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08, Vol. 23 ›› Issue (05): 530-534.

• 免疫学检验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模式的相关研究

王蕾;刘华;章励;高锋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200233
  • 收稿日期:2008-05-01 出版日期:2008-05-01 发布日期:2008-05-01
  • 通讯作者: 王蕾

  • Received:2008-05-01 Online:2008-05-01 Published:2008-05-01

摘要: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同时阳性患者的病毒复制、肝功能状况及临床特点,探讨此类模式的产生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微粒子酶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标本的HBV血清标志物,从中筛选出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标本,检测此类标本HBV DNA定量值和肝功能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检测17 759例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HBsAg阳性2 060例,阳性率为11.6%;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者占4.08%(84/2 060).将84例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患者根据其HBV血清指标的组合模式不同分成6种类型,以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和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HBcAb阳性模式最多见;84例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患者中.HBV DNA>1×103IU/mL者占85.7%;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率为68.4%;临床分类:慢性乙型肝炎占53%,肝硬化占20%,肝癌占13%.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并不代表乙型肝炎恢复,相反此类患者往往持续存在HBV的复制和突变,更容易造成肝功能的慢性损伤.预后较差,应当引起实验室和临床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不常见模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