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24, Vol. 39 ›› Issue (6): 573-577.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4.06.010
蒋晶晶, 顾萍, 王成云, 张帆, 沈蕙颖, 潘秋辉, 王静()
JIANG Jingjing, GU Ping, WANG Chengyun, ZHANG Fan, SHEN Huiying, PAN Qiuhui, WANG Jing()
摘要: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降钙素原(PCT)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57例脓毒症患儿和132例非脓毒症患儿基本信息、原发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休克发生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28 d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以及PCT、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根据PCT水平将157例脓毒症患儿分为A组(PCT<2.00 ng·mL-1)、B组(PCT为2.00~10.00 ng·mL-1)、C组(PCT≥10.00 ng·mL-1),比较3个组脓毒症患儿和非脓毒症患儿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脓毒症患儿PCT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与非脓毒症患儿比较,脓毒症患儿PT和APTT均延长,PCT、Fib、DD水平均升高(P<0.05)。A组、B组、C组患儿PT、APTT、Fib、DD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3个组中PCT水平越高、脓毒症越严重的患儿,预后不良所占比例越高。脓毒症患儿PT、APTT、DD、Fib与PC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0、0.502、0.186、0.166,P<0.05)。PCT、PT、APTT、Fib、DD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819、0.524、0.541、0.879;PCT联合PT、APTT、Fib、DD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89.5%)和特异性(78.9%)。结论 脓毒症患儿PT、APTT、Fib、DD均与PCT相关。动态联合监测PCT和凝血功能指标判断脓毒症患儿不良预后的效能优于单项指标,可为脓毒症患儿临床诊疗方案的确定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