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凡斌, 袁勇, 吉永, 李铮, 陈琪, 吴晓明, 高辉. RBP4、Hcy、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21, 36(5): 467-470. |
[2] |
吴惠文, 李罗平, 邢小中, 万大勇. RBP、CRP、UMA联合检测在CKD合并ICD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21, 36(3): 304-308. |
[3] |
陈佳, 金炜, 胡晓波. 外泌体在消化道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20, 35(12): 1220-1223. |
[4] |
钱燕斐, 徐佳音, 曹蔚, 徐锦.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胱抑素C检测在儿童慢性肾病中的诊断意义[J]. 检验医学, 2017, 32(6): 508-510. |
[5] |
牛冬梅, 洪骏, 吴嘉, 宋佳希, 于瑞杰, 袁云龙, 汪俊军. 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研究[J]. 检验医学, 2014, 29(2): 122-129. |
[6] |
蔡叶樨. 尿mAlb、β2-MG、TRF和RPB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变化[J]. 检验医学, 2013, 28(6): 555-556. |
[7] |
沈磊,周锦. Hcy、CysC、RPB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分析[J]. 检验医学, 2013, 28(10): 952-953. |
[8] |
孙立山;范列英;王暖;汪明东;陆柳;郑慧雅.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11, 26(09): 602-605. |
[9] |
张强;张显坤.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在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 2011, 26(05): 348-350. |
[10] |
王永卿;夏欢;姚敏.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RBP的方法学及临床价值初步评价[J]. 检验医学, 2011, 26(04): 252-255. |
[11] |
方玉才;曾瑞梅;蒋洪平;董云;江敏麒. 2型DMAP患者血清CysC、RBP、β2-M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1, 26(03): 200-201. |
[12] |
成海恩;金亚平. 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肾功能早期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10, 25(08): 640-643. |
[13] |
成海恩;高嵩;吴先国;金亚平.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尿素、肌酐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相关性探讨[J]. 检验医学, 2010, 25(07): 567-568. |
[14] |
郑晓丰. m-AST、RBP、PA、ADA和FN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评价[J]. 检验医学, 2009, 24(12): 886-888. |
[15] |
苏良香;陈志祥;张建平;江元宜;陈小波. 尿RBP和mAlb检测对新生儿窒息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J]. 检验医学, 2009, 24(10): 759-7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