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2, Vol. 27 ›› Issue (12): 1021-1023.
陈晓蓓
摘要: 目的 通过对ACL-TOP全自动血凝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的2种方法学进行比较,评价两者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为临床实验室的方法学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ACL-TOP全自动血凝仪的Von Clauss 法和PT-der 法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组和口服抗凝剂组Fib含量;对1份高Fib标本用因子稀释液进行稀释,具体稀释比例依次为1∶8、2∶7、3∶6、4∶5、5∶4、6∶3、7∶2、8∶1、原倍,然后以稀释比例倍数为横坐标,以2种方法测得的Fib含量为纵坐标分别进行简单线性回归。 结果 无论PT正常组还是口服抗凝剂组Fib测定的2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Fib PT-der 法所得结果明显高于Von Clauss 法;2种方法的线性关系显示,Von Clauss 法近乎为完美且基本过原点的直线,要优于PT-der法。 结论 血浆Fib PT-der法测定的结果高于Von Clauss 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on Clauss法能真实反映人体内具有凝血功能的Fib水平,建议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Von Clauss法作为临床实验室测定的常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