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微, 王蕾. 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21, 36(4): 357-361. |
[2] |
王建兵, 韩丽乔, 林海标, 张乔轩, 严君, 庄俊华, 黄宪章. 冰冻人血清α-淀粉酶催化活性浓度候选二级标准物质的研制[J]. 检验医学, 2021, 36(3): 255-258. |
[3] |
张敏, 蔡惠萍, 王璐, 闵向阳, 陈燚琼, 任圣洁, 李智. 基于ISO 15189: 2012的检验科人员培训及能力评估实践[J]. 检验医学, 2020, 35(6): 620-623. |
[4] |
于思远, 吴文娟. COVID-19方舱医院医学检验科建设和管理初探[J]. 检验医学, 2020, 35(5): 492-496. |
[5] |
李欣, 吴京, 娄加陶. 5S管理模式在医院检验科急诊组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9, 34(6): 559-562. |
[6] |
蒋菲, 阮森林, 秦梦竹.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检验科条形码识别率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9, 34(10): 944-946. |
[7] |
杨楷, 马杰. 医院检验科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 检验医学, 2017, 32(9): 828-830. |
[8] |
方清. 双粒径胶乳免疫比浊法在测定D- 二聚体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6, 31(9): 801-806. |
[9] |
张海晨, 李水军, 孙贺伟, 宋云霄.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酸及与常规检测方法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15, 30(5): 422-426. |
[10] |
朱晶,赵瀛,王蓓丽,吴炯,宋斌斌,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检验医学, 2014, 29(3): 288-292. |
[11] |
郑加永,夏淑琦,魏国忠,马卫德,汪海,王晗,张德亭. Destiny Ma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性能评价[J]. 检验医学, 2013, 28(12): 1116-1120. |
[12] |
黄福达;杨志钊;张秀明;缪丽韶.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性能评价[J]. 检验医学, 2011, 26(08): 560-563. |
[13] |
郭胤仕;许以平. 过敏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7, 22(06): 636-638. |
[14] |
陈艳芝;刘雁芳. 浅谈检验科的现代管理[J]. 检验医学, 2006, 21(06): 690-691. |
[15] |
刘瑞锁;张本文;王克强;郝学梅;晁储璋. 酚红比色手工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06, 21(02): 9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