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秀美, 梁超, 刘彩红, 李晓光. 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一致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23, 38(4): 352-356. |
[2] |
徐志刚, 卢霞, 龚晓霖. CA125、Fib、DD在卵巢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2, 37(11): 1104-1105. |
[3] |
杨朝美, 冯杰, 郎磊, 颜光涛. CTC、CEA、CA125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9): 901-905. |
[4] |
何成山, 姚晓阳, 蒋秀娣, 陆志成. 自建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及其初步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21, 36(3): 318-324. |
[5] |
王之丰, 周洋, 丁怡娜, 党建红, 胡电, 金志军. 外周血炎症因子、凝血指标在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粘连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10): 1050-1054. |
[6] |
曾瑞璜, 王小林, 曾叶, 陈智熙, 袁宁, 秦昌宏. 基于数据挖掘模型分析CA125、NLR、PLR、hs-CRP联合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伴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20, 35(11): 1103-1107. |
[7] |
王志恒, 应春妹. 妊娠期CA125水平变化与部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19, 34(8): 687-690. |
[8] |
张丽英, 傅冠华, 吴俊琪. 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9, 34(4): 331-334. |
[9] |
俞虹.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FER、CA125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8, 33(2): 182-184. |
[10] |
何华, 胡蓉, 李峰, 朱亚飞, 任苓, 江丽霞.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E4、ROMA指数参考区间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5): 399-402. |
[11] |
赵旭宏, 霍萌, 杨淼, 侯军林. 淋巴管肌瘤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16, 31(6): 509-512. |
[12] |
宋斌斌, 潘柏申. 卵巢癌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15, 30(8): 866-870. |
[13] |
刘洪正, 王玉亮.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单个核细胞Fas的表达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5, 30(5): 454-456. |
[14] |
吴萍, 叶伟民, 李晨, 夏晓红, 张振成, 赵文静, 崔艳芳, 张彩英, 仲人前, 杨再兴. 人附睾蛋白4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 检验医学, 2015, 30(5): 461-464. |
[15] |
王振华, 应晓. HE4和CA125联合检测在妇科盆腔肿块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5, 30(5): 545-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