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6-30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GPa基因G873A、C807T位点在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多态性分布
    焦瑞宝, 唐吉斌, 周佳丽, 朱娟娟, 陈继中
    2021, 36(6):  581-58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1
    摘要 ( 125 )   HTML ( 6)   PDF (793KB) ( 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阿司匹林药效相关血小板膜糖蛋白GPa基因G873A和C807T位点在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中的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0月铜陵市人民医院进行阿司匹林药效相关基因位点检测的患者811例,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106例(心血管疾病组)、脑血管疾病患者597例(脑血管疾病组)、糖尿病患者108例(糖尿病组)。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3个组GPa基因G873A、C807T位点多态型。结果 单个病例GPa基因G873A、C807T位点野生型、杂合突变型和纯合突变型均同步出现,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合计为47.17%~53.27%,等位基因A、T均为24.53%~31.48%。糖尿病组2个基因位点纯合突变型为13.89%,高于心血管疾病组(1.89%)和脑血管疾病组(8.21%);杂合突变型为35.19%,低于心血管疾病组(45.28%)和脑血管疾病组(45.06%);基因型分布与心血管疾病组、脑血管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不同性别患者比较,2个基因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患者按年龄分为29~60岁、61~70岁、71~80岁、81~94岁4个年龄亚组,4个年龄亚组2个基因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药效相关GPa基因G873A、C807T位点在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性别、年龄无关,2个基因位点突变现象较为常见,突变存在个体间差异,可能影响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2个基因位点纯合突变率高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参数在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诊断中的应用
    蔡祺, 陈骊婷, 郭平, 林瀚, 万颖蕾
    2021, 36(6):  586-58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2
    摘要 ( 206 )   HTML ( 23)   PDF (850KB) ( 1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者外周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形态学参数(LMP)的变化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甲型流感患者77例(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患者109例(乙型流感组),另选取同期10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常规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病毒。结果 甲型流感组CRP阳性患者28例,阴性患者49例;乙型流感组CRP阳性患者23例,阴性患者85例。健康对照组CRP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病毒检测均为阴性。3个组CRP阴性患者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单核细胞百分比(MO%)、单核细胞前向散射光中心位置(Mon_FSC_CenterPos)、单核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Mon_FSC_Width)、高荧光强度细胞比例(HF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CRP阳性患者中,HFC%、Mon_FSC_CenterP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n_FSC_CenterPos具有较好的甲型流感、乙型流感鉴别诊断能力,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生物学指标。

    外周血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黄晓峰, 范雪明, 姚天悦, 袁文华, 赵智赟, 宋云霄
    2021, 36(6):  590-59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3
    摘要 ( 236 )   HTML ( 30)   PDF (919KB) ( 10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水平,分析RDW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6月1日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497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以同期51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队列研究:对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就诊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有88例患者完成随访,并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血液学检查。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年龄、体质量、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测定所有研究对象RDW水平,并对其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研究对象年龄分为<60岁、60~69岁、70~79岁、≥80岁4个年龄组,比较各年龄组RDW水平。结果 前列腺癌组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不同年龄组前列腺癌患者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升高[比值比(OR)=3.300,95%可信区间(CI)为2.290~4.753,P<0.001]、体质量指数升高(OR=1.086,95% CI为1.003~1.177,P=0.042)、t-PSA升高(OR=1.255,95% CI为1.198~1.315,P<0.001)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基线高RDW水平[风险比(HR)=7.439,95%CI为4.278~21.088,P<0.001)为前列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RDW水平显著升高,且是前列腺癌发生和预后的危险因素。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慢性肾病患者刚地弓形虫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周毓菁, 徐晶晶, 徐杰, 刘冬梅, 何军
    2021, 36(6):  596-59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4
    摘要 ( 135 )   HTML ( 11)   PDF (966KB) ( 3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通量测序[又称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在临床疑难性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例慢性肾脏病5期合并腹痛患者的2份腹水和4份腹膜透析液样本,取沉渣进行镜检,并进行常规细菌及真菌培养。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弓形虫抗体;采用NGS技术检测腹水和腹膜透析液样本中病原体的基因。结果 腹水和腹膜透析液样本镜检发现疑似假包囊。常规细菌和真菌培养未见菌落生长,血清弓形虫IgG和IgM抗体均为阴性。通过NGS确证为刚地弓形虫感染。结论 NGS技术对临床疑难性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极大的应用价值。

    呼伦贝尔地区MRSA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孙刚, 孙辉, 杜彦丹, 李寅雁, 李英智, 董占柱, 佟力军, 彭博
    2021, 36(6):  600-60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5
    摘要 ( 120 )   HTML ( 4)   PDF (866KB) ( 2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主要流行株,并探讨不同基因型与耐药谱的关系,明确MRSA的起源、传播和流行特征,寻找有效控制MRSA感染的途径,延缓万古霉素不敏感菌株的出现。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7年6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5家医院非重复MRSA临床分离株55株。采用Vitek 2 Compact自动化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联合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SCCmec)基因分型对MRS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CCmec基因分型共检出6个基因型,以Ⅱ型为主(58.18%),其中包括2个未明确分型菌株;MLST共检出10个基因型,其中有2个可能为新的型别,居前3位的型别分别为ST59(50.91%)、ST72(10.91%)和ST239(10.91%)。ST59-MRSA-SCCmecⅡ的检出率为38.18%。ST59型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57%),未检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耐药菌株;ST239型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均为83.33%;ST72型除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高水平耐药外,未检出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菌株。ST239型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66.67%)低于ST59型(85.71%)和ST72型(83.33%)。结论 呼伦贝尔地区MRSA流行菌株以ST59型为主,其次是ST72型和ST239型,优势型别是ST59-MRSA-SCCmecⅡ型。ST59型和ST72型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敏感率高,ST239型对其耐药率高。

    郑州地区健康孕妇血脂项目合适水平分析
    代延朋, 袁恩武, 刘军杰, 李玉山, 王全先
    2021, 36(6):  604-60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6
    摘要 ( 136 )   HTML ( 5)   PDF (1006KB) ( 3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健康孕妇血脂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合适水平。方法 选取健康孕妇2 124名,按孕周分为早孕组(276名)、中孕组(961名)及晚孕组(887名),按年龄不同分为适龄组(1 646名)及超龄组(478名),以健康非孕妇女712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和载脂蛋白B(apo B)。采用百分位数法[第2.5百分位数(P2.5)和第97.5百分位数(P97.5)]确定妊娠妇女血脂项目的合适水平。结果 除早孕组TG水平外,不同孕期各组TC、HDL-C、LDL-C、apo A1及apo 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孕组及晚孕组各项血脂指标均高于早孕组(P<0.05);晚孕组各项血脂指标均高于中孕组(P<0.05)。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与孕期相关的TC、HDL-C、LDL-C、apo A1及apo B的合适水平,以及与孕周、年龄相关的TG的合适水平。结论 确定了郑州地区健康孕妇血脂项目的合适水平,对可为临床监测不同孕期孕妇的血脂状况提供参考。

    成都地区表观健康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区间建立
    李静, 全晖, 曾志荣, 韦祎
    2021, 36(6):  609-61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7
    摘要 ( 163 )   HTML ( 4)   PDF (784KB) ( 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建立成都地区血脂水平正常的表观健康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参考区间,并分析sd-LDL-C与其他血脂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46名20~69岁血脂水平正常的表观健康者,其中男474名、女372名。按年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和60~69岁)和性别(男性、女性)分别分组。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浆sd-LDL-C水平,同时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水平。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参考区间。血脂的适宜水平采用中位数(M)[四分位数(P2.5~P97.5)]表示。结果 男性、女性之间血浆sd-LDL-C、TC、TG、HDL-C、LDL-C、apo A1和apo 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20~49岁各年龄段血浆sd-LDL-C水平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P<0.05);50~59和60~69岁男性、女性之间血浆sd-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之间sd-LDL-C、TC、TG、LDL-C和apo B项目的适宜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DL-C、apo A1项目和女性HDL-C项目各年龄组的适宜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和60~69岁男性sd-LDL-C参考区间分别为0.19~0.93、0.29~0.98、0.31~1.01、0.26~0.99、0.30~1.03 mmol/L,女性分别为0.19~0.82、0.23~1.03、0.20~0.96、0.26~1.15、0.23~1.25 mmol/L。sd-LDL-C与TC、TG、 LDL-C、apo B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1、0.544、0.758、0.757,P<0.05),与HDL-C、apo A1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6、-0.123,P<0.05)。结论 初步建立了成都地区表观健康者sd-LDL-C的参考区间。

    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25(OH)D、特异性IgE水平与VAS评分的相关性
    赵学玲, 郑昕, 徐化梅, 施洪耀
    2021, 36(6):  615-61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8
    摘要 ( 116 )   HTML ( 6)   PDF (768KB) ( 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与症状视觉模拟(VA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AR患儿38例(AR组)、非AR患儿38例(非AR组)和健康体检儿童40名(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25(OH)D及特异性IgE水平,同时对AR患儿进行VAS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在判断中重度AR中的价值。结果 AR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A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在AR患儿中,轻度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中重度组(P<0.05),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低于中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R患儿VAS评分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637,P<0.001),与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呈正相关(r=0.654,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5(OH)D判断中重度AR的曲线下面积为0.862,最佳临界值为10.13 ng/mL,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78.6%。结论 血清25(OH)D、特异性IgE水平对AR患儿的辅助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血脂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王琳琳, 范君, 叶陈宇, 应春妹
    2021, 36(6):  618-62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09
    摘要 ( 136 )   HTML ( 13)   PDF (774KB) ( 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脂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76例老年CHD患者,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斑块组(138例)和无斑块组(13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检测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计算sd-LDL-C/LDL-C比值、LDL-C/HDL-C比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根据斑块指数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为0~3级4个级别。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斑块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比例、吸烟史比例和血清sd-LDL-C、Lp(a)、apo B、sd-LDL-C/LDL-C比值、LDL-C/HDL-C比值均高于无斑块组(P<0.05),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级、2级、3级患者血清sd-LDL-C、Lp(a)、apo B、sd-LDL-C/LDL-C比值依次升高(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d-LDL-C、Lp(a)、apo B、sd-LDL-C/LDL-C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2、0.396、0.475、0.41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有吸烟史和sd-LDL-C、Lp(a)、apo B、sd-LDL-C/LDL-C比值升高是老年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2.203、2.147、1.514、1.829、1.412、1.376,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血清sd-LDL-C、Lp(a)、apo B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

    甜菜碱在提高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稳定性中的作用
    虞啸炫, 欧元祝, 唐立萍, 刘文彬, 林斐然, 葛丹红, 龚敬凯, 朱宇清
    2021, 36(6):  623-62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0
    摘要 ( 138 )   HTML ( 7)   PDF (745KB) ( 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甜菜碱在不同保存温度(2~8 ℃、-20 ℃)下对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稳定作用。方法 将5 mol/L甜菜碱按不同比例加入血清样本中:第1组样本中不添加甜菜碱,第2~5组样本中甜菜碱与样本的比例(V∶V)分别为9∶1、8∶2、7.5∶2.5、6∶4,甜菜碱浓度为0.5~1.25 mol/L。所有血清样本在保存前先进行LDH总活性检测和LDH同工酶电泳分析,以该检测结果作为基线值,然后分别在2~8 ℃和-20 ℃保存不同时间后,检测LDH总活性及同工酶百分比,计算其与基线值的差异。结果 第2~4组血清样本的LDH总活性回收率为98.36%~101.41%,第5组血清样本为95.16%~103.48%,有1份血清样本的偏移高于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规定的偏差(4.0%)。2~8 ℃保存30 d,第1组血清样本LDH总活性仅为基线值的52.31%~59.95%,第2~4组血清样本LDH总活性是基线值的98.54%~101.64%,结果均较稳定。-20 ℃保存21 d,第1组血清样本LDH总活性是基线值的88.78%~91.57%,第2~4组血清样本LDH总活性仅为基线值的56.14%~65.34%。-20 ℃保存30 d,LDH同工酶中LDH1、LDH2比例升高,LDH3比例接近基线值,LDH4、LDH5比例为0。结论 2~8 ℃条件下,浓度为0.5~1.25 mol/L的甜菜碱至少可稳定血清LDH总活性30 d。血清样本于-20 ℃保存,LDH不稳定。

    非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IL-6参考区间的建立
    王子鹏, 欧阳长理, 耿德勤, 王敦敬
    2021, 36(6):  627-63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1
    摘要 ( 124 )   HTML ( 2)   PDF (854KB) ( 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非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行腰椎穿刺的非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59例建立脑脊液IL-6的参考区间。另选取行腰椎穿刺的非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3例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29例,用于参考区间的验证。结果 根据Dixon法计算结果,剔除1个离群值,有效数据为158个。158例非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脑脊液IL-6数据呈正态分布(Z=0.06,P=0.20),结果为(4.43±1.18)pg/mL。不同性别和年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各组后采用x+1.96s方式确定参考区间上限为6.74 pg/mL,参考区间为≤6.74 pg/mL。23例非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脑脊液IL-6检测结果为1.50~6.26 pg/mL,所有结果均在建立的参考区间内;29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脑脊液IL-6检测结果为8.43~3 406.00 pg/mL,均高于参考区间上限;参考区间验证通过。结论 初步建立了非炎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IL-6参考区间,经验证可用于临床。

    治疗前PLR、NLR和LMR在预测前列腺癌预后中的价值
    郦俊生, 宋云霄, 程捷
    2021, 36(6):  631-63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2
    摘要 ( 181 )   HTML ( 6)   PDF (938KB) ( 7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144例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开始治疗前检测其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算PLR、NLR和LMR。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PLR、NLR、LMR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PLR、NLR、LMR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44例前列腺癌患者PLR、NLR和LMR分别为4.71(1.21~62.14)、4.77(1.34~57.41)、2.83(0.91~39.10)。根据3项指标的中位数分别分组。高PLR组、低LMR组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均分别低于低PLR组、高LMR组(P<0.001)。高NLR组与低NLR组之间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PLR、低LMR、年龄、饮酒史、高血压史、TNM分期是前列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NLR与Gleason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0.23,P<0.01),LMR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41,P<0.000 1)。结论 治疗前PLR和LMR可作为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治疗前高PLR和低LMR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较差。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ABO等位基因调控区突变致抗原弱表达原因分析
    顾玉微, 王成云, 顾萍, 潘秋辉, 王静, 陈广洁
    2021, 36(6):  637-64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3
    摘要 ( 152 )   HTML ( 11)   PDF (1752KB) ( 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1例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困难的患儿进行基因分型,查找突变基因,分析血型鉴定困难的原因。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儿进行血清学鉴定,分别选用ABO-Rh血型确认卡(DG GelConfirm卡)、中性卡(DG GelNeutral卡)及抗球蛋白卡(DG GelCoombs卡)进行血清学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儿ABO基因增强子、启动子、第1~7号外显子及其相邻的内含子区域,寻找变异位点。结果 患儿红细胞与抗A反应为弱凝集(++)、与抗B不凝集,血清与A1细胞和B细胞反应均为强凝集(++++)、与O细胞不凝集,其表型为Aweak,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试验均为阴性。A基因增强子CBF/NF-Y微卫星出现4个43 bp串联,比正常情况多3个串联。结论 患儿A等位基因增强子出现的4个43 bp串联是引起其A抗原弱表达的原因。

    3种β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与表型分析
    李育敏, 蔡钦泉, 覃俊龙, 金潇, 陈亚琼, 莫云均, 李悦, 张秀明
    2021, 36(6):  642-64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4
    摘要 ( 872 )   HTML ( 56)   PDF (786KB) ( 28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中国型Gγ+Aγδβ)0、东南亚型-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血症(HPFH)和台湾型3种β缺失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基因型与表型,为地贫筛查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行血红蛋白(Hb)电泳检测的患者72 397例,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法对HbF≥5%、年龄≥6个月的患者进行常见地贫基因和3种罕见β缺失型地贫分型检测及红细胞参数检测、DNA测序。结果 检出19例中国型Gγ+Aγδβ)0、18例东南亚型-HPFH和3例台湾型地贫患者。单纯中国型Gγ+Aγδβ)0杂合子地贫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HbF和HbA2水平分别为(69.1±2.2)fL、(22.7±1.1)pg、(15.4±2.6)%和(2.5±0.2)%;单纯东南亚型-HPFH杂合子地贫患者分别为(75.0±5.3)fL、(25.5±1.8)pg、(23.8±5.2)%和(3.9±0.8)%;单纯台湾型杂合子地贫患者分别为(64.7±4.1)fL、(20.2±2.1)pg、(8.0±5.2)%和(6.4±1.1)%,3种地贫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型Gγ+Aγδβ)0复合-α3.7缺失杂合子地贫患者的MCV、MCH、HbF和HbA2水平分别为(70.9±0.9)fL、(23.9±1.2)pg、(12.8±1.8)%和(2.7±0.1)%;中国型Gγ+Aγδβ)0复合βE缺失杂合子地贫患者分别为57.0 fL、19.0 pg、54.1%和2.5%;东南亚型-HPFH复合--SEA缺失杂合子地贫患者分别为(70.9±2.8)fL、(23.1±1.4)pg、(17.3±7.5)%和(3.9±1.0)%。 结论 深圳地区β缺失型地贫以中国型Gγ+Aγδβ)0和东南亚型-HPFH多见,台湾型少见,三者单纯杂合子的HbF水平均升高,表现为轻型β地贫特征,合并其他类型地贫时可改变原来的血液学表型。

    血清P-选择素、ICAM-1、IL-17A水平在HB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程惠芬
    2021, 36(6):  646-64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5
    摘要 ( 104 )   HTML ( 5)   PDF (815KB) ( 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IL)17A水平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HBV感染患者13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82例(轻度19例、中度45例、重度18例)、肝硬化患者21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29例。以62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选择素、ICAM-1及IL-17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重度慢性乙肝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选择素、ICAM-1、IL-17A判断重度慢性乙肝的效能。结果 正常对照组、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HCC组之间P-选择素、ICAM-1、IL-17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慢性乙肝患者之间血清P-选择素、ICAM-1、IL-17A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选择素、ICAM-1、IL-17A均是重度慢性乙肝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9.21、8.01、5.23,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82~18.62、1.51~15.55、1.19~14.4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选择素、ICAM-1、IL-17A判断重度慢性乙肝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7、0.700、0.672。结论 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ICAM-1、IL-17A水平较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慢性乙肝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结核分枝杆菌最小抑菌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郁晨蕾, 江渊, 李静, 王莉莉, 陈炜, 沈旭晖, 张阳奕
    2021, 36(6):  650-65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6
    摘要 ( 124 )   HTML ( 10)   PDF (1278KB) ( 6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结核分枝杆菌(MTB)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分散仪法和玻璃珠振荡研磨法2种细菌分散定量方法分别制备MTB标准菌株H37Rv(ATCC 27294)和28株MTB临床分离株菌悬液,接种于TREK Sensititre MYCOTB药敏板(简称MYCOTB),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肉眼观察、抗酸染色镜检、药敏板中菌落形态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评估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在MIC测定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通过肉眼观察和抗酸染色镜检,发现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制备的菌悬液分散效果更好。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种方法符合率为100%。结论 细菌超声分散计数仪可以提升制备MTB菌悬液的自动化程度,尤其在药物敏感性试验类定量试验中,可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定量误差,有利于检测的标准化和重现性。

    MALDI-TOF MS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原菌快速鉴定中的价值
    丁毅伟, 韩志海
    2021, 36(6):  656-66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7
    摘要 ( 106 )   HTML ( 4)   PDF (751KB) ( 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联合HB&L微生物培养系统(简称HB&L系统)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原菌快速鉴定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0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液样本,分别接种于血培养瓶及常规培养琼脂平板,将阳性培养物分别进行2种直接MALDI-TOF MS鉴定、常规MALDI-TOF MS鉴定和平板培养鉴定,比较4种方法鉴定结果及鉴定时间。结果 直接和常规MALDI-TOF MS均检测到84.8%(84/99)的阳性结果,但平板培养仅检测到60.6%(60/99)的阳性结果。HB&L系统处理后直接MALDI-TOF MS鉴定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分别为86.9%和91.9%,高于分离胶富集细菌后直接MALDI-TOF MS(78.3%和83.8%)和平板培养(70.1%和67.6%)。HB&L系统处理后直接MALDI-TOF MS鉴定的阳性结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HB&L系统处理后直接MALDI-TOF MS的鉴定时间为5~14 h,低于常规MALDI-TOF MS(45.2 h)和平板培养(54.3 h)。结论 与常规培养比较,HB&L系统处理后直接MALDI-TOF MS鉴定病原菌用时短,且具有一定的准确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原菌的快速诊断有一定价值。

    实验室管理·论著
    血液分析仪日常室内质量控制中新鲜血比对方案的建立
    郑翠玲, 王力, 程焱, 崔巍
    2021, 36(6):  662-66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8
    摘要 ( 134 )   HTML ( 11)   PDF (728KB) ( 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新鲜血比对方案,完善血液分析仪日常室内质量控制(IQC),保证临床标本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方法 每日采用血液分析仪配套质控品完成IQC后,抽取检测结果在参考区间内,且血量约为2 mL的新鲜血标本。选择性能良好的血液分析仪作为靶机,以其他血液分析仪为比对仪器。以新鲜血标本在靶机中测定的结果作为靶值,比对仪器的测定结果作为测定值,比较靶值和测定值的差异,计算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计数项目的相对偏差。仪器间相对偏差标准为198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CLIA'88)允许误差的1/2,血液分析仪运行过程中的相对偏差标准为CLIA'88允许误差的1/3。根据偏差标准对相对偏差进行评价。结果 比对仪器与靶机的相对偏差符合1/2 CLIA'88允许误差的偏差范围的要求,仪器间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血液分析仪运行过程比对数据的相对偏差符合1/3 CLIA'88允许误差的偏差范围的要求。结论 建立的新鲜血比对方案既能保证血液分析仪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仪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又能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方便、经济、有效的日常IQC。

    相对变化值参考区间新算法的建立及应用评价
    岳波, 李丹杰, 唐大海, 刘曼娇, 贺嘉蕾, 蒋梦洁, 韦晓强
    2021, 36(6):  667-67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19
    摘要 ( 132 )   HTML ( 7)   PDF (1308KB) ( 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相对变化值参考区间(RCV)的新算法,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相对变化值(ΔR)与波动性(λ)之间的关系,基于蒙特卡洛法,通过Excel 2007软件建立相关大数据模型,分析λ、ΔR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变异系数(CV)的关系,最后建立RCV的新算法。采用新算法重新计算既往文献报道中RCV应用实例的数据,比较新算法与传统算法的计算结果。结果 λ呈正偏态分布,取对数后呈中心对称分布,当CV≤9.5%时,λ近似呈对数正态分布;ΔR分布的形状与λ相同,位置相对于λ向左平移“1”;RCV可由CV经新算法得出;当CV较大时,新算法与传统算法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建立了RCV新算法,比传统算法更具科学性,有助于RCV的临床应用;剖析了波动性参考区间、RCV、CV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新算法,三者可以相互转换。

    实验室管理·论著
    微流控芯片POCT室内质量控制方案的探索
    葛丹红, 唐立萍, 欧元祝, 虞啸炫, 刘文彬, 林斐然, 龚敬凯, 朱宇清
    2021, 36(6):  674-67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20
    摘要 ( 153 )   HTML ( 8)   PDF (985KB) ( 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探讨适用于微流控芯片即时检测(POCT)的室内质量控制(IOC)方案。方法 采用微流控芯片POCT仪检测临床剩余血清样本钾(K)、钠(Na)、氯(Cl)、葡萄糖(Glu)4个生化检测项目。研究历时3个月,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每天进行电子质控,并检测2个水平液体质控品;第2阶段每天进行电子质控,液体质控品改为每周检测1次。整个研究过程每天检测3个水平混合血清样本1次。分析2个阶段电子质控、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检测结果。结果 2个阶段仪器电子质控结果均为通过,液体质控结果均为在控。4个项目混合血清样本检测结果变异系数(CV)均<1/3允许总误差(TEa)。结论 采用微流控芯片POCT仪检测K、Na、Cl、Glu时,在检测人员和环境稳定、试剂批号相同的情况下,可采用每天进行1次电子质控和每周检测1次液体质控品的IQC方案,以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

    经验交流
    红细胞裂解液在白细胞计数定量检测方法线性验证中的应用
    俞钱
    2021, 36(6):  679-68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21
    摘要 ( 112 )   HTML ( 11)   PDF (680KB) ( 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1],第4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 《CNAS—CL02:2012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 15189:2012,IDT)》[3]等均要求实验室在设备安装使用前和使用中验证其能达到必要的性能。线性是整个检测系统对应于系列分析物浓度与仪器最终输出的信号间是否比例恒定的性能,是方法学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定量测量方法的线性评价文件——EP6-A[4]和《WS/T408—2012 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5]要求,使用红细胞裂解液制备高浓度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悬液,并对WBC计数定量检测方法线性进行验证。
    病例报道
    血清型33F肺炎链球菌致右侧肱骨近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并关节炎1例报道
    姜含芳, 唐根, 陈虹宇, 朱纯青, 孟青, 唐盛平, 陈运生
    2021, 36(6):  682-68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1.06.022
    摘要 ( 118 )   HTML ( 8)   PDF (884KB) ( 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脓性骨髓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致病菌可穿入关节,在关节滑膜和关节液中繁殖,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并关节炎如未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骨关节功能,甚至危及生命[1]。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原体之一[2-3],根据其荚膜多糖结构,肺炎链球菌被分为98个血清型[4]。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与侵袭性疾病,如脓毒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病及预后相关[5]。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可导致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的血清型主要为19F、19A、23F、14、6B [6-7]。深圳市儿童医院于2018年1月确诊1例血清型33F肺炎链球菌致婴儿右侧肱骨近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并关节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特点,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