导aac(6′)-Ib基因检测与喹诺酮类耐药
    赵倩,汪雅萍,应春妹,郑冰,张灏旻,杨俊
    2013, 28(3):  199-20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07
    摘要 ( 530 )   HTML   PDF (715KB) ( 5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临床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并分析质粒介导aac(6′)-Ib基因存在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临床中段尿分离所得12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大肠埃希菌aac(6′)-Ib基因,对aac(6′)-Ib基因阳性菌株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并确定基因型。 结果 大肠埃希菌临床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4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75%。aac(6′)-Ib基因检出率为14.0%(17/121),经DNA测序确定aac(6′)-Ib基因变异体(cr)有14株,突变率为82.4%(14/17);aac(6′)-Ib基因阳性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阴性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仁济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质粒介导aac(6′)-Ib基因的存在可使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提高;质粒介导aac(6′)-Ib基因还可能引起细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性下降。
    江浙沪皖地区18~22周岁男性血镉、尿汞参考区间探讨
    潘畅1,林炜栋1,周钢1,陈向芳2
    2013, 28(3):  203-20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08
    摘要 ( 593 )   HTML   PDF (716KB) ( 6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江苏(简称江)、浙江(简称浙)、上海(简称沪)、安徽(简称皖)地区18~22周岁男性血镉、尿汞参考区间,为消防员职业健康体检的重金属筛查提供更为切合实际的参考标准。 方法 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1 683名新入伍消防员进行血镉测定。使用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进行尿汞测定,结果采用肌酐(Cr)校正。再对血镉、尿汞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区间按P0~P95计算;同时分地域、是否吸烟比较。 结果 江浙沪皖地区18~22周岁男性血镉值呈正偏态分布,参考区间为0~6.70 μg/L;尿汞值呈正偏态分布,参考区间为0~3.00 μg/g Cr;地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非吸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镉、尿汞参考区间应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建立参考区间。
    泌尿系统结石症患者尿液电导率的改变
    曾婷婷,黄玉霞,王登朝,黄茜,陈姣,粟军
    2013, 28(3):  207-210.  DO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Huaxi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 610041,China
    摘要 ( 396 )   HTML   PDF (775KB) ( 7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健康人群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尿液电导率的变化,探讨尿液电导率的临床应用。 方法 收集健康人群436名,超声多普勒确诊的肾脏、输尿管结石患者348例,使用UF1000i尿沉渣自动分析仪检测尿液电导率。 结果 健康人群随机尿液电导率呈正态分布;40岁以上人群较40岁及以下人群电导率降低(P<0.001);肾脏、输尿管结石患者电导率均比正常人降低(P<0.001);结石大小不同的人群间电导率无差异;以电导率作为尿路结石的诊断性实验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0.3。 结论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尿液电导率下降,而结石大小对电导率变化不构成影响。尿液电导率不能作为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性实验,但可以作为筛查实验,结合尿沉渣分析仪的其他检测指标提示临床医生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测确诊泌尿系统结石。
    经验交流
    关于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波长选择的探讨
    董晓妮,张文灏
    2013, 28(3):  210-21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0
    摘要 ( 556 )   HTML   PDF (730KB) ( 6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以及免疫诊断的发展,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项目不断增加,正确理解和设置生化分析仪参数对提高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原理测定的项目参数设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仅就测定波长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液体MGIT培养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评估
    吴学兵1,陆彬2,桂晓虹3,江渊3,张国英2,王宏2
    2013, 28(3):  211-21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1
    摘要 ( 776 )   HTML   PDF (735KB) ( 7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别用液体分枝杆菌培养管(MGIT)培养法与固体罗氏(L-J)培养法及痰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评估液体MGIT培养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收集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肺结核门诊及住院的疑似和确诊后治疗复诊的患者痰标本共1 598例,其中828例为疑似新发患者 、770例为已确诊治疗后复诊患者痰标本,所有标本均分别用液体MGIT培养法、固体L-J培养法及痰涂片抗酸染色进行检测。 结果 疑似新发患者痰液体MGIT培养法报阳时间[(13.63±7.14)d]与固体L-J培养法报阳时间[(28.67±10.04)d]间,复诊患者痰液体MGIT培养法报阳时间[(22.94±9.55)d]与固体L-J培养法报阳时间[(28.53±10.40)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新发患者痰液体MGIT培养法培养阳性率[32.00%(265/828)]比痰涂片抗酸染色法[14.80%(123/828)]和固体L-J培养法[17.90%(148/828)]高(P<0.05),复诊患者痰液体MGIT培养法培养阳性率为9.30%(72/770),痰涂片抗酸染色法为6.10%(47/77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固体 L-J培养法[2.60%(20/770)]高(P<0.05); 液体MGIT培养法污染率为[6.57%(105/1 598)],比固体L-J培养法[4.00%(64/1 598)]高(P<0.05)。 结论 液体MGIT培养法在提高阳性率、缩短报阳时间上均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而且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设备,在基层医院易于操作和推广。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结直肠癌组织中HNF4α的细胞内定位及临床意义
    张梁1,元辉雄1,黄永秩2
    2013, 28(3):  215-21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2
    摘要 ( 502 )   HTML   PDF (644KB) ( 5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细胞内定位及其表达情况,探讨HNF4α定位及其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各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2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HNF4α的细胞内定位及其表达情况。 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HNF4α蛋白分子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或细胞核;结直肠癌组织细胞浆HNF4α的阳性率(76.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8%,P<0.05);结直肠癌组织细胞核HNF4α的阳性率(12.9%)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4.4%,P<0.05);HNF4α在结直肠癌组织细胞浆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2、P=0.03),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 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HNF4α在细胞浆中高表达或在细胞核中低表达,HNF4α的细胞内定位异常可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中和确认试验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反应性中的价值探讨
    胡尧,刘维薇,黄志基
    2013, 28(3):  218-22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3
    摘要 ( 615 )   HTML   PDF (669KB) ( 5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的标本进行中和确认试验,并对确认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筛选ECLIA检测HBsAg弱反应性(COI值在1.00~50.00之间)的100例标本进行中和确认试验,并对确认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00例HBsAg弱反应性标本经确认试验确认阳性87例(87.0%),阴性10例(10.0%),不确定3例(3.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ECLIA检测HBsAg的COI值为1.97时,特异性可达100.0%,敏感性为83.9%。 结论 中和确认试验可作为HBsAg弱反应性标本进一步确认的手段;ECLIA对弱反应性HBsAg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当ECLIA检测HBsAg的COI值>2.00时,一般可以排除假阳性的可能,无需进一步做确认试验。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肺炎链球菌
    颜善活,孙雷,符可鹏,卓永光,杨善业,樊祖茜,黄永霞
    2013, 28(3):  221-22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4
    摘要 ( 582 )   HTML   PDF (817KB) ( 7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肺炎链球菌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方法 以肺炎链球菌自溶素(lyt)和溶血素(ply)的基因为目的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将其分别与10株肺炎链球菌、13株非肺炎链球菌DNA以及不同浓度梯度的肺炎链球菌DNA进行荧光定量PCR,并将引物和探针应用于200例临床标本检测,同时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培养鉴定的方法来验证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 10株肺炎链球菌均获得了明显的扩增产物,13株非肺炎链球菌DNA无明显的扩增信号,其检测敏感性可达100 fg;200例临床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出42例肺炎链球菌阳性(阳性率为21%),而培养法阳性16例(阳性率为8%)。 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肺炎链球菌方法,可用于肺炎链球菌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基于纳米技术的芯片电泳快速检测脂蛋白及其亚型的研究
    汪骅1,韩崇旭1,王惠民2,金庆辉3,王大新1,曹丽1,董兰梅1
    2013, 28(3):  225-22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5
    摘要 ( 619 )   HTML   PDF (959KB) ( 5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芯片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及其亚型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利用自制的微流控芯片,选择Tricine 缓冲液作为电泳缓冲液,纳米金作为添加剂,分离经硝基苯并噁二唑-C6-酰基鞘胺醇(NBD C6-ceramide)预染的脂蛋白,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检测。探讨不同颗粒大小、不同浓度的纳米金对脂蛋白分离的影响,选择最佳的电泳条件;确定芯片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采用芯片电泳分析35例冠心病(CHD)患者与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蛋白。  结果 在缓冲液中添加20 nmol/L 5 nm纳米金,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lLDL)、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在3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lLDL、sdLDL、VLDL和 HDL芯片电泳的线性范围[信噪比(S/N)=3]分别为0.01~0.8、0.04~1.0、0.04~1.0、0.02~0.8 mg/L;检出限分别为5、5、15和 8 μg/L。对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连续测定5次,lLDL、sdLDL、VLDL和HDL的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分别3.5%、2.2%、4.5%、3.9%。CHD组sdLDL与VLDL水平增高,HDL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 结论 基于纳米技术的芯片电泳可快速、简便地测定脂蛋白及其亚型,对评价CHD的危险因素,实现对CHD的早期检测、预防及有效制定CHD防治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两种电泳方法血红蛋白分析一致性的比较
    陈永秀1,周云珍2,陈锦宏3,李树全4,龙桂芳4
    2013, 28(3):  229-23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6
    摘要 ( 639 )   HTML   PDF (768KB) ( 7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与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同时采用Sebia Hydrasys LC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pH值8.6)对4 126例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样本进行血红蛋白各组分的检测。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HbA2、HbH、HbBart′s含量,用碱变性试验检测HbF含量。对2种电泳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不一致的样本采用基因分析确诊。 结果 4 126例样本中琼脂糖凝胶电泳共检出β-地中海贫血686例(HbA2和/或HbF增高)、α-地中海贫血321例(HbA2降低);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检出β-地中海贫血683例、α-地中海贫血 323例。2种电泳方法对HbA2和HbF区带的检测能力基本一致。琼脂糖凝胶电泳检出HbH 103例、HbBart′s 71例、HbCS 63例;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检出HbH 141例、Hb Bart′s 101例、HbCS 65例。经基因分析确诊,琼脂糖凝胶电泳漏检HbH 38例、HbBart′s 30例、HbCS 2例。 结论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准确检出HbA2和HbF区带,对HbH、HbBart′s区带的检测能力不足。当HbA2降低、异丙醇试验阳性、红细胞脆性试验(一管法)阳性时需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进行检测并定量测定HbH、Hb Bart′s值。在筛查和普查地中海贫血时可使用电泳方法,但在临床确诊和产前诊断时必须采用基因分析。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卵泡液VEGF的变化及意义
    李建青1,丁鸿燕2,叶银才2
    2013, 28(3):  233-23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7
    摘要 ( 618 )   HTML   PDF (668KB) ( 4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和卵泡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内异症组)及2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和卵泡液的VEGF测定。 结果 内异症组患者血清和卵泡液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卵泡液VEGF水平高于血清(P<0.001)。卵泡液VEGF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VEGF。 结论 卵泡液中VEGF水平的改变在临床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诊断更具参考价值。
    联合检测CA15-3、CA125、CEA对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探讨
    陈士华
    2013, 28(3):  235-23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8
    摘要 ( 685 )   HTML   PDF (667KB) ( 7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CA)15-3、CA125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93例乳腺癌患者、8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8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水平;将93例乳腺癌患者按临床分期标准分为Ⅰ~Ⅱ期50例、Ⅲ期26例、Ⅳ期17例。比较各组3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并计算阳性率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 结果 正常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及乳腺癌组CA15-3、CA125和CEA水平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A15-3、CA125、CEA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而相应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A15-3、CA125、CEA阳性率分别为46.2%、31.2%、17.0%,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6.3%,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CA15-3、CA125和CEA联合检测对乳腺癌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UF-5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孕妇尿液检测中的应用
    管琳
    2013, 28(3):  238-24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19
    摘要 ( 612 )   HTML   PDF (634KB) ( 5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500i)在孕妇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UF-500i和显微镜检查法分别检测22 434份孕妇尿液标本,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UF-500i对检测白细胞和小圆上皮细胞有较好的替代性;检测红细胞、病理管型时假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3.3%和10.2%;检测结晶和酵母样菌时假阴性率较高,分别为20.6%和25.4%。  结论 利用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互补作用,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
    基础研究.论著
    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大鼠模型尿液中尿酸、肌酐及葡萄糖的变化
    何绿茵1,陈林强1,陈业辉2,仉智2,林华欣2,李淼沅2,徐邦牢1
    2013, 28(3):  240-242. 
    摘要 ( 459 )   HTML   PDF (660KB) ( 5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尿量及尿液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含量在肾移植术后首剂治疗剂量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大鼠模型中的变化。 方法 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环孢素A(CsA)组、他克莫司(FK506)组和FK506+地尔硫卓(Dil)组,每组6只。其中CsA剂量为25 mg·kg-1·d-1、FK506剂量为0.8 mg·kg-1·d-1、Dil剂量为8 mg·kg-1·d-1。用药4周后建立起各组大鼠模型。观察实验2周及4周时各组大鼠的尿量,并检测尿液UA、Cr、Glu含量。 结果 实验2周时,CsA组尿量明显多于其他3组(P<0.05);实验4周时,4组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周及4周各组之间尿U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周时,FK506组尿Cr含量高于对照组和CsA组(P<0.05),但与FK506+Di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4周时,CsA组、FK506组和FK506+Dil组尿Cr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2周及实验4周时,CsA组的尿Glu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 结论 治疗剂量的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可致大鼠尿Cr及Glu代谢紊乱。
    综述与讲座
    DNA主动去甲基化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金巧智1 综述,蔡志毅2 审校
    2013, 28(3):  243-24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21
    摘要 ( 555 )   HTML   PDF (664KB) ( 7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DNA去甲基化的研究以往都是以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为靶向分子,通过抑制DNMT来恢复抑癌基因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去甲基化药物就是通过抑制DNMT的活性使复制后的DNA不能再次甲基化,从而导致所有等位基因表现为去甲基化,使抑癌基因得以恢复表达,抑制肿瘤的生长。虽然去甲基化药物的出现将肿瘤的治疗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DNA去甲基化的确切机制及其靶向特异性。目前研究发现DNA去甲基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原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中都可以发生的主动DNA去甲基化[1],这一过程不依赖于DNA复制,受酶的催化,使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转化为未甲基化的胞嘧啶;另一种是通过与复制相关的过程发生的被动DNA去甲基化[2],即在DNA复制时,DNA甲基化模式的维持受到干扰,没有保留原有甲基化模式,随着复制的进行,甲基化的CpG岛被“稀释”,导致DNA去甲基化。尽管在很多细胞进程中都存在DNA主动去甲基化,但是关于主动去甲基化的潜在机制仍存在很多争论[3]。目前研究发现DNA主动去甲基化可能涉及到的通路有6个,即5mC脱氨基化与BER偶联通路、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通路、5mC甲基团脱氢通路、核苷切除修复(nucleoside resection repair,NER)通路、水解反应直接去除甲基团、5mC氧化去甲基化[3-5]。与这些通路相关的酶和因子有:胞嘧啶脱氨酶:AID,APOBEC1[6-7];TET蛋白:TET1,TET2等[8-9];延伸复合物蛋白:ELP1,ELP2等[10];碱基切除修复蛋白:RNF4,TDG等 [11-13];核苷酸切除酶:GADD45a,GADD45b[14-15];DNA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3b;DNA糖基化酶:EME,DML2等[16-17]。但其中哪个或哪些具有真正的DNA去甲基化活性尚待验证。本文综述最新文献资料,介绍其中主要通路及其相关的酶和因子。
    miRNA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检测技术进展
    徐怡1,陈光明2,宓现强2
    2013, 28(3):  248-25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22
    摘要 ( 761 )   HTML   PDF (733KB) ( 10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肿瘤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2005年全球死亡人数5 800万中死于癌症的760万,占总数13%[1-2]。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世界癌症报告》说,今后数年将是全球癌症高发年份,如各国不采取紧急措施,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患者人数将达1 500万人。解决肿瘤高死亡率的途径之一是对肿瘤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而控制和预防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能尽可能早的发现肿瘤,从而针对性的采用最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疗。肿瘤患者死亡率的不断升高,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肿瘤研究,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其中肿瘤诊断方面,miRNA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是肿瘤诊断研究的热点。
    质谱技术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韩丽乔 综述,庄俊华,黄宪章 审校
    2013, 28(3):  252-25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23
    摘要 ( 745 )   HTML   PDF (655KB) ( 14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检测分析技术,通过将待测样本转换成高速运动的离子,根据不同的离子拥有不同的质荷比(m/z)进行分离和检测目标离子或片段,然后依据保留时间和其丰度值进行定性和定量[1]。近年来,质谱技术发展迅速,通过改进离子源和分离器相继发展了多种类型的质谱仪如电喷雾离子源质谱(ESI-MS)、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源质谱(APCI-MS)、四级杆(QQQ)质谱仪、离子阱质谱技术以及各种串联、联用质谱仪等多种类型,极大提高了检测的分辨率和检测范围。质谱技术最先应用于计量和分析化学领域,在临床检验中质谱仍属于一种年轻的检测方法。但自从其在临床检验应用以来,便以其高灵敏度、低检测限、样本用量少、高通量、检测速度快、样本前处理简单的优势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尤其和气相、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联用极大的扩展了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分析范围。
    经验交流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彭乃杰,李克诚,夏菲,阎绍荣,钱定良
    2013, 28(3):  257-25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3.024
    摘要 ( 641 )   HTML   PDF (671KB) ( 6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梗死是由于血栓或栓子脱落阻塞脑血管,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进而软化坏死。近几年的国内外有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在传统危险因素之外,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增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 HCY又称为高半胱氨酸,是一种含巯基氨基酸,为蛋氨酸代谢途径中形成的一种中间产物。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可引起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过氧化和血液凝固性增高等病理生理变化,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4]。大量文献表明,HCY跟性别、年龄相关。本研究旨在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分别对男性、女性脑梗死急性发作患者与血清HCY水平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血清HCY在脑梗死发生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