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4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09-09-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简讯
2009, 24(09): 0-附二.
摘要
(
271
)
HTML
PDF
(248KB) (
3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耐药性研究专题
重视抗病毒治疗中耐药的监测与处理
陆志檬
2009, 24(09): 633-634.
摘要
(
323
)
HTML
PDF
(133KB) (
4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腺苷脱氨酶的变化
姜宇海
2009, 24(09): 634-645.
摘要
(
363
)
HTML
PDF
(127KB) (
7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耐药性研究专题
人巨细胞病毒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耐药研究新进展
章莉;张玥 ;季育华
2009, 24(09): 635-637.
摘要
(
348
)
HTML
PDF
(225KB) (
5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刘莉;卢洪洲
2009, 24(09): 638-641.
摘要
(
324
)
HTML
PDF
(310KB) (
5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巨细胞病毒对更昔洛韦耐受性的基因型鉴别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曹国君;章莉;华丽;张玥;方风琴;季育华
2009, 24(09): 642-645.
摘要
(
352
)
HTML
PDF
(274KB) (
4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实验室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更昔洛韦(GCV)耐药的基因型分析的常规方法.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扩增33例HCMV感染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及前期实验同步获得的33例I临床分离毒株的HCMV UL97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与HCMV标准毒株AD169序列比对,参照国外报道的耐药相关的热点突变,判定各临床分离毒株的耐药基因型.结果 除有1株为HCMV UL97呈M460V突变型外,余32株同标准株AD169的序列一致.同一患者的分离毒株与外周血白细胞中测得HCMV UL97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建立的实验室检测HCMV耐药的基因型分析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耐药表型分析,前者无需分离活病毒,不仅需时短,而且相对安全,其技术要点更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人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对更昔洛韦耐药的表型分析
章莉;张玥;方风琴;华丽;邱定忠;季育华
2009, 24(09): 646-650.
摘要
(
363
)
HTML
PDF
(410KB) (
4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分离株的更昔洛韦(GCV)耐药表型.方法 收集临床接受GCV治疗过的各类移植受体的血液或尿液标本以及婴幼儿HCMV感染症患儿的尿液标本,分离HCMV.然后通过噬斑减少试验测试其对GCV药物的耐受性.病毒株对GCV的耐受性程度表示以不加药物孔中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为参照,能够抑制50%CPE的药物浓度(IC50)为GCV的耐受性.GCV敏感型毒株的IC50为≤5.000μmol/L.结果 以标本接种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最终获得病毒株共33株.其中6株来自移植受体,27株来自婴幼儿HCMV感染症患儿.以MRC-5为敏感细胞,调整所测病毒浓度为100× 50%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并加入不同浓度的GCV药物,检测发现32株GCV的IC50均≤5.000 μmol/L(1.500~5.000 μmoL/L),只有1株GCV IC50为12.500μmol/L.同步平行检测的标准毒株HCMV AD169的GCV IC50为1.500μmol/L.结论药物耐受表型测定能够了解并评估病毒对GCV药物的敏感与否,但全过程周期较长,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必须以获得活病毒为前提,尚难以直接推向临床实验室.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育龄妇女生殖道B群链球菌感染及其药敏结果
叶茂青;叶吉龙
2009, 24(09): 650-650.
摘要
(
326
)
HTML
PDF
(66KB) (
5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毒耐药性研究专题
连接酶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耐药突变的初步研究
王永忠;吴国祥;濮翔科;陈敏;肖君华;杨志军
2009, 24(09): 651-654.
摘要
(
318
)
HTML
PDF
(240KB) (
4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的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ADV)耐药突变rtA181v/T和rtN236T.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针对不同突变类型的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进行LDR,最后在测序仪上分析结果.以直接测序法作为对照分析55例临床标本,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亚克隆测序确认.结果 LDR能够在野生型质粒背景下检测到1%的rtA181V/T或rtN236T突变质粒,不与野生型质粒及血清常见病毒产生交叉扩增.55例临床标本中检测到8例(14.5%)rtA181V/T和rtN236T双突变,6例(10.9%)rtA181V/T单突变,7例(12.7%)rtN236T单突变,与直接测序法结果一致的标本有52例(94.5%).对3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亚克隆测序分析,结果与LDR一致.结论LDR是一种特异、敏感的方法,可以用于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DV耐药突变.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基本C区启动子区1762/1764变异对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詹勤;张欣欣;张东华;于德敏;金根娣
2009, 24(09): 655-658.
摘要
(
590
)
HTML
PDF
(262KB) (
4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变异和基本C区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双变异对拉米夫定(LAM)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用LAM或LAM+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抗病毒治疗共48周,应用Trugene HBV genotyping试剂盒测定分析治疗前(0周)、治疗过程中(24周)、治疗结束时(48周)及随访结束时(72周)RT区YMDD变异;采用HBV基因多态性检测芯片试剂盒测定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 在治疗前有9例患者检测出前C区G1896A变异,均为HBV 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例前C区G1896A变异患者中7例治疗应答(77.8%,7/9),BCP区A1762T/G1764A变异在治疗应答者与无应答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患者分别在治疗24和48周时检测到YMDD变异,对治疗均无应答.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HBV DNA变异状态可能影响LAM抗病毒治疗应答及YMDD耐药变异株的复制能力.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双检测器同时测定人尿中犬尿氨酸和犬尿喹啉酸
赵建幸;罗雪美;詹一鸣;陈波;朱鼎良
2009, 24(09): 659-662.
摘要
(
458
)
HTML
PDF
(238KB) (
4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人尿中犬尿氨酸(KYN)和犬尿喹啉酸(KYNA)方法.用KYNA/KYN比值评价人体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KAT)活性.方法 采用HPLC测定KYN、KYNA,分析柱为安捷伦HC 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10 mmol/L乙酸钠-乙酸缓冲液:7%乙腈=93:7;流速1 mL/min;检测器波长:紫外365 nm,荧光344 am(激发)/398 mm(发射).结果 KYN和KYNA保留时间分别为6.9和11.5 min.水溶液标准与标准加入工作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YN:P=0.406 8;KYNA:P=0.646 2).KYN和KYN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4%±7.53%、95.17%±8.17%;稳定性试验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3.35%和0.88%;精密度CV分别为2.73%和2.7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4和0.2μmol/L.30份健康成年人尿样的KYNA/KYN比值为2.45±1.54.尿中KYNA与KYN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2=0.375 8,P<0.001).结论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稳定.KYNA/KYN比值评测KAT活性具有简便、实用等特点,可用于相关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和基础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其他几种动脉硬化指数的应用价值比较
叶桂云;胡望平;张忠源;池细悌;林小晶
2009, 24(09): 663-666.
摘要
(
406
)
HTML
PDF
(231KB) (
4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AIP值最高,AI次之.2型DM患者HDL-C<0.91 mmol/L组的AIP、AI、LDL-C/HDL-C比值均高于HDL-C≥0.91 mmol/L组(P<0.001),AIP的升高较明显.2型DM血脂升高组调脂前后MP差异明显(P<0.001).结论比较ALP和其他3种指数,以AIP差异最明显.AIP是反映2型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最有判断价值的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流式细胞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唾液酸黏附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熊怡淞;张玲珍;林志跃;梁艳;杨再兴;周运恒;荣光华;仲人前
2009, 24(09): 667-670.
摘要
(
402
)
HTML
PDF
(307KB) (
4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在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CHD患者及38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Siglec-1的百分率;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脂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Siglec-1在正常对照组及CHD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均无表达;CHD组单核细胞Siglec-1阳性率为(12.7±2.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0.3)%,P<0.01],而CHD血脂正常组和血脂异常组的Siglec-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单核巨噬细胞激活的标志,Siglec-1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不表达,在正常人单核细胞上表达很低.CHD患者单核细胞Siglec-1表达明显升高,提示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已经激活,发生巨噬细胞化,Siglec-1在单核细胞黏附血管内皮及CH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73例五步蛇咬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洪菲
2009, 24(09): 670-675.
摘要
(
298
)
HTML
PDF
(116KB) (
3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HBsAg联合rhIL-12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诱生IFN-γ的作用
王翠玲;张宜俊;李茹冰;王增松;夏书奇;段祥;谢飞群;曾振飞;揭燕;傅泳航
2009, 24(09): 671-675.
摘要
(
382
)
HTML
PDF
(327KB) (
3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确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HBsAg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探讨rhIL-12联合HBsAg作为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 取8名正常人和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BsAg、rhIL-12单独体外刺激,再用HBsAg联合rhIL-12(0.01、0.1和1.0 ng/mL)刺激患者PBMC,72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结果 HBsAg或rhIL-12单独刺激仅产生低水平的IFN-γ,联合使用HBsAg和rhIL-12刺激后,患者PBMC产生的IFN-γ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单独使用HBsAg或rhIL-12(P均<0.05).HBsAg(0.5 μg/mL)联合rhIL-12(0.01、0.1和1.0 mg/mL)刺激患者PBMC产生的IFN-γ与rhIL-12的浓度之间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HBsAg和rhIL-12联合刺激乙型肝炎患者PBMC,通过产生高水平IFN-γ激活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杨志钊;黄福达;缪丽韶;杨有业
2009, 24(09): 676-678.
摘要
(
419
)
HTML
PDF
(186KB) (
4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RBC)数、白细胞(WBC)数和血红蛋白(Hb)的不确定度评估的方法.方法 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RBC、WBC和Hb的过程进行描述,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然后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来源包括不准确度、不精密度、携带污染以及分析前不确定度;不准确度的不确定度采用计量部门校准证书上给出的不确定度;不精密度分为批内不精密度、批间不精密度和天间不精密度,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以及携带污染率采用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ICSH)推荐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天间不精密度由室内质控的在控结果计算得到.结果 取k=2,3个项目的高、中、低水平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95(RBC)高=5.0%,U95(RBC)中=4.8%,U95(RBC)低=4.6%;U95(WBC)高=5.0%,U95(WBC)中=4.6%,U95 (WBC)低=5.6%;U95(Hb)高=6.4 g/L,U95(Hb)中=5.6 g/L,U95(Hb)低=4.8 g/L.结论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寻找各项影响因素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RBC、WBC和Hb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较全面和合理的评定.
凝血检查在抗磷脂综合征中的应用
唐宁;刘玲玲;夏汛生;张碧玉
2009, 24(09): 679-681.
摘要
(
444
)
HTML
PDF
(192KB) (
4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凝血指标与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相关性,评价其在APS诊断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疑似APS患者共155例,根据2006年最新修正的APS诊断标准判别APS患者41例,非APS患者114例,检测所有患者的D-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纤溶酶原(PLG)、血小板(PET)计数、稀释凝血酶原时间(dPT)等凝血指标,分析其与APS的相关性.结果 APS患者与非APS患者间AT、PLG、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抗凝物(LA)阳性的APS患者与非APS患者间dP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水平及dPT结果与APS具有相关性,有助于临床上APS血栓形成的评价.
分子生物学检验论著
用液相芯片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的研究
夏骏;邓菲;胡志红;刘芳;王华林
2009, 24(09): 682-687.
摘要
(
356
)
HTML
PDF
(428KB) (
4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液相芯片(MASA)技术建立一种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快速检测的新方法.方法 对GenBank上已有H5和N1核酸片段进行比对分析,设计简并引物和探针,将合成的探针与荧光编码微球进行偶联,建立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和其他常见亚型(H1N1、H2N2、H3N2、H9N2)的标本.结果 利用该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出H5N1标本,检测信号具有较高荧光强度,对其他亚型标本的检测则为阴性结果.该方法对H5N1亚型RNA的最低检出量为10 pg.结论利用液相芯片技术研制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能够用于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的快速、灵敏、特异性检测及鉴定.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血清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比较研究
贾克刚;韩雪晶;唐红霞;南芳;王晶;杨青
2009, 24(09): 688-690.
摘要
(
302
)
HTML
PDF
(195KB) (
4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血清肌酐(S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应用酶法测定274例接受单纯CABG治疗的患者SCr,eGFR采用简化的肾病膳食改良实验(MDRD)方程进行计算.分别用SCr和eGFR作为评价患者.肾功能的指标,同时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A)组和肾功能损害(B)组.结果 SCr-A和SCr-B组患者除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GFR-A和eGFR-B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心功能分级、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加强治疗病房天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eGFR与住院天数呈负相关(r=-0.183,P=0.002),术前SCr与住院天数无相关性(r=0.094,P=0.122).术前SCr与术后4年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的比值比(OR)为1.046[95%可信区间(CI)为1.030~1.063,P=0.001];术前eGFR与术后4年内的心脏事件的OR为0.953(95%CI为0.938~0.969,P=0.001).结论eGFR是替代SCr评估术前肾功能情况更良好的指标,可作为拟行CABG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定的有效指标之一.
免疫学检验论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检测分析
王芝;康海虎
2009, 24(09): 690-692.
摘要
(
380
)
HTML
PDF
(200KB) (
6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病毒载量与CD3、CD4、CD8淋巴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毒载量仪实时核酸扩增检测分析HIV载量,用四色流式细胞技术计数CD3、CD4、CD8淋巴细胞.结果 19例HIV携带者病毒载量(3 600±700)IU/mL,CD3(1 498±329)个/μL,CD4(401±76)个/μL,CD8(891±316)个/μL,CD4/CD8 0.45±0.07,8例AIDS患者病毒载量(75 000±23 000)IU/mL,CD3(1568±698)个/μL,CD4(92±59)个/μL,CD8(693±312)个/μL,CIM/CD80.26±0.09.结论检测HIV感染和AIDS患者血浆中的病毒载量及全血中的CD3、CD4、CD8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是观察和了解患者病程发展的理想方法.
实验室管理
通过CAP质量追踪活动评价急诊实验周转时间
宋昊岚;陈敏;周君;李萍
2009, 24(09): 692-695.
摘要
(
368
)
HTML
PDF
(303KB) (
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参加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质量追踪(Q-TRACKS)活动,进行质量改进指标的"室间质评",为实验室质量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从Q-TRACKS组织者提供的质量指标中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量指标即急诊实验周转时间(TAT)阈外值,按规定方法进行质量指标监测,并按时将监测结果提交给组织者.结果 从组织者回报结果中获得Q-TRACKS内部及外部评价报告,2007年第二、三、四季度Q-TRACKS内部报告:目前急诊TAT阈外值呈降低趋势,但不同工作日、不同工作时段急诊TAT阈外值超出百分率有明显差异;外部报告:与所有参与实验室、自定义组及性能相似组比较,本实验室急诊TAT阈外值基本处于中位数内.结论不同工作时段、不同工作日急诊TAT阈外值可因仪器状态、标本量、工作人员状态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根据其他实验室急诊TAT阈外值及考虑到本实验室具体情况,急诊TAT阈外值有进一步缩短的空间.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两种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方法的性能比较
吕军;王玮;陈彬;曹峰;冯景;李显东;谢飞
2009, 24(09): 695-699.
摘要
(
356
)
HTML
PDF
(130KB) (
4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室管理
电子芯片技术在菌种安全管理中的研发与应用
金子辰;范林娟;刘敏;程艳军;王奕峰;孙耘;吴立梦
2009, 24(09): 696-699.
摘要
(
263
)
HTML
PDF
(332KB) (
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梅毒螺旋体基因重组抗原及其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韦善求;顾国龙
2009, 24(09): 700-703.
摘要
(
341
)
HTML
PDF
(281KB) (
8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多黏菌素B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樊新;徐修礼;孙怡群;刘家云
2009, 24(09): 703-704.
摘要
(
644
)
HTML
PDF
(125KB) (
3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