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30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郑州市23例SARS-CoV-2核酸单靶标阳性标本的跟踪检测分析
    牛卫东, 许太彬, 孙丽梅, 安戈, 史军, 李羿, 赵瑞臻
    2020, 35(7):  633-636.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1
    摘要 ( 272 )   HTML ( 6)   PDF (872KB) ( 59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郑州市23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单靶标阳性标本进行跟踪检测分析,为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患者的鼻拭子或咽拭子,提取SARS-CoV-2核酸并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对6例开放读码框1abORF1ab)基因单靶标阳性和17例核壳蛋白(N)基因单靶标阳性患者进行重新采样检测。结果 首检23例SARS-CoV-2核酸单靶标阳性的标本中有8例疑似病例在随后的重新采样检测中被确认为SARS-CoV-2核酸阳性,重新采样检测阳性率为34.78%。结论 COVID-19同种类型标本2次采样检测中均出现单靶标阳性的检测结果时,应该慎重对待,建议重新采样跟踪检测。

    NLR在SARS-CoV-2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颜宇飞, 金一鸣, 刘明利, 邓雪梅, 秦琴
    2020, 35(7):  637-63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2
    摘要 ( 376 )   HTML ( 5)   PDF (876KB) ( 3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0例SARS-CoV-2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50例同期发热门诊患者作为发热组、50名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白细胞(WBC)计数、CRP、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诊断SARS-CoV-2感染的效能。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感染组NLR、CRP明显升高(P<0.001),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LYMPH%明显降低(P<0.001);发热组NLR、CRP升高(P<0.05),LYMPH#、LYMPH%降低(P<0.05)。感染组NLR高于发热组(P<0.05),CRP、LYMPH#、LYMPH%与发热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3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WBC计数、CRP、LYMPH%诊断SARS-CoV-2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397、0.695和0.785。结论 NLR在SARS-CoV-2感染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SAA联合CRP、血常规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范久波, 孙莉, 何家富, 尚毅飞, 鲁家才, 马亚平, 张琴, 赵建忠
    2020, 35(7):  640-64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3
    摘要 ( 612 )   HTML ( 14)   PDF (1149KB) ( 2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襄阳市中心医院30例COVID-19住院患者(COVID-19组),以33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常规、CRP、SAA检测数据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VID-19组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RP、SAA显著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显著降低(P<0.01),但白细胞(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组5个血液学指标中SAA的阳性率最高(93.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A诊断COVID-19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4,最佳临界值为6.43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1.9%。不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期患者比较,SA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判断CT分期的AUC为0.85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和76.9%。结论 血液学指标,尤其是SAA,可快速、准确地辅助诊断COVID-19,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参考。

    近四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特征
    张校辉, 陶朝欣, 白明明, 陈磊, 张玉娜, 杜辉娟, 邢江涛, 朱芸
    2020, 35(7):  645-65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4
    摘要 ( 254 )   HTML ( 2)   PDF (1623KB) ( 18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近四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T-ALL)的临床表现、形态学改变及其预后。方法 分析1例NT-ALL患者的血涂片、骨髓象、免疫表型、遗传学等结果,结合相关文献分析NT-ALL的性质。结果 该例NT-ALL患者以急腹症为首发表现,根据骨髓形态学、免疫表型被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染色体为近四倍体核型(81-103染色体)。结论 成人NT-ALL比较罕见,形态学特点与经典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有所不同,原幼淋巴细胞体积大或巨大,细胞核形态多不规则,核仁大,有空泡且预后差,这可能与近四倍体核型异常有关。

    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测血小板植入中的价值
    李勇, 施圆圆, 朱国庆, 杨佳彧, 夏永辉, 茹永新, 杨栋林
    2020, 35(7):  651-65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5
    摘要 ( 216 )   HTML ( 8)   PDF (1134KB) ( 26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指标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治疗时血小板(PLT)植入成功的意义。方法 检测35例allo-SCT患者外周血PLT、IPF及未成熟血小板绝对值(A-IPF),采用这3项指标预测allo-SCT治疗时PLT植入成功的时间。结果 IPF判断移植患者PLT植入的时间比PLT提前1~3 d,A-IPF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结论 IPF和A-IPF可更早预测PLT植入时间,可作为临床评价allo-SCT后PLT植入新的指标。

    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变化
    程娟, 管世鹤, 陈礼文, 张敬军, 陈淑英
    2020, 35(7):  655-65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6
    摘要 ( 184 )   HTML ( 4)   PDF (862KB) ( 1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测定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PLT)水平,并探讨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6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以6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及PLT水平,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T细胞和CD3+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CD3+CD8+T细胞和PLT水平明显升高(P<0.05);胰腺癌组术后CD3+T细胞和CD3+CD4+T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PLT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胰腺癌组术后与对照组之间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P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PLT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无神经浸润、分化程度无关(P>0.05);外周血CD3+CD4+T细胞、PLT水平与胰腺癌不同组织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CD4+T细胞水平与PLT水平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 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术前处于被抑制状态,术后可基本恢复正常。胰腺癌患者术前淋巴细胞免疫异常与PLT水平、胰腺癌组织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平均中性粒细胞体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菌血症中的应用
    林瀚, 宋颖, 蔡祺, 郭平, 陈骊婷
    2020, 35(7):  660-66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7
    摘要 ( 246 )   HTML ( 2)   PDF (911KB) ( 18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外周血平均中性粒细胞体积(MNV)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菌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SAP患者48例。采集患者入院第1天的外周血标本,检测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MNV、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并进行血培养,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SAP合并菌血症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CRP和MN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之间WBC、NEUT#、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NV诊断SAP合并菌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66.7%,最佳临界值为160.5;CRP的AUC为0.708,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48.1%,最佳临界值为162.5 mg/L。结论 MNV或可作为SAP合并菌血症的早期辅助诊断指标。

    土槿皮乙酸与氟康唑联合应用于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研究
    李贞, 殷红梅, 陈伟琴, 薛赢俊, 胡骏, 诸斌, 胡晓波
    2020, 35(7):  663-667.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8
    摘要 ( 160 )   HTML ( 3)   PDF (1073KB) ( 2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土槿皮乙酸(PAB)联合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的抑菌效果,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氟康唑耐药及敏感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33株,分别采用微量稀释法及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PAB单独及与氟康唑联用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评估联用时药物体外相互作用的方式,采用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动态监测2种药物体外联用的效果。结果 PAB单独作用时,对氟康唑耐药及敏感白念珠菌有类似的抑菌效果,MIC为4~32 μg/mL。PAB与氟康唑联用可增加耐药白念珠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氟康唑MIC由≥128 μg/mL降至≤16 μg/mL,PAB MIC降至≤2 μg/mL)。对氟康唑耐药的12株白念珠菌均表现出协同抑菌的效果(FICI为0.035~0.188);对氟康唑敏感的21株菌株中,10株(47.62%)有协同抑菌效果(FICI范围为0.188~0.375),11株无相互作用(FICI>0.5)。结论 PAB可抑制白念珠菌的生长,与氟康唑联用还有较好的协同抑菌效果,尤其对耐氟康唑白念珠菌,抑菌效果更好。

    血清蛋白电泳识别M蛋白的规则制定及其在健康人群M蛋白筛查中的应用
    徐双, 路瑾, 赵磊, 裴林, 贾玫, 荣嵘
    2020, 35(7):  668-672.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09
    摘要 ( 478 )   HTML ( 9)   PDF (1062KB) ( 5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血清蛋白电泳识别M蛋白的规则并进行验证。探讨该规则在健康人群中筛查M蛋白的价值。方法 参照相关文献,依据M蛋白在血清蛋白电泳中出现的区域制定M蛋白的识别规则。对312例随机临床血清样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依据制定的M蛋白识别规则筛查M蛋白,并通过免疫固定电泳进行验证。收集1 17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及236例除血液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骨肿瘤科、肝病科和老年科外的患者血清样本,分别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筛查M蛋白,采用免疫固定电泳对可疑样本进行确证并分型。结果 312例临床样本采用血清蛋白电泳筛选出28例可疑样本(含有M峰或可疑M峰),其中16例(5.12%)经免疫固定电泳确认为M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漏检1例,漏检率为0.32%。1 170例健康体检者中M蛋白阳性率为2.14%(25/1 170),男性阳性率(2.64%)高于女性(1.82%)。25例M蛋白阳性的健康体检者中,IgG型M蛋白阳性率最高(60%),其次为IgM型(24%)。236例除血液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骨肿瘤科、肝病科、老年科外的患者样本中有10例M蛋白血症,阳性率为4.24%。结论 制定的M蛋白识别规则在血清蛋白电泳识别M蛋白中有较大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王伯玉, 刘玲玲, 张勤, 姚瀚鑫
    2020, 35(7):  673-67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0
    摘要 ( 269 )   HTML ( 7)   PDF (903KB) ( 1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00例ACI患者(ACI组)和10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浆TAFI水平和血清Hcy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AFI和Hcy诊断ACI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TAFI与Hcy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浆TAFI 水平降低(P<0.05),血清Hcy水平升高(P<0.05)。ACI组TAFI、Hcy的阳性率分别为59%、6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AFI、Hcy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A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7、0.828、0.949,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2.22 μg/mL、14.95 μmol/L、0.507,敏感性分别为78.3%、65.2%、88.0%,特异性分别为95.0%、100.0%、97.0%。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I组TAFI与Hcy无相关性(r=-0.075,P>0.05)。结论 TAFI和Hcy在ACI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我国儿童常规化学项目参考区间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杜雨轩, 王薇, 何法霖, 钟堃, 袁帅, 刘佳丽, 张志新, 王治国
    2020, 35(7):  676-68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1
    摘要 ( 287 )   HTML ( 5)   PDF (926KB) ( 19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儿童13个常规化学项目参考区间的来源及上限、下限的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向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EQA)的395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发放儿童13个常规化学项目参考区间信息调查表,各实验室按规定格式上报目前使用的参考区间、测定方法、仪器和试剂等相关信息。结果 395家实验室中有122家(30.9%)回报了参考区间。13个常规化学项目的参考区间主要来源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试剂说明书(63.0%~69.3%)。有44.5%~50.0%的实验室对参考区间进行了验证。仅有少部分实验室按年龄、性别对参考区间进行了分层。尿素(Urea)、肌酐(C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参考区间的上、下限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参考区间的下限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有35.0%的实验室按年龄和/或性别对碱性磷酸酶(ALP)参考区间进行分层,按性别分层的上限和上、下限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按年龄分层比较,<1岁、1~12岁、13~15岁和>15岁各年龄组之间的参考区间上、下限及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年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儿童常规化学项目参考区间现状并不乐观,应针对儿童性别及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建立合适的儿童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内源性尿素对化学发光法检测TgAb、TPOAb和TSH的干扰研究
    李立和, 孙国忠, 张超
    2020, 35(7):  682-68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2
    摘要 ( 239 )   HTML ( 12)   PDF (887KB) ( 2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内源性尿素对化学发光法(CLIA)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干扰作用。方法 采用CLIA分别测定3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前、后血清TgAb、TPOAb和TSH浓度。在体检健康者混合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20、10、30、40、50、60 mmol/L)的尿素,比较TgAb、TPOAb和TSH浓度的变化。分别在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清中加入800 U/L尿素酶,比较血清TgAb、TPOAb和TSH浓度的变化。结果 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后血清TgAb、TPOAb和TSH浓度高于透析前(P<0.001)。TPOAb<15.0 IU/mL、TgAb<15.0 IU/mL的患者透析前、后TPOAb、TgAb发光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混合血清中尿素浓度的升高,TgAb、TPOAb、TSH测定结果逐渐降低。加入800 U/L尿素酶后,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前、后血清TgAb、TPOAb、TSH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高浓度的内源性尿素可干扰CLIA测定TgAb、TPOAb和TSH结果,加入尿素酶后可以消除内源性尿素的干扰。

    血清降钙素原和尿液内毒素检测对CAUTI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导作用
    卢秀芬, 贺志军, 刘绮婷, 冯仲信, 马胜
    2020, 35(7):  686-69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3
    摘要 ( 205 )   HTML ( 4)   PDF (874KB) ( 1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尿液内毒素水平对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CAUTI)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180例确诊为CAUTI的患者,根据血清PCT和尿液内毒素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种类。将180例患者分为不使用抗菌药物组(60例)、抗革兰阴性(G-)菌抗菌药物组(60例)和抗革兰阳性(G+)菌抗菌药物组(60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细菌检出及耐药情况、院内感染和治疗情况、相关检验指标、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抗G-菌抗菌药物组、抗G+菌抗菌药物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累积用量、院内感染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P<0.001)。3组之间不同细菌的检出率及CAUTI相关检验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G-菌抗菌药物组和抗G+菌抗菌药物组治疗后不同细菌耐药株的检出率均低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P<0.05)。3组治疗后尿路刺激征各项指标(尿频、尿急和尿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结合尿液内毒素检测可用于指导CAUTI患者的经验用药。

    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Cr、Cys C的相关性
    张科, 童书韬, 张德太
    2020, 35(7):  691-694.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4
    摘要 ( 223 )   HTML ( 3)   PDF (928KB) ( 18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肌酐(Cr)、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36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临床甲减)10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59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亚临床甲亢)10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99例],以27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Cr和Cys 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甲亢组血清Cr水平、亚临床甲减组和甲减组血清Cys C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P<0.01),甲亢组血清Cys 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与FT3、FT4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82、-0.119,P<0.05),与TSH呈正相关(r=0.202,P<0.01)。Cys C与FT3、FT4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1、0.197,P<0.01),与TSH呈负相关(r=-0.214,P<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尤其是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对血清Cys C和Cr水平有明显影响。

    表观健康儿童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B27参考区间的建立
    张利, 葛亮, 张兰芳, 马小力, 孙林春
    2020, 35(7):  695-69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5
    摘要 ( 206 )   HTML ( 4)   PDF (867KB) ( 1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健康儿童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的参考区间,为幼年特发型关节炎(JIA)附着点炎症相关型(ER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取460例无自觉脊柱、外周关节、关节周围组织炎症或其他病变的儿童作为参考区间建立人群,另选取200名表观健康儿童和50例ERA患儿作为参考区间验证人群。检测所有对象的外周血HLA-B27,建立参考区间,并进行验证。结果 460例儿童HLA-B27平均荧光强度检测结果呈偏态分布(Z=1.615,P=0.011),采用中位数(M)[百分位数(P2.5~P97.5)]表示,结果为100(78~121)。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HLA-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单侧97.5%的参考区间,HLA-B27参考区间为<121。一致性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新参考区间与厂商提供的HLA-B27参考区间(0~147)之间一致性较差(kappa=0.013,P<0.001)。根据新参考区间,200名表观健康儿童HLA-B27的异常率为5%,50例ERA患儿的HLA-B27阳性率为78%;根据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200名表观健康儿童HLA-B27的异常率为3%,50例ERA患儿的HLA-B27阳性率为26%;二者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P>0.0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8,P<0.001)。结论 建立了南京地区儿童外周血HLA-B27的参考区间,依据该参考区间诊断ERA的特异性与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无差异,但提高了诊断敏感性,降低了漏诊率。

    致伤口感染犬巴斯德菌耐药基因全基因测序分析
    薛玉芹, 黄韵, 张正银, 王亚婷, 金英, 桂芸, 余彬
    2020, 35(7):  699-701.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6
    摘要 ( 211 )   HTML ( 2)   PDF (874KB) ( 1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致伤口感染犬巴斯德菌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1例犬咬伤患者右足渗出脓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全基因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临床分离株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临床分离株细菌鉴定结果为犬巴斯德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其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四环素、阿奇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均敏感,对红霉素耐药。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的犬巴斯德菌含有18种耐药基因,包括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编码基因parCparEgyrAgyrB,但未发现基因突变。结论 发现犬巴斯德菌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编码基因parCparEgyrAgyrB,因细菌耐药与其对抗菌药物选择压力基因突变有关,随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细菌耐药性可能会迅速发展,应引起临床重视。

    老年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姜磊, 吴芳芳, 张倩
    2020, 35(7):  702-70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7
    摘要 ( 132 )   HTML ( 3)   PDF (800KB) ( 9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老年患者血流感染(BSI)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8年上海建工医院≥65岁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1 346例,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12株(8.3%),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71%,以肠杆菌科细菌(52.7 %)为主,检出率居前2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2.14%)和肺炎克雷伯菌(12.5%);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检出率为17.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占35.6%。革兰阳性菌占39.29%,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7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8.9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83.3%及16.7%;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各占50.0%。3年阳性菌株检出数无显著变化。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头孢替坦的耐药率为16.9%~20.4%,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94.2%、97.6%;非发酵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6.7%、20.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为1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及利奈唑胺均不耐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仅为4.8%,对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2.7%、88.9%;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及利奈唑胺均敏感,但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93.3%。结论 上海建工医院老年患者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

    技术研究与评价·论著
    4种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一致性评价
    颜新生, 杨荟荟, 蒿叶霞, 胡元萍, 张李涛, 廖鑫, 范庆坤, 刘泽金
    2020, 35(7):  706-709.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8
    摘要 ( 255 )   HTML ( 6)   PDF (889KB) ( 6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4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2020年2月18—24日武汉亚心总医院204例COVID-19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利用检测剩余标本,对4家通过应急注册审批的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一致性评价。在临床诊断为COVID-19的基础上,以任一试剂检出阳性为参考,分别比较4种试剂盒检测SARS-CoV-2 ORF1ab基因、N基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和χ2检验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种试剂对SARS-CoV-2的整体检出率分别为72.4%、78.0%、59.3%和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A、B、C、D试剂对SARS-CoV-2 ORF1a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是47.7%、31.8%、68.2%和83.2%(P<0.000 1);A、B、C试剂对SARS-CoV-2 N基因的检出率分别是79.0%、90.5%和16.2%(P<0.000 1)。结论 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结果,不同品牌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检测性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试剂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病毒检出率。

    基于高通量靶向测序的常见实体肿瘤基因突变图谱研究
    陈慧娟, 王景, 王爱琴
    2020, 35(7):  710-71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19
    摘要 ( 292 )   HTML ( 4)   PDF (1138KB) ( 2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含有50个基因组合的高通量靶向测序技术检测多种实体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实体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了解实体肿瘤的基因突变图谱,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367例多种类型实体肿瘤样本,采用BES 4000平台检测50个基因状态,分析各种肿瘤中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367例样本中,64.03%的样本至少存在1种基因的突变;共检测到28种基因突变,突变率从高到低的前9个基因分别为EGFR(32.15%)、TP53(15.53%)、K-ras(8.17%)、c-kit(5.72%)、APC(3.00%)、PTEN(3.00%)、B-raf(2.72%)、ERBB2(2.72%)和PIKC3CA(2.7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为EGFR(40.10%),该基因突变在本研究其他恶性实体肿瘤中未被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胃癌和卵巢癌中均检测到TP53的突变,突变率分别为13.61%、34.38%、33.30%和50.00%。在结直肠癌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为K-ras(42.86%),胃肠间质瘤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为c-kit(53.13%)。在被检测到突变的样本中,28.97%(68/235)的样本存在基因的共突变,TP53的共突变率最高为16.60%(39/23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发生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但TP53基因突变在≥58岁患者明显高于<58岁患者(P<0.00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女性(P<0.01)、肺腺癌(P<0.001)患者EGFR突变率较高;ERBB2在<58岁患者中突变率较高(P=0.001)。结论 不同肿瘤中存在不同基因突变图谱,TP53基因突变发生多种实体肿瘤中并且与年龄相关,高通量靶向测序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基因的突变情况,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全面指导。

    质谱技术直接鉴定报阳血培养细菌可行性分析
    王军杰, 马冰, 李轶, 闫文娟, 王山梅, 马琼, 张江峰, 许俊红, 袁有华
    2020, 35(7):  716-720.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20
    摘要 ( 261 )   HTML ( 7)   PDF (876KB) ( 1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质谱技术直接鉴定报阳血培养中细菌种类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非重复报阳血培养瓶443个,采用质谱技术直接鉴定其中的细菌。同时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转种后纯培养菌落。以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质谱技术直接鉴定细菌种类的准确性。结果 443个血培养瓶中,排除7瓶假阳性瓶,质谱技术鉴定细菌的准确性以革兰阴性菌最高(92.8%),其次是革兰阳性菌(81.9%),鉴定真菌、厌氧菌的准确性分别84.2%、66.7%,少见菌鉴定准确性较低(57.1%)。结论 质谱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直接鉴定出报阳血培养中的常见细菌,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TRFIA检测胃蛋白酶原在溃疡型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杭晨, 黄飚, 彭海霞, 韦欣, 徐伟红, 盛慧明, 李宁丽
    2020, 35(7):  721-72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21
    摘要 ( 269 )   HTML ( 9)   PDF (983KB) ( 11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血浆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在溃疡型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胃镜检查的患者547例,根据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72例、非萎缩性胃炎伴有其他病理病变232例、萎缩性胃炎42例、消化性溃疡82例、上皮内瘤变15例、胃癌104例(溃疡型胃癌43例,其他型胃癌61例)。采用TRFI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分别检测其中447名胃病患者血浆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PGR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GR诊断溃疡型胃癌的效能。结果 TRFIA与CMIA检测PGⅠ和PGⅡ的结果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4、0.982,P<0.05)。TRFIA与CMIA检测PGⅠ高值(TRFIA检测PGⅠ的结果≥240 ng/mL)样本的一致性较差。与消化性溃疡组比较,胃癌组血浆PGⅠ水平及PGR显著降低(P<0.05),溃疡型胃癌组PGR显著降低(P<0.05),其他型胃癌组血浆PG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溃疡型胃癌组血浆PGⅡ水平及PGR显著高于其他型胃癌组(P<0.05)。PGR诊断溃疡型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最佳临界值为18.20,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70.8%;诊断胃癌的AUC为0.797,最佳临界值为18.37,敏感性为79.8%,特异性为70.8%。结论 TRFIA与CMIA检测PGⅠ、PGⅡ的结果相关性较好,TRFIA检测上限高于CMIA。PGR对溃疡型胃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嗜肺军团菌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的研制
    张秋, 李杰, 王猛, 王毅, 杨波, 胡征
    2020, 35(7):  726-733.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22
    摘要 ( 239 )   HTML ( 5)   PDF (1950KB) ( 1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制特异性检测嗜肺军团菌(Lp)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制备Lp-肽聚糖关联脂蛋白(PAL)重组蛋白并进行纯化,筛选分泌抗Lp-PAL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鉴定筛选到的Lp-1和Lp-2单抗的特异性,采用生物膜层干涉(BLI)技术鉴定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依据双抗体夹心原理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初步评价其检测性能(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结果 筛选到2株高效分泌抗Lp-PAL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Lp-1和Lp-2,纯化得到2种单抗Lp-1和Lp-2。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Lp-1及Lp-2单抗只与Lp发生阳性反应,与其他10种呼吸道常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无交叉反应。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Lp-1和Lp-2单抗与Lp-PAL天然蛋白和重组蛋白有强反应,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无目的反应条带。BLI技术的验证结果显示,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力均较强,解离速率慢,Lp-1和Lp-2单抗识别的是同一抗原的不同抗原表位,且只与Lp有强反应,与其他10种细菌均无特异性结合反应。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最低检出限为1×107 CFU/mL,与Lp常见4种血清型(Lp14、Lp12、Lp9和Lp6)均有特异性反应,与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10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可在25 ℃环境下稳定6个月。结论 PAL蛋白具有高度的表面暴露性和较强的抗原性,可作为Lp的检测标志物,以此为基础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适用于Lp感染的快速检测。

    实验室管理·论著
    检验前标本不合格率析因分析及持续改进
    肖成锋, 朱东安, 吴平, 王强, 郑文龙, 常东
    2020, 35(7):  734-735.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23
    摘要 ( 272 )   HTML ( 10)   PDF (975KB) ( 20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检验前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检验前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把握现状(对2017年3月检验科检验前标本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设定目标、解析原因、拟定对策、实施并标准化对策等措施降低检验前标本不合格率。并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结果 改进后检验科检验前标本的不合格率从改进前的0.54%下降到0.28%(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检验前标本不合格率,改进检验质量,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六西格玛规则在实验室样本周转时间持续管理中的作用
    徐黎明, 李牧, 龚倩
    2020, 35(7):  736-738.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07.024
    摘要 ( 249 )   HTML ( 4)   PDF (815KB) ( 2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应用六西格玛(6σ)规则对实验室样本周转时间(TAT)进行持续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门急诊患者100例,按照时间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实验室TAT管理,观察组应用6σ规则进行实验室TAT持续管理。比较2组各检测项目TAT、TAT合格率、患者等候时间、复诊次数及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生化、免疫及急性心肌损伤等项目的平均TA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西格玛(σ)值、TAT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及复诊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TAT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6σ规则进行实验室TAT持续管理可有效缩短TAT,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及复诊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