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金铎, 崔云卿, 张慧, 王艳华, 李英华. 外阴部清洁操作对尿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21, 36(11): 1169-1171. |
[2] |
唐蕊, 金珊珊, 陈芬. 前馈控制对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20, 35(8): 823-824. |
[3] |
陈星, 区静怡, 黄颖, 谭明凯, 陈嘉彬, 林路平, 梁志伟, 石亚玲. 多种血液学指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 2020, 35(4): 295-299. |
[4] |
郑思涵, 刘明聪, 栾亮, 刘静, 田笑, 刘亚萌, 万楠. 武汉地区1 743例COVID-19患者生化常规项目分析[J]. 检验医学, 2020, 35(11): 1130-1135. |
[5] |
王蓓丽, 李辉军, 伍严安, 戴婉如, 李懿皞, 郭玮, 潘柏申. 血清生化指标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 检验医学, 2020, 35(1): 6-10. |
[6] |
刘风华, 王李洁, 周运恒, 李戬, 胡琼. 探索15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肝脏恶性肿瘤首次治疗后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 2017, 32(5): 353-360. |
[7] |
刘晓华.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心血管疾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7, 32(10): 858-860. |
[8] |
丁彬彬, 邬建民, 介勇, 孙荣莲, 王晓燕.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生化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6, 31(5): 363-367. |
[9] |
马红霞, 周运恒, 马亮, 沈建峰, 李杨. 不同性别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主要生化指标的比较[J]. 检验医学, 2016, 31(12): 1011-1016. |
[10] |
陈益川,张德亭,李莉莉,潘利琴. 3种采血管制备的标本对6种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4, 29(4): 402-404. |
[11] |
朱晶,赵瀛,王蓓丽,吴炯,宋斌斌,张春燕,郭玮,潘柏申.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检验医学, 2014, 29(3): 288-292. |
[12] |
侯玉敏, 朱捷, 顾佩娟, 黄晓峰, 杜维虹, 冯星, 王红明. 社区老年居民体检部分生化指标分析[J]. 检验医学, 2014, 29(2): 193-196. |
[13] |
陈智瑾,李海聪,方欢英,周毅,张军. H7N9禽流感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3, 28(9): 749-754. |
[14] |
徐全中, 王伟佳, 阚丽娟, 严海忠, 幕月晶, 欧阳能量, 黄燕华, 张秀明. 不同抗凝剂、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降钙素原检测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3, 28(7): 639-641. |
[15] |
秦胜芳;刘定海;彭远志. 地震危重伤员截肢前的血液细胞生化血气分析[J]. 检验医学, 2011, 26(09): 641-6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