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3, Vol. 28 ›› Issue (7): 639-641.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3.07.020

•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抗凝剂、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降钙素原检测的影响

徐全中, 王伟佳, 阚丽娟, 严海忠, 幕月晶, 欧阳能量, 黄燕华, 张秀明   

  1.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3
  • 收稿日期:2013-07-29 修回日期:2013-07-29 出版日期:2013-07-25 发布日期:2013-07-29
  • 通讯作者: 张秀明,联系电话:0760-89880351
  • 作者简介:徐全中,男,1982年生,学士,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

  • Received:2013-07-29 Revised:2013-07-29 Online:2013-07-25 Published:2013-07-29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剂、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 采集13例疑似细菌感染患者血液,分别置于干燥管和含有分离胶、肝素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EDTA-K2)的采血管中,分离血清或血浆,采用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在即刻、12、24和72 h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出最适采血管,再采集9例疑似细菌感染患者血液置于最适采血管中分离血清或血浆分别存放于4、-30及-70 ℃,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检测。结果 13例患者标本,不同采血管在分离血清或血浆后即刻检测结果差异不超过15%,EDTA-K2抗凝标本室温存放12、24和72 h均降解最少,分别为(2.61±0.56)%、(3.86±0.76)%、(15.77±1.65)%。EDTA-K2抗凝标本存放于4、-30及-70 ℃,7 d后降解不明显。结论 不同抗凝剂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没有明显差异,为了标本的有效保存和缩短标本检测时间,推荐临床使用EDTA-K2抗凝的血浆进行电化学发光法PCT的检测。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抗凝剂, 保存时间, 保存温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