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秀美, 梁超, 刘彩红, 李晓光. 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与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一致性分析[J]. 检验医学, 2023, 38(4): 352-356. |
[2] |
游延军, 张欢, 向乾银, 曹长春, 王健, 曾红, 魏元敏, 吴斌, 黄敬双, 季纯宇, 代苗, 秦枫. 原发性膜性肾病标志物抗PLA2R抗体检测方法比较[J]. 检验医学, 2023, 38(12): 1153-1156. |
[3] |
黄山, 孙溪若, 吕松琴, 许宝妹, 聂磊, 王义娜, 李晓非.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IV感染初筛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22, 37(2): 174-176. |
[4] |
刘小敏, 张勇刚, 王素云, 宋锦旗, 张肄鹏. 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MDS-5q- 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21, 36(5): 574-576. |
[5] |
刘凤莲, 丁志芳.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自动化检测的性能验证[J]. 检验医学, 2021, 36(12): 1264-1266. |
[6] |
胡燕, 申鸽, 李琼, 曾紫嫣, 朱攀, 杨钢, 李萍, 陈煜枫, 张贞, 谢小兵. 2种SARS-CoV-2 抗体检测方法在COVID-19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12): 1294-1297. |
[7] |
吕迎霞, 杨俊梅, 郑莉娟, 黄庆华. SLE患儿外周血TLR-4、HMG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20, 35(11): 1143-1146. |
[8] |
陈艳红, 孙丽, 付昱, 刘艳, 牛国平. 血浆GAS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19, 34(8): 696-700. |
[9] |
王霞, 索明环, 胡婷, 胡耀宗, 温冬梅. IL-33及其受体sST2在SLE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9, 34(6): 518-521. |
[10] |
徐黎明, 沈军. 血清瘦素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9, 34(5): 401-404. |
[11] |
吴俊, 卢仁泉, 郭林. 血清嗜铬粒蛋白A检测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19, 34(2): 122-125. |
[12] |
李池慧, 郑冰, 俞翀曌. 89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的分析[J]. 检验医学, 2018, 33(5): 463-465. |
[13] |
叶震璇, 杨必伟, 周雯婧, 刘强, 李红梅, 张海燕, 任智晶, 张华. 贵阳地区36 459名健康体检者抗M2型线粒体抗体筛查分析[J]. 检验医学, 2018, 33(3): 205-208. |
[14] |
谭立明, 焦安君, 冯晓晶, 徐镠粤, 谭福燕, 何思齐, 罗姮, 陈娟娟, 蒋永清, 李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对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18, 33(2): 101-105. |
[15] |
俞虹.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FER、CA125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8, 33(2): 182-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