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0, Vol. 25 ›› Issue (01): 44-46.

•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卢小林   

  1. 缙云县人民医院,浙江,缙云,321400
  • 收稿日期:2010-01-01 出版日期:2010-01-01 发布日期:2010-01-01
  • 通讯作者: 卢小林

  • Received:2010-01-01 Online:2010-01-01 Published:2010-01-01

摘要: 目的 监测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以防止手术后静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00例手术患者于术后1、3、5 d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检测.结果 中小手术组PT、APTT、DD、Fbg和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类以上大手术患者术后1~3 d的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DD、Fbg和vWF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 d以后基本趋向正常.结论 三类以上大手术患者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建议临床医生对三类以上手术患者术后常规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发现血栓前状态应及早作抗凝预防治疗.

关键词: 凝血功能指标, 监测, 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