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3, Vol. 28 ›› Issue (6): 539-543.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6.024

• 综述与讲座 • 上一篇    下一篇

维生素D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周剑锁,张捷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191
  • 收稿日期:2012-07-03 修回日期:2012-09-05 出版日期:2013-06-30 发布日期:2013-06-11
  • 通讯作者: 张捷
  • 作者简介:周剑锁,男,1984年生,博士,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检验诊断研究。

  • Received:2012-07-03 Revised:2012-09-05 Online:2013-06-30 Published:2013-06-11

摘要: 维生素D为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人类,维生素D来源于阳光照射皮肤。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DBP)结合而运输到肝脏,而吸收的维生素D通过与乳糜微粒和脂蛋白结合转运到肝脏。在肝脏通过羟基化形成25羟基化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进而主要在肾脏和其他组织形成生物活性代谢物1,25双羟基化维生素D[1α,25-dihydroxyvitamin D,1α,25(OH)2D)][1]。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影响着30%~50%的人[2]。 25(OH)D和1α,25(OH)2D是主要用于评价体内维生素D状态的代谢物,最主要的循环中代谢物是25(OH)D,而活性代谢物是1α,25(OH)2D [3]。1α,25(OH)2D3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而发挥效应。血循环中25(OH)D的浓度是1α,25(OH)2D的1 000倍,但是25(OH)D与VDR亲和力仅为1α,25(OH)2D3的1/100[3]。25(OH)D的半衰期可达25 d,而1α,25(OH)2D仅为7 h,可见25(OH)D的浓度更稳定[3]。 多数临床医生同意将血清25(OH)D<25 nmol/L(10 ng/mL)视为维生素D缺乏,而对于维生素D充足水平意见不一致。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中从不同观点得出结论,充足的血清25(OH)D浓度应>50~80 nmol/L[3]。近些年,维生素D骨外角色得到很大关注,下面对近些年维生素D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基化维生素D, 1, 25双羟基化维生素D,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