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华龙. PTH、CRP、OPG/PYR比值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22, 37(12): 1146-1150. |
[2] |
邢小平, 唐吉斌, 王传发, 孙芸, 李旭光, 吴道伟, 宋元明. 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9, 34(5): 405-407. |
[3] |
陈学东, 许铭飞, 覃思华, 张宇彬. 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9, 34(11): 1045-1047. |
[4] |
张靖宇, 范洪, 路炳通, 胡海涛. 血清免疫球蛋白等因素对分离胶采血管血液分离效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8, 33(4): 275-278. |
[5] |
汪怀周, 方雯, 陈明坤, 刘善荣. 真空采血管采血量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7, 32(2): 94-98. |
[6] |
李为芳, 王桂玲, 于晓玲, 胡素琴. 3种静脉采血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J]. 检验医学, 2017, 32(12): 1132-1133. |
[7] |
彭海维,方宗君,杨容维. 不同采血部位及放置时间对样品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3, 28(5): 436-438. |
[8] |
童海明;傅立强;桑列勇. 不同血液分析仪测定机采血小板计数结果的比较分析[J]. 检验医学, 2010, 25(10): 794-796. |
[9] |
武强;王龙武. 不同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0, 25(06): 496-497. |
[10] |
喻明;毛燕君.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对定量免疫测定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10, 25(03): 228-229. |
[11] |
周火根;池妤. 机采血小板细菌16s rRNA基因检测的临床研究[J]. 检验医学, 2009, 24(10): 724-726. |
[12] |
闫存玲;李志艳;燕容;郑新芝;王长虹;刘平;东锦华;冯珍如. 分离胶采血管制备血清对血糖、补体C3和NSE测定结果及稳定性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9, 24(04): 260-263. |
[13] |
吴学兵;王宏;侯彦强;孙文化;张冬青;陆彩萍. 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红系和血小板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7, 22(03): 348-350. |
[14] |
汪嘉;李智;左玫;沈振亚;许丙根;黄依明. 7种真空促凝采血管对 15种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5, 20(04): 344-346. |
[15] |
彭赛蛟.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 检验医学, 2002, 17(05): 312-312. |