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订阅
印刷版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相关下载
在线办公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二维码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上海市交大医学院检验系
上海市医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更多...
广告合作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8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3-06-01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论坛
当前HIV实验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康来仪;郑晓虹;金子辰
2003, 18(06): 325-327.
摘要
(
291
)
PDF
(124KB) (
5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欢迎订阅《检验医学》
2003, 18(06): 327-327.
摘要
(
236
)
PDF
(135KB) (
4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革兰阴性杆菌中质粒ampC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蒋燕群;曹娜;陈泰尧;汤瑾;倪语星
2003, 18(06): 328-330.
摘要
(
297
)
PDF
(147KB) (
4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方法通过热裂解获得DNA模板,用6组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结果 20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有6株为质粒ampC基因阳性.结论用多重PCR技术能简单、快速地检测革兰阴性杆菌质粒ampC基因,且特异性高.
从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中检出质粒介导的AmpC DHA-1型β-内酰胺酶基因
王勇;蒋晓飞;孙景勇;韩立中;倪语星
2003, 18(06): 331-335.
摘要
(
313
)
PDF
(248KB) (
5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中AmpC酶的基因.方法用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和三相水解试验,从23株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中初筛产AmpC酶的菌株;用PCR扩增耐药基因,将试验产物测序,并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用转化试验确证耐药基因是否通过质粒传播.结果发现3株肺炎克雷伯菌产诱导型质粒介导的DHA-1型AmpC β-内酰胺酶.结论国内首次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出现质粒介导的DHA-1型AmpC β-内酰胺酶.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标本不同处理方法对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
李彦会;刘永春;李伟皓;李伟;张会丰;M.J.Shearer;刘晓雷
2003, 18(06): 335-335.
摘要
(
300
)
PDF
(99KB) (
5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临床分离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孔海深;徐卫益;江琴
2003, 18(06): 336-339.
摘要
(
340
)
PDF
(181KB) (
7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Sensititre YeastOne试验板以微量稀释法测定上述5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08株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08株念珠菌中达到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耐药标准的分别有8株(7.4%)、15株(13.9%)、2株(1.9%),念珠菌属MIC值分布种间差异较大.白色念珠菌对5种药物的MIC90值最低,60株白色念珠菌中仅2株耐氟康唑,3株耐伊曲康唑,对氟胞嘧啶无耐药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的MIC值分布呈高值,10株光滑念珠菌中4株耐氟康唑,3株剂量依赖性敏感,7株耐伊曲康唑,且吡咯类之间有交叉耐药.其他菌株,除季也蒙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有一定的耐药(2/6)外,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分布均较低.结论不同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准确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合理选药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用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测定尿液及脑脊液蛋白
胡望平;胡盈莹;陈金花
2003, 18(06): 340-342.
摘要
(
381
)
PDF
(143KB) (
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寻找及建立1种不粘附比色杯,灵敏度高的准确的微量蛋白自动分析法.方法改良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结果其线性范围上限达8.00 g/L,回收率手工法为89.2%,自动法为105.6%,有良好的精密度(CV=6.00%),灵敏度为单一钨酸比浊法的12~22倍,该法与单一钨酸比浊法的相关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1.188 1X-0.320 5,r为0.969 2,进行配对t检验,t=0.402,P>0.05,说明两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法具有不粘附比色杯,又有灵敏度高、准确的优点,标本用量少,适用于自动分析,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从肠粘膜中查出血吸虫卵1例
郑晓玉;周道银;凌励;李翔宇;朱淮民
2003, 18(06): 342-342.
摘要
(
279
)
PDF
(92KB) (
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生物学论著
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绝对定量实验优化的研究
蔡刚;李闻捷;沈茜
2003, 18(06): 343-346.
摘要
(
384
)
PDF
(179KB) (
6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优化实验反应条件,使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绝对定量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方法建立质粒标准品作为外参照;以管家基因GAPDH作为内参照,并对Mg2+、引物与探针比例、Buffer等进行优化.结果优化条件后,RT-PCR反应的扩增效率接近了理论最佳值,并可使靶基因与管家基因扩增效率保持一致,保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论为了获得可靠、重复性好的实时RT-PCR绝对定量结果,应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
荧光偏振检测HBV DNA前C区nt1896位点突变
郭晏海;吕贯庭;白玉洁;赵锦荣;张菊;闫小君
2003, 18(06): 347-349.
摘要
(
284
)
PDF
(137KB) (
4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简便的HBV DNA前C区nt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终点终止法和偏振光检测技术进行点突变的检测.首先对HBV DNA前C区基因进行PCR扩增,然后用特异探针与扩增产物中待测核苷酸的下游序列杂交,使探针的3'端可以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据其互补链上的待测核苷酸连接上一个标有特定荧光素的ddNTP,然后检测该3'端带有荧光素探针的偏振光值,根据检测得到的荧光素种类及其偏振光的强度可以判定待测点是何种核苷酸.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HBV基因序列中nt1896的核苷酸类型,最低可检出的突变模板量为1×101拷贝.结论该技术可以对血清中HBV DNA前C区nt1896位点突变以及其他基因突变进行检测.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镉离子与锰离子对血清与肝脏中肌肽酶活性的影响
于嘉屏;王爱华;樊笑霞
2003, 18(06): 350-352.
摘要
(
350
)
PDF
(138KB) (
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镉离子(Cd2+)与锰离子(Mn2+)对血清中肌肽酶(CAR)与肝脏中CAR活性的影响.方法探索2种离子对血清及肝中CAR的最佳激活浓度,比较激活结果.结果 Cd2+能将血清中CAR活性提高16倍,而对肝脏中CAR无激活作用;Mn2+能将血清中CAR活性提高2倍,将肝脏中CAR活性提高2.7倍.血清中CAR与肝脏中CAR的[Mn2+/Cd2+]激活比值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中CAR与肝脏中CAR在化学性质上存在差异,很可能存在CAR同工酶.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梁淑慧
2003, 18(06): 352-352.
摘要
(
345
)
PDF
(91KB) (
6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分离尿肌酐
吴建国;周永列;张学军
2003, 18(06): 353-355.
摘要
(
286
)
PDF
(132KB) (
5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建立1种快速测定尿中肌酐浓度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用pH2.5、0.1 mmol/L磷酸作为电泳缓冲液,利用非涂层石英毛细管48.5 cm×50 μm(id),采用外标法定量,检测波长191 nm.结果本法在34.5~8 840 μ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8),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5%、6.2%,平均回收率94.7%.与苦味酸法有良好的相关性(Y=1.004X+0.004,r=0.998,n=45).结论本法线性范围宽、简单、快速,可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田俊华;李莉;莫百军
2003, 18(06): 356-357.
摘要
(
335
)
PDF
(106KB) (
5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住院或门诊的238例老年2型糖尿病(DM)进行HbA1c、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其中不伴DR者114例,伴DR者124例.结果 HbA1c水平有DR组较无DR组为高(P<0.01),HbA1c水平越高,DR的发生越高(P<0.05),而FBG水平有DR组与无DR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bA1c可作为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之一.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论著
测定血、尿红细胞平均体积差值鉴别血尿来源
谭春艳;覃桂芳;王勇;赵红英
2003, 18(06): 358-359.
摘要
(
294
)
PDF
(101KB) (
5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差值法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29例血尿患者的血MCV和尿MCV,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用他来判别血尿来源,并与尿MCV法作比较.结果以MCV差值≥9.70 fl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其敏感度为0.920,特异度为0.987,正确率为0.961;以尿MCV≤70.75 fl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其敏感度为0.880,特异度为0.899,正确率为0.891.结论与尿MCV法相比,MCV差值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筛检血尿来源的方法之一.
剧烈运动引起肾功能异常变化的初步研究
陈巧林;胡嘉波;顾可梁;张瑜;许文荣;王笠
2003, 18(06): 360-363.
摘要
(
311
)
PDF
(188KB) (
5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剧烈运动对肾功能影响.方法用尿沉渣流式细胞仪(UF-100)、放射免疫等方法,测定45名健康男女学生剧烈运动前后尿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管型(Cast)、上皮细胞(EC)、结晶(X'TAL)、病理管型(P.Cast)、小圆上皮细胞(SRC)、总蛋白(PRO)、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电导率等指标,以评价剧烈运动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剧烈运动前后及休息后男生尿RBC、WBC、Cast、EC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生剧烈运动后尿Cast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女生尿X'TAL、P.Cast、PRO、SRC、Alb、α1-MG、β2-MG、RBP及NAG剧烈运动后显著增加(P<0.01或P<0.05),而电导率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剧烈运动会导致肾功能异常变化.
生物化学检验经验交流
用MTAB直接重氮盐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丁玉珠;张有为
2003, 18(06): 363-363.
摘要
(
482
)
PDF
(91KB) (
4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论著
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刘瑛;谈意隽;沈霞
2003, 18(06): 364-366.
摘要
(
425
)
PDF
(116KB) (
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新华医院3年血培养中分离菌株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方法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AlertTM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465株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58.7%,革兰阴性菌占38.1%,念珠菌属占3.2%.革兰阳性菌前3位依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4.7%,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90.2%,无万古霉素耐药株.粪肠球菌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和高浓度的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1.5%和46.2%.革兰阴性菌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占28.6%和34.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2.5%.结论对血培养中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很有必要,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为制定经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急诊观察室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孙康德;乐旋;虞中敏;周慧君;王玫琦
2003, 18(06): 367-369.
摘要
(
314
)
PDF
(102KB) (
5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系统对我院急诊观察室患者21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18.2%)、肺炎克雷伯菌(15.4%)和鲍曼不动杆菌(14.0%)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2%)和肠球菌(4.7%)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占25.0%,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占3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5.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59.1%.结论急诊观察室的细菌耐药率明显上升,及时准确地检测出病原菌并对耐药菌株监测,特别是产ESBLs菌株和MRSA的监测尤为重要,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腹泻患者粪便中病原体的检出与耐药分析
陆其兵;徐耀武
2003, 18(06): 369-371.
摘要
(
315
)
PDF
(108KB) (
5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腹泻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率.方法采用SS琼脂、麦康凯琼脂、10 g/L NaCl碱性蛋白胨水、真菌快速显色培养基同时分离腹泻致病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 872例腹泻患者致病菌分离率为53.9%,其中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分别为26%、13.5%、11.9%、2.4%;肠杆菌科细菌在急性腹泻组和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27.4%、12.9%,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46.8%和45.5%、35.2%和18.2%、8.3%和27.3%;致病性弧菌、气单胞菌、真菌在急、慢性腹泻组的分离率分别为13.8%和10.6%、12.4%和7.1%、0.38%和21.2%.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3.1%、22%、18.5%;弧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NFDA9唑耐药率分别为86.9%、59%.结论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菌感染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真菌感染率慢性腹泻组明显高于急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中急性腹泻组志贺菌比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组,而沙门菌分离率则明显低于慢性腹泻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弧菌科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NFDA9唑耐药率较高;2类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均较敏感.
上海某区外来务工者中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叶魏;方筠;田桢干;张晓航
2003, 18(06): 372-373.
摘要
(
284
)
PDF
(73KB) (
5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上海某区外来务工者中各种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RUST/TP.PA)检测血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连接酶链反应(LCR)技术进行尿液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结果在1 128名被检者中,共检测血清标本1 041份,尿液标本1 128份.检出抗HIV抗体可疑阳性1例,(0.1%,1/1 041);抗梅毒抗体阳性10例(0.96%,10/1 041);检出淋球菌阳性8例(0.71%,8/1 128);沙眼衣原体阳性38例(3.37%,38/1 128).结论在这部分人群中,梅毒、淋病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感染率均高于全国以及全市流行病传报的平均水平.应加强对外来务工者各类性传播疾病的监测管理工作.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5种肿瘤标志物分析灵敏度的建立
孙云;韩凤霞;朱萍;王晓玲;蒋强;周宓
2003, 18(06): 374-376.
摘要
(
350
)
PDF
(113KB) (
5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自行建立5种肿瘤标志物的分析灵敏度.方法建立糖抗原242(CA242)、糖抗原724(CA724)、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5种肿瘤标志物的定性检测低限和定量的检测限.结果各个肿瘤标志物的定性检测低限和产品说明书均有差异;以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确定的定量检测限相同.结论使用自行建立的分析灵敏度确定可报告低限,对肿瘤患者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更具有可靠性,有利于临床对患者的治疗监测和随访的正确判断.
亚硝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孙明洪;梁寒姝;陈国霞;林少华;章丽盈
2003, 18(06): 376-378.
摘要
(
324
)
PDF
(124KB) (
6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建立1种新的化学氧化剂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方法在特定pH值下,当反应液中含有加速剂时,血清中的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被介质溶液中的亚硝酸氧化成淡绿色化合物,导致450 nm处的吸光度下降,比较反应前后的吸光度变化,求得胆红素浓度.结果亚硝酸的最适浓度为2.0 mmol/L.胆红素在240 s后完成氧化褪色反应.低、高TBil值的批内CV分别为0.92%、1.02%,天间CV分别为3.14%、3.96%.胆红素浓度在513 μmol/L内呈线性相关.平均回收率为101.5%.与J-G法(X)对比,高值TBil:Y=0.991X+0.634,r=0.990;低值TBil:Y=1.021X+0.484,r=0.994.Hb 4.5 g/L,Vc 0.1 g/L,TG 8.4 mmol/L,对结果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使用试剂价格低廉、稳定,结果可靠,能同时满足于手工和自动分析.
实验室管理
上海市生化自动分析仪ALT测定结果相对统一的实验研究
倪星忠;周华文
2003, 18(06): 379-380.
摘要
(
354
)
PDF
(81KB) (
5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为使上海市生化自动分析仪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结果趋于一致,并建立统一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ALT校准血清以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FCC)单位(U/L)进行统一校准.结果经校准,全市174家医院,50种仪器,34种试剂,在40~200 U/L间,CV≤10%,并作了参考范围测试.结论可采用统一的校准血清使全市生化自动分析仪ALT测定结果趋于一致,建议以97.5百分位数作参考范围上限,男66 U/L,女55 U/L,男女混合63 U/L.
生物化学检验论著
应用丙酮酸氧化酶法替代赖氏法筛查血浆ALT活性
宋正敏;刘金娣
2003, 18(06): 381-382.
摘要
(
306
)
PDF
(71KB) (
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用丙酮酸氧化酶法替代赖氏法筛查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并对其可行性及适用性进行研究.方法用赖氏法和丙酮酸氧化酶法(酶标板法和试管法)分别测定不同ALT值的血浆标本,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孔酶标板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线性范围达135卡门氏单位;与赖氏法结果比较,可将58份阳性标本全部检出,无阳性漏检.但酶标板法结果存在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25%),使用试管法进行复检后,结果与赖氏法完全一致.结论使用丙酮酸氧化酶法ALT检测试剂盒可进行大批量ALT筛查,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标本量大手工操作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可用赖氏法的卡门氏单位表示,可以代替赖氏法.
免疫学检验论著
ABC-ELISA检测AIHA患者EAIgG的结果分析
张红梅;刘强;张可杰;胡卫霞
2003, 18(06): 383-384.
摘要
(
282
)
PDF
(88KB) (
4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亲和生物素化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法定量检测红细胞结合IgG(EAIgG)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ABC-ELISA法定量检测EAIgG.共检测36名正常对照、38例AIHA患者(其中6例Coombs′试验阴性的AIHA患者)的EAIgG值,并同时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结果比较.结果 AIHA患者的EAIgG值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6例Coombs′试验阴性的AIHA患者EAIgG均值(3.93±1.77)fg/RBC,Coombs′试验阳性的AIHA患者EAIgG均值(2.89±1.72)fg/RBC,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BC-ELISA法定量检测EAIgG有助于AIHA的诊断,特别对Coombs′试验阴性的AIHA患者更具确诊价值.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ECP和IL-5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季正华;郁昕
2003, 18(06): 384-385.
摘要
(
301
)
PDF
(89KB) (
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病期血清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5(IL-5)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40例哮喘发作组、25例缓解组和15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ECP,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5水平.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浓度[(10.21±1.9)μg/L]与正常对照组[(1.94±0.5)μ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缓解组[(2.23±0.45)μ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哮喘发作组、缓解组血清中IL-5水平分别[(90.02±2.4)ng/L、(25.96±1.7)ng/L]与正常对照组[(9.94±1.2)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ECP和IL-5是参与哮喘发作过程的重要炎症介质,是判断哮喘变应性炎症的重要参考指标.
支气管哮喘患者IL-4、IL-5及血清IgE水平的变化
李招云;吴晓宇;李素珍;王乐见
2003, 18(06): 386-387.
摘要
(
303
)
PDF
(90KB) (
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IgE水平及不同病程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外周血单介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L-5水平,同时用散射比浊法进行IgE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经PHA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L-5及Ig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哮喘发作期IL-4、IL-5、IgE水平较缓解期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L-4、IL-5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丙型肝炎病毒型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
李丽;张建琼;夏梅;孟继鸿
2003, 18(06): 388-390.
摘要
(
388
)
PDF
(121KB) (
5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流行优势型。方法 分别对健康体检者、住院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抗HCV IgG阳性标本,用自行设计的5’非编码区(5’-NCR)1、2、3、1b型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和基因分型。结果 3组人群中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最高,抗HCV IgG和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55.37%和38.84%。基因型以1b亚型为主,1b及1b的相关型占91.67%。结论 本地区HCV流行优势型为1b亚型。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论著
XE-210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功能评价
凌励;沈茜;周道银;王学;郑晓玉;郁超
2003, 18(06): 391-393.
摘要
(
312
)
PDF
(113KB) (
7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功能.方法选择6份样本各测5次,观察其批内精密度;对1 100例已测标本,进行血片复检,评价其报警系统的性能.结果 XE-210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具有很高精密度,其报警系统的特异性94.8%,灵敏度100%,总有效率95.5%.结论 XE-2100白细胞分类及报警系统的功能良好,符合临床应用需求.
年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宋克芬
2003, 18(06): 393-394.
摘要
(
261
)
PDF
(77KB) (
4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年龄对骨科患者手术后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SLT 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蛋白C抗原(PC∶Ag)、抗凝血酶抗原(AT∶Ag).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蛋白C活性(PC∶A)、抗凝血酶活性(AT∶A).结果老年骨科患者组手术后凝血系统的活化程度均显著高于青年患者组的同期水平.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比青年患者具有更为明显的血栓形成倾向,及时检测老年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对有针对性预防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病毒性肝炎凝血酶原时间不同表达方式比较
陈慧芬;王鸿利;巫善明;赵永萍
2003, 18(06): 395-397.
摘要
(
367
)
PDF
(108KB) (
5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5种报告方式,即秒数、活动度(PTA)、时间比值(PTR)、国际正常化比率(INR)和百分率,从而筛选出最佳表达方式.方法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100例,分急性、慢性轻度、慢性中/重度、肝硬化和重症肝炎5个组,用3种不同ISI值凝血活酶试剂测定PT间,并分别用上述5种报告方式报告结果.结果用3种不同ISI值凝血活酶试剂,秒数、PTA、PTR和INR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百分率方式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百分率表达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其他表达方式不一致;不同试剂在病毒性肝炎PT检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FAST-READ102定量分析板用于精子计数
卢晋英;邱富业;唐雪峰;董志军
2003, 18(06): 397-397.
摘要
(
365
)
PDF
(52KB) (
5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室管理
LIS系统在检验科应用中的体会
陆元善
2003, 18(06): 398-399.
摘要
(
278
)
PDF
(61KB) (
4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泌尿道感染实验室诊断
娄峥;陈蓉;沈智君
2003, 18(06): 400-401.
摘要
(
288
)
PDF
(88KB) (
8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胱蛋白酶抑制剂C与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伏春明;忻鼎广
2003, 18(06): 402-403.
摘要
(
457
)
PDF
(90KB) (
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生物学检验经验交流
血培养床边接种与延迟接种效果比较
韩景田;王中军;王勇
2003, 18(06): 403-403.
摘要
(
420
)
PDF
(92KB) (
5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对若干血细胞形态学再认识的探讨
卢兴国;康可上;朱蕾
2003, 18(06): 404-405.
摘要
(
284
)
PDF
(80KB) (
7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残留白血病的临床检测
张炳昌;王建;赵继梅
2003, 18(06): 406-409.
摘要
(
282
)
PDF
(152KB) (
5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学检验经验交流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杨文琪;刘玉华
2003, 18(06): 410-410.
摘要
(
306
)
PDF
(53KB) (
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经验交流
尿液中颗粒计数的参考方法
胡晓波;李泳;方心驰;金大鸣
2003, 18(06): 411-413.
摘要
(
379
)
PDF
(153KB) (
6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