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伟, 夏帅, 樊玉健, 马立艳. 不同基因型别纹带棒状杆菌耐药特点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J]. 检验医学, 2022, 37(6): 505-509. |
[2] |
张冠怡, 姚冬婷, 王健, 胡晓波. 光滑念珠菌耐药机制及中西药治疗光滑念珠菌感染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21, 36(7): 761-765. |
[3] |
周燕霞, 金东芳. 单宁酸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J]. 检验医学, 2021, 36(10): 1070-1073. |
[4] |
李婵婵, 王茹, 罗文英. 铜绿假单胞菌转录因子PsrA全局调控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20, 35(8): 832-836. |
[5] |
张秋, 李杰, 王猛, 王毅, 杨波, 胡征. 嗜肺军团菌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的研制[J]. 检验医学, 2020, 35(7): 726-733. |
[6] |
钟峰, 冯艺, 张晶晶, 许岩, 方咏梅, 陶秀彬, 吴竞. 替加环素联合亚胺培南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生物膜抑制作用分析[J]. 检验医学, 2020, 35(6): 519-523. |
[7] |
孙康德, 张家胜, 陈旭, 虞中敏, 陈福祥. 口腔白念珠菌耐药性及毒力因子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 2019, 34(8): 730-735. |
[8] |
莫芊芊 综述, 莫甲光 审校. sRNA调控生物膜形成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17, 32(6): 549-552. |
[9] |
孙康德, 陈铖, 陈旭, 张家胜, 虞中敏, 陈福祥. 口腔白念珠菌耐药性与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表达的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11): 979-984. |
[10] |
范雪梅. 亚抑菌浓度阿奇霉素与妥布霉素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疗效的分析[J]. 检验医学, 2017, 32(10): 879-882. |
[11] |
刘珍, 阙凤霞, 李嫄渊, 吴淑燕, 黄瑞. 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对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毒力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5, 30(10): 1033-1038. |
[12] |
魏冰,刘锦燕,史册,项明洁. 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14, 29(9): 978-981. |
[13] |
胡玢婕, 赵付菊, 赵虎.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形成与其耐药机制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14, 29(8): 865-870. |
[14] |
胡绿荫,宰淑蓓,金鑫,蔡金凤,曹宇硕,胡香南,杜昕,李天铭,李敏. 白念珠菌唑类耐药和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J]. 检验医学, 2014, 29(6): 597-602. |
[15] |
史册,刘锦燕,魏冰,项明洁. 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机制中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 2014, 29(6): 692-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