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彭乃杰, 李克诚, 夏菲, 阎绍荣, 钱定良
瑞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 瑞安 325200

作者简介:彭乃杰,男,1961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工作。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脑梗死; 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13)03-257-02
引言

脑梗死是由于血栓或栓子脱落阻塞脑血管,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进而软化坏死。近几年的国内外有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在传统危险因素之外,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增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1]

HCY又称为高半胱氨酸,是一种含巯基氨基酸,为蛋氨酸代谢途径中形成的一种中间产物。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可引起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过氧化和血液凝固性增高等病理生理变化,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2, 3, 4]

大量文献表明,HCY跟性别、年龄相关。本研究旨在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分别对男性、女性脑梗死急性发作患者与血清HCY水平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血清HCY在脑梗死发生中的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1.对象 (1)脑梗组:纳入标准:经头颅CT证实,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2],且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标准:除外妊娠、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障碍、入院前3个月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12者。根据上述标准共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207例。其中男106例,女101例;(2)正常对照组: 选择同期在瑞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 990名,使用SPSS中的随机函数选择10%的样本作为对照。其中男103名,女96名。

2. 方法 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放入含有分离胶的采血管分离出血清,采用奥林帕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循环酶法测定HCY,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HCY试剂盒由挪威Axis-Shield 公司提供,TG和TC试剂盒由温州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 x- ±s表示,2组间年龄、TC、TG的比较采用 t检验;HCY的比较以年龄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以是否发生脑梗死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HCY、TC、TG为协变量采用ENTER法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

二、结果
1.2 组对象的各项指标结果 t检验结果显示2组间的年龄、T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因素后也显示在不区分性别的情况下,脑梗组和正常对照组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区分后脑梗组男、女性HCY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图1图2
表1 正常对照组和脑梗组各参数比较

图1 男性脑梗组和正常对照组HCY水平box图

图2 女性脑梗组和正常对照组HCY水平box图

2. logistic回归 以是否发生脑梗死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HCY、TC、TG为协变量采用ENTER法进行logistic 回归,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和TG的 P>0.05,对模型意义不大,年龄、HCY、TC的 P<0.05。见 表2

表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
三、讨论

Wilcken等[ 3]于1976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首次提出HHcy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未引起重视。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HHcy是心、脑疾病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量文献表明,HCY跟性别、年龄相关。本研究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因素对HCY的影响后,对不区分性别时发生急性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也分别对男性、女性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时和同期同性别的正常对照组行比对,数据表明不管男性、女性患者在发生脑梗死时血浆HCY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同时本研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在a=0.05水平上,年龄、TC、HCY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梗危险因素,提示HCY与脑梗死的联系不容忽视。

从人们开始意识到HCY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以来,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叶酸、维生素B能通过下调HCY水平降低脑血管病发病率及病死率。美国居民在全民叶酸强化后HCY水平下降约10%。而我国民众的叶酸摄入量显著低于西方国家,叶酸缺乏严重,因此通过采取强化叶酸摄入以及其他降低HCY水平的措施,对于控制我国脑卒中高发的现状有着重大意义[ 4]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Van der Meer P, Voors AA, Lipsic E, et al. Erythro-poieti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Eur Heart J, 2004, 25(4): 285-291. [本文引用:1] [JCR: 14.097]
[2] 吴逊.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J].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7, 4(2): 51-55. [本文引用:1]
[3] Wilcken DE, Wilcken B.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possible role for methionine metabolism[J]. J Clin Invest, 1976, 57(4): 1079-1082. [本文引用:1] [JCR: 12.812]
[4] 王拥军, 刘力生, 饶克勤, . 我国脑卒中预防策略思考: 同时控制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J]. 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47): 3316-331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