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伟, 郭战萍, 郝迎军, 宋媛媛. 胶质硅法和鞣花酸法APTT检测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 检验医学, 2023, 38(10): 983-986. |
[2] |
张万乾, 王想福, 任有亮, 郑卉卉. 肝素结合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21, 36(11): 1186-1189. |
[3] |
张强, 林静, 宗晓龙, 孙光, 刘军锋. 国产Precil C3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常规凝血项目临床评价[J]. 检验医学, 2020, 35(6): 601-608. |
[4] |
潘晓微, 李克诚.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7, 32(11): 999-1003. |
[5] |
许程, 徐元宏. 脓毒症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15, 30(5): 533-536. |
[6] |
沈韻,张利伟,林孝怡. 血栓弹力图监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14, 29(6): 613-616. |
[7] |
陈益川,张德亭,李莉莉,潘利琴. 3种采血管制备的标本对6种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4, 29(4): 402-404. |
[8] |
刘露. EDTA和肝素对α-岩藻糖苷酶测定的干扰评价[J]. 检验医学, 2013, 28(12): 1165-1166. |
[9] |
周珊;徐修礼;马越云;刘家云;樊新;孙怡群;郝晓柯. 肝素结合血凝素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检验医学, 2011, 26(12): 806-810. |
[10] |
郭龙华;陈茶;周华友;黄宪章;庄俊华;林莉;王建兵;崔瑾. 肝素对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的干扰评价[J]. 检验医学, 2011, 26(08): 536-539. |
[11] |
郭新胜;王冀康;师天元;姜锋;张红亚. 不同添加剂处理样本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氯氮平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9, 24(11): 799-803. |
[12] |
传良敏;邓君;王文建;曹万惠;黄文芳;饶绍琴. 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样本中34项生化检测结果的偏倚评估[J]. 检验医学, 2009, 24(10): 727-730. |
[13] |
王龙武;葛亚娟;王妹芳;许群欢;毛伟庆. 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化学检验的可行性评价[J]. 检验医学, 2007, 22(01): 75-76. |
[14] |
沈琪琳;周位强;孙玉玺;郭艳蕊;王瑞萍. 血清肝素抗凝血浆对化学法检测微量元素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7, 22(01): 13-15. |
[15] |
陆学军;吴巍;艾效曼. 对ACL 3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低分子肝素的评价[J]. 检验医学, 2006, 21(03): 269-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