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CXCR5、sPD-1、Hcy在AIDS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石鹏辉, 范伟光, 张珍, 苏苗苗, 孟娟, 路新利
    2022, 37(2):  103-10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1
    摘要 ( 216 )   HTML ( 31)   PDF (801KB) ( 15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过程中血清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sPD-1)、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IDS患者120例(AIDS组),分别在AIDS患者治疗前1 d及治疗后3、6、12个月检测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载量、CD4+T细胞绝对数及CXCR5、sPD-1、Hcy、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体检健康者4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CD4+T细胞绝对数、HIV-1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AIDS组治疗前sPD-1和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XCR5、CD4+T细胞绝对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随着ART时间的延长,AIDS患者CD4+T细胞绝对数、CXCR5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6个月时达到峰值;Hcy、TC、TG、LDL-C在治疗12个月时显著升高(P<0.05);HDL-C无变化;治疗3个月时HIV-1载量开始降低(P<0.05),治疗6个月时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12个月时血清sPD-1水平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4+T细胞绝对数与CXCR5、Hcy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2、0.401,P<0.05),与sPD-1呈负相关(r=-0.708,P<0.05);HIV-1载量与CXCR5、Hcy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2、-0.318,P<0.05),与sPD-1呈正相关(r=0.368,P<0.05)。结论 动态监测AIDS患者ART过程中CD4+T细胞绝对数、HIV-1载量、CXCR5、sPD-1、Hcy和血脂的变化,有助于及时了解HIV感染的进展情况。

    依据CLSI EP07-A3文件评价血清指数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前白蛋白的干扰
    韩光, 徐琼峰, 段淑敏, 骆嘉欢, 王云秀, 张秀娟, 万泽民, 柯培锋, 黄宪章
    2022, 37(2):  108-11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2
    摘要 ( 415 )   HTML ( 40)   PDF (824KB) ( 11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溶血、黄疸、脂浊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前白蛋白(PA)的干扰效果。方法 以新鲜血清样本作为基础样本,添加干扰物[血红蛋白(Hb)、胆红素及脂质]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A水平。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07-A3文件进行配对差异实验、剂量效应实验。结果 10 g/LHb(溶血指数为1 000)、200 mg/L(340 μmol/L)胆红素(黄疸指数为20)对PA的检测无干扰,脂浊指数为987的脂浊干扰物对PA检测有负干扰。脂质对PA的干扰程度与脂浊指数呈线性关系。对于PA低值样本,脂浊指数≤120时,对PA检测无显著干扰,脂浊指数与干扰率的线性方程为Y=-0.077X+0.979(r 2=0.999);对于PA高值样本,脂浊指数≤203时,对PA检测无显著干扰,脂浊指数与干扰率的线性方程为Y=-0.040X-0.168(r2=0.992)。结论 临床常见的溶血和黄疸样本不会干扰免疫散射比浊法PA检测结果,但脂浊指数>120会造成负干扰。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间接法建立上海地区新生儿G6PD筛查临界值的可行性
    纪伟, 田国力, 朱之星, 周卓, 王燕敏, 张潇分
    2022, 37(2):  112-11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3
    摘要 ( 176 )   HTML ( 15)   PDF (991KB) ( 9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间接法建立上海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筛查临界值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34 747名新生儿的G6PD检测数据,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分析数据分布。偏态分布数据采用Box-Cox转换成近似正态分布。采用四分位间距(Turkey)法剔除离群值后建立参考区间,以参考区间下限[单边第5百分位数值(P5)]作为筛查临界值。将建立的临界值分别与厂商声明的参考区间下限和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实验室临床验证阶段采用小样本建立的临界值作比较,计算相对偏差,并与参考变化值(RCV)进行比较。结果 134 747名新生儿中确诊G6PD缺乏症233例,G6PD缺乏症发病率为1∶579。采用间接法建立上海地区的G6PD筛查临界值,男婴为317.8 U/L,女婴为325.7 U/L。该临界值与厂商声明的参考区间下限及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实验室依据小样本建立的临界值的相对偏差均高于RCV。233例G6PD缺乏症患儿的G6PD水平均低于建立的筛查临界值。依据该筛查临界值,70份室间质量评价样本的阴性、阳性符合率均达100%。结论 采用间接法建立G6PD的参考区间和筛查临界值,可为提高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筛查效率。

    不同MMP mRNA和ADAMTS mRNA表达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性程度的相关性
    徐明元, 徐贵森, 杨晓鲲, 罗勇, 关思书, 范云飞
    2022, 37(2):  117-12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4
    摘要 ( 121 )   HTML ( 6)   PDF (863KB) ( 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金属蛋白酶(MMP)和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的mRNA表达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性(简称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椎间盘退变患者160例,依据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采用Pfirrmann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Ⅰ级组(30例)、Ⅱ级组(32例)、Ⅲ级组(35例)、Ⅳ级组(33例)和Ⅴ级组(30例)。检测所有患者髓核组织中MMP-1 mRNA、MMP-3 mRNA、MMP-9 mRNA、MMP-13 mRNA、ADAMTS-1 mRNA、ADAMTS-4 mRNA、ADAMTS-5 mRNA、白细胞介素(IL)-1α mRNA、IL-1β mRNA、IL-6 mRNA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Ⅳ级组和Ⅴ级组MMP-3 mRNA、MMP-9 mRNA、IL-1α mRNA和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级组、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且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依次升高(P<0.05)。Ⅲ级组、Ⅳ级组和Ⅴ级组ADAMTS-4 mRNA和ADAMTS-5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级组和Ⅱ级组(P<0.05),且Ⅱ级组显著高于Ⅰ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P-3 mRNA、MMP-9 mRNA、ADAMTS-4 mRNA、ADAMTS-5 mRNA、IL-1α mRNA及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与Pfirrmann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P-3 mRNA、MMP-9 mRNA、ADAMTS-4 mRNA、ADAMTS-5 mRNA相对表达量与IL-1α mRNA、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3、MMP-9、ADAMTS-4 、ADAMTS-5、IL-1α和IL-1β与椎间盘退变有关,并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利培酮引起的高泌乳素相关因素分析
    陈秋莹, 钟盈花, 赵楠, 殷海波, 徐阳, 舒铭
    2022, 37(2):  122-12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5
    摘要 ( 174 )   HTML ( 9)   PDF (826KB) ( 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利培酮所致高泌乳素(PRL)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使用利培酮治疗6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收集其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检测所有患者的利培酮血药浓度、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PRL水平。依据血浆PRL水平将患者分为高PRL(PRL≥30 ng/mL)组和正常PRL(PRL<30 ng/mL)组。结果 高PRL组女性比例高于正常PRL组(P<0.001),PANSS评分和空腹血糖低于正常PRL组(P<0.001),2个组之间年龄、BMI、TC、TG、利培酮血药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PANSS评分降低和空腹血糖降低是高PRL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5.843、0.466、0.053,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5.329~47.105、0.259~0.838、0.014~0.202,P<0.05]。年龄、BMI、TC、TG和利培酮血药浓度均不是高PRL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16、1.623、0.449、0.650、0.399,P>0.05)。高PRL女性患者的PRL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01)。结论 女性患者服用利培酮易发生高PRL,服用利培酮患者PANSS评分和空腹血糖过低易发生高PRL。建议临床个性化给药。

    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
    陈梁, 李琳, 李霞, 张岩, 吴炯睿, 高益鸣
    2022, 37(2):  126-12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6
    摘要 ( 105 )   HTML ( 2)   PDF (810KB) ( 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重度牙周炎患者50例(中重度牙周炎组)、银屑病患者50例(银屑病组)、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患者50例(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以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重度牙周炎组、银屑病组TC和LDL-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TG、LDL-C、TC和HbA1c水平高于中重度牙周炎组(P<0.05),TG、LDL-C、TC水平高于银屑病组(P<0.05)。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组TG、LDL-C、TC、Glu和HbA1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升高是中重度牙周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873,95%可信区间(CI)为1.113~3.154],TC升高是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27,95%CI为1.012~2.304);TC、HbA1c升高是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28、3.108,95%CI分别为1.572~4.732、1.283~7.533)。结论 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情况更为严重,TC、HbA1c升高是中重度牙周炎合并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刘吉纯, 张艳菊
    2022, 37(2):  130-13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7
    摘要 ( 118 )   HTML ( 5)   PDF (854KB) ( 4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危重症患者123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SOFA),根据28 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95例)和死亡组(28例),以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IFAB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效能。采用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存活组、正常对照组血清IFABP和CRP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ABP、CRP和qSOFA评分判断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750、0.8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ABP≥36.20 ng/mL、CRP≥36.82 mg/L和qSOFA评分≥2.0分是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0.668、3.775、9.048,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3.498~32.533、1.156~12.325、1.818~45.038]。结论 IFABP水平升高提示危重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或可作为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有效预测指标。

    降钙素原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
    顾峰, 吴艳芬, 赵歆晖, 侯照远, 王志宏, 齐华林
    2022, 37(2):  134-14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8
    摘要 ( 236 )   HTML ( 19)   PDF (846KB) ( 1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MHD患者16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原发疾病、合并症、透析时间、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各项指标区分MHD患者死亡与存活的最佳临界值。以PCT>最佳临界值作为高PCT组,PCT≤最佳临界值作为低PCT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高PCT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HD患者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PCT与MHD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高PCT组透析时间和CRP水平高于低PCT组(P<0.01),其他项目2个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水平升高是高PCT水平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为1.182,95%可信区间(CI)为1.043~1.339,P=0.009]。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PCT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PCT组(Log-rank χ2=6.707,P=0.01;Breslow检验值为6.828,P=0.009)。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TG水平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HR=0.166,95%CI为0.071~0.387),高PCT水平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4.409,95%CI为1.757~11.064]。结论 高PCT水平可能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或可作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预后评估指标。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毒力基因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潘允琪, 李运改, 王坚镪, 吴琼, 汤瑾
    2022, 37(2):  141-14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09
    摘要 ( 147 )   HTML ( 8)   PDF (1025KB) ( 4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患者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方法 收集分离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60例rUTI患者的大肠埃希菌菌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种系发育分型方法进行克隆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法分析其常见毒力基因(feoBchuAiutAiroNireAfimHfocsfaaercnf),并分析大肠埃希菌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根据PFGE结果,将60例rUTI患者分为复发组和再感染组,纳入分离自复发组的30株和再感染组的60株大肠埃希菌。纳入菌株的主要MLST型别为ST131型和ST405型,主要种系发育分型为B2型和D型。在10种毒力基因中,feoB所占比例最高(98.8%),其次是fimH(93.3%)。复发组iutA携带率高于再感染组(P=0.020)。2个组临床分离菌株抗菌药物耐药性模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T131和ST405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rUTI患者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MLST型别,常见毒力基因为feoBfimH,iutA在复发患者中携带率较高,可将其作为降低尿路感染持留的治疗靶点。

    河南地区少见CRE耐药性分析及碳青霉烯酶初筛实验的临床应用
    孙英, 李轶, 闫文娟, 荆楠, 马冰
    2022, 37(2):  146-14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0
    摘要 ( 144 )   HTML ( 5)   PDF (945KB) ( 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少见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特点,探讨新的CRE酶型初筛实验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分离自临床样本的非重复少见CRE,分析其检出情况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中随机选择22株,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联合3-氨基苯硼酸(APBA)碳青霉烯酶抑制实验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酶型。结果 共检出1 111株CRE,其中阴沟肠杆菌49株(15.4%),产酸克雷伯菌14株(19.2%)、枸橼酸杆菌12株(13.8%)。CRE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肠杆菌属、产酸克雷伯菌、枸橼酸杆菌属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均敏感,对多黏菌素B及替加环素天然耐药的变形杆菌属和普罗威登斯菌属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3%和14.3%。随机选择的22株CRE中检出NDM型金属酶13株、KPC型丝氨酸酶3株、OXA型丝氨酸酶1株、KPC+IMP+NDM型1株、KPC+NDM型1株。结论 河南地区CRE耐药形势严峻,应及时监测,并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少见CRE产酶类型多样,应合理优化碳青霉烯酶初筛实验,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参考。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郭兰芳, 郭燕, 郑永贵, 杨洋, 尹丹丹, 施清喻, 胡付品
    2022, 37(2):  150-15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1
    摘要 ( 281 )   HTML ( 18)   PDF (849KB) ( 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3家医院的127株粪肠球菌和124株屎肠球菌非重复临床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结果 纸片扩散法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均敏感或均耐药的粪肠球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的分类一致率(CA)均为100.0%,未出现非常重大误差(VME)和重大误差(ME);纸片扩散法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均耐药的粪肠球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的CA为77.8%,ME占22.2%;青霉素耐药、氨苄西林敏感的粪肠球菌,微量肉汤稀释法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的CA为57.1%,纸片扩散法的CA为81.8%。结论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靠性优于青霉素,但氨苄西林的敏感性不能用于预报青霉素耐药、氨苄西林敏感表型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亚胺培南敏感性;青霉素敏感可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不同增强剂对荧光PCR中尿素、血红素和胆酸盐抑制作用消除效果研究
    刘文霞, 王玮, 林松洋, 李振红
    2022, 37(2):  155-15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2
    摘要 ( 346 )   HTML ( 8)   PDF (808KB) ( 1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聚合酶链反应(PCR)增强剂对胆酸盐、尿素和血红素抑制作用的消除效果。方法 将13种不同浓度的PCR增强剂[亚精胺、甲酰胺、PEG6000 、NP40 、Tween-20、甜菜碱、海藻糖、牛血清白蛋白(BSA)、明胶、硫酸铵、四甲基氯化铵(TMAC)、甘油、Triton X-100]加入含胆酸盐、尿素和血红素的扩增体系中,采用荧光PCR检测,根据循环阈值(Ct)分析不同PCR增强剂的抗抑制效果。结果 6.5 mmol/L亚精胺、20%甘油可消除6.98 mmol/L胆酸盐对PCR的抑制作用,6.5 mmol/L亚精胺、100 mmol/L硫酸铵、0.2 mol/L甜菜碱可消除0.99 mol/L尿素对PCR的抑制作用。300 mmol/L BSA、6.5 mmol/L亚精胺、20%PEG6000、50%甘油可消除6.98 mmol/L血红素对PCR的抑制作用。40%甲酰胺、10% NP40、40% Tween-20、1.5 mol/L海藻糖、2%明胶、200 mmol/L TMAC和20% Triton X-100均无法降低6.98 mmol/L胆酸盐、0.99 mol/L尿素和6.98 mmol/L血红素对PCR的抑制作用。结论 添加不同类型的PCR增强剂可有效提高荧光PCR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李丹, 何兵, 王梦龙, 徐瑶, 万军
    2022, 37(2):  159-16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3
    摘要 ( 236 )   HTML ( 19)   PDF (734KB) ( 7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EB病毒(EB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3例IM患儿,按照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分为MP阳性组和MP阴性组,比较2个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等一般资料及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反应型淋巴细胞比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EBV抗体4项、血清EBV DNA拷贝数、支原体抗体(MP-IgM)]的差异。 结果 MP阳性组与MP阴性组比较,男性患儿所占比例更低,住院时间更长,扁桃体肿大伴分泌物比例、淋巴细胞总数更高,肝损伤更严重,CD3和CD8百分比上升更显著,CD4百分比和CD4+/CD8+比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患儿合并MP感染会导致其细胞免疫失衡加剧,加重肝功能受损程度,延长患儿住院时间。

    血浆DD联合GRACE评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成景松, 阮家安, 孟建华
    2022, 37(2):  162-16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4
    摘要 ( 165 )   HTML ( 14)   PDF (760KB) ( 6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84例老年AMI患者,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51例(STEMI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33例(NSTEMI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GRACE评分与血清DD水平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RACE评分、血浆DD水平对老年AM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NSTEMI组DD水平和GRACE评分均明显高于STEMI组(P<0.05);低危,中危、高危AMI患者DD水平依次升高(F=13.271,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RACE评分与血清D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46,P<0.001)。存活组GRACE评分、DD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RACE评分、DD判断AMI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1分、563.57 ng/mL,敏感性分别为63.10%、76.92%,特异性分别为75.51%、86.24%,两者联合判断AMI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06)。结论 不同预后老年AMI患者GRACE评分和血浆DD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两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对老年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人血清5种甾体激素方法学及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
    陆优丽, 杨双双, 张美微, 欧美贤, 董春霞, 沈薇薇, 姜凤丽, 李水军
    2022, 37(2):  165-17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5
    摘要 ( 266 )   HTML ( 40)   PDF (962KB) ( 1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睾酮(T)、双氢睾酮(DHT)、雄烯二酮(AD)、脱氢表雄酮(DHEA)和17α羟孕酮(17OHP)的方法,并确定表观健康人群血清中5种甾体激素的参考区间。 方法 血清样品沉淀后经SOLAμ HRP固相萃取柱纯化,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分离,用含0.05%甲酸的30%乙腈溶液和90%乙腈溶液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检测甾体激素的浓度。对建立的UPLC-MS/MS方法进行全面的性能验证,并建立适用于上海地区人群人血清5种甾体激素的参考区间。 结果 UPLC-MS/MS检测人血清中5种甾体激素的最低定量限为0.01~0.10 ng/mL,标准曲线范围覆盖1 000倍,r2值均>0.999 5,线性良好,样本经稀释后可报告范围覆盖5 000倍。5种分析物批内与批间的准确度为95.0%~105.6%,精密度均<8%。8种结构类似物对目标分析物均无干扰,高三酰甘油不影响检测结果,溶血可导致DHEA检测值降低。各分析物的提取回收率为60.5%~93.3%,内标校正后无明显的基质效应。血清样品室温放置4 h、-25~-15 ℃放置30 d、-90~-70 ℃放置100 d,甾体激素均可被稳定测量。T和17OHP项目参加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全国内分泌正确度验证质谱法调查,UPLC-MS/MS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差为-5.00%~0.38%。用UPLC-MS/MS检测367名体检者血清,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之间5种甾体激素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女性体检者分为16~50岁(123名)和>50岁(124名)2个年龄亚组,2个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可同时检测人血清中5种甾体激素的UPLC-MS/MS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参考区间。

    技术评价与研究·论著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IV感染初筛中的应用价值
    黄山, 孙溪若, 吕松琴, 许宝妹, 聂磊, 王义娜, 李晓非
    2022, 37(2):  174-17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6
    摘要 ( 132 )   HTML ( 10)   PDF (961KB) ( 5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IV感染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疑似HIV感染患者血清样本351例,分别采用干式荧光发光法、ELISA进行检测,以免疫印迹法作为HIV的确证试验(金标准),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符合率和一致性。结果 ELISA的S/CO值显著高于干式荧光发光法(P<0.001)。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干式荧光发光法的S/CO值随ELISA S/CO值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658,P<0.001)。351例样本中,干式荧光发光法阳性165例、阴性186例,ELISA阳性168例、阴性183例。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式荧光发光法与ELISA的阳性符合率为95.83%,阴性符合率为97.27%,总符合率为96.58%,一致性好(Kappa=0.931)。结论 干式荧光发光法检测快速、操作简便,与ELISA有较高的一致性,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对HIV感染的快速筛查。

    基础研究·论著
    RSV感染气液相界面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对HMGB1和pMLKL表达的影响
    王娟, 廖焕金, 李延宁, 戈伊芹, 李佳
    2022, 37(2):  177-18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7
    摘要 ( 163 )   HTML ( 8)   PDF (2792KB) ( 6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气液相界面(ALI)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模型,为深入研究呼吸道病毒致病机制提供更接近体内环境的细胞模型;通过分析RSV感染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磷酸化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pMLKL)表达的影响,探讨RSV感染损伤支气管上皮的致病机制。方法 将hBEC接种到Transwell膜上,进行液体浸没式培养,细胞汇合度达100%后转ALI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细胞分化成熟后按照以下分组分别感染RSV病毒:6 h对照组,6 h感染复数(MOI)1.0组,6 h MOI 3.0组,24 h对照组,24 h MOI 1.0组,24 h MOI 3.0组。每组3个复孔。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确认RSV感染效果和RSV感染对细胞核蛋白HMGB1和pMLKL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细胞扩展期液体浸没式培养4~10 d后,细胞汇合度达100%。转ALI培养约4周后,细胞条索状分布越来越清晰,且分泌肉眼可见的黏液,形成黏液层,将Transwell膜石蜡包埋切片,得到典型的假复层上皮HE染色结果。经抗RSV抗体免疫荧光染色确认,MOI为3.0感染24 h RSV病毒成功感染细胞;抗HMGB1和抗pMLKL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该感染条件下,细胞核内出现粉色荧光[为蓝色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和红色HMGB1荧光Merge结果],证实RSV感染后出现HMGB1核表达;而RSV感染前后均未见pMLKL表达。结论 通过在Transwell膜上液体浸没式扩展培养和ALI分化培养,可获得分化良好的hBEC,且能较长时间维持其形态及功能,可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研究提供更接近体内环境的细胞模型。在MOI 3.0 24 h条件下,RSV成功感染该细胞模型,并引起损伤相关分子蛋白HMGB1核表达。

    实验室管理·论著
    不同品牌校准品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可比性的影响
    林斐然, 欧元祝, 刘文彬, 虞啸炫, 葛丹红, 赵冉
    2022, 37(2):  183-18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8
    摘要 ( 168 )   HTML ( 12)   PDF (888KB) ( 11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品牌校准品和基质对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可比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血清ALP检测标准化和检测结果互认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临床实验室常用的2种校准品(AU校准品、C.f.a.s.校准品)和ALP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简称标准物质)分别于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AU5800)和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c501)上对ALP项目进行校准。检测收集的25例新鲜临床血清样本和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5个浓度水平样本,各测定2次。以标准物质校准后的检测值为参比系统,计算2种校准品与标准物质校准后的检测值的相对偏移和相关性。以c501检测值为参比系统,计算采用同一校准品校准后,2台仪器检测值的相对偏移和相关性。结果 以标准物质校准后的检测值为参比系统,两两系统的偏移绝对值均<10%,c501呈负偏移,AU5800呈正偏移,室间质量评价样本与临床样本的偏移均无明显差异。以c501检测值为参比系统,使用标准物质校准后,系统间临床血清样本测定值差异缩小;使用非系统配套校准品校准后,系统间差异增大。室间质量评价样本与临床血清样本呈现了相反的结果。结论 使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标准物质有利于各检测系统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使用非系统配套校准品会增加各系统间差异,无法互通。此外,具有基质效应的室间质量评价样本并不能完全展示各系统的真实检测结果。

    2013—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邓山鹰, 裴雨晴, 张春莹, 谢恒, 蒙强, 马莹
    2022, 37(2):  188-19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19
    摘要 ( 392 )   HTML ( 39)   PDF (1736KB) ( 22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人员发现和识别寄生虫的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寄生虫形态学EQA的200份样本回报结果,其中80份来自美国病理家协会(CAP),120份来自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简称临检中心)。统计回报结果正确率,分析寄生虫(卵)辨认错误的原因,并总结少见和相似寄生虫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结果 200份样本中,195份(97.5%)识别结果正确;80份CAP样本中,77份(96.3%)识别正确,3份识别错误,12份未评分;120份临检中心样本中,118份(98.3%)识别正确,2份识别错误。200份样本共涉及30种寄生虫的47种不同生活史形态。相似寄生虫(卵)鉴别包括:阔节裂头绦虫卵、肺吸虫卵、肝片形吸虫卵与姜片虫卵,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与退变钩虫卵,钩虫卵与东方毛圆线虫卵,马来微丝蚴与班氏微丝蚴。少见寄生虫卵鉴别包括:微小膜壳绦虫卵与缩小膜壳绦虫卵;粪便中食物残渣与寄生虫卵的鉴别及各种包囊的鉴别。结论 通过回顾分析寄生虫形态学EQA资料,并定期进行混合虫卵样本的镜下复习和寄生虫图谱复习,以及少见、相似寄生虫(卵)的形态复习,可提高寄生虫检测质量,提升检验人员寄生虫形态学检测的能力。

    经验交流
    急性脑梗死患者CXCL12、PTX-3、FⅦa/FⅦAg比值与定量脑电图指标的相关性
    喻蕾, 郝新斌, 葛秋颖
    2022, 37(2):  194-19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20
    摘要 ( 94 )   HTML ( 5)   PDF (781KB) ( 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脑梗死病变过程中,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可出现明显变化,在促进病情进展的同时还参与了神经细胞损伤修复等[1]。趋化因子CXC配体(chemokine ligand,CXCL)12是趋化因子CXC亚家族的跨膜分子,可调控造血干细胞,诱导缺血组织再生[2]。五聚素3(pentraxin-3,PTX-3)是一种长链五聚体蛋白体,可促进机体炎性病变。有研究认为PTX-3可促进神经细胞损伤[3]。另外,凝血系统在急性脑梗死的进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活化凝血因子Ⅶ(activated factor Ⅶ,FⅦa)与凝血因子Ⅶ抗原(factor Ⅶ antigen,FⅦAg)的动态平衡维持着机体凝血系统的正常状态[4]。本研究拟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CXCL12、PTX-3、FⅦa/FⅦAg比值与定量脑电图指标的相关性。

    天疱疮患者血清IL-10、sIL-2R、IFN-γ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王李润, 王立斯
    2022, 37(2):  196-19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21
    摘要 ( 89 )   HTML ( 4)   PDF (802KB) ( 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表皮内棘次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易反复发作,病情较为严重。天疱疮发病机制复杂,多与CD4+T细胞和CD8+T细胞有关,可引起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1/Th2平衡失调[1]。Th1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等,介导细胞免疫应答[2]。Th2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IL-4、IL-6等,介导体液免疫。IL-10是一种多细胞源、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均可分泌[3]。Th1/Th2失衡会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可直接参与天疱疮的发生、发展[4],但目前关于Th1和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与天疱疮病情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拟探讨血清INF-γ、sIL-2R、IL-10水平与天疱疮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病例报道
    肺泡灌洗液中检出蠊缨滴虫1例报道
    刘珍, 邓卫平, 王强, 郑文龙, 常东
    2022, 37(2):  198-20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2.02.022
    摘要 ( 197 )   HTML ( 19)   PDF (1082KB) ( 9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蠊缨滴虫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常寄生于蟑螂的后肠道,人可通过接触螳螂的排泄物而被感染。蠊缨滴虫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征具有非特异性,老年人、器官移植患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为易感人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蠊缨滴虫分子诊断标准,只能依靠形态学鉴定要点对其进行诊断。本实验室采用直接湿片法和常用染色镜检技术,从1例重症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检出蠊缨滴虫,现报道如下,供检验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