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 2012, Vol. 27 ›› Issue (1): 60-62,66.

• 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尿有形成分、尿干化学和尿培养联合检测对于尿路感染的意义

  

  1. 1. 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京 210029; 2. 东南大学医学院检验系,江苏 南京 210029
  • 收稿日期:2011-02-22 出版日期:2012-01-20 发布日期:2012-01-20
  • 作者简介:魏源华,男,1981年生,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实验诊断学和微生物学研究。

  • Received:2011-02-22 Online:2012-01-20 Published:2012-01-20

摘要: 目的  分析尿有形成分分析、尿干化学和尿培养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尿常规检查对于尿路感染(UTI)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iQ2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iQ200)、COMBI500尿11项干化学分析仪及VITECK32细菌鉴定仪对309例临床中段尿标本同时进行尿有形成分、尿干化学分析及细菌培养,分析尿培养鉴定、白细胞定量、细菌定量、白细胞酯酶(LE)和亚硝酸盐(NIT)之间的关系。比较这5项指标对UTI筛查和诊断的意义。结果  有效统计标本271例,其中尿培养阳性74例,阳性率为27.3%。当细菌定量阳性(白细胞≥20个/μL)、且LE和NIT为阳性时,待检标本UTI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大,分别为98.1%(52/53)和96.0%(24/25),但此时敏感性较低,仅为32.4%(24/74)。当以细菌定量、白细胞、LE中的任一阳性结果作为阳性筛选时,敏感性可达94.6%(70/74),阴性预测值达0.778(14/18)。尿常规4个检测单项以白细胞的诊断效率最高,约登指数为0.420,且其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具有一致性。iQ200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检测能力优于阳性球菌。结论  尿常规检查中干化学和iQ200的4个尿路感染的相关指标可快速拟诊或排除UTI;4个关键指标均为阳性时,可临床诊断UTI,但确诊仍需尿培养结果。iQ200诊断UTI的效能优于尿干化学检测。

关键词: 有形成分分析, 干化学分析, 细菌培养, 尿液,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