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沱, 白鹏飞, 孙婧, 程涛. 血清lncRNA NEAT1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23, 38(9): 897-900. |
[2] |
吴曹荣, 崔雯, 汤滨滨, 贺晶晶, 赖志昆.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23, 38(6): 579-583. |
[3] |
邢宝宝, 曹银芳. sd-LDL-C/LDL-C比值对AMI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 检验医学, 2023, 38(10): 941-945. |
[4] |
成景松, 阮家安, 孟建华. 血浆DD联合GRACE评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2, 37(2): 162-164. |
[5] |
郑家华, 姚艳影, 高庆玲, 董晔. Lp(a)、apo B/apo A-1比值对AMI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 检验医学, 2022, 37(12): 1141-1145. |
[6] |
马建国, 朱小林, 丁永广, 尹萌, 李洪春. RDW和心肌标志物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2, 37(12): 1164-1168. |
[7] |
张茜林, 沈逸枫, 朱晶, 张春燕, 邵文琦, 王蓓丽, 郭玮. 血清AST、m-AST水平和m-AST/AST比值在CHD患者及AMI患者术前、术后评估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5): 471-476. |
[8] |
李莹, 蔡琴, 张卫卫, 王宝莉, 李晨辉. 血清MMP-2、ICT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12): 1272-1276. |
[9] |
林广民, 刘苏莹. NT-proBNP联合Hcy对老年CHF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J]. 检验医学, 2018, 33(8): 734-738. |
[10] |
蒋小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检测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5, 30(6): 585-587. |
[11] |
袁丽莉, 袁丽艳, 郑俊中, 孙晓霞, 高秀梅, 常秀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 2015, 30(6): 655-656. |
[12] |
王奇军, 陈佩, 曾琴飞, 陈萍萍, 应露漫, 曹建明, 岑东.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14, 29(8): 817-821. |
[13] |
刘艺军, 刘洪亮, 徐红. Hcy和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检验医学, 2014, 29(10): 989-991. |
[14] |
陈冬莲, 曾凡鹏, 杜志林, 罗卫平, 梁妙芝, 杨莹. BNP、cTnI检测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急性高血糖临床价值的探讨[J]. 检验医学, 2014, 29(1): 57-60. |
[15] |
闫 琦, 王文强, 侯 敢, 黄迪南. 循环MicroRNA:急性心肌梗死的新型标志物[J]. 检验医学, 2013, 28(7): 649-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