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艳芬, 吴泉明, 周欢, 张秋琴, 康艳丽, 李瑶, 陈喜军, 黄建刚, 陈发林.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在4个检测体系中的检出限分析[J]. 检验医学, 2023, 38(3): 261-266. |
[2] |
杨思敏, 轩乾坤, 羽晓瑜, 温冬华, 李广波. 国产某品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3种碳青霉烯耐药基因试剂性能验证[J]. 检验医学, 2023, 38(1): 56-59. |
[3] |
朱岭峰, 吴海洋, 章雪瑜, 朱宇清. 不同文件中多项回归分析线性验证异同分析[J]. 检验医学, 2022, 37(3): 288-290. |
[4] |
王会茹, 王盛华, 黄珊珊, 吴昊, 于文静, 郭映辉. 患者数据中位数和指数加权移动均值在实验室内仪器间末梢血RBC计数结果比对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22, 37(11): 1093-1097. |
[5] |
刘凤莲, 丁志芳.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自动化检测的性能验证[J]. 检验医学, 2021, 36(12): 1264-1266. |
[6] |
唐诚芳, 韦青秀, 秦剑荣, 唐芳, 刘思迟, 蒋翔, 黄永兰. 不同品牌串联质谱仪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比对[J]. 检验医学, 2021, 36(10): 1042-1046. |
[7] |
王晟, 段小勇, 刘兴态. 实验室内血液分析仪间白细胞分类结果比对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检验医学, 2020, 35(8): 829-831. |
[8] |
张强, 林静, 宗晓龙, 孙光, 刘军锋. 国产Precil C3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常规凝血项目临床评价[J]. 检验医学, 2020, 35(6): 601-608. |
[9] |
范基农.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低颗粒浓度结果比对简易判断标准[J]. 检验医学, 2018, 33(9): 835-838. |
[10] |
李雯, 何爱丽, 张雯, 周挺.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活性的性能验证[J]. 检验医学, 2018, 33(11): 1009-1012. |
[11] |
陈丹, 徐婷, 张洁心, 赵鸿, 戎国栋, 潘世扬, 王芳, 黄珮珺. 实时荧光PCR用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性能验证[J]. 检验医学, 2017, 32(9): 801-805. |
[12] |
朱宇清, 朱岭峰, 赵晓君, 徐翀, 邵维杰, 曹丹如, 陆银华.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方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J]. 检验医学, 2017, 32(6): 524-530. |
[13] |
寿玮龄, 陈倩, 吴卫, 范连凯, 崔巍. 改良蝰蛇毒磷脂时间试验和硅凝固时间试验检测狼疮抗凝物的性能验证[J]. 检验医学, 2017, 32(3): 224-228. |
[14] |
付杰, 苏鹏, 蒋兴宇, 蒲晓允. Addcare Elisa800全自动酶免疫工作站的检测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16, 31(9): 797-800. |
[15] |
王扣琼, 邵文琦, 彭颖斐, 黄斐, 陈方俊, 吴炯, 王蓓丽, 张春燕, 郭玮, 潘柏申.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紫杉醇性能评价[J]. 检验医学, 2016, 31(5): 394-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