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19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4-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2004年上海市临床检验质控工作会议纪要
2004, 19(03): 0-0.
摘要
(
217
)
PDF
(118KB) (
3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抗原用于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的研究
李燕婷;周欣;周妍;王霞明;储峰;季青;沈荣明;沈微娟;王耀忠;朱奕奕
2004, 19(03): 177-180.
摘要
(
325
)
PDF
(183KB) (
5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索应用重组汉坦病毒核蛋白(rNP)的免疫滴金法(CGIDA)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renal syndrome,HFRS)的诊断价值.方法制备纯化汉坦病毒核蛋白抗原,构建了HTN型汉坦病毒的核心区域(334个碱基),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在相同的CGIDA系统中,比较研究rNP与天然汉坦病毒核蛋白(NP)的抗原功能.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比检测.结果用rNP和天然NP平行检测HFRS IgM符合率达89.7%,HFRS IgG符合率达92.3%;CGIDA法检测HFRS IgM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100%;CGIDA法检测HFRS IgG的敏感性为83.1%,特异性为100%.结论重组核蛋白的CGIDA对HFRS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当前常用结核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临床使用的对比观察
贾震;王晓燕
2004, 19(03): 180-180.
摘要
(
471
)
PDF
(96KB) (
4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尿Ⅳ型胶原酶免疫测定法的建立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王蕾;康懿;符玉瑛;高锋
2004, 19(03): 181-184.
摘要
(
277
)
PDF
(162KB) (
3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Ⅳ型胶原(ⅣC),探讨糖尿病(DM)患者肾小球基底膜代谢状况以及尿ⅣC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0名正常人和127例DM患者的血清ⅣC及尿ⅣC.并将127例DM患者根据其24 h尿白蛋白(Alb)排泄率(UAE)分成3组:UAE<30 mg/24 h(A组)、30 mg/24 h
300 mg/24 h(C组).结果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尿ⅣC,灵敏度为1.2 ng/ml;批内变异系数(CV)为5.4%~10.6%,批间CV为7.8%~18.5%.在3组DM患者中,A组患者血清、尿ⅣC的阳性率分别为28.3%、31.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组19例DM患者中有18例已发展为DN,尿ⅣC的阳性率(63.2%)显著高于A组(28.3%)(P<0.01),C组血清ⅣC的阳性率(36.8%)与A组(31.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的检测尿ⅣC的ELISA方法,该法对DN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国产ELISA试剂评价
陶青;吴炯;潘柏申
2004, 19(03): 185-187.
摘要
(
317
)
PDF
(147KB) (
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6种国产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HB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方法将Roche 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上检测余留的抗-HBs标本,用6种国产抗-HBs 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评价6种试剂盒的敏感度、检测范围、精密度和特异性.结果 6种国产试剂盒的敏感度相差较大,10~40 IU/L不等.50 IU/L以下时,浓度与吸光度呈直线关系,但吸光度数值较低;未发现高浓度时的钩状效应.50 IU/L的标本,A、B 2种试剂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10.1%和13.7%;日间CV分别为14.1%和24.8%;阴性标本在6种试剂盒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假阳性.结论国产抗-HBs ELISA试剂的部分性能应改进和提高.
Down's综合征产前筛查假阳性与血清标志物测定值的关系分析
陶敏芳
2004, 19(03): 188-190.
摘要
(
342
)
PDF
(128KB) (
5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Down's综合征母血筛查假阳性病例的血清标志物测定值.方法研究2000~2002年中1 341例三联筛查的病例,对确诊假阳性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标志物的情况.结果假阳性病例共132例,其中游离雌三醇(uE3)异常占72.7%. 结论单一uE3异常的阳性病例无意义,是造成筛查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临床常见绿色气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王苏建;吕达嵘;王家平
2004, 19(03): 190-190.
摘要
(
359
)
PDF
(63KB) (
5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论著
膀胱癌抗原、核基质蛋白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陈权;赵雪梅
2004, 19(03): 191-193.
摘要
(
338
)
PDF
(129KB) (
5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膀胱癌抗原(BTA)、核基质蛋白(NMP22)在诊断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泌尿道疾病患者和膀胱癌患者尿中BTA、NMP22的浓度,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利用ROC曲线,评价BTA、NMP22在诊断时的价值.结果膀胱癌患者的BTA、NMP22含量与非膀胱癌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当BTA的临床判断值为12.4 ng/ml时,诊断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83.2%;当NMP22的临床判断值为11.2 U/L时,诊断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3.3%.两指标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NMP22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优于BTA,BTA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相关.结论尿中BTA、NMP22检测可用于膀胱癌的诊断.
广州地区肥胖儿童瘦素水平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钟志敏;曾春华;廖军;于力
2004, 19(03): 194-196.
摘要
(
317
)
PDF
(136KB) (
4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身高体重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儿童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1) 肥胖儿童其血清瘦素水平均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2) 肥胖儿童的血清瘦素水平在7~11岁逐步上升,11~13岁则整体下降;(3) 肥胖儿童瘦素偏高(P<0.001),在相同的BMI水平,肥胖男孩的血清瘦素浓度低于肥胖女孩;(4) 肥胖男孩在以瘦素为因变量,BMI、年龄、分期为自变量的逐步多元回归统计中,BMI是与瘦素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r=0.13,P<0.05);而对于肥胖女孩,影响瘦素水平最显著因素则是年龄(r=0.378,P<0.001),BMI次之(r=0.361,P<0.0001).结论 (1) 肥胖男孩的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密切相关.而肥胖女孩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密切相关;(2) 与正常儿童不同,随着青春期发育,肥胖儿童的血清瘦素先上升后下降,提示瘦素在肥胖儿童的这一变化规律可能影响肥胖儿童青春期的进一步发育,值得继续研究.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儿童铁缺乏中的应用
葛青玮;刘家应;高原;蒋巍;董小燕
2004, 19(03): 197-199.
摘要
(
329
)
PDF
(139KB) (
4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的检测在儿童铁缺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50名)和患儿组(108例)血红蛋白、sTfR以及有关铁参数.结果 sTfR静脉血、手指血检测结果经统计呈高度相关(P<0.001).正常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和非缺铁性贫血组的sTfR测定结果分别为(1.31±0.33) mg/L、(9.67±6.97) mg/L和(1.79±1.14) mg/L;缺铁性贫血组的sTfR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3.2 mg/L为临界值,sTfR在未确定病因的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4.6%和15.9%.随访的5例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前后sTfR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sTfR检测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与非缺铁性贫血,反映儿童铁缺乏的状况,作为疗效监测的指标.sTfR可用手指血检测,尤其适合儿科临床应用.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论著
流式细胞仪计数网织红细胞方法评价
曹永献;姚远;张飚;于秀英;陈颖;李海霞
2004, 19(03): 200-202.
摘要
(
329
)
PDF
(136KB) (
5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仪计数网织红细胞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5 μl全血加入噻唑橙(TO)染色液中,流式细胞仪计数10万个红细胞,分析其中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并与手工法进行比较.结果流式细胞仪法与手工法计数网织红细胞结果差异无显著性,该法批内变异系数(CV)<3.23%,批间CV<4.86%.结论流式细胞仪计数网织红细胞快速、客观、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合临床常规检测网织红细胞.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标本储存时间对C3、C4检测结果的影响
刘丽娅;徐伟珍;钱芳
2004, 19(03): 202-202.
摘要
(
247
)
PDF
(47KB) (
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论著
单采血小板不同保存条件膜糖蛋白的变化
方国安;刘波;金秀国;刘晓光;庄晓玲;方汉波;杨文西
2004, 19(03): 203-205.
摘要
(
303
)
PDF
(148KB) (
5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经不同方法保存后膜糖蛋白(glycoproteins,GP)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17例机采血小板经2种方法保存后测定血小板膜GP CD41a、CD41b、CD42a、CD62p和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inogen receptor,PAC-1).结果 22 °C保存后CD62p的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on,MFI)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由采集时的10.96%±5.54%和31.98±16.33至保存后的第6天增高到91.31%±7.79%和79.80±19.68;与当日比较P<0.001.-80 ℃保存3个月后的CD62p的表达率除与22 ℃保存1 d 时相同外(P>0.05),均低于22 ℃保存2~6 d(P<0.001);PAC-1的表达率于保存后1 d 开始增高,到保存第3天又逐渐下降.CD41a无论是表达率还是MFI保存后均高于采集当天(P<0.001).CD41b和CD42a保存后变化范围不大.结论 (1) 血小板膜GP的表达率和MFI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AC-1保存到第3天后又逐渐下降,以CD62p、PAC-1及CD41a变化为大;(2) 血小板加保护剂于-80 ℃保存稳定性较好.
浆膜腔积液检出白血病细胞的观察分析
周道银;惠小阳;凌励;俞靖龙;易维京;王学
2004, 19(03): 206-208.
摘要
(
310
)
PDF
(116KB) (
5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1989年5月~2002年4月收集到的浆膜腔积液中查见白血病细胞的10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浆膜腔积液涂片制作采用推片法,涂片染色采用瑞吉染色,有经验的细胞学检验人员鉴定白血病细胞.结果查见白血病细胞10例,其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多发性骨髓瘤(MM)各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O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1例,均为渗出液,80%为血性.检出白血病细胞的患者生存时间从7 d~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8个月.结论浆膜腔积液中查见白血病细胞则提示疾病预后不良,开展细胞形态学检查十分重要,对临床判断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血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染色--吡啰红G-过氧化氢-碘化钾法及其应用
陈万新;吴健民
2004, 19(03): 209-211.
摘要
(
360
)
PDF
(141KB) (
5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为了使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对Pereira碘化钾(KI)MPO染色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方法采用吡啰红G(pyronine G)为显色剂取代Pereira原法中的Leishman染料,以加H2O2的方式显示MPO,经正交试验确定了染色工作液中各试剂的最佳浓度及含量.结果本法MPO阳性产物呈棕黄色至棕黑色颗粒状,细胞核为浅红色.与煌焦油蓝-KI法(BCB-KI)及Washburn联苯胺法比较,阳性率十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法所显示的MPO阳性反应对比鲜明、易于判断,试剂稳定、保存时间长,操作简单、染色时间短,是理想的MPO染色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用于嗜血杆菌鉴定的卫星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陈东科;张秀珍
2004, 19(03): 212-216.
摘要
(
299
)
PDF
(290KB) (
8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嗜血杆菌鉴定中X、V因子测定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可用于嗜血杆菌鉴定的卫星试验的细菌种类.方法用4种不同的琼脂平板,比较不同培养时间和CO2环境对嗜血杆菌X、V因子需求试验结果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菌种在各种琼脂培养基上对嗜血杆菌琼脂卫星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X、V因子需求试验结果表明,脑心琼脂效果最好,其次为营养琼脂,M-H琼脂结果与脑心琼脂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O2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培养48 h较24 h的菌落大,易于辨认;不同菌种在不同琼脂培养基上对嗜血杆菌琼脂卫星试验的结果有所不同.结论卫星试验应在CO2环境中进行,用脑心琼脂平板测试嗜血杆菌对X、V因子的需求结果较好,多数葡萄球菌及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对嗜血杆菌的琼脂卫星试验结果较好.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及最低抑菌浓度分布分析
徐建国
2004, 19(03): 217-219.
摘要
(
373
)
PDF
(112KB) (
4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到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情况.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新近推出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NFDA9唑/甲氧苄啶复方制剂和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达79.31%和72.41%,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相对较低.79%菌株对磺胺甲NFDA9唑/甲氧苄啶复方制剂的MIC≤4 μg/ml;93%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的MIC≤4 μg/ml.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的感染,多重耐药性情况十分严重.对其感染的治疗,应在抗生素敏感试验及其MIC的指导下进行.
1997~2001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临床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
吕火祥;沈蓓琼;潘立勇;胡庆丰;刘建栋
2004, 19(03): 220-224.
摘要
(
265
)
PDF
(171KB) (
3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回顾分析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在临床的分离与耐药情况,了解本地区此类细菌的分离及耐药趋势.方法统计分析5年来医院内MRS的分离及耐药情况.结果 MRS从1997年5种(51株)增至2001年13种(345株).1997~2001年,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复方磺胺甲NFDA9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2%~21.1%、22.4%~36.4%;对其他种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55%以上;耐药率增长最快的为环丙沙星:MRSA 51.4%~88.6%;MRS-CN 56.3%~88.8%.mecA基因检出率:MRSA 98.8%~100.0%;MRS-CN 93.8%~99.0%.结论 MRS在临床的分离率逐渐增加,其对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在不断增加.临床在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时,准确判定感染菌是否为MRS对治疗方案的选定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溶血巴斯德菌生物A型致泌尿道感染1例
孙贞;李萍;徐守伟
2004, 19(03): 224-224.
摘要
(
253
)
PDF
(42KB) (
4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146株念珠菌的检出分布与耐药分析
陈桂山;梁锦胜;卢兰芬;吴秀娟;吴剑扬
2004, 19(03): 225-227.
摘要
(
275
)
PDF
(141KB) (
3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近期我院念珠菌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念珠菌146株,用E-test对分离株进行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临床念珠菌感染以呼吸道最为严重,占47.9%,其次为尿道(23.9%)、肠道(8.9%)、生殖道(8.9%).菌种分布:白色念珠菌为59.6%,热带念珠菌为24.6%,光滑念珠菌为7.5%.对5种常用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试验念珠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其MIC50、MIC90值较低;唑类药物对试验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较差,其MIC50、MIC90值较高.结论临床上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为主.用E-test检测念珠菌对抗真菌药体外敏感性表明,唑类药物耐药现象比氟胞嘧啶、两性霉素严重.E-test操作简便并可直接读取MIC值.
分子生物学论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分析
张平安;李艳;徐朴
2004, 19(03): 228-231.
摘要
(
291
)
PDF
(190KB) (
4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启动子区域-511C/T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在慢性乙型肝炎及正常人群中的多态性,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对1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49例正常人IL-1β、IL-1RN基因进行PCR扩增,其中IL-1β基因用AvaI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消化,然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对IL-1β、IL-1 RN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RN 1/2基因型和IL-1RN2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5,P<0.05).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水平不同的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IL-1β基因启动子-511位点CC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4.77,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与IL-1β、IL-1RN基因的多态性有关,其中IL-1RN2等位基因可能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保护作用,而IL-1β基因中的CC型可能对感染后HBV DNA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肺癌患者中MAGE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澎;于津浦;安秀梅;任秀宝;郝希山
2004, 19(03): 232-234.
摘要
(
314
)
PDF
(143KB) (
4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elanoma antigens gene,MAGE)MAGE-A1、MAGE-A2和MAGE-A3在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1例肺癌的MAGE表达.结果 MAGE-A1、MAGE-A2和MAGE-A3的阳性率分别为41.94%、45.16%和61.29%.至少表达1种MAGE-A1~A3的比例达93.55%,同时表达2种MAGE-A1~A3的比例达41.94%,同时表达3种MAGE-A1~A3的比例是6.45%.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的标本中MAGE-A1~A3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存在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标本中MAGE-A3表达率明显高于没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标本,MAGE-A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而MAGE-A1和MAGE-A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结论 MAGE-A1~A3在肺癌标本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尤其是MAGE-A3.MAGE-A1~A3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无关.MAGE-A3的表达与肺癌转移存在相关性,可作为预后监测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人心肌线粒体肌酸激酶的提纯及抗体制备
王爱华;张建;于嘉屏;顾鹏飞;竺蓓
2004, 19(03): 235-238.
摘要
(
514
)
PDF
(186KB) (
4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从人心肌中分离纯化肌小节型线粒体肌酸激酶(sMtCK),制备抗血清,从抗血清中制备对sMtCK有特异免疫反应的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MtCK.方法采用超低温高速离心、硫酸铵分级提取、Sepharose CL6B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sMtCK,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应用自制抗sMtCK建立ELISA检测健康体检者、心肌炎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sMtCK.结果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的sMtCK为单一蛋白质条带.制备的抗sMtCK多克隆抗体在琼脂糖免疫扩散实验和ELISA中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32和1∶800.自制抗体建立的ELISA检测心肌炎和AMI患者的血清sMtCK阳性率分别为51.6%(16/31)和54.1%(20/3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离心、提取、纯化所得的sMtCK是免疫纯.建立的ELISA检测血清sMtCK有助于心肌炎和AMI的诊断.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ELISA双抗原夹心法在梅毒检测中的重要性分析
何春辉;彭及良
2004, 19(03): 238-238.
摘要
(
278
)
PDF
(51KB) (
4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快速B型钠尿肽测定及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陆惠芬;赵勤英;吴泉
2004, 19(03): 239-241.
摘要
(
298
)
PDF
(153KB) (
3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Triage(R))快速定量检测B型钠尿肽(BNP)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Triage(R) BNP测定法检测46例心力衰竭(CHF)患者和46名对照者全血BNP.结果 CHF患者BNP含量为(586.7±980.8)ng/L,对照组BNP含量为(36.6±37.7)n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Z=8.11,P<0.001).BNP水平随心功能NYHA分类级别增高而升高,各级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9.75,P<0.001).BNP对CHF的诊断效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结论 Triage(R)快速BNP检测可作为常规生化项目,为临床诊断CHF提供依据.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血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灰区的调查分析
范恩勇;孙海英;杨增旺
2004, 19(03): 241-241.
摘要
(
316
)
PDF
(93KB) (
4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ET、CRP、ANP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
杜同信;王自正;王书奎;罗骏
2004, 19(03): 242-244.
摘要
(
315
)
PDF
(151KB) (
4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B型钠尿肽(BNP)、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A型钠尿肽(ANP)水平变化,为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及免疫放射分析法对46例AMI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BNP、ET、CRP、AN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MI患者血浆中BNP、ET、CRP、AN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正常对照组与AMI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BNP与CRP在AMI治疗前水平呈正相关(r=0.874),治疗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r=0.654),AMI治疗前后ANP与ET呈正相关,但AMI经溶栓和相应的支持治疗后ANP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而BNP、ET、CRP水平虽然下降明显,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中BNP、ANP、ET、CRP水平的变化说明其参与了AMI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或)破裂及血栓形成,其炎症因子是主要因素.因此,4项指标的观察分析对AMI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糖耐量减低者尿中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微量白蛋白的变化
彭赛蛟;闻树群
2004, 19(03): 245-246.
摘要
(
483
)
PDF
(111KB) (
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IGT)者尿中微量蛋白的改变,监测IGT的进展和预防糖尿病(DM)的发生.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和微量白蛋白(mAlb);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结果 IGT组尿中β2-MG、α1-MG和TR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Alb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GT期间尿中已有β2-MG、α1-MG、TRF漏出.
Accutrend(R)GCT检测系统分析性能评价
王煜非;丁莉莉;张爱芳;王鉴波;王丽娟;彭六妹
2004, 19(03): 247-249.
摘要
(
296
)
PDF
(143KB) (
4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Accutrend(R)GCT葡萄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检测系统分析性能.方法 50例自愿参加受试患者,隔夜禁食10 h以上,采取手指末梢全血和肘静脉血.用Accutrend(R) GCT仪检测末梢全血葡萄糖(CBG)、胆固醇(CBC)、三酰甘油(CBT)及静脉全血葡萄糖(VBG)、胆固醇(VBC)、三酰甘油(VBT),并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的静脉血清葡萄糖(VSG)、胆固醇(VSC)、三酰甘油(VST)进行比较,同时对仪器准确性、重复性等作了验证.结果 Accutrend(R)RGCT仪检测CBG、CBC、CBT及VBG、VBC、VBT,与VSG、VSC、VST数值均非常接近,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且CBG与VSG、CBC与VSC、CBT与VST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8,0.76和0.96;葡萄糖、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中、低值血样重复性试验结果变异系数(CV)在1.25%~5.81%,平均为3.26%.仪器间和试纸批号间差异较小.结论Accutrend(R)GCT检测仪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便于携带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和患者自我血糖和血脂的检测.
分子生物学论著
5-脂氧合酶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表达
李杰萍;梁统;周克元
2004, 19(03): 250-253.
摘要
(
344
)
PDF
(253KB) (
6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5-脂氧合酶(5-LO)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一定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观察5-LO催化的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5-LO和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FLAP)表达的变化,并用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RT-PCR产物.结果体外培养24 h对5-LO以及FLAP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5-LO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培养到第72小时,5-LO mRNA和蛋白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但FLAP几乎检测不到,mRNA的量明显降低,检测不到白三烯B4(LTB4)和5-羟二十碳四烯酸(5-HETE).进一步培养到第120小时,5-LO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FLAP的mRNA和蛋白检测不到.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培养1、24和72 h,5-LO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培养到120 h则下降了约80%.结论 5-LO可以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稳定表达72 h.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变化
杨伟国;居军;马惠
2004, 19(03): 254-255.
摘要
(
293
)
PDF
(95KB) (
4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程度.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MMP9的含量.结果肺间质纤维化组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MP9可作为了解肺间质纤维化进程及肺间质纤维化辅助诊断的指标.
酶法、化学法与电极法测定血清电解质的方法学对比与评估
张春旭;王伟祥;高锋
2004, 19(03): 256-257.
摘要
(
533
)
PDF
(104KB) (
7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用Beckman E-LISE电极法与日立7600-020酶法、化学法(RANDOX试剂盒)进行血清电解质(K+、Na+、Cl-)测定对比与评估.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9-A文件,每天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2种方法测定标本K+、Na+、Cl-含量,共测定5 d,记录检验结果,检查离散点,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r),进行偏倚估计.结果 K+、Na+、Cl-两法r为0.987~0.993,相关良好;K+、Na+为正偏倚,Cl-为负偏奇;除K+在3.0 mmol/L处相对偏倚为5.7%,Na+、Cl-偏倚均<2.2%.结论日立7600-020测定血清K+、Na+(酶法)、Cl-(化学法)与电极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接受.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论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
裘春宁;刘宏景
2004, 19(03): 258-260.
摘要
(
292
)
PDF
(122KB) (
7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变化情况.方法对41例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48 h和3、7 d共7次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纤溶酶原(PLG)、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结果所有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均导致PT、APTT的明显延长,t-PA活性、DD含量的明显增高,PLG、α2-PI、PAI-1活性和Fg含量的明显降低(与溶栓前比较,P均<0.01).但这种变化为时较短,至溶栓后12 h,各项指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t-PA与PAI-1已回复至溶栓前水平.结论凝血与纤溶活性的变化与溶栓疗效关系密切,应用时监测PLG、α2-PI、t-PA、PAI-1、Fg和DD等指标,对判断溶栓疗效有重要价值.
分子生物学论著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冯建飞;王军;张利;栾斌;王宏
2004, 19(03): 260-262.
摘要
(
301
)
PDF
(124KB) (
3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易感性的相关关系.方法对49例AML患儿和146名健康人的GSTM1、GSTT1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AML患儿的GSTM1基因纯合性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482,P<0.05).但AML患儿的GSTT1基因纯合性缺失率、GSTM1-T1基因纯合性联合缺失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GSTM1纯合性缺失基因型可能是儿童发生AML的危险基因型,而GSTT1纯合性缺失基因型可能与儿童AML易感性无关.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分析性能评价
席金瓯;常晓松
2004, 19(03): 262-263.
摘要
(
354
)
PDF
(82KB) (
6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系统研究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精密度、灵敏度、稳定性及干扰因素,并比较其与重氮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钒酸盐氧化法测定TBil批内变异系数(CV) 1.67%,批间CV 2.92%,平均回收率99.8%.DBil批内CV 1.25%,批间CV 3.52%,平均回收率99.6%.维生素C(VitC)≤0.5 g/L时对钒酸盐法和重氮法均无干扰.三酰甘油(TG)<6 mmol/L时对钒酸盐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Hb)在4 g/L以下对钒酸盐法无干扰,对重氮法有较大干扰.结论钒酸盐氧化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实验室常规应用.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SDS-AGE尿蛋白电泳测定的临床意义
王冬莲;陈雪娇;金敏雅
2004, 19(03): 264-265.
摘要
(
415
)
PDF
(76KB) (
4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方法. 方法收集61例ACV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晨尿,按传统肾损害标准分为无肾损害组和有肾损害组,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进行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分析2组患者的尿蛋白组分.对SDS-AGE诊断为肾损害的患者再进行病理活检确证. 结果 ACVD患者传统的无肾损害组已有15.3%存在早期的肾损害. SDS-AGE判断肾脏损害与肾活检结果相符. ACVD患者早期的肾损害主要是肾小管损害. 结论 SDS-AGE电泳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ACVD患者治疗过程中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方法.
快速检测尿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高爱平;周金友;张海霞
2004, 19(03): 266-267.
摘要
(
366
)
PDF
(78KB) (
4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尿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47例急腹症患者血清和尿液标本,分别测定尿胰蛋白酶原-2和血、尿淀粉酶(AMS)活性,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3%和90.3%,血AMS为80.2%和81.9%,尿AMS为74.8%和77.8%.尿胰蛋白酶原-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血、尿AMS检测.结论试纸法快速检测尿胰蛋白酶原-2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是筛选急性胰腺炎简便而快速的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内源性一氧化碳的变化
颜颂旭;陈华良;王惠军;毛雨萍;陈志萍;胡以根;孙瑜
2004, 19(03): 267-268.
摘要
(
288
)
PDF
(84KB) (
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CO)在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6例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碳氧血红蛋白(HbCO)百分含量和血红素氧合酶(HO-1)活性,并以36例健康不吸烟者和36例健康吸烟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不吸烟者(1.05±0.48)%,健康吸烟者(3.62±2.70)%,慢支急性发作期(5.18±2.26)%,缓解期(4.86±2.04)%,慢支急性发作期Hb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健康不吸烟者HO-1活性(以吸光度表示)为0.046±0.010,健康吸烟者为0.050±0.014,慢支急性发作期为0.107±0.028,慢支缓解期为0.060±0.022.慢支急性发作期HO-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P<0.001),与HbCO含量呈正相关(r=0.89).结论慢支急性发作期HO-1活性增高,引起内源性CO含量增加.
实验室管理
"即刻法"室内质控存在的问题探讨
宋宏先;张吉才;郭建华
2004, 19(03): 269-270.
摘要
(
337
)
PDF
(71KB) (
7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主管负责制与检验质量管理
齐振普;朱明慧;员世文
2004, 19(03): 271-272.
摘要
(
273
)
PDF
(38KB) (
3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3500R血液分析仪做白细胞质控的探讨
周达利;苏开科;杜武杰
2004, 19(03): 272-272.
摘要
(
340
)
PDF
(69KB) (
3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酶标染色对小巨核细胞鉴定的意义
丁红;崔文;孔平;杨秀兰
2004, 19(03): 273-274.
摘要
(
331
)
PDF
(77KB) (
6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国产抗-HIV酶免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在血液检测中质量分析
杨晨曦;李宗生
2004, 19(03): 274-275.
摘要
(
286
)
PDF
(75KB) (
6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习惯性流产患者检出抗Tja抗体1例报道
陈安心;张丽英
2004, 19(03): 276-276.
摘要
(
276
)
PDF
(48KB) (
4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