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君, 丁朋举, 杨咏康, 王则宇. 新型全自动接种仪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23, 38(7): 692-695. |
[2] |
陈艺, 王稼, 徐志伟, 翟亚萍, 轩伟霞. 不同抗凝剂对体外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化和凋亡功能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23, 38(5): 479-483. |
[3] |
刘伟, 郭战萍, 郝迎军, 宋媛媛. 胶质硅法和鞣花酸法APTT检测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 检验医学, 2023, 38(10): 983-986. |
[4] |
彭政, 唐宁, 邹志平, 肖芳. 目测法APTT混合纠正试验的鉴别能力评价[J]. 检验医学, 2020, 35(6): 609-613. |
[5] |
孟红兵, 曹兴建, 范玉萍, 顾水晶, 李娜. D-二聚体含量检测在不同类型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3): 260-263. |
[6] |
王威, 许薇, 张琳, 李君, 王刚. 缩短的APTT在凝血常规检测分析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20, 35(1): 63-67. |
[7] |
付璐, 李洁, 董丽梅, 吴悦, 刘明明, 王颖, 金英玉, 关秀茹. 3种APTT试剂对LA的初筛价值[J]. 检验医学, 2019, 34(9): 841-843. |
[8] |
欧元祝, 唐立萍, 虞啸炫, 刘文彬. DGKC手工法评价3种血清胆碱酯酶试剂盒的检测性能[J]. 检验医学, 2019, 34(4): 355-359. |
[9] |
王迪, 陈锟, 成晨, 秦欢欢, 关明. 血浆Fib缺乏致PT、APTT假性延长1例报道[J]. 检验医学, 2019, 34(1): 89-91. |
[10] |
王威, 袁莉, 何晓璇, 王刚. 试剂因子敏感性差异导致APTT室间质量评价失控分析[J]. 检验医学, 2018, 33(12): 1136-1139. |
[11] |
张春莹, 黄茜, 谢恒, 熊明, 粟军. FA160型粪便自动分析仪检测粪便隐血的性能评价[J]. 检验医学, 2018, 33(10): 930-932. |
[12] |
颜宇飞, 张庆五. EDTA-K2抗凝剂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态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5, 30(3): 287-288. |
[13] |
史梅,沈宇骅,史伟峰. SYSMEX CA1500和SYSMEX CA7000凝血检测系统的比对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9): 961-963. |
[14] |
常菁华,王剑飚.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实验室解决思路[J]. 检验医学, 2014, 29(7): 733-737. |
[15] |
郑建新,郑昭璟,杨慧,李怀远,傅启华. 基于STA-Compact检测系统的儿童和青少年APTT和PT参考区间调查[J]. 检验医学, 2013, 28(9): 762-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