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5, Vol. 30 ›› Issue (12): 1214-1218.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5.12.012
吴磊1, 周运恒2, 陈向明3, 王国江3, 刘瑛4, 陈峰4, 冯景5, 唐群力5, 汪瑞忠6, 房华6, 赵虎7, 方毅7, 周春妹8, 黄声雷8, 唐振华9, 陆庭嫣9, 汤瑾10, 王坚镪10, 韩立中11, 肖淑珍11, 胡伟忠1, 杨阳1, 顾伟鸣1
WU Lei1, ZHOU Yunheng2, CHEN Xiangming3, WANG Guojiang3, LIU Ying4, CHEN Feng4, FENG Jing5, TANG Qunli5, WANG Ruizhong6, FANG Hua6, ZHAO Hu7, FANG Yi7, ZHOU Chunmei8, HUANG Shenglei8, TANG Zhenhua9, LU Tingyan9, TANG Jin10, WANG Jianqiang10, HAN Lizhong11, XIAO Shuzhen11, HU Weizhong1, YANG Yang1, GU Weiming1
摘要:
目的 通过优化支原体培养的方法和流程建立新的检查方案,提高检测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准确性。方法 优化支原体固体和液体组合培养的检测模式,制定了一套可操作性的标准化实验方案,遴选11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随机入选病例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样本开展联合研究。相关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临床应用前景。结果 747例样本总体阳性率45.1%(337/747),其中Uu阳性率41.1%(307/747),Mh阳性率13.9%(104/747)。Uu和Mh原始样本接种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6%和94.0%(P均<0.01)。Uu和Mh转种后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7.5%和96.1%(P均>0.05)。液体培养变色后转种提高了固体培养的敏感性。有17例液体培养阳性的样本经过原代和转种2次固体培养,均没有观察到菌落。固体培养降低了液体培养的假阳性。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同时接种样本,明显缩短了固体培养的检测周期。超过85%的支原体在24 h以内观察到菌落,而48 h以内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的阳性率几乎没有差别。结论 以固体和液体组合培养的检测模式,尽管增加了检验成本,但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新检测方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