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钱蓓蓓, 陶佳莹, 毛佩敏, 刘晓艳. 不同孕期孕妇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22, 37(9): 847-849. |
[2] |
丁宁, 张卫峰, 陈小勇, 赵克温. 平均血小板体积、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与脑梗死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21, 36(4): 384-387. |
[3] |
陈建波, 杨勇, 李慧源, 任婵君, 杜娟, 李根石, 陶然, 陈敬贤, 张玲, 李淼. 4种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21, 36(4): 396-399. |
[4] |
颜新生, 杨荟荟, 蒿叶霞, 胡元萍, 张李涛, 廖鑫, 范庆坤, 刘泽金. 4种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一致性评价[J]. 检验医学, 2020, 35(7): 706-709. |
[5] |
尚欣荣, 迟林, 隋文君. 血浆DD和FDP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12): 1252-1254. |
[6] |
颜楠, 韩峰, 郝晓柯. 临床常用蛇毒类凝血酶制剂对凝血指标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9, 34(2): 162-164. |
[7] |
陈文欣, 李强, 薛赢俊, 邵华卿, 李贞, 陆文倩, 胡晓波.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 - 纤溶系统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8, 33(8): 722-726. |
[8] |
毛佩敏, 钱蓓蓓, 刘晓艳. 孕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抗凝血酶参考区间的建立[J]. 检验医学, 2017, 32(6): 471-473. |
[9] |
李立卓, 黄环静, 李卓伟, 郑梅. 纤溶酶产生菌的鉴定及产酶优化[J]. 检验医学, 2017, 32(4): 338-342. |
[10] |
夏欢, 巫翠云, 何金龙. 外周血PLT计数、Fib、FDP、DD在评估鼻咽癌预后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17, 32(12): 1085-1088. |
[11] |
吴京, 谢惠英, 蔡梦洁, 葛歆悦, 娄加陶. 肺癌骨转移患者6项骨代谢指标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16, 31(10): 904-906. |
[12] |
王月芳, 石华, 岳新爱, 江咏梅. 纵向序贯研究正常妊娠高凝状态时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16, 31(1): 17-21. |
[13] |
崔凡. 射频导管消融术后部分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14, 29(4): 328-330. |
[14] |
周琰;宋斌斌;郑晓虹;郭玮;潘柏申. 电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HIV抗原抗体试剂的评价[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45-849. |
[15] |
徐建华;何敏;柯培锋;吴晓宾;王云秀;黄宪章;庄俊华. CLSI EP7-A2文件在临床化学分析干扰试验中的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 2010, 25(12): 971-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