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30
    论著
    血清Trx2、P-tau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核磁总负荷评分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段朋仓, 董瑞芳, 刘小满, 曹阳, 王若曦
    2024, 39(1):  1-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1
    摘要 ( 79 )   HTML ( 7)   PDF (852KB) ( 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2(Trx2)、磷酸化tau蛋白(P-tau)与核磁总负荷评分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沧州市中心医院脑小血管病患者94例,根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38例)和无认知障碍组(56例);根据核磁总负荷评分分为轻度负荷组(67例)和中重度负荷组(2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检测血清Trx2、P-tau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脑小血管病患者核磁总负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核磁总负荷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核磁总负荷评分、Trx2、P-tau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负荷组与中重度负荷组之间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和HDL-C、UA、Trx2、P-tau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rx2[比值比(OR)值=2.751,95%可信区间(CI)为1.123~6.738]、血清P-tau(OR=2.651,95%CI为1.180~5.956)是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Trx2、P-tau与核磁总负荷评分和CMMSE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Trx2、P-tau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核磁总负荷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检测血清Trx2、P-tau水平有助于评估脑小血管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认知功能。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26、IL-27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兰俊, 路舒婷, 杨健睿
    2024, 39(1):  7-1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2
    摘要 ( 95 )   HTML ( 7)   PDF (894KB) ( 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6、IL-27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结直肠癌患者63例(结直肠癌组)、直肠息肉患者63例(直肠息肉组)、体检健康者63名(正常对照组),检测IL-26、IL-27、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辅助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对所有结直肠癌患者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结直肠癌组、直肠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IL-26、IL-27水平依次升高(P<0.001)。有无淋巴转移、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癌患者之间血清IL-26、IL-27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远隔转移、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肿瘤大小的结直肠癌患者之间血清IL-26、IL-2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26、IL-27、CEA和CA19-9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86、0.81、0.82、0.92。根据ROC曲线得出的最佳临界值将结直肠癌患者分别分为IL-26高水平组(41例)、IL-26低水平组(22例)和IL-27高水平组(43例)、IL-27低水平组(20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26高水平组和IL-27高水平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短于IL-26低水平组和IL-27低水平组(P<0.01)。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26、IL-27水平异常升高,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miR-924、SLC1A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张苗苗, 段东奎, 余春, 王丽娜
    2024, 39(1):  13-1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3
    摘要 ( 30 )   HTML ( 3)   PDF (1204KB) ( 1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iR-924和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在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肺癌患者9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检测miR-924、SLC1A5 mRNA和SLC1A5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iR-924与SLC1A5 mRNA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miR-924相对表达量降低(P<0.001),SLC1A5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01)。癌组织SLC1A5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癌组织miR-924表达与SLC1A5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43,P<0.05)。根据癌组织miR-924相对表达量均值或SLC1A5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分为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和阳性组、阴性组。miR-924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之间、SLC1A5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924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Log-rank χ2=5.453,P<0.05);SLC1A5阳性组累积生存率低于阴性组(Log-rank χ2=9.259,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miR-924低表达、SLC1A5蛋白表达阳性均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癌组织miR-924和SLC1A5均呈异常表达,或可作为肺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可溶性CD163联合Charlson指数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价值
    张洋, 张德和, 唐诗越, 张军, 汪建明, 陈凌
    2024, 39(1):  19-2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4
    摘要 ( 22 )   HTML ( 3)   PDF (951KB) ( 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163(sCD163)联合Charlson指数对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建模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食管静脉出血分为出血组(32例)和未出血组(68例)。另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评价sCD163和Charlson指数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能。结果 建模组和验证组之间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肝腹水发生情况、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Charlson指数和凝血酶原时间(PT)、sCD163、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0.05),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肝腹水、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有红色征、门静脉内径增大、sCD163升高和Charlson指数增高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2.124、1.865、2.001、2.412、1.685、2.623,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235~3.024、1.425~2.563、1.121~3.221、1.785~3.500、1.247~2.875、2.013~3.24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CD163和Charlson指数单项和联合检测判断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852、0.889。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均显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论 sCD163联合Charlson指数对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血清双调蛋白、间皮素对乳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
    刘泊含, 刘鷖雯, 何怡青, 卢仁泉, 杜艳, 张国良, 郭倩, 高锋, 杨翠霞
    2024, 39(1):  26-3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5
    摘要 ( 32 )   HTML ( 6)   PDF (991KB) ( 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双调蛋白(AREG)和间皮素(MSLN)水平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38例(良性病变组)和表观健康者35名(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REG和MSLN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AREG和MSLN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REG、MSLN单独和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检测辅助诊断乳腺癌的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血清AREG、MSL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REG、MSLN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2、0.637,而血清AREG、MSLN联合CEA、CA15-3检测的AUC为0.757。乳腺癌组血清AREG、MSLN水平与病理类型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结论 血清AREG、MSLN联合CEA和CA15-3检测可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

    COPD患者lncRNA MIR155HG表达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AECODP的辅助诊断价值
    张菲斐, 王婧雯, 张跃欣, 郑大炜, 门翔
    2024, 39(1):  31-3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6
    摘要 ( 16 )   HTML ( 4)   PDF (889KB) ( 2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MIR155HG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COPD患者117例,其中稳定期患者60例(稳定期组)、AECOPD患者57例(AECOPD组),以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1/FV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lncRNA MIR155HG的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ECOP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AECOPD的效能。结果 AECOPD组、稳定期组、正常对照组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PBMC中lncRNA MIR155HG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0.05),FEV1和FEV1/FVC%依次升高(P<0.05)。稳定期组和AECOPD组PBMC中lncRNA MIR155HG相对表达量与WBC计数、NEUT%、PCT、CRP和Fib水平均呈正相关(P<0.001),与FEV1和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IR155HG表达升高、FEV1降低是发生AECOPD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2.381、0.682,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526~3.715、0.531~0.87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EV1、lncRNA MIR155HG单项和联合检测诊断AECOP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854、0.939。结论 COPD患者PBMC中lncRNA MIR155HG水平升高,且与炎症指标和肺功能相关,或可作为AECOPD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室内质量控制样品的研制和评价
    安崇文, 陈剑, 逄璐, 许冬
    2024, 39(1):  37-4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7
    摘要 ( 33 )   HTML ( 12)   PDF (1479KB) ( 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备适用于琼脂糖凝胶免疫固定电泳(IFE)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样品,并对其均匀性、稳定性、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 依据实验室内部研制质量控制样品相关指南要求,基于临床样本,自制琼脂糖凝胶IFE检测阴性、弱阳性、阳性质控品,并对其进行均匀性、稳定性和适用性评价。结果 3个浓度水平质控品的均匀性良好。质控品开瓶后,2~8 ℃冷藏保存4个月,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不启封-40 ℃冰箱冻存5年,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同品牌其他系列检测系统和不同品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一致性也较好。结论 制备的琼脂糖凝胶IFE检测室内质量质控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适用性,可满足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和血栓弹力图评估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
    赖媛媛, 何振业, 沈化清, 林一腾, 刘熙君, 齐军, 林勇平
    2024, 39(1):  43-4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8
    摘要 ( 30 )   HTML ( 8)   PDF (866KB) ( 2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和血栓弹力图(TEG)评估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20例肿瘤患者(病例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TAT、PIC、TEG各参数的差异。基于Caprini评分将肿瘤患者细分为不同血栓风险组,比较各组TAT、PIC、TEG各参数的差异。比较不同肿瘤类型患者3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AT、PIC、TEG各参数诊断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效能。结果 病例组TAT、PIC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极高风险组TAT、PIC高于中/低风险组(P<0.05);肝癌、肺癌、肠癌、胃癌患者TAT、PIC水平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PIC、TEG评价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性分别为85.0%、55.0%、56.70%,特异性分别为93.3%、81.7%、7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72、0.63。结论 TAT、PIC可早于TEG提示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能更好地提示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拟杆菌属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脆弱拟杆菌肠毒素bft基因分型特征分析
    王艳艳, 王俊瑞, 郑文琪, 兰海霞, 郭素芳
    2024, 39(1):  47-5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09
    摘要 ( 30 )   HTML ( 5)   PDF (860KB) ( 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拟杆菌属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征,并探讨脆弱拟杆菌肠毒素bft基因分型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离自临床样本的拟杆菌属147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脆弱拟杆菌肠毒素bft基因。结果 147株拟杆菌属细菌中,脆弱拟杆菌100株(68.0%)、多形拟杆菌25株(17.0%)、卵形拟杆菌9株(6.1%)。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拟杆菌属细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最高(78.9%);脆弱拟杆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85.0%,高于其他拟杆菌(66.0%)。拟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3.6%和4.7%,对其他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脆弱拟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其他类型拟杆菌。脆弱拟杆菌bft基因阳性率为38.0%,以bft-1亚型为主要基因型(28.0%),其次为bft-2亚型(10.0%),未检出bft-3亚型。分离自非腹部临床样本的脆弱拟杆菌bft基因阳性率(55.6%)高于分离自腹部临床样本的脆弱拟杆菌(36.3%)。结论 拟杆菌属临床分离株中脆弱拟杆菌分离率最高,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分离自非腹部临床样本的脆弱拟杆菌产肠毒素的菌株流行率更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预测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价值
    谭海燕, 蒋玉蓉
    2024, 39(1):  53-5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0
    摘要 ( 23 )   HTML ( 3)   PDF (1037KB) ( 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GBS)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PROM)新生儿感染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1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170例足月分娩PROM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根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8例)和未感染组(122例)。比较新生儿一般资料,分析PROM新生儿感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ROM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BS阳性、CD64指数判断新生儿感染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GBS阳性、阴道指检次数、产前使用抗菌药物、5 min Apgar评分<7分、羊水污染、CD64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GBS阳性、阴道指检次数、CD64指数是PROM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这5项指标在列线图预测模型中的总分为294分,对应的感染风险为73.1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CD64指数、GBS阳性对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64指数和GBS阳性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PROM新生儿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807和0.847。结论 孕妇阴道GBS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PROM新生儿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阴道检查次数是导致PROM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以降低感染风险。

    THR mRNA、ALCAT1在甲亢性心脏病中的协同诊断作用
    张晓玲, 金瑶, 李素芳, 彭海英
    2024, 39(1):  60-6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1
    摘要 ( 18 )   HTML ( 2)   PDF (931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受体(THR) mRNA、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ALCAT1)在甲亢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甲亢性心脏病患者69例(甲亢性心脏病组)、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9例(单纯甲亢组)、非甲亢性心脏病患者69例(非甲亢性心脏病组)和健康体检者69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检测THRα1 mRNA、THRβ1 mRNA和ALCAT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I)分析THR mRNA、ALCAT1在甲亢性心脏病发生中的交互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HR mRNA、ALCAT1诊断甲亢性心脏病的效能。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组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高于单纯甲亢组(P<0.001),THRα1 mRNA、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高于非甲亢性心脏病组、正常对照组(P<0.001)。单纯甲亢组THRα1 mRNA、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高于非甲亢性心脏病组、正常对照组(P<0.05),非甲亢性心脏病组THRα1 mRNA、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后,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升高是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3.185、3.712,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524~6.658、1.967~7.006,P<0.001]。THRβ1 mRNA与ALCAT1对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二者均高表达时甲亢性心脏病风险是二者均低表达时的9.000倍;二者同时高表达时甲亢性心脏病风险是其他未知因子(其OR=1)的3.148倍(RERI=3.148);协同效应是二者单独存在产生效应之和的1.855倍(SI=1.855);在二者共存的甲亢性心脏病风险中,有34.98%(AP=34.98%)由二者交互作用引起。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HRβ1 mRNA、ALCAT1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甲亢性心脏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26、0.872。结论 THRβ1 mRNA、ALCAT1是甲亢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提升对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

    短篇论著
    单标本气动传输系统对血细胞形态和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董旭才, 李斌, 苏怡, 叶先梅, 冯芳芳, 李淳风, 郝晓柯, 曾宪飞
    2024, 39(1):  68-7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2
    摘要 ( 28 )   HTML ( 8)   PDF (955KB) ( 1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单标本气动传输系统(PTS)对血细胞形态和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员工30名,采集每位员工3份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全血标本。分别通过人工转运、PTS 8 m·s-1、PTS 15 m·s-1转运标本,然后进行血细胞分析和血细胞形态检测。以人工转运后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不同PTS转运速度条件下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与人工转运比较,PTS 8 m·s-1和15 m·s-1转运标本后,血细胞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形态无显著差异。结论 单标本PTS可用于转运血细胞分析标本。

    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后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检出率分析
    张鹏, 吴雯婷, 荣婷婷, 陈惠
    2024, 39(1):  71-7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3
    摘要 ( 36 )   HTML ( 7)   PDF (871KB) ( 2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和疫情期间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体检中心和妇科门急诊48 264名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样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15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测定。以2019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分组,比较该时间节点前后15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 48 264例样本中,HPV阳性9 628例(19.95%)。阳性检出率居前4位的亚型分别为HPV52[2 721例(5.64%)]、HPV58[1 508例(3.12%)]、HPV16[1 418例(2.94%)]、HPV51[997例(2.07%)]。2018—2019年(疫情前)与2020—2022年(疫情期间)比较,有13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疫情前比较,有10种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9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19年(疫情前)HPV整体阳性检出率为29.86%,高于2020—2022年(疫情期间)的24.82%(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上海地区15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有一定的影响。

    医学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方差检验值远小于1的问题探讨
    郭晓俊, 赵晓君, 蒋玲丽
    2024, 39(1):  75-7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4
    摘要 ( 30 )   HTML ( 8)   PDF (772KB) ( 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单因子方差检验分析医学检验能力验证时样品均匀性时常出现检验值远小于1,且与1有显著性差异的问题。文章基于2021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特殊蛋白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的均匀性检验数据,发现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一般为:一是运用全自动血浆蛋白分析系统等大型精密仪器进行检测时,检测周期较长,检测系统易随时间发生基线波动,仪器准确度发生波动;二是在进样过程中,只采用了简单的正向和反向进样的方式,使仪器产生的偏移所带来的误差常会超过方法本身的精密度。此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判定样品是均匀的,需要查找原因并加以改进。如果均匀性检验工作量较大,应避免系统的时间偏差,确保重复测量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是进样过程或方式导致的,应满足测定随机化的要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统计方法进行评价。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评估
    徐海娈, 马冰, 靳增明, 赵艳芳, 张世杰
    2024, 39(1):  79-8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5
    摘要 ( 35 )   HTML ( 3)   PDF (1309KB) ( 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检测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评估。方法 采用竞争法原理,建立基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抗FITC系统的检测血清TRAb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并对方法的空白限、检出限、线性区间、精密度、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能。比较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性抗体(TSI)化学发光法的一致性。了解郑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清TRAb的分布情况。结果 建立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空白限为0.3 IU·L-1,检出限为0.7 IU·L-1,线性区间为1.0~50.0 IU·L-1;低、中、高水平样本的重复性分别为5.36%、2.54%和2.12%,中间精密度分别为8.13%、3.92%和3.50%。胆红素≤250 mg·L-1、血红蛋白(Hb)≤1.0 g·L-1、三酰甘油(TG)≤10.0 g·L-1、FITC-Na≤500 ng·mL-1对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无干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无交叉反应。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的曲线下面积为0.998,最佳临界值为1.92 IU·L-1,敏感性为99.07%,特异性为95.00%。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41,P<0.000 1),2种方法的偏差为0.090 IU·L-1,总符合率为96.24%,一致性好(kappa=0.925);与TSI化学发光法的相关性一般(r2=0.671,P<0.000 1),2种方法的偏差为-2.613 IU·L-1,总符合率为88.15%,一致性较好(kappa=0.763)。采用百分位数法初步建立TRAb的参考区间为≤1.60 IU·L-1结论 成功建立了检测血清TRAb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性能较好,可满足临床需求。

    基础研究·论著
    miR-155-5p靶向ARID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有促进作用
    戴宏建, 崔海宁, 李艳凤, 崔红梅
    2024, 39(1):  87-9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6
    摘要 ( 14 )   HTML ( 2)   PDF (1823KB) ( 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miR-155-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 收集人口腔癌细胞系CAL-27、HN4、HN6、SCC4、TCA8113和正常口腔上皮角质细胞系HOK,检测miR-155-5p表达。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分为miR-NC组(转染miR-155-5p模拟物阴性对照)和miR-155-5p组(转染miR-155-5p模拟物)、anti-NC组(转染miR-155-5p抑制物阴性对照)、anti-miR-155-5p组(转染miR-155-5p抑制物)、Vector组(转染空质粒载体)、pc-ARID2组(转染ARID2过表达质粒)、miR-NC+Vector组(共转染阴性对照和空质粒载体)、miR-155-5p+Vector组(共转染miR-155-5p模拟物和空质粒载体)和miR-155-5p+pc-ARID2组(共转染miR-155-5p模拟物和ARID2过表达质粒)。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CAL-27细胞、HN4细胞的迁移、侵袭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RID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5-5p与ARID2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正常口腔上皮角质细胞系HOK比较,OSCC细胞系(SCC4、HN6、HN4、CAL-27、TCA8113)miR-155-5p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anti-NC组比较,anti-miR-155-5p组miR-155-5p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miR-NC组比较,miR-155-5p组ARID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1);anti-miR-155-5p组ARID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与共转染miR-NC和pmiR-ARID2野生型质粒(pmiR-ARID2-wt)比较,共转染miR-155-5p mimic和pmiR-ARID2突变型质粒(pmiR-ARID2-wt)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Vector组比较,pc-ARID2组ARID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miR-NC+Vector组比较,miR-155-5p+Vector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划痕闭合率均显著升高(P<0.01);与miR-155-5p+Vector组比较,miR-155-5p+pc-ARID2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划痕闭合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OSCC细胞中miR-155-5p表达上调,并可通过靶向抑制ARID2表达促进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进而发挥致癌基因作用。

    综述与讲座
    临床血液体液检验同质化管理和实践
    蒋浩琴, 徐倩倩, 徐黎明, 关明
    2024, 39(1):  95-9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7
    摘要 ( 41 )   HTML ( 6)   PDF (856KB) ( 5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检验结果同质化管理是实现检验结果互认的基础,也是促进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增强医疗机构协同性的重要举措。疾病变化的复杂性和时效性,检测设备性能和检测流程质量管理的差异性,形态学检验的难点等问题使同质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系列医疗风险。通过对检测前、中、后各阶段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或消除影响血液体液检验同质化的风险。文章结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基于专业特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对不同医疗机构和同一医疗机构多院区同质化管理的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

    病例报道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为急性双系列白血病罕见病例报道和临床特征分析
    王丽霞, 陈仪, 潘园园, 任方刚, 张耀方, 王宏伟, 徐智芳
    2024, 39(1):  100-10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1.018
    摘要 ( 48 )   HTML ( 6)   PDF (1589KB) ( 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克隆性骨髓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是无效造血导致血细胞减少,约30%的患者会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有研究发现,MDS可能进展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2]或混合(髓样-淋巴样)白血病[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4-5],急性双系列白血病(acute bilineal leukemia,aBLL)的特点是有2个不同的原始细胞群。然而,MDS转化为aBLL的报道很少。本文报道1例MDS转化为aBLL的病例,并讨论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