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3-30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鼻咽拭子细菌培养在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
    谢永平, 华春珍, 魏林琳, 汪洪姣, 王高良, 李建平
    2022, 37(3):  201-20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1
    摘要 ( 255 )   HTML ( 32)   PDF (808KB) ( 1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鼻咽拭子细菌培养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采集403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或肺炎住院患儿鼻咽拭子和口腔吸取物,以分区划种半定量法接种培养后进行菌种鉴定,“+++”及以上考虑有临床意义。对比2种类型样本培养结果及其与患儿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的吻合程度。结果 403例患儿中,鼻咽拭子培养阳性率为31.5%(127/403),居前4位的病原分别为百日咳鲍德特菌(13.4%)、流感嗜血杆菌(7.9%)、卡他莫拉菌(4.0%)和肺炎链球菌(3.5%)。口腔吸取物培养阳性率为12.4%(50/403),百日咳鲍德特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0.7%、4.5%、1.0%和1.2%。鼻咽拭子样本4种病原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口腔吸取物样本(P<0.05)。62.0%(31/50)的患儿鼻咽拭子样本病原培养结果与口腔吸取物样本培养结果一致。经鼻咽拭子样本确定的病原中,有98.4%(125/127)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培养阴转,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 鼻咽拭子样本细菌培养有助于提高儿童呼吸道病原菌的检出率,对临床病原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不同浓度 EDTA 对产 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恢复作用
    温庆辉, 黎凤英, 李燕嫦, 黄金印, 王凤平
    2022, 37(3):  205-20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2
    摘要 ( 157 )   HTML ( 12)   PDF (803KB) ( 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恢复作用。方法 选取分离自临床样本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240株,测定其添加低浓度(0.5 mg/mL)、标准浓度(1.0 mg/mL)、高浓度(2.0 mg/mL)EDTA 前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结果 对于产ESBL大肠埃希菌,使用单纯药物的MIC与联合应用EDTA的MIC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 MIC 变化最明显,其次是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氨曲南变化较小,头孢噻肟无变化。抗菌药物联合标准浓度和高浓度EDTA时,其抗菌药物MIC变化较联合低浓度EDTA时更为显著,但联合标准浓度与高浓度EDTA之间无差异。3个浓度EDTA对头孢噻肟的MIC均无影响。结论 不同浓度的EDTA对大多数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能明显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延迟放瓶对2种自动化血培养系统苛养菌培养的影响
    褚敏君, 李小娟, 黄海林, 李珏, 麻明彪, 杜廷义, 王海平
    2022, 37(3):  209-21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3
    摘要 ( 110 )   HTML ( 7)   PDF (809KB) ( 3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延迟放瓶对2种自动化血培养系统苛养菌阳性检出率和检出时间的影响。方法 用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制成不同浓度菌液模拟样本,分别接种到BactecPeds Plus和BACT/ALERT PF培养瓶中,室温条件下放置0、8、16、24 h后,分别放入BACTEC FX血培养仪和BACT/ALERT 3D血培养仪,记录培养结果和报阳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不同浓度菌液模拟样本在2种血培养仪中均可检测到阳性结果,BACTEC FX血培养仪报阳时间显著短于BACT/ALERT 3D血培养仪(P<0.001)。肺炎链球菌室温放置8、16和24 h后,报阳时间均显著长于放置0 h(P<0.05),且延迟放瓶时间与菌液浓度、血培养系统2个因素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流感嗜血杆菌延迟放瓶0和8 h的报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延迟放瓶时间与菌液浓度、血培养系统2个因素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 苛养菌模拟样本报阳时间随延迟放瓶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这一趋势受到菌种、菌液浓度、血培养系统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卧位时长对ARR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影响
    靳银欣, 李再昭, 袁凌青, 费冬雪, 汪惠, 蒋坤芳
    2022, 37(3):  213-21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4
    摘要 ( 158 )   HTML ( 5)   PDF (798KB) ( 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时长卧位及立位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PA的患者103例,分别测定立位2 h、卧位4 h和卧位2 h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水平,计算ARR。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PA组(44例)和非PA组(59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RR诊断PA的价值。结果 PA组与非PA组比较,立位2 h、卧位4 h和卧位2 h的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A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A组立位2 h 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与卧位4 h、卧位2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组和非PA组组内比较,立位2 h、卧位4 h、卧位2 h A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卧位4 h与卧位2 h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A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立位2 h ARR、卧位4 h ARR、卧位2 h ARR诊断P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779、0.787。结论 立位2 h、卧位4 h和卧位2 h ARR在PA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准确性,卧位2 h可提高不能久卧患者的试验执行率。

    总IgE、sIgE、25(OH)D在婴儿特应性皮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张志斌, 杨万勇, 阮富旺, 温庆辉
    2022, 37(3):  217-22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5
    摘要 ( 164 )   HTML ( 6)   PDF (805KB) ( 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总免疫球蛋白E(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在婴儿特应性皮炎(AD)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婴儿AD患儿120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9例)、中度组(64例)和重度组(17例);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51例)、有并发症组(69例)。以120名体检健康婴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血清总IgE、sIgE和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重度AD的危险因素。结果 AD组血清25(OH)D 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总IgE、sIg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25(OH)D水平依次降低(P=0.000),血清总IgE、sIgE水平依次升高(P=0.000)。有并发症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P=0.000),血清总IgE和sIgE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IgE、sIgE和25(OH)D均为婴儿AD病情严重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35.023、15.502、4.993,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7.431~70.370、6.900~34.830、2.456~10.150]。结论 血清25(OH)D、总IgE、sIgE均与婴儿AD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或可作为判断婴儿AD病情的指标。

    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IP-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范伟光, 苏苗苗, 孟娟, 石鹏辉, 张珍
    2022, 37(3):  221-22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6
    摘要 ( 144 )   HTML ( 8)   PDF (814KB) ( 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AIDS患者200例(AIDS组),根据疗效分为HIV-1抑制组和HIV-1未抑制组,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载量和IP-10水平。以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IP-10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IDS组治疗前HIV-1 RNA水平为(4.62±0.73)lg拷贝/mL。AIDS组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P-10水平和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AIDS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4+T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P<0.01),CD8+T细胞百分比及IP-10、HIV-1 RNA水平逐渐降低(P<0.01),HIV-1复制受抑制的患者比例逐渐升高(P<0.01)。治疗3、6、12和18个月时,HIV-1抑制组CD4+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HIV-1未抑制组(P<0.01),CD8+T细胞百分比和IP-10水平均低于HIV-1未抑制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DS患者治疗前IP-10与CD4+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763,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和HIV-1 RN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1、0.823,P<0.05)。结论 AIDS患者IP-10水平与CD4+T细胞、CD8+T细胞及HIV-1 RNA水平有关,是潜在的AIDS病情和疗效评估的指标。

    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在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情监测中的意义
    李东秀, 黄健
    2022, 37(3):  226-22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7
    摘要 ( 111 )   HTML ( 7)   PDF (808KB) ( 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36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症组(82例)和重症组(54例);根据患儿血清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将患儿病程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将患儿分为低危组(39例)、中危组(57例)和高危组(40例)。检测所有患儿不同病程的血清sICAM-1、hs-CRP水平和氧合指数。以健康体检儿童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组和轻中症组急性期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重症组急性期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中症组急性期(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依次升高(P<0.05)。重症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症组急性期和恢复期(P<0.05)。轻中症组和重症组恢复期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均低于急性期(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0.70,P<0.05),与治疗前氧合指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0.46,P<0.05)。结论 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可反映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情发展和严重程度,或可作为患儿病情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CLSI EP06-Ed2文件在定量测量程序线性验证中的应用
    李晓博, 普智飞, 吴晓琪, 刘洋洋, 谢轩波, 单汉明, 于嘉屏
    2022, 37(3):  230-23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8
    摘要 ( 435 )   HTML ( 54)   PDF (865KB) ( 27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项目为例,探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06-Ed2文件在定量测量程序线性验证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接近线性区间上、下限的样本,按比例配制7份线性样本,各重复测定2次,以稀释比例和重复测定均值(x)进行加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预期值,将线性偏差的95%可信区间(CI)与允许线性偏差(ADL)进行比较。当所有样本线性偏差的CI与ADL相交时,整个区间的线性是可接受的。 结果 T3项目第1~6号样本线性偏差的95%CI在ADL范围内,第7号样本线性偏差在ADL范围内,FT3项目第2~4号样本线性偏差的95%CI在ADL范围内,第1、5号样本线性偏差在ADL范围内,第6号样本线性偏差未在ADL范围内,但线性偏差的95%CI与ADL范围有重叠,第7号样本线性偏差的95%CI未在ADL范围内。结论 CLSI EP06-Ed2文件相对于CLSI EP06-A等文件,对线性样本浓度选择的要求更明确和合理,数据分析处理更有效、更简便,是非常实用的定量测量程序线性验证指南。

    系统性炎症指标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发生的相关性
    宋云霄, 童巍, 张海晨, 张银网, 卞晓波, 张琳琳, 袁文华, 赵智赟, 葛雯, 姚天悦
    2022, 37(3):  235-23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09
    摘要 ( 141 )   HTML ( 12)   PDF (868KB) ( 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系统性炎症指标[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和C反应蛋白(CRP)]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骨折患者249例(骨折组,其中创伤性骨折108例、脆性骨折141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77例(骨质疏松症组)。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RP水平,计算SII、PLR、NLR和LMR。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鉴别脆性骨折与创伤性骨折的效能。结果 骨折组SII、PLR、NLR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症组(P<0.001),LMR水平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症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SII、PLR、NLR、LMR、CRP和5项指标联合检测鉴别脆性骨折和创伤性骨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9、0.899、0.835、0.866、0.788和0.903。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升高、PLR升高、NLR升高、CRP升高、LMR降低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001、1.008、1.178、1.021、0.813,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00~1.001、1.005~1.011、1.084~1.279、1.013~1.028、0.744~0.888]。结论 SII、PLR、NLR、LMR和CRP均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脆性骨折有关。

    健康成人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苗林子, 陆遥, 屈晨雪, 由然, 龚岩
    2022, 37(3):  240-24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0
    摘要 ( 155 )   HTML ( 6)   PDF (791KB) ( 4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健康成人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126名22~60岁的健康成人,其中男69名,女57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表达,通过公式计算相关指标;分析年龄、性别对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建立参考区间。结果 不同年龄健康成人CD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29岁组单核细胞HLA-DR平均荧光强度低于40~49岁组和50~59岁组(P值分别为0.023、0.007),单核细胞HLA-DR荧光强度中位数低于50~59岁组(P=0.034)。男性与女性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了健康成人白细胞表面CD64和HLA-DR相关指标的参考区间。年龄会影响健康成人白细胞表面HLA-DR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化学发光法检测超高值样本最佳稀释比例的获取方法
    袁应选, 袁琳, 汪珍, 陈超
    2022, 37(3):  246-24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1
    摘要 ( 238 )   HTML ( 13)   PDF (756KB) ( 9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超高值样本最佳稀释比例的获取方法。方法 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项目为例,以定标曲线高值定标品对应的相对光强度(RLU)作为超高值样本稀释的参照点,对超高值样本进行系列稀释(1:2、1:4、1:5、1:10、1:20、1:50、1:90、1:100、1:200、1:500、1:1 000、1:2 500)后进行检测,在获得的RLU值中,最接近高值定标品RLU值(1 319 511)对应的稀释比例可作为理论上的最佳稀释比例。结果 对初测(1:100稀释)hCG为292 613.3 mIU/mL的超高值血清样本进行系列稀释,得出最佳稀释比例为1:200。采用任意稀释比例对该hCG超高值样本进行稀释并重复检测20次,hCG结果为(351 708.9±73 191.5)mIU/mL,变异系数(CV)为20.81%;采用最佳稀释比例(1:200)得出的hCG结果为(308 669.5±10 247.8)mIU/mL,CV为3.32%。2个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7,P=0.006)。将该份hCG超高值样本外送至使用相同检测系统的实验室,采用最佳稀释比例1:200进行稀释检测,hCG结果为(309 537.9±12 190.4)mIU/mL,CV为3.93%。2个使用最佳稀释比例(1:200)的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1,P=0.422)。结论 使用最佳稀释比例(1:200)进行超高值样本检测,可以较好地解决因稀释比例选择不规范而导致的结果重复性差问题,有利于实验室间结果的互认。

    青藏高原藏族人群6个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的建立
    李熙建, 张立营, 刘影, 龙琴, 沈伟
    2022, 37(3):  249-25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2
    摘要 ( 129 )   HTML ( 9)   PDF (721KB) ( 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青藏高原藏族人群6个血细胞分析参数与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参考区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2 967名藏族健康体检者体检数据,按年龄分为儿童组(0~6岁,507名,其中男256名、女251名)、少年组(7~17岁,693名,其中男344名、女349名)、青年组(18~40岁,1 218名,其中男602名、女616名),中年组(41~65岁,421名,其中男212名、女209名)、老年组(≥66岁,128名,其中男62名、女66名)。分析各组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采用x±1.96s的方式建立参考区间,并与已颁布的行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5组数据均为正态分布,各分组与总样本比较,RBC计数、Hb差异率为100%,HCT差异率为60%;各组内部不同性别比较,RBC计数、Hb、HCT、RDW-s、RDW-CV项目差异率均>80%;各组两两比较,除MPV外,差异率均>50%;各组6个项目参考区间与已颁布的行业标准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青藏高原藏族人群6个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与其他地区健康成人存在差异,且不同年龄和性别也有差异,应确定适合青藏高原的不同年龄和性别藏族人群参考区间。

    AR患儿外周血IL-33、EOS、NLR水平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余燕娟
    2022, 37(3):  254-25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3
    摘要 ( 112 )   HTML ( 8)   PDF (802KB) ( 3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33、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101例AR患儿(AR组),其中轻度67例、重度34例;以101名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外周血IL-33、EOS、NLR水平。结果 AR组外周血IL-33和EOS均高于对照组(P=0.000),NLR低于对照组(P=0.000)。AR组重度患儿外周血IL-33和EOS高于轻度患儿(P=0.000),NLR低于轻度患儿(P=0.000)。AR组治疗有效患儿治疗后IL-33水平低于治疗无效患儿(P<0.05),NLR高于治疗无效患儿(P<0.05),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33与EOS呈正相关(r=0.561,P<0.05)。结论 AR患儿外周血IL-33、EOS和NLR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有一定关系。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分析
    何天文, 卢建, 陈创奇, 刘顿, 丁红珂, 刘玲, 杜丽, 郑毅春, 尹爱华
    2022, 37(3):  257-26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4
    摘要 ( 258 )   HTML ( 20)   PDF (1444KB) ( 5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RPKD)家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个ARPKD家系,采用Sanger测序调查家系成员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PKHD1)基因突变情况。以PKHD1基因编码区为目标区域,在基因上下游2 M区域内选择120个高密度紧密连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遗传连锁标记,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NGS选择有效SNP位点构建家系成员的SNP单倍型,确定夫妇双方携带基因突变的风险染色体。对活检获得的滋养层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采用NGS对胚胎的PKHD1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直接测序,构建胚胎SNP单倍型进行连锁分析。采用Sanger测序验证胚胎PKHD1基因突变位点NGS结果。对正常和携带杂合突变的胚胎进行低深度的染色体非整倍性筛查。结果 家系成员中,父亲携带PKHD1基因c.5935G>A,为杂合子;母亲携带PKHD1基因c.10058T>G,为杂合子;先证者携带PKHD1基因c.5935G>A和c.10058T>G双重杂合突变。用于活检的5个胚胎中有2个未检测到突变,有3个携带杂合突变。低深度的染色体非整倍性筛查显示5个胚胎中3个为整倍体,2个为非整倍体。选择未检测到突变且发育良好的整倍体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后,足月分娩一健康婴儿。结论 应用NGS对ARPKD家系进行PGT,可阻断此单基因病在该家系中的再发风险,同时还可避免选择非整倍体胚胎而导致的流产问题。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俞琦, 孙懿, 王琼丽, 蔡逸婷, 李莉
    2022, 37(3):  264-26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5
    摘要 ( 261 )   HTML ( 22)   PDF (1109KB) ( 7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形态学分析技术在肿瘤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12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样本,使用CTCBIOPSY异常细胞分离染色仪检测后,于显微镜下进行CTC形态学分析。采用CD45和CD31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进一步验证形态学判读标准的临床适用性。分析CTC检出率、CTC计数与肿瘤类型、临床分期等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形态学分析技术CTC检出率为41.51%,经免疫组化检测验证,特异性为100%。CTC阳性组与阴性组年龄和TNM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1)。不同类型肿瘤和相同类型不同分期肿瘤患者的CTC检出率和CTC计数均有所不同,其中肺癌晚期和前列腺癌晚期患者CTC检出率最高,且早、晚期肿瘤患者的CT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TC形态学分析技术可以保证细胞的完整性,能够快速判读多种类型肿瘤的CTC,特异性好,但敏感性优势不显著。

    技术评价·论著
    2种6色流式细胞术试剂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性能比较
    鞠颖慧, 莫惠芳, 吴蕙, 陈朴, 郭玮, 王蓓丽
    2022, 37(3):  270-27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6
    摘要 ( 171 )   HTML ( 9)   PDF (814KB) ( 9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国产6色流式细胞术试剂(简称国产流式试剂)与进口6色流式细胞术试剂(简称进口流式试剂)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性能。方法 选取不同地区的3家实验室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患者200例,分别使用国产流式试剂和进口流式试剂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19+细胞、CD3-CD16+CD56+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数,同时计算染色指数(SI)和偏差。结果 国产流式试剂与进口流式试剂比较,CD3+细胞、CD8+细胞、CD19+细胞百分比及CD3+细胞、CD19+细胞绝对数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流式试剂检测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19+细胞和CD3-CD16+CD56+细胞百分比和绝对数的平均偏移均<5%,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95,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国产流式试剂与进口流式试剂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0.9,P=0.000)。结论 国产流式试剂与进口流式试剂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虽有一定的差异,但相关性和一致性均较好。各临床实验室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抗体试剂。

    基础研究·论著
    脂毒性应激对Bcl-2蛋白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钟丽红, 丘创华, 彭紫元, 佘吉佳
    2022, 37(3):  274-28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7
    摘要 ( 90 )   HTML ( 14)   PDF (999KB) ( 2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脂毒性应激对B淋巴细胞瘤(Bcl)-2蛋白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C57BL/6小鼠构建PUMA-/-小鼠,喂食高脂肪饮食72 h后处死并分离胰岛。分别用棕榈酸酯、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小鼠胰岛瘤MIN6细胞 0、2、4、8、24 h,分别用萝卜硫烷(SFN)、棕榈酸酯、SFN+棕榈酸酯处理小鼠胰岛β细胞0、2、4、8、24 h。以用二甲基亚砜处理相同时间的MIN6细胞和β细胞作为对照。检测细胞蛋白酶体活性,活化转录因子4(ATF4)mRNA、重链结合蛋白(Bip)mRNA、C/EBP同源蛋白(Chop)mRNA、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 mRNA表达量,Bcl-2、Bcl-XL、Mcl-1和Akt蛋白表达量,同时评估细胞活性。结果 与0 h比较,采用棕榈酸酯处理MIN6细胞不同时间的蛋白酶体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采用MG132处理MIN6细胞8 h的蛋白酶体活性显著降低(P<0.05);MG132处理MIN6细胞24 h的Ub水平显著升高(P<0.05)。棕榈酸酯组和MG132组处理24 h后,MIN6细胞凋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棕榈酸酯和MG132处理24 h后,MIN6细胞ATF4 mRNA、Bip mRNA、Chop mRNA、PUMA mRNA表达量高于0 h(P<0.05)。棕榈酸酯和MG132处理24 h后,MIN6细胞Bcl-2、Bcl-XL、Akt蛋白水平显著低于0 h(P<0.05);Mcl-1蛋白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棕榈酸处理2 h时Mcl-1蛋白水平最高,MG132处理8 h时Mcl-1水平最高。棕榈酸酯组β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SFN组、SFN+棕榈酸酯组和对照组(P<0.05),SFN组、SFN+棕榈酸酯组及对照组之间β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棕榈酸酯组AFT4蛋白、Chop蛋白、Bip蛋白和PUMA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SFN+棕榈酸酯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和Bcl-2蛋白表达能有效预防胰岛β细胞凋亡。

    lncRNA SNHG5对人类下咽癌细胞转录组学的影响及意义
    周焕, 唐颖, 杜翠萍, 杨扬, 冯会杰, 邱淼欣, 闫佩毅, 蔡骁垚, 金姝
    2022, 37(3):  281-28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8
    摘要 ( 129 )   HTML ( 13)   PDF (3051KB) ( 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SNHG5对人类下咽癌细胞株FaDu转录组学的影响。方法 构建rLV-hSNHG5-ZsGreen-Puro慢病毒和rLV-ZsGreen-Puro对照慢病毒,将感染rLV-hSNHG5-ZsGreen-Puro慢病毒的FaDu细胞作为rLV-SNHG5组,将感染rLV-ZsGreen-Puro对照慢病毒的FaDu细胞作为rLV组。筛选差异基因集并进行基因转录能力、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Reactome通路、疾病本体(DO)功能分析。结果 rLV-SNHG5组SNHG5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rLV组(P<0.01)。基因差异分析共筛选出1 07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表达上调537个、表达下调533个。表达上调居前10位基因分别为LCP1、NT5ECTGFAXLAKAP12、PXDNTHBS1、4-MarTMEM200ARIPOR3,表达下调居前10位基因分别为PKP1、SERPINB13、KLK10、AC011473.4、NOTCH3、CA2、EGLN3、SLC6A8、KRT4和VAV3。功能分析结果显示,SNHG5改变了FaDu细胞部分基因的转录能力、参与调控GO功能、KEGG信号通路、Reactome通路和DO功能。结论 SNHG5对FaDu细胞的转录组学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室管理·论著
    不同文件中多项回归分析线性验证异同分析
    朱岭峰, 吴海洋, 章雪瑜, 朱宇清
    2022, 37(3):  288-29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19
    摘要 ( 142 )   HTML ( 17)   PDF (797KB) ( 8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论著
    和肽素在不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毛杰, 卢晴晴, 李萍, 石盛洁, 李菁, 邓长娟, 谭超超, 谢小兵
    2022, 37(3):  291-29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20
    摘要 ( 229 )   HTML ( 8)   PDF (781KB) ( 1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肽素是精氨酸血管升压素(AVP)前体分子的C末端肽,可与AVP等摩尔释放入血,半衰期约为14 d,稳定且易于检测。和肽素其特异性较低,且无器官特异性,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卒中、慢性肾脏病等疾病有较高的阳性预测价值,敏感性较高。文章对和肽素在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卒中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经验交流
    某品牌血液分析仪预稀释模式性能评估
    徐向东, 张驰, 廖庆, 林心肢, 费阳
    2022, 37(3):  295-29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21
    摘要 ( 186 )   HTML ( 18)   PDF (798KB) ( 5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常规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一般需采集2 mL静脉全血进行检测。然而,对于婴幼儿、大面积烧伤、放化疗患者等特殊人群,不易取得足量静脉血。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预稀释模式因需要标本量少,可解决上述问题。但该模式临床应用不广泛,性能评估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参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1](简称WS/T 406—2012)及仪器说明书,对XN-2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monocyte,MO#)、淋巴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lymphocyte, LYMPH#)、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eosinophil,EO#)、嗜碱性粒细胞绝对数(the absolute value of basophil,BASO#)等项目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估。

    BC-6000PLUS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检出限分析
    龙一飞, 孟少伟, 刘健平, 张宏远, 林冬玲
    2022, 37(3):  300-30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3.022
    摘要 ( 165 )   HTML ( 13)   PDF (786KB) ( 6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等是临床较常见的体液标本,这些标本的常规检测,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很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已实现搭载体液标本的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测模式,不但提高了检测速度和准确度、精密度,而且易于标准化,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深圳迈瑞公司BC-6000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BC-6000PLUS)带有体液检测模式,但厂商未提供体液细胞计数的检测下限,无法确保低值体液标本(尤其是脑脊液)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662—2020《临床体液检验技术》[1](简称WS/T 662—2020)附录A中明确要求每个实验室都应建立所用体液模式检测系统的有核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的检测下限。据此,本研究以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14—2017《临床检验方法检出能力的确立与验证》[2](简称WS/T 514—2017)文件内容为指导,建立并评价BC-6000PLUS体液模式WBC-BF和RBC-BF细胞计数的空白限(limit of blank,LoB)和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3],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