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04, Vol. 19 ›› Issue (03): 258-260.

•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

裘春宁%刘宏景   

  1.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 收稿日期:2004-03-01 出版日期:2004-03-01 发布日期:2004-03-01
  • 通讯作者: 裘春宁

  • Received:2004-03-01 Online:2004-03-01 Published:2004-03-01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情况.方法对41例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48 h和3、7 d共7次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纤溶酶原(PLG)、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结果所有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均导致PT、APTT的明显延长,t-PA活性、DD含量的明显增高,PLG、α2-PI、PAI-1活性和Fg含量的明显降低(与溶栓前比较,P均<0.01).但这种变化为时较短,至溶栓后12 h,各项指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t-PA与PAI-1已回复至溶栓前水平.结论凝血与纤溶活性的变化与溶栓疗效关系密切,应用时监测PLG、α2-PI、t-PA、PAI-1、Fg和DD等指标,对判断溶栓疗效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溶栓, 凝血, 纤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